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溝施工方案(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215
2022-07-21
7頁
315.91KB
1、排水溝施工方案排水溝施工方案一、工藝流程定位放線測量溝槽開挖基底處理、砌筑防水灌水、通水試驗回填土1、定位放線測量1.1定位原則:根據地下原有構筑物:管線和設計圖紙實際情況,充分研究分析,合理布局,充分考慮現行國家規范規定的各種管線的間距要求,現有建筑物、構筑物進出口管線的坐標、標高和確定堆土、堆料、運料的區間和位置。1.2定基堆點:按照交接的永久性水準點,將施工水準點設在穩固和通視之處,距離溝邊10m左右,沿溝槽方向定出溝槽中心線和檢查井的中心點,并與固定的建筑物相連。新建排水溝及構筑物與地下原有管道和構筑物交叉處要設置明顯標記,核對新舊排水溝的底標高是否合適。1.3測量放線:根據導線樁測定2、溝槽的中心線,在溝槽的起點、終點和轉角處,釘一較長的木樁作為中心控制樁,用兩個控制點控制此樁,將檢查井位置相繼用短木樁釘出。根據設計坡度計算挖槽深度,放出上開口挖槽線,測定檢查井等附屬構筑物的位置。2、溝槽開挖2.1槽底開挖寬度等于排水溝結構基礎寬度加兩側工作面寬度,每側工作面寬度應不小于300mm。2.2用機械開槽或開挖溝槽后,當天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時,溝底應留出200mm左右的一層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前用人工清底。2.3溝槽土方應堆在溝槽的一側,便于下道工序作業。2.4堆土底邊與溝槽邊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得小于1.0m,堆土高度應小于1.5m。2.5溝槽邊坡的大小與土質和溝槽深度有關,當3、無設計要求時,應符合表1-1的規定。表1-1溝槽邊坡坡度土壤類別亞粘土粘土干黃土槽深 01.0m1:0.001:0.001:0.00坡度(高:寬)槽深 1.03.0m1:0.331:0.251:0.201/7槽深 3.05.0m1:0.501:0.331:0.25磚土和砂礫土1:0.001:1.001:1.252.6 人工挖槽深度宜為 2.0m 左右。2.7 人工開挖多層槽的層間留臺寬度應不小于 500mm。2.8 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不得超過下列規定:2.9.1 設基礎的重力流排水管溝溝槽,允許偏差為10mm。3、基底處理3.1 地基處理應按設計規定進行,施工中遇到與設計不符的松軟地基及雜土層4、等情況,應會同設計人員協商解決。3.2 挖槽應控制槽底高程,槽底局部超挖宜按以下方法處理:3.2.1 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疏干槽超挖深度小于或等于 150mm 時,可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挖槽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上的密實度,或用石灰土處理,其壓實度不應低于 95%。3.2.2 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較大,不適于壓實時,可采用天然級配砂石回填夯實。3.3 排水不良造成地基上土壤擾動,可按以下方法處理:3.3.1 擾動深度在 100mm 以內,可用天然級配砂石或砂礫石處理。3.3.2 擾動深度在 300mm 以內,但下部堅硬時,可換填塊石,并用礫石填充空隙和找平表面,填5、塊石時應由一端順序進行,大面朝下,塊與塊相互擠緊。3.4 設計要求采用換土方案時,應按要求清槽,并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換土回填,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質量要求應符合設計規定。3.5 砌筑:3.5.1 砂漿: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規定;砂漿的配合比應采用質量比,并經試驗確定;攪拌機拌合砂漿,拌合時間宜為 11.5min,人工拌合砂漿應采用“干三濕三”法拌制;已經拌合好的砂漿應在初凝前使用完畢;每50m3 砌體應制作試塊一組,不足 50m3 按每一砌筑段留設試塊。2/73.5.2 砌磚:3.5.2.1 砌磚前應檢查墊層或平基尺寸,高程及中線位置,墊層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要求后,方可開始砌磚。3.5.6、2.2 墊層或平基頂面應先清掃,并用水沖刷干凈。3.5.2.3 砌磚前應根據中心線放出墻基線,擺磚撂底,確定砌法。3.5.2.4 磚使用前應浸水,不得有干心現象。3.5.2.5 砌磚體應上下錯縫,內外搭接,宜采用“三順一丁”砌法,但最下一層和最上一層磚,應用丁字砌筑。3.5.2.6 砌磚時,砂漿應滿鋪滿擠,灰縫不得有豎向通縫,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厚度應為 10mm,允許編差為2mm。4、防水4.1 污水溝槽及井室的內外防水在設計圖紙無要求時,一般采用不少于兩層水泥砂漿。4.2 抹面的磚墻,應隨砌隨將擠出的砂漿刮平,進行砂漿抹面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4.2.1 砌體表面粘結的殘余砂漿應清除干凈,7、將磚墻表面灑水濕潤。4.2.2 抹面水泥砂漿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規定,稠度滿足施工需要,底層砂漿稠度宜為 120mm,其他宜為 7080mm。4.2.3 抹灰厚度應為 2030mm。4.2.4 水泥砂漿抹面應分兩道抹成。第一道砂漿抹成后,用杠尺刮平,并將表面劃出紋道,完成后間隔48h,進行第二道抹面。第二道砂漿應分兩遍壓實趕光完成。4.2.5 抹面的施工接茬應留成階梯形茬,上、下層接茬應錯開,留茬的位置應離開交留處 150mm 以上。接茬時,應先將留茬均勻的涂刷水泥漿一道,然后按照層次操作程序層層搭茬,接茬應嚴密。3/74.2.6 水泥砂漿抹面完成后,應進行養護。抹面砂漿終凝后,應保持表面濕潤,8、宜每隔 4h 灑水一次,養護時間宜為 14d。4.3 預制鋼筋混凝土蓋板安裝:4.3.1 應檢查鋼筋混凝土蓋板的外觀質量,核對出廠合格證及相應的鋼筋、混凝土原材料檢測試驗資料,符合設計規定方可使用。4.3.2 蓋板安裝前,墻頂應清掃干凈,灑水濕潤,再鋪砂漿安裝。4.3.3 蓋板就位后相鄰板底錯臺不應大于 10mm,蓋板端部壓墻長度允許偏差為10mm。4.3.4 板縫及板端的三角灰應采用水泥砂漿填抹密實。4.3.5 蓋板就位后吊環應臥平。5、灌水、通水試驗5.1 將被試驗段起點及終點檢查井的兩端用堵板堵好,不得滲水。5.2 將進水管接至堵板下側,下游井內的堵板下側應設泄水管,并挖好排水溝。向排水9、溝內充水,充滿水后,浸泡不得少于 24h。5.3 排水溝應通暢無堵塞,試驗完畢應及時將水排出。6、回填土6.1 在灌水、通水試驗合格后,做好質量記錄,方可進行回填土。6.2 槽底至溝頂以上 500mm 范圍內不得含有有機物及大于 50mm 的磚、石等硬塊,接口周圍應采用細粒土回填。6.3 回填土不得在水、淤泥上回填,當日回填當日夯實。6.4 回填土在分層夯實,虛鋪厚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按機械夯實不大于 300mm,人工夯實不大于 200mm 施工。二、PVC 排水管施工方案1、管線工程施工測量工藝流程測量樁位交接樁位復測控制網側設管線開挖測量管線基礎測量管線4/7安裝測量回填過程測量竣工測量2、10、管線溝槽開挖方案、準備工作對開挖區域進行詳細的物探和人工開挖探溝,調查地下管線和構筑物的詳細情況,繪制地下管線平面圖和縱斷面圖,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妥善的地下管線保護和遷移方案。制定開挖方案,確定合理的開挖方式、施工順序和邊坡防護措施,選擇適當的施工機械。做好建筑物的標準軸線樁、標準水平樁,用白灰灑出開挖線,必須經過檢驗臺格,辦理完驗線手續。若設計基礎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至低于溝槽底面 0.5m 以下。然后再開挖。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錯挖或超挖。施工場地應根據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熟悉圖紙。、施工機具推土機、自卸汽車、挖土機、裝載機及11、機動翻斗車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手推車、鐵鍬、35m 鋼尺,20#鉛絲、膠皮管、尖、平頭鐵鍬、手錘、手推車、梯子、鐵鎬、撬棍、鋼尺、坡度尺、小線等。、工藝流程必要情況(施工降水)溝槽開挖邊坡修整、支護人工清底邊坡支撐、操作方法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要按照設計要求留置,若設計無要求時,按照線面公式計算:B=D1+2(b1+b2+b3)式中:B管道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mm)D15/7管道結構外緣寬度(mm)b1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mm)b2管道一側的支撐厚度(150200mm)(如果有)b3現場澆筑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管渠一側模板厚度(mm)確定管道一側的預留工作面寬度(12、見表 1-1)管道一側的預留工作面寬表 1-1管線的埋深和位置無法確定。在已知的管線中,污水、雨水距均超過 2.5m,故分別采用明挖單槽施工,首先開挖污水管線,待污水管線完成一個施工流水段后,同時開挖雨水管線的溝槽。溝槽開挖方法a、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及當地氣象、水文資料,路線溝槽開挖首先進行地下水施工降排,在溝槽開挖線外 2-3 米處設置降、排水井,降水井平面位置應不影響溝槽開挖。降水井個數、深度、間距、出水量根據施工現場確定。b、溝槽開挖支護形式采用插打板樁密撐支護。c、土方開挖擬采用機械挖槽配合人工清底,對于深槽采取分層開挖。先由測量人員放好開槽線,由于東側雨污水距離較近,所以采用合槽施13、工。開挖時一次性開挖到底,機械挖槽時,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以上 20cm,改為人工清底,以確保槽底原狀土體不受擾動,如遇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換填最大粒徑 106/715mm 的天然級配碎石;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車運走,施工時應注意觀察土壓力變化,如有異?,F象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槽邊 1m 處沿溝槽走向設 1.2m 高紅白漆護欄,并圍防汛埂,以防雨水沖槽。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明確槽底高程、斷面尺寸、地上、地下構筑物及保護措施;當下一道工序不能與本工序連續進行時,槽底預留層應待下一步工序開工時再挖。清理槽底盡量使用平鍬。清槽前,應進行高程測量和中線放樣,以確保工程質量;雨期施工時,要加強14、對邊坡的保護??蛇m當放緩邊坡或設置支撐,同時在坑外側圍以土堤或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冬期施工時,要防止地基受凍;成槽后應及時在槽邊設鋼管安全護欄、標志牌及標志燈,并及時進行基礎釬探和報監理工程師驗收。d、回填管線施工完成后,即可回填,回填料采用中粗砂回填根據地下水及地基情況,依據國標 04S520-58 選用塑料排水管道沿槽底和兩側邊坡土工布加固技術做法施工,當污水管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時,可取消土工布加固,并把中粗砂換為級配碎石回填料壓實度符合設計施工要求e、注意事項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開挖尺寸,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要考慮工作面的增加寬度。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若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預留200300mm 土層不挖,待作基礎時再挖。開挖基坑時,有場地條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運到棄土處,避免二次搬運。土方開挖時,要注意保護標準定位樁、軸線樁、標準高程樁。要防止鄰近建筑物的下沉,應預先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沉降和位移觀測。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