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梁場建設及施工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0705
2022-07-21
8頁
22.66KB
1、Txx場建設及施工方案一、編制目的:為了規范施工程序,嚴格控制制梁、吊移和存放施工過程,保證梁體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施工方案,請嚴格遵照執行。二、編制依據1、省道342線鄉寧過境段樊家坪-金橋溝改線工程招標文件和施工圖紙2、國家和交通部頒布的相關施工技術規范,質量驗收、評定標準。3、我單位對本項目的實地考察以及其他相關項目的施工經驗。4、國家和山西省相關建設管理部門頒布的有關施工技術、環保、安全、質量驗收規范、評定標準及法規文件。三、工程概況省道342線鄉寧段樊家坪至金橋溝改線工程LJ3合同段由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標段里程為K1+878-K2+590。金橋溝大橋起止里程為K2+,全長。金橋溝大2、橋共有30mT梁35片,平均每片中梁C50砼29 m3,邊梁C50砼m3,鋼筋平均5300kg,鋼絞線平均870kg,綜合一片梁重約76噸。四、xx建設1、xx總體規劃梁體預制場設在項目部后方場地內,預制場全長110,寬24m。共設制梁臺座一排共4個,存梁臺座兩排共16個,存梁臺座每片臺座存兩片梁,上下放置兩層。具體平面布置見附圖一。2、制梁區臺座設計每個制梁臺座長,采用混凝土基礎。用挖機對原地面地表開挖1m,分層對基底素土夯實,保證承載力達到150KPa。每個制梁臺座基底寬,澆筑厚寬C30砼下基礎,地面以上高寬C30砼上基礎,兩端3m范圍內上下兩層砼基礎內分別加入10x10cm12鋼筋網,以3、保證臺座抗剪臺座表面鋪設5mm厚鋼板并確保鋼板平整、光滑,四周鑲嵌角鋼,保證臺座在施工時不破損。在臺座橫隔板位置橫向伸出60cm長,60cm寬臺座,以保證橫隔板有立模支座。制梁臺座上層砼基礎底每隔1m預埋pvc管用來穿地腳對拉螺栓,兩端預留30cm寬,10cm高吊裝時鋼束孔洞。兩基座間縱向每隔5m設置一處橫向支撐點,在施工基座基礎時同時施做。設計圖紙給出存梁90d上拱度最大值邊跨為,中跨為,考慮到上拱度不得超過20mm,設反拱為30mm,在預制臺座上以每1米為1段分別打出每點對應的按照30mm反拱考慮的高程,在澆筑砼時候按該高程澆筑。相關計算:單片梁體重量按最大80t計算,梁體荷載=80*=74、84KN模板重量按10t計算,模板荷載=10*=98KN砼基底荷載=(*+*)*2400*=535KN施工荷載=10*4=60KN荷載合計=784+98+60+535=1477KN基地實際xx=1477/=滿足要求反拱值計算如下:E2X?E F2Y反拱度值Y=E反拱建議值F梁的半跨xx在梁中心處設X=0原點,按公式計算出每隔1m處的反拱值如下(單位mm):0 1 2 3 4 5 6 7 8 9 10 30 12 13 14 153、存梁區臺座設計將地表土清除后,挖機挖掘基坑,壓路機分層壓實,保證承載力達到150KPa。采用C30混凝土作為T梁存梁底座,每端底座地面以下基礎采用縱向長3m,橫寬,5、厚的C30砼基礎,地面以上為橫向50cm寬,縱向70cm,高30cm的C30砼基座。一片梁的兩端臺座的中心距離為2970cm。上下兩層砼基礎內分別加入10x10cm12鋼筋網,以保證臺座抗剪。兩基座間縱向每隔5m設置一處橫向支撐點,在施工基座基礎時同時施做。xx自重784KN,采用雙層存梁方式基座自重=(3*+*2400*=反算基礎最小承載力=(784+/(3*=117KPa滿足要求4、龍門吊軌道基礎支座軌道基礎采用同制、存梁基座相同的處理方法,地基承載力滿足150KPa,龍門吊基礎采用寬1m,厚50cm的C30砼澆筑,砼基礎表面軌道兩側預埋30cm長16鋼筋,留待固定鋼軌。龍門吊自重40t*6、=392KNxx體重=784KN基座重=1*30*2400*=353KN基礎承載力=(392+784+353)/(1*30)=51KPa滿足要求五、Txx預制施工工藝1、施工工藝流程2、Txx預制施工工藝梁肋及隔板鋼筋安裝:將臺座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將加工好的梁肋及隔板鋼筋綁扎或焊接成鋼筋骨架(縱向主筋必須焊接),注意骨架應支撐穩固。預應力xx及預埋件埋設:將預應力孔道(鋼帶波紋管)按設計的尺寸與位置用“#”型鋼筋架固定,孔道應平順;在孔道兩端及最低處設置壓漿孔,最高處設排氣孔,安設錨墊板,注意板面應垂直于波紋管孔道中心;埋設梁底鋼板,注意鋼板埋設要符合設計要求。模板安裝:模板安裝前應打磨、7、涂脫模劑,先安裝端模,再安裝側模。為防止漏漿,模板接縫采用雙面粘膠帶封嚴;模板采用拉線調直、調整梁長,加固穩定。翼緣鋼筋、梁端鋼筋的綁扎;負彎距孔道、錨具及預埋件的設置要符合圖紙要求。混凝土施工澆筑前檢查:檢查預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確,遺漏;檢查鋼筋位置、數量、間距、焊接或綁扎及保護層厚度是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檢查模板的順直度、尺寸、加固穩定性、接縫及預埋件位置是否封嚴,檢查各種施工機具運行狀態是否正常。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在砼拌和站集中生產。砼配制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運輸由砼罐車運輸至梁場。混凝土的澆筑:將質量合格混凝土卸入吊斗,由龍門吊從梁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層,先下部搗實后再腹板、翼板,澆至8、接近另一端時改從另一端向相反方向順序下料,在距梁端3-4m處澆筑合攏,一次整體澆筑成型。混凝土的搗實與檢查:砼的振搗以緊固安裝在側模上的附著式振動器為主,插入式振搗器為輔,振搗時掌握好振動的持續時間、間隔時間和鋼筋密集區的振搗,力求使砼達到最佳密實度狀態,振搗時應避免振動器碰撞波紋管、預埋件;澆筑過程中應安排專人檢查模板、管道、錨墊板及預埋件位置,以保證其位置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拆模與標識: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值(澆筑后1012h)方可拆模,模板拆除采用龍門吊配合人工進行,拆模時嚴禁用力敲打,以防梁片缺棱掉角;拆下的模板按順序擺放,打磨涂油,以備再用;預制梁片脫模后,應支撐穩固,標明型號、預制9、日期及使用方向。混凝土的養護:梁片養護采用覆蓋灑水養護。梁板頂面待砼澆注完成將表面抹平、拉毛,收漿后開始養護;梁肋及翼緣底部待拆模后開始養護。預應力xx預應力筋xx時間:T型梁預應力鋼絞線的張拉在預制梁砼的強度達到設計等級的85%后,且齡期不小于7d時方可施加預應力張拉。預應力筋的安裝:先清理孔道內的水及雜物,保證預應力孔道的暢通;將力學性能和表面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的預應力鋼絞線按計算長度下料,梳理順直,編匝成束,用人工或卷揚機穿入孔道。xx機具、錨具的檢查:張拉千斤頂及油泵、錨夾具按設計要求配套使用,并在使用前進行校驗,以準確標定張拉力與壓力表讀數間的關系曲線。錨具應經國家專業機構技術鑒定、出10、廠時應由供方提供出廠質量合格證明;錨夾具現場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傷痕、銹蝕。xx程序:主梁預應力鋼束張拉必須采取措施以防梁體發生側彎。張拉時要求兩端同時對稱張拉,張拉按要求的張拉順序50%N2100%N3100%N2100%N1進行。張拉時千斤頂的作用線確保與預應力軸線重合,兩端各項張拉操作應保持一致。xx過程控制:預應力鋼絞線的錨下張拉應力符合設計要求,施工中應根據錨口損失具體數值調整實際張拉力;預應力張拉采用雙控指標,以錨下張拉力為主,伸長值作為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不超過6%;張拉過程中的斷絲,滑絲數量不得大于1%,否則更換鋼絲或采取補救措施,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11、整根鋼絞線拉斷;預應力鋼絞線錨固應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定狀態時進行,其鋼絞線收縮(含錨具變形引起的回縮值)總量控制在6%范圍內。注意事項:張拉加壓前應檢查千斤頂、錨夾具安裝是否正確;張拉時,千斤頂正面嚴禁站人;預應力鋼絞線張拉后,應盡早壓注水泥漿。xx壓漿:施工準備:壓漿前,將錨具周圍的鋼絲間縫隙和孔洞予以填封,以防冒漿;沖洗孔道,吹除積水并使孔壁完全處于濕潤狀態。水泥漿的要求:水泥漿的強度、稠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脹劑摻量等符合設計或規范規定。水泥漿數量以能保證壓漿拌和機連續進行作業。在符合和易性要求的條件下,水泥漿的水灰比盡可能小一些。一般采用;摻入適量減水劑時,水灰比可減少到;采用對預應12、力鋼材無腐蝕作用的水及減水劑。水泥漿的泌水率最大不超過3%。拌合后3小時泌水率控制在2,24小時后全部被漿吸回。水泥漿摻入膨脹劑后的最大自由膨脹量不超過10。水泥漿拌和應先加水再加水泥,攪拌時間不少于2分鐘,直到獲得均勻稠度為止。采用的外摻劑應符合的有關技術規范要求,經過監理工程師書面同意,并嚴格按照生產廠家的說明規定使用。壓漿工藝要求:水泥漿自調制到壓入管道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在壓注過程中水泥漿應不斷攪動;壓漿應先壓下層孔道,水泥漿由孔道最低點壓入,最高點排氣和泌水;壓漿過程應緩慢、均勻進行,不得中斷。壓漿最大壓力為,當出口處冒出水泥漿,直至不含水沫氣體的漿液排出,其稠度與壓注的的漿13、液稠度相同(流出漿液的噴射時間不少于10秒),關閉出漿口穩壓(壓力不小于)2min,以確保管道壓漿飽滿。封錨:張拉后的預應力鋼筋外露部分為23cm,多余部分應切除(采用切割機,嚴禁采用電焊融斷);將梁端老混凝土面鑿毛,澆筑前刷2遍50號水泥漿,以增加新老混凝土結合面的粘結力;安裝封錨端預埋件及模板,澆筑混凝土。五、吊、存梁施工工藝1、龍門吊吊移、存梁工藝流程2、吊移、存梁準備提梁用龍門吊應及時作好保養與檢修,隨時可吊運梁。起吊司機必須進行安全培訓,確保吊運過程中“人”、“機”、“梁”的安全,嚴禁違規操作。吊運前進行安全排查,確保無安全隱患。3、起吊移梁預制梁是在梁場的制梁區內進行預制,當梁進行14、張拉完畢并達到設計要求后,可將梁吊走,以便空出臺位,準備下一循環。吊裝設備采用兩臺60T龍門吊起梁,在制梁區內把梁體吊起后,然后移到存梁區。吊梁用應采用交互捻制的鋼絲繩,其長度和斷面大小通過計算選定,破斷安全系數不小于10。鋼絲繩與橋梁底面轉角接觸處,須安放護梁鐵瓦以免混凝土被擠碎,鋼絲繩被割傷。鐵瓦應力求輕便,但須有一定剛度,與鋼絲繩接觸面作成弧形。鋼絲繩與混凝土面接觸處應墊木板以防擠傷混凝土。當發現鋼絲繩有扭結,變形、斷絲,銹蝕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折減使用或報廢。對已報廢鋼絲繩應作出明顯標記,防止誤用。4、存梁預制梁從制梁區通過兩60T龍門吊運輸到存梁區內,放置在存梁臺座上。要求測量人員提15、前對存梁臺座頂面進行初始測量,梁底部采用木板支墊。雙層存梁對地基處理要求標準更高(雙層梁相當于160T重量),為了保證雙層存梁安全,梁場采取以下措施,確保梁體安全:在存梁前對照橋梁表上的架梁順序來確定存梁順序,根據梁場實際單層存梁的片數,合理考慮后架梁的段落先預制,關鍵考慮實際梁場架梁周期,周期內安排存梁計劃。第一層梁存放穩定后,橋面3%的橫向排水坡采用薄木板墊平,然后放置支撐塊以保證第二層梁與下層梁的中心線重合且梁端懸出長度相同。要求測量人員提前對計劃雙層存梁的支承點進行初始測量,并做好記錄,確保下部已存好的梁同一平面保持高差2毫米。進行統一指揮,要求龍門吊司機在指揮人員的命令下聯動操作同速下降,待T梁落到下部梁的支撐塊上,龍門吊略帶載靜停觀測。首次雙層存放時候安排測量人員在落梁后對存梁的支承點進行再次觀測,觀察支座的受壓狀況,基礎載荷狀況,支座有無變形、基礎有無開裂、有無位移等情況,靜停30分鐘后,無危險狀況,才能將提梁機完全卸載。為了保證T梁存放不傾倒,提梁龍門吊完全卸載后,采用在T梁的端隔板下部和梁上翼緣根部加50mm的圓木成45角支撐于下層梁。要求指揮人員帶齊指揮用具,與操作司機進行準確聯系,發出的信號必須清晰、準確、簡捷、明了,確保吊裝安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