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VC管道施工方案計劃(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0586
2022-07-21
7頁
42KB
1、UPVC管道施工方案基坑開挖結束,首先鋪設碎石墊層并用電動夯夯實,然后設置模板澆筑混凝土平基,模板安裝應牢固,順直,平基混凝土坍落度采用2-4cm,配合比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控制,澆筑時應振搗密實,完成后做好澆水養護工作,待足夠強度后安裝管材,管材采用人工安裝,安裝時根據控制樁嚴格控制管道中心和高程,以避免管內底高程和錯口兩項的超差,安裝結束后,及時在管道兩側牢固安裝模板,澆筑墊肩混凝土,所用混凝土和平基相同,澆筑完成后,應及時用1:2砂漿抹,以使管和管座結合牢固,抹帶前先將管口洗刷干凈,刷水泥漿一道,然后進行第一層抹漿,厚度為帶厚的1/3壓實與管壁粘牢,表面要拉毛,待第一層砂漿初凝后,再2、進行第二層抹漿,用抹子捋壓成型,等初凝后,再用抹子光壓實,在第一與第二層之間鋪設鋼絲網。管帶抹好后,立即用濕紙覆蓋上,并鋪以草袋3-4h后,要灑水養護,避免產生裂縫與脫落現象。橡膠圈的環內徑,宜為插口端外徑的0.850.9,橡膠圈斷面直徑壓縮率一般采用40%。清理干凈承口內橡膠圈溝槽,插口端工作面及橡膠圈,不得有土或其它雜物。將橡膠圈正確安裝在承口橡膠圈內,不得裝反或扭曲,為了安裝方便可先用水浸濕膠圈,但不得在橡膠圈上涂潤滑劑安裝。橡膠圈連接管材在施工中被切斷時(斷口平整且垂直管軸線)應在插口端倒角,并劃出插入長度標線,然后再進行連接。用毛刷將潤滑劑均勻地涂在嵌在承口處的橡膠圈和管插口端外表面3、上,但不得將潤滑劑涂到承口的橡膠圈溝槽內,潤滑劑可采用V型脂肪酸鹽,禁止用黃油或其它油類作為潤滑劑。將連接管道的插口對準承口,保持插入管段的平直,用手動葫蘆或其它拉力機械將管一次插入至標線。若插入阻力過大,切勿強行插入,以防橡膠圈扭曲。用塞尺順承口間隙插入,沿管線圓周檢查橡膠圈的安裝是否正常。安裝結束后,及進在管道兩側牢固安裝模板,澆筑墊肩混凝土,所用混凝土和平基相同,澆筑完成后,就及時用1:2砂漿抹帶,以使管帶和管座結合牢固,抹帶前先將管口刷干凈,刷水泥漿一道,然后進行第一層抹漿,厚度為帶厚的1/3,壓實與管壁粘牢,表面要拉毛,待第一層砂漿初凝后,再進行第二層抹漿,用抹子捋壓成型,等初凝后,4、再用抹子趕光壓實,管帶抹好后,立即用濕紙帶覆蓋上,并鋪以草袋,34h后,要灑水養護,避免產生裂縫與脫落現象。排水接口采用承插式接頭時,在管道接口前,先將管口周圍清理干凈及鑿毛,充分濕潤,然后將縫位填抹完畢,接口加插橡膠圈封口。石棉水泥接頭施工:水泥宜采用425號水泥,石棉應選和機選4F級溫石棉,油麻應采用纖維較長、無皮質、清潔、松軟、富有韌性的油麻。剛性接口內層填料(橡膠圈)填打至插口小臺或距插口端10mm。外層填料用石棉水泥填打至橡膠圈,表面平整一致,凹入端面2mm。石棉水泥應在填打前拌和,石棉水泥的重量配合比應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宜小于或等于0.20;拌和的石棉水泥應初凝前用完5、;填打后的接口應及時潮濕養護。剛必接口填打后,管道不得碰撞及扭轉。(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內雜物,加固基坑的支撐,排除基坑內的積水,然后在平基上彈放管道中線,復核平基面標高。(2)、管材應附有出廠合格證,安裝前檢查管的外觀質量,不使用裂縫、蜂窩等現象的管材。(3)、根據管徑大小和現場情況,采用人力下管和吊車下管相結合。下管時應將管道排好,然后對線校正,嚴格控制中線和標高,自下游向上游進行下管,并用中心線法或邊線法控制管道的中線和高程。下管方式:管徑D500mm時,采用人力下管;管徑D600mm時,采用吊機下管。(4)、管道穩定后,應再復核一次流水位的高程,使管道的縱坡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6、一工序的施工。(5)、保證項目管道必須墊穩,管底坡底不得倒流水,管道內不得有泥土、磚石、砂漿、木塊等雜物。(6)、檢查驗收:安管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見下表。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中線位移15兩井之間2掛中心線尺量2管內底高程D1000mm102用水準儀測量D1000mm152用水準儀測量3相鄰管內底錯口D1000mm33用尺量D1000mm53用尺量注:D700mm時,其相鄰管內錯口在施工中自檢,不計點;表中D為管徑。(7)、套環模板采和定型鋼模板。(8)、排水管的接口位置須進行鑿毛處理。(9)、在套環接口位置施工,其管身與平基面所夾成的三角位置7、及管底空隙應用同等級水泥砂漿灌實填實,再進行砼施工。(10)、砼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務使砼密實。(11)、套環須嚴格按圖施工,并且一次成型。接口應平直,環形間隙應均勻,灰口應整齊、密實、飽滿,不得有裂縫、空鼓等現象。抹帶接口應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間斷和裂縫、空鼓等現象。檢查驗收標準和方法如下表。抹帶接口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寬度0,+5兩井之間2用尺量2厚度0,+52用尺量施工前,進行產面及水準控制測量及復測,保證井中心位置高程及井距符合設計要求,并定出中心點,劃上砌筑位置及標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員掌握。砌筑檢查井應校核內徑,收口段要每皮磚檢查有無偏移,且8、要事先確定收口段的高度,可按規定每皮磚縮入2cm,砌一皮磚即縮入4cm。在井下部干管伸入處,特別是管底兩側,要用砂漿碎磚插密實,其余則要每層鏨磚砌包妥當,務使不滲漏,且要避免上下層磚對縫。當檢查井深度少于3m時,井徑不小于1.2m,深度大于4.5m時,井徑不少于1.4m。排水檢查井內外都用1:2水泥砂漿批蕩2cm,井底設置磚砌流槽。雨水管檢查井,當D600時,井內設流槽;D600,不設流槽,井底澆筑C15砼20厚。流槽采用與井墻一次砌筑的磚砌流槽,如改用C10砼時,澆筑前應先將檢查井井之井基、井墻洗刷干凈,以保證共同受力。長方形井井壁必須互相垂直,井形方正,并且井身的長袖線應與側平面平行;磚墊9、井壁必須灰縫飽滿、平整,抹灰應平順密實,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井砌筑完畢及時裝能上預制井環,井蓋按設計要求放置平衡,確保與路面標高保持一致。檢查井井內流槽就事平順,位置準確,不得有建筑垃圾等雜物。檢查井井環、井蓋必須完整無缺,安裝平穩,位置準確。井框座須座漿,井蓋頂面要求與路面平;回填土時,先將井蓋座座漿,井蓋蓋好,在井身周圍同時回填,回填土密實要求不低于95%;檢查井和進水井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檢查井和進水井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井身尺寸長、寬20每座2用尺量,長寬各計1點直徑202用尺量2井蓋高程非路面201用水準儀測量路面與道路規定一致1用水準儀測量3井底高程D1000mm101用水準儀測量D1000mm151用水準儀測量4進水井內尺寸0,+202用尺量5進水口高程+101用水準儀測量注:表中D為管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