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CN1-2-1水土保持專項施工方案(改)(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0998
2022-07-21
7頁
55KB
1、*CN1-3#、CN1-2-1#水土保持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項目部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水土保持要求14.施工方案14.1.臨時措施14.2.工程措施24.2.1.漿砌石擋土墻24.2.2.混凝土預制塊框格護坡34.3.植物措施45.工期及進度計劃5國電江西皂湖風電場CN1-3#、CN1-2-1#水土保持專項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1) 國電江西風電場48MW工程施工招標文件和設計圖紙。(2) 我單位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踏勘和調查的情況。(3) 本工程執行的施工技術要求及驗收標準和國家相關部門的有關法規等。(4) 我單位人員、設備等綜合實力情況。2. 工程概況C2、N1-3#、CN1-2-1#支線道路分別由皂湖風電場CN1#場內道路連接至18#、19#風機機位。CN1-3#支線道路長約316m,CN1-2-1#支線道路長約371m。由于山體陡峻,道路施工時部分滾石滑落坡底,按照水保要求,必須對坡面滾石的路段進行防護。3. 水土保持要求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建設類項目一級標準,在項目竣工兩年后水土流失防治具體目標為:擾動土地整治率達95,土壤流失控制比1.0,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7,攔渣率97%,林草植被恢復率99,林草覆蓋率27%。4. 施工方案本標段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排水溝、護坡、綠化以及施工期的臨時防護措施等措施。4.1. 臨時措施(1) 邊坡臨3、時掛網防護在填方段邊坡坡面上,鋪上一層聚氨脂防護網,防護網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不小于200,上下坡的搭接長度300。在防護網鋪設后,用350mm長木樁插入邊坡進行固定,木樁間距約600mm。(2) 臨時引水渠因場區雨水量較大,為防止雨水對坡面沖刷造成水土流失,在道路邊挖排水溝,并于水流匯集處自上而下,在邊坡上挖排水溝至坡腳處,并在邊坡排水溝上鋪設彩條布,用木樁進行固定,形成臨時引水渠。排水與當地農田水利建設相配合,盡量做到不干擾、不改變農田原有排灌系統,排水溝盡量根據地形起伏和路線線形來布置。(3) 砂袋臨時擋土墻對于道路填方段邊坡坡腳,為防止水土流失,先對坡腳處進行人工修整,保證邊坡表面平整4、及坡度,然后用50KG編織袋裝砂,從基底往上碼放砂袋,碼放高度根據現場邊坡坡度、土質以及高度等因素設定。4.2. 工程措施18#、19#支線道路邊坡較陡且長,邊坡防護難度大。我部計劃待邊坡沉降穩定后,先對邊坡表面進行清理整形,再對坡腳處進行漿砌石擋土墻施工,接著對邊坡進行混凝土預制塊方格網護坡處理,然后在漿砌石擋土墻旁邊挖設排水溝,將雨水引至低洼處。主要施工方法如下:4.2.1. 漿砌石擋土墻(1) 基礎槽開挖a) 根據現場施工設備和施工環境,基坑的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 b) 挖出的土不能任意堆放,以免妨礙開挖基坑及其他作業。 c) 基坑開挖避免超挖,底面高于設計高程20cm5、左右,以保證夯實后滿足設計要求。d) 挖成的基坑,先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當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及時上報監理、業主以及設計單位,經監理、業主以及設計單位允許后方可進行地基處理。挖成的基坑,凡有擾動和毀壞的地方追加開挖深度,并按工程師批準的材料回填到設計標高,分層夯實。 e) 地基處理結束并經檢測合格后再進行人工整平,然后夯實。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2) 漿砌石砌筑a) 所用砂漿、塊石必須滿足設計的強度指標要求。b) 塊石用料:選用大小基本均勻、無風化、質地堅硬無夾泥、夾砂的新鮮巖石。不得使用小塊石、翹口石、飛口石,塊石砌筑前打擊口面。 c) 依照放線施工,立標掛線,6、分縫自下而上砌筑,塊石要用百色漿密實。依照圖紙留置伸縮縫和正確的排水管并設置反濾層。 d) 塊石安放自身穩定,鋪漿均勻,石間留縫塞漿,避免豎向回縫砌體,灑水養護(養護期7d) e) 砌筑順序:先砌筑腳石,再砌筑面石,然后砌筑腹石,隔一定距離砌丁石,漿砌石勾縫采用M10水泥砂漿勾縫或抹平縫,勾縫前線清縫,縫深3-4cm。縫寬2-3cm,將縫沖洗干凈,勾完縫后及時灑水養護,軸線偏差、厚度偏差、平整度,均按設計圖紙及有關規定執行,排水孔按設計圖紙施工,并做好反濾層的施工 (3) 土方回填 擋土墻基礎砌筑完成后,可以對基礎槽進行回填,在對基礎槽進行回填時,回填土中的雜物一定要清楚干凈,尤其是塊石或其他7、硬物,回填土要分層夯實,夯實采用人工踩實或木樁夯實,每層夯實厚度不大于30cm,回填土含水率要適中,太濕、太干都不宜夯實。4.2.2. 混凝土預制塊框格護坡(1) 施工工藝混凝土塊預制邊坡修整基礎開挖預制塊鋪設勾縫養護(2) 混凝土塊預制混凝土塊預制在拌和站內施工,規格為200mm*300mm*3000mm長條狀。a) 模板制作及安裝蓋板側面模板采用木板,表面刨平,在模板內側釘膠合板,保證膠合板和木板緊密結合;蓋板底模采用混凝土底板,表面平整光潔。安裝模板前在模板內側及底板均勻涂抹脫模劑,安裝時用組合木楔和用拉桿固定,安裝后檢查模內尺寸、模板的垂直度和牢固性,報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才能準備澆8、注混凝土。b) 混凝土的拌和及澆注混凝土采用C15混凝土,嚴格按照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各種原材料進場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拌和采用拌和站強制式拌和機集中拌和。澆注混凝土時采用機械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或其它預埋件;對每一振動部位,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并在澆注期間注意觀察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牢固情況,發現松動或移位時及時暫停澆注進行處理。澆注混凝土時,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c) 養生及拆模混凝土澆注完成后用木摸進行抹面,初凝時將板頂拉毛和覆蓋并灑水養生,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9、壞時方可拆除。根據現階段的氣溫,拆模時間控制在混凝土澆注后13天,拆模后繼續覆蓋養生,養生期不小于14天。d) 邊坡修整安排人工、機械按照設計邊坡坡率掛線清刷修整邊坡、拍實,使坡面平整。e) 基礎開挖邊坡清理完成后對骨架放線,確定骨架的具體位置后再進行基坑的人工開挖。開挖深度為200mm,3000mm*3000mm菱形布置。f) 預制塊鋪設邊坡混凝土預制塊鋪設生點是控制好兩條線和一個面,兩條線是坡頂線和底腳線,一個面是鋪砌面。保證上述兩條線的順暢和護砌面的平整,對整個護坡外觀質量的評價至關重要。施工時先進行施工測量放樣,在第個斷面的坡腳、中部、坡頂部位分別打樁,并標出墊層和砼預制塊護坡厚度及坡10、腳、坡項角的位置,用尼龍線拉緊,檢查坡面厚度,上下方腳位置及深度,符合設計要求后,即可鋪設砼預制塊護坡。依放樣樁縱向拉線控制坡比,橫向拉線控制平整度,合平整度達到設計要求。預制砼塊鋪設必須從下往上的順序砌筑,鋪設連成一體,鋪設平整、咬合緊密。砼預制塊鋪筑平整、穩定、縫線規則。g) 勾縫 預制塊砌筑完成后,灑水使砼塊落實,調整其平整度后用M10預拌砂漿勾縫,勾縫前先灑水,將預制塊濕潤。勾縫要求表面抹平,整齊美觀,縫線整齊、統一。h) 養護勾縫后及時灑水養護,養護期不少于7天。4.3. 植物措施(1) 植樹根據“適地適樹,適地種草”的原則,選擇抗性強,病蟲害少,經濟的樹種。a) 施工工藝流程:表(11、層)面處理測量定位挖種植穴樹苗檢查植樹養護。b) 表(層)面處理:需要植樹的部位用推土機大致推平,鏟除表面的雜草,灌木等影響樹木生長的雜物。c) 定點放樣:測量人員進行定點的放樣,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測量后做明顯標記。d) 挖種植穴:種植穴直徑和深度達到規范要求,要求坑壁光滑,上下面口徑基本一致。e) 樹木入穴后,土球放穩,樹干直立,拆除并取出包裝物;種植后在樹木四周筑成高510cm的灌水土堰,方便澆水;新植樹木24小時內澆第一遍水,三日內澆第二遍水,十日內澆上第三遍水,三遍水后轉入后期養護;每次澆水后均整堰、堵漏、培土、扶直樹干,第三遍水后封堰。f) 養護:新植樹苗完成后進行養護,主要項目包括12、:澆水、防治病蟲、補栽未成活樹苗、直至交付驗收。(2) 植草護坡a) 施工工藝流程:表(層)面處理運料、攤鋪植草養護。b) 表(層)面處理:需要植草的部位清除表面的浮石及其他影響植物生長的垃圾。經工程師檢查并批準將要被植草的表面后,才能開始植草。c) 運料、攤鋪:直接將有機土用反鏟或裝載機裝載,自卸汽車運輸至工作面卸料。人工平整,整平表面做到基本平坦。d) 植草:根據規定的比率均勻的進行播種后,用耙子杷種,并輕輕的卷入表面。e) 養護:植草完成后,時常進行灑水養護,雨季也可利用天然降水養護。有必要時,進行有機肥料施肥。5. 工期及進度計劃根據目前工程進展情況,CN1-3#、CN1-2-1#支線道路水保工作計劃于2015年6月26日開始施工,預計于2015年8月10日完成現場土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