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00頂管施工方案_(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002
2022-07-21
7頁
60.50KB
1、頂管施工方法及技術(shù)措施1、施工測量方案開工前以市測繪院導線樁控制點為依據(jù),根據(jù)工作坑位置布設,利用布設的附合導線在現(xiàn)場內(nèi)測設控制樁、施工用水準接樁后,按定線成果表對樁位進行校核。待現(xiàn)場具備條件后,沿線全長布設一條復核導線,并要加強樁位保護。施工中要加強中線、高程的校核,重點部位采用三級測量并及時填寫測量復核記錄,施工中做好原始記錄,執(zhí)行有關規(guī)范制度,及時進行工程測量。嚴格執(zhí)行有關測量規(guī)范要求與測量儀器使用規(guī)定。1.1測量質(zhì)量管理原則根據(jù)設計單位的現(xiàn)場交樁和書面資料,以原始基準點進行認真復測,把復核的結(jié)果報監(jiān)理工程師認定后,作為永久樁點保護。根據(jù)永久樁點,在施工范圍內(nèi)以導線的形式加密控制點,導線2、精度不低于1/5000,水準線路閉合差不高于2.5毫米(n為測站數(shù))報監(jiān)理工程師認定。依據(jù)監(jiān)理認定的加密控制點,進行施工測量放線,放線的內(nèi)業(yè)和外業(yè)要經(jīng)專人復測無誤后,才能交施工作業(yè)班組使用。1.2平面控制測量包括地面控制測量、施線測量、頂管地下控制測量。地面控制測量是確保頂管在規(guī)范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貫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本工程規(guī)模,規(guī)范允許的中線貫通誤差為50mm,高程貫通誤差小于30mm。相應地面控制網(wǎng)的精度為國家三、四級平面控制網(wǎng)。放線測量時采用前方交會法確定每個工作坑位置及中線。地下測量包括頂管中線和高程的放樣。為了減少導線量距誤差對管線橫向貫通的影響,盡可能將導線沿著管線中心敷設,導線點3、數(shù)不宜過多,以減少測角誤差對橫向貫通的影響,由于地下導線是布設成支導線的形式,而且每設一個新點,中間要隔上一段時間,因此在每次測定新點時,將以前的控制點進行校核。由于地下導線邊長較短,盡可能減少儀器對中誤差及目標偏心誤差的影響。高程測量包括地面高程控制、聯(lián)系測量、地下高程控制三部分,為了確保管線準確貫通,三項高程控制測量均保證一定的精度。2頂管施工方法2.1工作坑工作坑的尺寸及計算是根據(jù)管徑大小、管節(jié)長度、操作設備、出土方式及后背長度等不同情況而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寬度:B=D1+SB工作坑底部寬度(m)D1管外徑(m)S操作寬度(m)長度:L=L1+L2+L3+L4+L5L工作坑的底部長度4、L1每節(jié)管長度L2頂鎬機長度L3出土工作間長度 L4后背墻的厚度 L5穩(wěn)管時,已頂進的管節(jié)留在導軌上的最小長度0.30.6m工作坑按檢查井坐標定位,凈空尺寸5m7m矩形,以保證頂管后檢查井施工,在工作坑施工時注意保護道路邊坡穩(wěn)定。放出工作坑尺寸輪廓線,以工作坑中心線為基準挖“十”字型探坑,深度不小于3m,探測超出工作井邊線500mm。對挖出管線進行保護,加固措施由實際情況確定。工作坑從自然地坪以下2m范圍采用機械開挖,深度達到2m后焊盤撐,然后插板對土體支撐后方可繼續(xù)下挖,護壁板要隨挖隨插,厚5cm。挖出土方要距工作坑邊不少于1.5m,并且不得妨礙設備及管材運輸。工作坑挖至設計檢查井墊層底高,5、然后四周加掃地撐。對角設集水井,使用500混凝土管,深1.5m,并用碎石封底。在集水井內(nèi)設2寸泥漿泵24小時抽水。2.2工作平臺及設備安裝工作平臺主要承擔管重和人重,設計20t荷載,主梁采用40a工字鋼,沿工作坑短邊橫擔,兩端伸出坑口不少于1.5m,主梁與地面接觸處使用方木墊平、墊牢以防下沉。主梁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之間安放橫梁,形成整體。上鋪15cm15cm方木,方木上鋪設5cm厚木板。工作平臺中間留4m3.2m的平臺孔口下料和出土,平臺孔口四周設1.2m高安全護欄,上、下人的地方設置牢固方便的爬梯。在平臺上安裝起重架,起重架使用3根DN2197.5cm無縫鋼管,一段錨固后支立起來形成三角架6、,底腳落在40a主梁上焊接,橫向加設橫撐,雨季施工時要在起重架上設防雨棚,最后安裝各種施工設備如卷揚機、導向滑輪、鋼絲繩等。2.3后背墻施工利用原土作后背,將后背土鏟修平整,并使壁面與管道頂進方向垂直。后背寬3m,高4m,橫向使用方木密排,在其前面放置立鐵,埋入基礎以下不小于0.5m,立鐵前橫向放置75cm45cm橫鐵。后背土體壁面應與后背墻密貼,若有空隙用砂石料填塞密實。2.4導軌設置當工作坑施工完畢后,開始進行工作坑基礎處理,使用級配砂石回填至安裝導軌標高。然后挖槽埋設枕木,枕木使用15cm15cm方木,間距40cm,比導軌外徑寬20cm。導軌采用定型鋼軌,兩導軌平行放置,安裝要牢固,在頂7、進過程中不得產(chǎn)生位移,導軌高度比管外底低3cm,坡度與管線坡度一致。導軌間距如下:A= 2式中:A兩導軌上部的凈距(mm)D管外徑(mm)h導軌高度(mm)e管外底距枕木的距離2.5頂進施工頂管前請上級公司總工、主管領導、組織技術(shù)、安全、動力等人員對工作平臺、架子、電器吊索具、安全防護、機械設備、頂管后背和通風設備等進行驗收,并簽發(fā)準開證后再約請監(jiān)理、建設單位進行驗收,完全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頂力和后背長度驗算頂力計算公式:P=fD12+(2H+D1tg2(45-/2)+/D1L+PfP計算總頂力(kN)管道所處土層重力密度(kN/m3)D1管道外徑(m)H覆土厚度(m)管道所處土層的內(nèi)摩擦角8、管道單位長度的自重(kN/m)L管道計算頂進長度(m)f摩擦系數(shù)Pf迎面阻力后背長度計算公式: L=+LaL后背長度P頂管需要的總頂力B后背受力寬度La=附加安全長度,取2m下管頂管管材使用600鋼筋混凝土管,下管前先對管子進行外觀檢查,主要檢查外觀應無破損及縱向裂縫,端面要平直,管壁無坑陷或鼓包,管壁應光潔,合格后管子方可吊裝就位。起重設備先檢查、試吊,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下管,下管時坑內(nèi)嚴禁站人,當距導軌小于50cm時,操作人員方可進前工作。第一節(jié)管就位后,測量其中心及前后端高程,合格后開始頂進。挖土首節(jié)管子周圍嚴禁超挖,管端前方挖土不大于15cm,且下面135范圍內(nèi)不得超挖,并且隨挖隨頂,9、在首節(jié)管前端安裝管帽,以防土方坍塌傷人。采用小土車出土,及時出土及時頂進。頂進1)為減少管節(jié)承壓面的壓力,在首節(jié)混凝土管前設U形頂鐵以增加混凝土管的受力面積。每節(jié)管間采用T形鋼套環(huán)橡膠圈防水接口,接口尺寸為26mm,要求鋼套環(huán)肋部與鋼板垂直,焊接接縫平整。2)頂進開始時應緩慢進行,回鎬時壓力不得過大,速度不得過快,頂進應晝夜三班連續(xù)施工,并做好交接班記錄。在頂進過程中對頂進方位須勤測量,在工作坑內(nèi)設兩個穩(wěn)固水準點和一個中心樁,產(chǎn)生偏差時糾偏應緩慢進行。3)觸變泥漿減阻本段頂管頂進長度比較長,為減少頂進阻力。采用觸變泥漿方法施工,同時此泥漿靜置一定時間泥漿固結(jié),產(chǎn)生強度使頂管工作對路基產(chǎn)生的破壞10、因素減少到最低限度。觸變泥漿主要成分采用膨潤土摻入堿和水配置而成,為了在頂進完畢后使觸變泥漿產(chǎn)生固結(jié)強度,須摻入凝固劑,觸變泥漿重量比(膨潤土:水:堿=100:524:2.5)。灌漿采用泥漿泵,輸漿管和管帽與預留口連接,每頂進一次即壓漿一次,壓滿為止。4)頂進時注意頂鐵上方及側(cè)面不得站人,頂進中如遇下列情況時停止作業(yè):管子前發(fā)生坍塌或遇不明的障礙物;后背傾斜或嚴重變形;頂鐵發(fā)生扭曲現(xiàn)象;管子線位偏差大,并且校正無效;頂力較預計增大,接近管節(jié)端面許可承受的頂力。測量與糾偏1、頂管測量:采用激光經(jīng)緯儀和水準儀等儀器。、開始頂?shù)谝还?jié)管子時,每次頂進2050cm,正常頂進時,每次頂進1m。校正時,每出11、土一次測量一次;、中心線測量:首先在地面用經(jīng)緯儀確定頂管方向樁,然后在工作坑邊的兩方向樁上掛小線,其上吊2個垂球到工作坑底部,在工作坑中用激光水準儀照準兩垂球,讀前端的中心尺刻度,若與中心緩緩進行,使管子逐漸復位,不得猛糾尺的中心刻度相重合,說明其方向準確,否則其差值即為偏差值;、高程測量:在工作坑內(nèi)引設水準點,停止頂進,將激光水準儀支設在頂鐵上,測量前端管底高程。2、頂管偏差的校正頂進中發(fā)現(xiàn)與管位偏差10mm左右,即應進行校正。、穿墻各糾偏階段要求每頂進10cm30cm左右測量一次;、工具管糾偏應頂進過程中進行,繪制工具管測點行進軌跡曲線圖來指導糾偏,管軸線偏差不允許大起大落;、糾偏控制由糾12、偏千斤頂進行,掘進機共有糾偏千斤頂四個,糾偏角度為2.5,能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糾偏。一般情況下每次糾偏角度不大于0.5,以適當?shù)那拾霃街鸩交氐捷S線上來,做到精心施工;、糾偏由激光經(jīng)緯儀發(fā)出的激光束照射在位于鉆掘系統(tǒng)的光靶上。根據(jù)測得的偏斜數(shù)據(jù),操縱液體糾偏系統(tǒng),使掘進系統(tǒng)前部鉸接的機頭產(chǎn)生偏擺,從面實現(xiàn)鋪管方向的調(diào)節(jié)。糾偏分四步進行,如下圖:2.6頂管后的壓漿處理頂管時要及時回填注漿,防止地面下沉或影響周圍管線變形。壓漿孔設置可在采購管材時事先與廠家聯(lián)系,在管材上預留35cm壓漿孔,每兩節(jié)管設一個壓漿孔以備壓漿用。水泥壓漿配合比視不同情況進行現(xiàn)場調(diào)配,主要材料有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粉煤灰=113、:3,水適量)。注漿壓力不大于0.3MPa。2.7頂管坑的拆除將頂坑內(nèi)的頂進設備吊至地面的安全位置。清除到檢查井設計墊層底高。拆除頂坑內(nèi)最深處的掃地撐。進行檢查井底板、側(cè)墻澆筑,蓋板安裝后將逐步拆除框架支撐及井壁護板隨拆護板隨夯實土方,為防止護壁坍塌,拆除護壁高度,距回填土面3050cm。注意事項1)框架支撐絕對不可盲目切割一次拆除,隨四面護壁板從下至上依次拆除并回填土方。2)當回填土方到檢查井蓋板時,砌筑井筒與回填土方可同時進行,但要保持井筒高于回填土方1m以上的施工步距。3)待拆完最后一道框架支撐后,選用20t吊車拔出護壁工字鋼。4)使用吊車拔樁時如遇有高壓線,臂桿、吊索具與高壓線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5)不準超負荷吊裝或斜吊,散物吊裝必須綁扎牢固。6)拆除工作坑前必須有文字的安全交底和技術(shù)交底,必須由工長、安全員及有關人員盯現(xiàn)場,設專人指揮。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2-06-22
27份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2-07-28
28份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2-06-08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