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高分子合金組合芯模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265
2022-07-21
9頁
391KB
1、GZ高分子合金組合芯模施工方案 1、工程概況:xx樓板250mm厚空心樓板采用150mmGZ高分子合金組合芯模,芯模之間的砼寬度為:相鄰管為50mm,管與管對接為100mm;xxx樓200mm厚空心樓板采用100mmGZ高分子合金組合芯模,芯模之間的砼寬度為: 相鄰管為50mm,管與管對接為100mm。2、施工方法2.1施工工藝流程在現澆砼空心樓蓋中使用GZ高分子合金組合芯模的施工工藝程見圖1綁扎暗梁及底板鋼筋及彈線定位支模測量放線 施工準備綁扎肋片上鋼筋預埋水電暗管綁扎肋間鋼筋網片綁扎抗浮鐵絲檢查驗收采取抗浮措施綁扎板面鋼筋鋪設施工便道、安放芯模拆模測量放線養護砼澆搗砼 圖1 施工流程 2.2、2施工工藝操作要點說明2.2.1施工準備:按設計圖紙要求明確芯模規格(型號)及各項技術參數,按芯模規格(型號)單,采購芯模。2.2.2測量放線:將軸線位置和標高從業主指定的控制點引測到施工層,為軸線引測、支架、支模做準備。2.2.3支模:根據無梁樓蓋的設計厚度,進行豎向和側向穩定性、受力承荷能力計算,確定支架支模材料和支模方式。應注意以下事項:應遵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中的模板分項工程規定安裝模板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梁、板的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按板跨度的1/250。2.2.4彈線定位:按設計圖紙標識,在平模上彈出芯模和暗梁位置3、線、標出鋼筋分布線及水電安裝管線預埋位置線。2.2.5綁扎底板筋:按圖彈線標識,先扎暗梁后扎板底筋,板底筋下設15mm厚砼墊塊。然后綁扎抗浮鐵絲,抗浮鐵絲采用14#鐵絲,穿過建筑模板綁扎在鋼架管或模板上,鎖緊底板鋼筋,抗浮點每平米為3-5個(見圖2-圖4)。圖中: tt-為板頂厚度 tb-為板底厚度 D-為芯模直徑 hs-為樓板厚度 D+bw-為芯模間距 2.2.6綁扎肋間鋼筋網片:按圖彈線標識施工,網片筋在搬運、堆放和塔吊運輸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網片筋彎曲變形。2.2.7預留預埋水電安裝暗管:將水電安裝穿過樓板的暗管或預埋鋼套管,點焊固定在相應位置處。應注意以下事項:施工過程中,安裝工程的4、預留預埋工作必須與鋼筋綁扎,芯模的安放等工序交叉平行進行,否則很難插入預埋水平管線應盡量布置在板的肋間和暗梁處。當水平管線、電線盒等與芯模無法避開時,可將芯模管斷開。遇管線交叉或特別集中處,可采取換較小高度的芯模管進行避讓。穿過樓板豎向的管線宜采用預埋鋼套管,并按劃線位置與鋼筋骨架焊接定位牢固,其中心允許偏差控制在3mm之內,嚴禁采用事后剔除的施工手段;鋼套管與芯模的近凈距離應不小于50mm。2.2.8芯模安放:在底板筋、網片筋及底板定位筋的綁扎點焊接后,按照彈線位置準確安放芯模;在芯模安裝時可設模座支撐,也可不設模座;若安放模座時在芯模兩邊的L/5處放置,不放置模座時,應保證芯模位置的準確性5、。芯模安放過程中應注意:根據樓蓋結構尺寸及吊運施工條件,芯模應分段制作。芯模主規格長度尺寸為1000mm。芯模在運卸、堆放、吊運過程中,應小心輕放,禁止拋甩,防止其損壞。吊運安放時,應制作專用吊籃卸至施工點。在芯模的安放過程中,應采取技術措施保證其位置準確和整體順直,以保證空心板肋間及上、下板混凝土的幾何尺寸。芯模間肋部焊橫向撐筋定位。芯模安放整體順直度偏差不超過2.5/1000.最大不超過15mm。芯模安放過程中要隨時鋪設架板,對鋼筋、芯模成品進行保護,嚴禁直接踩踏芯模。當板面筋未綁扎之前發生芯模損壞,應予以更換或修補;當板面筋已綁扎完發生芯模小面積損壞,應采取預留瓦片和膠帶紙粘貼等封堵措施6、。芯模四周的加強肋框應與建筑模板平行不得有偏斜。芯模組對時將芯模四周用膠帶封嚴,并在長度方向兩端用膠帶封嚴。施工過程中芯模如有如有破損,對破損處用廢舊麻袋填塞,用膠帶紙封堵。2.2.9綁扎板面筋:在底筋及網片綁扎、芯模安放、預留預埋工作全部完成后再綁扎樓板面筋和板端支座負筋。綁扎完板面鋼筋后,即可使底筋或其它架板,作為臨時道路,方便操作和防止踩壞芯模。鋼筋綁扎后,嚴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證負筋、板面鋼筋位置的正確??垢〈胧┊斝灸0卜藕煤螅_認芯模底已墊至設計標高,并檢查芯模間距,以及芯模與暗梁間距,均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采取抗浮技術措施。安裝及固定芯模:為保證芯模安放位置和標高的準確,可將芯模放在7、模座或芯模馬登上,澆搗砼時,砼受振會對芯模產生浮力,因此,采用砂漿墊塊墊在芯模與板面鋼筋之間對芯模豎向進行固定或采用抗浮鐵絲進行綁扎固定。也可以不用模座或芯模馬登,即在芯模兩端1/5處各用14#或16#鐵絲直接穿過建筑模板,將芯模與架管緊緊綁扎在一起,確保芯模不產生上浮、2.2.11澆搗混凝土: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除對鋼筋、預留預埋質量檢查驗收外,應對芯模的安放及抗浮措施進行檢查驗收,符合規定要求后,才可澆筑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時應對芯模進行觀察和維護,當芯模位置發生偏移時,應及時校正處理。施工中應注意:a、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宜采用輸送泵送的施工方法,樓板的混凝土澆8、搗順序見圖7。b、工程施工中宜在露面搭設專門的架空施工便道。c、砼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根據芯模形式和砼澆筑要求確定,不宜大于空心樓板肋寬1/2和板底厚度的1/2,且不大于31.5mmd、砼的布料、振搗應同步進行,混凝土布料時應在芯模的兩側均勻下料,相對振搗,施工時采用30的振動棒振搗(見圖8)。泵送混凝土時,輸送管出口處應鋪設墊板,避免混凝土直接沖擊芯模。e、在無梁樓蓋范圍內混凝土的澆搗一般要求一次成型,不留施工縫;f、澆搗混凝土過程中,施工人員不得直接踩踏鋼筋和芯模,應在鋪設木架板的臨時道路行走操作。g、澆筑砼時,應對芯模進行觀察和維護,發生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2.2.12砼的養護:砼的9、養護采用人工自然養護法,在砼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砼加以覆蓋塑料布并澆水養護;養護時間:當砼中無外加劑摻入時,不得少于7晝夜,當砼中有外加劑摻入時,不得少于14晝夜。2.2.13拆模:拆除側模時,應在砼強度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底模的拆除要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方可拆除。3、施工安裝驗收3.1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各分項工程的施工及驗收除應遵守現澆砼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CECS175-2004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2-2004的有關規定。3.2現澆混凝土空心10、樓蓋結構施工現場應有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制度。 3.3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芯模的安裝應按模板分項工程的要求進行施工質量控制和驗收;對芯模尚應進行單項隱蔽工程驗收。3.4在普通鋼筋安裝、芯模安裝以及預留、預埋設施安裝前,均應劃線定位。3.5在澆筑混凝土時必須采取防止單個芯模上浮、樓板底模局部上浮和鋼筋移位的有效措施。3.6芯模進場時,對每個檢驗批內模的外觀質量應全數目測驗查,其質量應符合現澆砼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 CECS175-2004和GZ高分子合金組合芯模Q/DBEQ002-2008的規定;對不符合外觀質量要求的芯模,可再現場修補,經檢驗合格可重新用于工程。3.7如有特殊需要,還可根據相應要求進行專項性能的抽樣檢驗,檢驗方案可又多方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