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塔吊基礎土方工程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0686
2022-07-21
8頁
672.50KB
1、 塔吊基礎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4#,5#樓施工圖。2、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程。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4、地質勘查報告。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新紡地塊征地拆遷安置房一標段、4#、5#樓。2、工程地址:太湖大道與紅星路交叉口東北側。3、建設單位: 4、設計單位: 5、監理單位: 6、施工單位: 7、車庫挖土面積約為11500m2,挖土深度約6米。三施工部署根據現場水、電、道路、天氣以及渣土運輸手續辦理情況,滿足開挖條件后,根據地下室施工后澆帶或沉降后澆劃分的版塊,由4#、5#版塊開挖,將給二版塊挖至-3米,然后按順序施工南半部地下室,由4#、5#南側版塊逐塊向2、南,由東向西的行走方向南北同時開挖,最后收尾于西南角版塊,南半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將由4#、5#版塊(樁基已穿插施工完成)開始逐塊向北開挖,最后收尾于東北角版塊。在地下室土方開挖施工的同時,根據樁基施工的進度要求,逐個將1#、9#、10#、11#、13#、15#樓的上層垃圾土開挖出場,以便打樁施工,該部分棟號垃圾土開挖時,需嚴格按照商業用房基礎圖標高的要求進行邊坡放線和挖土控制,以防將商業用房獨立柱基的持力土層破壞。土方開挖采用二臺WY160型和一臺WY100型以及WLY40型的正鏟挖土機,運輸車輛按照開挖進度隨時調配。1、基坑挖土(1)、施工前,必須詳細了解工程地質情況、施工范圍內土層情況、3、滲透系數、場地周圍水源和建(構)筑物狀況、地下管網和排水渠道等情況,做好技術準備和技術交底工作。(2)、由項目部指定專職的測量員依據圖紙、工程地質勘探報告等情況確定挖土邊線,并撒灰線標注。依據原始水準點,用水準儀將控制點引至基坑周邊,用水泥砂漿做好保護并插上小木條,撒上灰線做好標識。(3)、土方開挖施工,土方開挖采用大面積開挖,以機械挖土為主,人工清土為輔的方法,開挖前對挖機司機做好交底,底層挖土時,要求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司機作業。大開挖至基礎混凝土礎墊層以上100mm標高處,即留置200mm厚的土層采用人工挖土。承臺和基礎梁部分采用小挖機開挖,同樣挖至墊層以上100mm的高度,剩余部分采用人4、工開挖。人工開挖隨機械挖土進行,土放置在挖土機的旋轉半徑內,方便挖土機帶走土方。開挖時,由項目部指定專人指揮,安排專職測量人員做好標高、軸線的控制工作。嚴禁挖土機隨意挖大或挖小。挖土時應分層挖土,以配合基坑降水可基坑圍護的施工,第一次挖土沿基坑周邊約5米寬挖至深度約1.5米2、0米的統一標高位置,等基坑護壁施工達到要求后再沿周邊約5米寬進行第二層挖土,挖深約為1.5米2、0米進行護壁,以此類推挖至基坑底部設計標高。基坑底部挖土的土方應隨挖隨清,遇有樁間余土和承臺余土用小挖機清理到位。對施工完的工程樁做好成品保護,安排專職施工人員進行監管指揮。土方施工期間,施工現場成立臨時突擊隊,由15名年輕技5、術工人組成,項目經理任隊長,項目副經理任副隊長,負責特殊情況時的突擊施工工作。(4)、開挖順序,根據施工區域的劃分和現場情況,遵循由上而下、先里后外的挖土原則。首先在開挖4#、5#樓施工段的上層垃圾土方時,因塔吊位置處于工程南側,在開挖前應提前將塔吊安裝完畢,若不能提前安裝,土方開挖后,就會造成塔吊安裝的困難。故,必須塔吊安裝完畢后,才能挖去4#樓、5#樓施工段的上層垃圾土,然后方能深開第一施工段挖土。地下室劃分施工段位置詳見附圖第一施工段即4#樓南側版塊挖土時,應結合鋼筋混凝土整板基礎后澆帶留設的位置,還應充分考慮基礎鋼筋由第一施工段伸向4#樓施工段的留接施工面和4#為開挖土體的邊坡。以確保6、第一施工段可以先行基礎混凝土施工。在此特別說明的是,該處后澆帶北邊線向北空間只要大于1m,即可滿足第一施工段基礎底板鋼筋向4#樓方向的延伸和接頭的錯位,根據設計尺寸,后澆帶北邊線至4#樓基礎邊的距離為4米,4#樓打樁留土由基礎向上不大于3米高,按1:0.8的比例留設坡度需2.4米寬,還有1.6米的寬度作為二個施工段接茬,可以滿足1米要求的接茬條件,但最主要還是優先安排4#樓樁基礎施工,以減少接茬施工的不便。當4#樓南側第一施工段土方開挖結束后,即轉入第二施工段的土方開挖,該施工段開挖順序由東向西開始,平行于縱向軸向方逐漸向西推進,最后收尾于10#樓處。第三施工段和第四施工段分別為5#樓南塊和17、1#樓處版塊,這樣循序漸進開挖最后收尾于11#樓處版塊處。車庫南區段施工完畢后,即進行4#樓、5#樓施工段及以北的地下室施工,其土方開挖由4#、5#版塊(樁基已穿插施工完成)開始逐塊向北開挖,最后收尾于東北角版塊。與本區車庫相鄰較近的7#樓處于西區部位,7#樓樁基與本區車庫最近距離為5米,為便于本區車庫挖土、基礎等施工,再考慮到7#樓打樁施工的正常進行,需將7#樓上層垃圾土開挖至基板以上3米標高處,按1:1放坡,那么需3米,還有2米寬度,可以滿足本區地下室施工。(5)、挖土邊坡和基坑維護,詳見基坑維護專項方案。(6)、土方外運,因基坑土方開挖后,現場空余場地較小,基坑開挖深度又較深,不宜堆土,8、因此所有挖出的土方全部外運。2、基坑排水本工程基礎開挖后,會產生一定量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其水量在開挖深度內的流量可以通過正常一定量的水泵即能排除,但局部較深的坑中坑部位,會出現無法排干的潮濕現象,需通過降水措施方能解決,綜合該情況,本工程擬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基坑排水。深度從自然地表面向下開挖約6m深,該深度視為本工程的正常開挖深度,在正常開挖深度范圍內,采用200mm寬300mm深縱橫相通于各軸線位置的盲溝網,將各承臺聯通進行導水于基坑邊臨設集水坑,用潛水泵將水排除坑外。基板大平面的濕水排除將利用基礎碎石墊層進行慮水,所有水流淌于軸線位置的盲溝中進行排出。對于深度較深坑中坑,根9、據基坑維護方案專家論證會上提出的方法,在深坑部位采用一定量的深井進行降水,將水降至基坑設計標高向下50厘米以下,以便于基礎防水及鋼筋綁扎等施工。在基坑挖至約-3米標高用于打樁操作的平面位置時,其表面排水和鉆孔泥漿采用開挖集水坑和明溝排水的方法,將水有組織的抽排出坑外。 基坑排水盲溝做法基坑開挖上口邊線坡度按照基坑維護方案留設,臨時留坡按1:1設置,固定邊坡按1:0.5設置地下室第一部分基坑開挖范圍四、主要管理措施1、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因本工程土方開挖為深基坑施工,項目部將嚴格對現場安全防護進行控制。現場成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工地設專職安全員,發現隱患及時組織人員整改。確保無重大事故發生。施工期間10、,在進出口和危險區醒目位置處,掛宣傳畫、色標、標牌及標語。基坑外施工人員不得向基坑內亂扔雜物,向基坑下傳遞工具時要接穩后再松手。坑下人員休息要遠離基坑邊及放坡處,以防不慎。施工機械一切服從指揮,人員盡量遠離施工機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員,待回應后方可接近。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現場在東側和南側分別設出入口,現場的施工道路為混凝土路面,保持暢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設備;雨季有可行的排水措施,配備4寸潛水泵6臺,現場設置排水溝,及時將現場雨水排人市政雨水管道。施工現場的各類機械、車輛必須按照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的位置停放整齊,對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建立崗位責任制,做到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采取有效11、措施控制施工過程中的揚塵。對干土灰塵等現場適量灑水,減少揚塵。土方由合格的運輸單位施工,并簽訂運輸合同,在合同中明確公司的環境要求。在現場出入口設專人清掃車輪,并拍實車上土或嚴密遮蓋,運載工程土方最高點不超過車輛槽幫上沿50cm,邊緣不高于車輛槽幫上沿10cm,裝載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裝材料不超過槽幫上沿,禁止沿途遺灑;對施工道路采取混凝土硬化處理,出人口處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寬度,在出口處設置沖洗車輪的裝置,并設專人負責;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土方施工階段晝間不超過75分貝,夜間不超過55分貝。工地東側是學校,汽車運輸出土時,安排專人對門口交通進行執勤疏導,確保交通道路暢通和行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