裝配式建筑的優缺點(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9672
2022-07-20
3頁
21KB
1、裝配式建筑的優缺點1、節能由于外掛板為兩面混凝土中間夾50厚擠塑板,幫其保溫性能較傳統建筑的外墻外保溫或外墻內保溫性能更好,同時,也解決了傳統建筑因為做了外保溫而帶來的外墻面裝修脫落現象;2、環保由于采用工廠化生產,使得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大量減少,因而更環保;3、節省模板由于疊合板做樓板底模,外掛板作剪力墻的一側模板,因此節省了大量的模板;4、縮短工期由于大量的墻板及預制疊合板都在工廠生產,從而大量減少了現場施工強度,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工序,因此大大縮短了整體工期; 5、要求放線準確,標高測量精確由于工廠化的生產,使得預制構件的尺寸已經定死,如果放線時尺寸偏小,將使預制構件安裝不下去,如果放2、線時尺寸偏大,則構伯又會造成拼縫偏大的現象。同時,在現場施工時,剪力墻的標高也要控制好,不然將會造成疊合板安裝不平整或是縱算將疊合板安平了,也會造成板與剪力墻間有條較大的縫,又要重新支模,反而更麻煩了;6、對預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較高裝配式建筑由于為混凝土結構,要求在預留預埋時,尺寸、位2置盡量精確,否則要重新開槽、開洞,增加施工難度,甚至影響結構;7、板底縫隙成八字形,勾縫后可能易脫落經過現場實際觀察,預制板為上大下小的倒八字形板,在兩塊板之間所形成的板縫為正八字形,因此盡管采用抗裂砂漿勾縫,但還是很容易發生脫落傷人的現象,故建議將預制板改為上小下大的正八字形板,那么在兩塊板之間的拼縫就是倒八3、字形了,而且可以將板縫和疊合板一起現澆;8、預制構件尺寸也存在一定誤差,拼裝時縫隙有時過大或不均勻盡管是工廠化生產,預制構件也可能有一定的尺寸偏差,同時由于現場施工時的人為誤差,有時拼裝時產生縫隙過大或不均勻的現象;9、外掛板無止水橡膠條裝配式建筑外掛板設計,有的平樓板面,帶止水橡膠條,而有的高出樓板面200的外掛板就沒有止水橡膠條了。如果沒有止水橡膠條,盡管在外縫處用耐候膠處理了,但還是有滲漏的可能,建議所有外掛板都要有止水橡膠條; 10、部份門框處未預埋木磚部份門框處未預埋木磚,將會導致用戶在以后的裝修過程中,無法或是很難安裝門,建議在以后的內墻預制時,在有門的位置,應在門框上預埋木磚,以4、方便用戶以后的裝修使用;11、外墻板縫處理采用耐候膠,老化后更換不方便3盡管說耐候膠的使用壽命為30年,但存在很多不利環境因素,使得耐候膠的壽命降低,而一旦要更換耐候膠的話,施工是極為為方便了;12、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造價與傳統式建筑工程造價相比,要高很多傳統建筑的樓板厚度大約就是100厚,而裝配式建筑的樓板厚度為60厚疊合板加80厚現澆板,總體厚度達到了140,超傳統建筑板厚很多;外墻外掛板與剪力墻連接,使外墻厚度大幅增加,所用材料也就大幅增加。這些都導致了造價的增加。同時,由于外墻厚度的增加,導致用戶在同等建筑面積上,裝配式建筑的凈空面積比傳統式建筑的凈空面積小很多,從而導致了裝配式建筑的平5、方米造價比傳統式建筑的平方造價貴很多,也不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13、造價管理部門編制定額不能跟進,造成生產廠家一家獨大,價格由生產廠家說了算的境況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尚處于新事物發展階段,造價管理部門編制定額還不能實時跟進,這就造成了生產廠家一家獨大的現象,造價由生產廠家說了算,這也不利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14、外掛板作為剪力墻的外模,有時預留對拉螺桿孔洞過少,會造成在澆筑混凝土時,外掛板外移的現象裝配式建筑剪力墻施工時,由于外掛板作為剪力墻的一面模板,而有時外掛板上的預留對拉螺桿孔洞過少,可能導致整個模板體系的剛度不夠,從而導致在施工剪力墻混凝土時,外掛板往外偏移裝配式建筑的優點 第一,裝配式建6、筑的構件可以再工廠實現產業化的生產,構件就相當于標準的產品,而運到現場就可以直接進行安裝,可以說是既方便,又快捷,在爭分多秒搶工期的建筑領域,尤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第二是構件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質量比在現場生產更有保證,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是用于周轉的材料投入量相對減少了很多,降低了租賃的費用; 第四是現場作業量的減少對于環保而言是很有好處的; 第五,標準化的生產可以節省材料,減少浪費; 第六,構件的高標準的機械化程度,減少了現場人員的配備,在用工成本和安全生產方面都有幫助。裝配式建筑局限性 第一,在我國,目前的設計驗收等相關規范明顯滯后于施工技術的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領域還相當有限,在建筑總高度和層高上限制很大;第二,建筑物的預埋件等使用量相對傳統技術有很大的使用量的增加; 第三,構件的機械化生產因為設備的限制,尺寸要求具有局限性; 第四,構件生產的工廠距離施工現場如果太遠,將會增加運輸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