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交底表(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0516
2022-07-21
5頁
24KB
1、專項施工方案交底表項目名稱:安徽水利省道214郎溪段改建工程五期工程 所屬分(子)公司:二公司方案名稱宣廣高速上跨橋0-1#樁基礎施工方案方案的要點(重點、難點): 施工時按就地取料填筑、短距離運料填筑、遠距離運料填筑及棄土場棄料等原則予以配置。路基施工前將地表腐植土、草皮、樹根等不合格料清除干凈,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將其整平壓實到規定的要求再進行填方作業,填筑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路基填筑采用推土機整平輔以人工配合、振動壓路機壓實。 嚴格遵循“本樁利用,移挖作填,區域平衡分段實施,避免因長距離調運土石方而發生土石方對流現象”的原則,組織各區段內施工單元進行平行流水作業。本合同段路基挖方2、數量大于填方數量,路基正式施工前,精確測定施工開挖范圍,并繪出實測縱、橫斷面圖,用于指導土石方調配和施工作業。路塹開挖施工前,先挖截水溝,以防止地表水流入邊坡。在正式開挖路塹時,坡面預留0.30.5m厚保護層以利于邊坡穩定和精刷坡。土方開挖以機械(挖掘機)為主,分段進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及時施工護坡并封閉。軟石開挖方法及工藝同普通土路塹,次堅石、堅石采用爆破工藝開挖。路基施工以橫向半填半挖地段、縱向填挖交界地段、高路堤、深路塹、橋、墻頭填筑、土石混填地段、石方爆破邊坡穩定控制等為重點,合理配置施工機械,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本著移挖作填、避免長距離的調運和交叉運輸的原則,按照兩階段施工圖3、設計文件中提供的路基土石方數量合理進行土石方調配。 首先進行原地面清理,清理路基范圍內的所有垃圾、灌木、樹木、石頭、廢料、表土(腐植土)及草皮。 路基填筑前針對各種填料按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051-93)規定的方法進行顆粒分析、含水量與密實度、液限和塑限、有機質含量、承載比(CBR)試驗和擊實試驗。選擇K49+500K49+650段作為試驗路段,進行不同填料的實際填筑試驗,直至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止,以確定壓實設備類型、最佳組合方式、碾壓遍數及壓路機行走速度、確定單層填料的最佳松鋪厚度、填料的最佳含水量以及工序銜接等數據,為后續路基工程的全面展開提供施工依據。 路基填方采取“三階段、四區段、4、八流程”的標準化施工工藝。基底處理按照設計要求和標準進行施工。路基施工全部采用機械施工作業。優化匹配挖掘機(裝載機)、自卸汽車、推土機與平地機、振動壓路機。配以灑水車、灌砂實驗設備,組成挖、裝、運、卸(棄)、鋪、平、壓、檢一條龍的機械化流水施工作業。即以挖掘機、裝載機挖裝,自卸汽車循環運輸,推土機、平地機配合推平后振動壓路機反復碾壓至標準,檢測采用環刀法配合灌砂實驗設備檢測。 土石混合料路堤,根據路基的不同高度范圍按照規范要求合理選擇材料粒徑,不符合要求的粒徑在料源處軋碎。按照試驗段確定的松鋪厚度分層填筑,粒徑均勻。采用18t振動壓路機碾壓,壓實厚度及壓實遍數根據現場試驗確定。 填方路基:首先5、做好原地面的清理工作,重點抓住粒徑、分層和壓實三個主要環節,嚴格控制石料的最大粒徑,采取分層填筑,分層碾壓。提高壓實能力、完善壓實工藝、高標準的進行路基壓實保證,路基應有的強度和穩定性。挖方路段根據路塹的深度、長度、邊坡高度、地形、地質、開挖斷面、土方調配及棄方等情況,制定詳細的施工作業計劃報監理批準。邊坡坡度根據土質、及巖石風化破碎程度按照設計圖紙確定。深路塹開挖前,充分做好排水設施,做好邊坡頂的截水溝以排除路塹上方邊坡地表水對邊坡坡面的沖刷。施工時采取邊坡橫向分臺階由上而下進行開挖,同時進行邊坡加固,然后再進行下一臺階的開挖、加固,如此逐級進行施工。高邊坡不一次挖至坡腳以確保安全。當路塹既6、長又深時,縱向分層分段開挖,每層先挖出一條通道,然后開挖兩側,使各層有獨立的出土道路和臨時排水設施。填石路基:為保證路床填料均勻、密實強度高,減少路基的不均勻沉降,每層虛鋪厚度為40cm,對過大粒徑的顆粒采用人工破解,嚴格控制細粒徑碎石或石屑含量占大粒徑的15%以上,選用18t振動壓路機壓實(碾壓6遍),并每填高2m,用CYZ25沖擊式壓路機沖碾20遍以上。 路基挖方采取“橫向分層、縱向分段,兩端同步、階梯掘進”的方式施工,根據土質情況,分別采取鏟運機挖運、推土機清運、自卸汽車配合挖掘機開挖,人工整形。運碴通道與開挖工作面合理安排,做到運土、排水、挖掘互不干擾,確保開挖順利進行。當路塹邊坡高度7、小于8m時,邊坡形式采用一坡道頂;當路塹邊坡高度大于8m時,邊坡形式采用階梯形,每8m為一級,每級間設寬2m的邊坡平臺。 深挖路基處理:本項目K46+560K46+620左側和K48+000K48+060左側為深挖路基。 K46+560K46+620第一級邊坡采用植藤防護,K46+560K46+620第二級采用預應力錨桿框架加固防護,K46+568K46+592第三級用預應力錨桿框架加固防護,第四級及其他部分采用植草防護。 K48+000K48+060第一級用預應力錨桿框架加固防護,第二級采用拱形骨架防護,第三級及其他部分采用植草防護。 穿越水塘路基處理:全穿水塘清淤后,直接用4%石灰土填筑,8、壓實度大于90%。在清淤后的塘邊斜坡上開挖臺階,寬2m,臺階底做成向內傾斜2%的坡度。鋪雙向土工格柵,第一層鋪在地面線一下40cm處,第二層鋪在地面線上,兩層間隔40cm;半穿水塘排水清淤后用4%石灰土填筑至塘頂原地面清淤后,鋪筑80cm厚碎石墊層,與水塘接界處用10cm厚碎石墊層上鋪25cm厚M7.5號漿砌片石,防止水塘對路基產生沖刷。 低路堤處理:零填及路基填土高度小于1.52m時,路床頂面以下80cm采用8%石灰土壓實,壓實度96%,路床底面下20cm范圍內采用4%石灰土填筑壓實,路床底面下20cm40cm范圍內反挖摻灰4%壓實。軟基處理:根據地質情況和填料材質,采取全部換填碎石土處理,確保路基密實。 半填半挖地段,重點是半填部分路基填筑,避免填筑不當,引起橫斷面內不均勻沉降而出現縱向裂縫。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施工,將原地面坡度陡于1:5時,挖成寬2米,內傾斜橫坡4%的臺階。然后分層填筑,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主要操作要求:交底人交底階段交底日期被交底人管理人員施工班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