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錨支護施工與方案(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327
2022-07-21
10頁
150.45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施工資源配置.21、材料.22、施工機械設備.2四、施工方法與施工工藝.21、錨桿施工.22、樁間噴射砼施工.4五、質量控制.51、錨桿施工質量控制.52、噴射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6六、檢查與工程驗收.81、原材料與混合料的檢查.82、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檢查.83、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檢查.8七、安全生產措施.8-1-一、工程概況本基坑深度為 8.6m12.7m,周邊基坑深度為 8.6m。支護結構為支護樁,樁間采用掛網噴射混凝土支護,100mm 厚 C20混凝土,鋼筋網采用6.5mmHPB300 級鋼筋,間距 150150mm,鋼筋網護壁沿支護樁全面積鋪設2、,樁間采用鋼筋釘固定,鋼筋釘為C14鋼筋,插入土中不小于 1m,豎向間距 1.5m,沿樁間布置,鋼筋網與支護樁連接采用C14鋼筋植筋,深度不小于10d 縱向間距 1.5m。基坑西北側為雙排樁無錨桿。基坑東北側樁身設置兩道錨桿,第一道錨桿位于高程17.15m處,第二道錨桿位于高程14.15m處,錨桿設于樁間,水平間距1.2m,桿筋采用直徑 25mm,PSB785級精軋螺紋鋼,錨桿傾角 15,長度均為 15m。上排錨桿錨固段8m,自由段 7m。下排錨桿錨固段9m,自由段6m。錨孔孔徑 150mm,錨孔注漿采用水泥漿,二次注漿工藝,注漿固結體強度不宜低于20MPa。基坑東南側樁身設置兩道錨桿,第一道3、錨桿位于高程17.05m處,第二道錨桿位于高程14.05m處,錨桿設于樁間,水平間距1.2m,桿筋采用直徑 25mm,PSB785級精軋螺紋鋼,錨桿傾角 15,長度均為 15m。上排錨桿錨固段8m,自由段 7m。下排錨桿錨固段9m,自由段6m。錨孔孔徑 150mm,錨孔注漿采用水泥漿,二次注漿工藝,注漿固結體強度不宜低于20MPa。基坑西南側樁身設置兩道錨桿,第一道錨桿豎向位于冠梁下,鋼腰梁長度為18.5m,共12 根錨桿,第二道錨桿豎向位于高程16.82m處,錨桿設于樁間,水平間距1.2m,桿筋采用直徑 25mm,PSB785 級精軋螺紋鋼,錨桿傾角15,長度為 15m,錨固段 8m,自由段4、 7m,錨孔孔徑 150mm,錨孔注漿采用水泥漿,二次注漿工藝,注漿固結體強度不宜低于20MPa。二、編制依據1、*基坑支護施工圖,*有限公司,2014.9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3、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 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2012 6、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7、復合土釘墻基坑支護技術規范GB50739-2011 8、巖土錨桿(索)技術規程CECS22:2005-2-三、施工資源配置1、材 料主要材料:素水泥漿(P.O42.5 水泥,水灰5、比 0.50.55)、C20混凝土噴漿(原材料:P.C 32.5 水泥、碎石、中粗砂,配比需經實驗室確定),6.5 鋼筋、C 14 鋼筋、直徑25 精軋螺紋鋼、22b工字鋼、錨具、連接器等。輔助材料:40PVC套管、引流管、焊條等周轉材料:48 鋼管、扣件2、施 工 機 械 設 備噴錨支護主要施工機具序 號機具名稱單 位數 量備注1 空 壓 機臺1 2 噴 射 機臺1 3 高壓輸料管m 150 4 砂漿攪拌機臺1 5 鉆孔機臺1 6 切割機臺1 7 調直機臺1 8 電焊機臺4 四、施工方法與施工工藝1、錨 桿 施 工工藝流程:錨桿施工設備為履帶式錨桿鉆機,采用套管護壁成孔工藝,工藝流程為:土方6、開挖 修整邊壁 測量、放線 鉆機就位 鉆孔(接鉆桿、下套管)鉆至設計深度 插錨桿注漿裸露主筋除銹 安裝鋼腰梁及錨頭 鎖定錨桿拆除(1)土方開挖錨桿施工前先進行土方開挖,當土方開挖至錨桿下20cm40cm 時停止開挖,進行錨孔鉆孔工作。(2)鉆機就位根據已放孔位,準確安裝固定鉆機,并嚴格認真進行機位調整,確保錨桿孔開鉆就位誤差不得超過 50 mm,鉆孔傾角為 15,允許誤差為 3,鉆機安裝要求水平、穩固,施鉆過程中應隨時檢查。-3-(3)鉆進成孔為確保錨桿孔直徑,要求實際使用鉆頭直徑不得小于設計孔徑。為確保錨桿孔深度,要求實際鉆孔深度大于設計深度0.5 m 以上。鉆進過程中對每個孔的地層變化,鉆7、進狀態(鉆壓、鉆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況作好現場施工記錄。鉆孔完畢后,報施工員、監理共同確認后即可進行下道工序。(4)錨桿制作1、錨桿鋼筋用前應平直,除銹去油污。2、錨桿下料應用砂輪鋸或切斷機切斷,禁止采用電焊,切割后對鋼筋頂部用砂輪進行修整。3、錨桿錨固段每隔1.5 米設定位支架,定位架采用8 鋼筋制成。4、自由段錨桿應套A40PVC 套管,并綁扎固定。5、錨桿應由專人制作,接長采用專用連接器連接。6、錨桿插入土體長度為15m,外露端頭需與錨具連接鎖定鋼腰梁,外露長度宜為1m。7、制作好的錨桿應編號放在工作平臺架上,以免發生混亂,不能放在地上,不得粘泥土、油污等任何雜物。(5)錨桿安裝為便8、于灌漿,把注漿膠管與錨桿固定在一起,插入孔內,注漿膠管距孔底宜為100mm,安裝錨桿時,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錨桿變曲,安裝后即組織灌漿作業。(6)注漿注漿用水灰比各0.5-0.55的純水泥漿,水泥采用 P.O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注漿固結體強度不得低于 20MP。注漿后應進行養護,當漿液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再鎖定錨桿。錨桿注漿采用孔底反漿法,直至孔口溢出新鮮漿液,嚴禁抽拔注漿或孔口注漿,如發生孔口漿面回落,應在 30分鐘內進行孔底壓注補漿23 次,確保孔口漿體充滿。(7)鋼腰梁安裝根據現場測量樁的偏差,加工異型工字鋼支撐板,進行調整,使腰梁承壓面在同一平面上,使腰梁受力均勻。將工字鋼組9、裝焊接成箱型腰梁,用吊裝機械進行安裝。兩根工字鋼拼裝間距 1.2m焊接 100*200*10 鋼板連接,頂部和底部各一層。如下圖所示:-4-螺母錨桿22B工字鋼根據樁位情況現場制作工字鋼角度支撐300*300*30墊板頂部綴板100*200*101200底部綴板100*200*101200墊板300*300*30頂部綴板100*200*10工字鋼角度支撐采用22b 工字鋼現場加工,加工完畢后與工字鋼焊接成一體,角度支撐間距為 1.2m。安裝時,根據錨桿角度,調整腰梁的受力面,保證與錨桿作用力方向垂直。(8)鎖定在鋼腰梁安裝完畢后,應立即用錨具將錨桿與鋼腰梁鎖定、緊固。2、樁 間 噴 射 砼 施10、 工工藝流程:分層挖土搭設腳手架人工修整清土滲漏水處理鋪設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分層挖土樁間噴射混凝土前,先依據錨桿的位置進行土方開挖,當土方開挖至錨桿下20cm40cm時停止開挖,待錨桿安裝完畢后進行樁間噴射混凝土施工。-5-(2)搭設腳手架由于開挖后噴射高度較高需用48鋼管搭設雙排腳手架,高度宜為 2m。腳手架排距 1m,立桿間距 0.8m,橫桿間距 0.9m,立桿坐落在底部腳手板上,腳手架應設置45斜撐以保證腳手架的穩定。人員操作面平臺設置護欄橫桿,鋪設腳手板。(3)人工修整清土土方開挖后,應及時將支護樁上的覆土清理干凈,并對樁間影響后續噴射施工的突出部位進行鑿除11、。(4)滲漏水處理在土方開挖后,若樁間有漏水部位,應進行處理。當漏水比較小時應在漏水位置設置引流管,引流管采用 40PVC管,在 PVC管根部 20cm段鉆眼,采用鋼絲網或者紗網包裹2 層,綁扎牢固。當水量較大時應可采用雙液注漿的方法進行堵漏。(5)鋪設鋼筋網鋼筋網采用 A6.5 鋼筋,間距 150150mm,鋼筋網護壁沿支護樁全面積鋪設,樁間采用鋼筋釘固定,由于樁間砂層土塌方,鋼筋釘需為1.8m 長 C16鋼筋,插入土中不小于1.6m,豎向間距 1.5m,沿樁間布置,鋼筋網與支護樁連接采用C14鋼筋植筋,深度不小于10d 縱向間距 1.5m。鋼筋網搭接處采用綁扎或者焊接,綁扎搭接長度為不小于12、鋼筋直徑的35 倍,且不應小于 300mm,單面焊接長度為10d,鋼筋網相交點采用綁扎或者點焊。(6)噴射混凝土面層噴射混凝土前應埋設控制噴射厚度的標志,邊坡應保持濕潤。噴射混凝土作業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自下而上,以避免回彈料覆蓋未噴面,噴射作業應緊跟開挖工作面。(7)在基坑肥槽回填時將錨桿拆除,拆除前需做錨桿拆除方案。五、質量控制1、錨 桿 施 工 質 量 控 制(1)錨桿水平方向傾角為15,偏差不大于3。(2)錨固段每 1.5m設置一個對中支架。(3)錨孔孔徑 150mm,孔位偏差不大于50mm(4)鉆孔深度超過錨桿設計長度不小于0.5m(5)桿體長度不小于設計長度(6)自由段套管13、長度允許值偏差為50mm-6-(7)注漿管端頭到孔底距離宜為100mm(8)注漿采用純水泥漿,水泥采用P.O.42.5 普通水泥,水灰比0.5-0.55,固結體強度不低于 20MPa,采用二次注漿工藝,保證漿液飽滿,二次注漿終止注漿的壓力不小于1.5MPa。(9)錨桿軸向拉力設計值為100KN。(10)成孔后應及時插入桿體及注漿,防止塌孔。(11)錨桿鉆進施工時,地面泥漿較多,不適宜鉆機定位施工,在鉆機前進路線上墊鋼板以保證鉆機的正常施工及施工質量,墊設鋼板為6m寬 1cm厚。2、噴 射 混 凝 土 施 工 質 量 控 制2.1 原材料1)應采用堅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細度模數宜大于2.5。干法14、噴射時,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 5%7%;2)應采用堅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徑不宜大于15mm。2.2 施工機具干法噴射混凝土機的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1)密封性能良好,輸料連續均勻;2)輸送距離(混合料),水平不小于 100m,垂直不小于 30m。3)干法噴射混凝土施工供水設備應保證噴頭出的水壓為0.15 0.20Mpa.2.3 混合料的配合比與拌制(1)干法噴射水泥與砂、石之重量比宜為 1.0:4.0 1.0:4.5;水灰比宜為 0.400.45,為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需摻入速凝劑與早強劑,實際配比委托試驗室確定。(2)混合料攪拌時間應遵守下列規定:1)采用容量小于 400L 的強制式攪拌機時,攪15、拌時間不得小于60s;2)采用自落式或滾筒式攪拌機時攪拌時間不得小于120s;3 采用人工攪拌時,攪拌次數不得小于3 次;4)混合料摻有外加劑或外摻料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5)干混合料宜隨拌隨用。無速凝劑摻入的混合料,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h,干混合料摻速凝劑后,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0min。2.4 噴射作業(1)噴射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1)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進行,噴射順序自下而上;-7-2)素噴混凝土一次噴射厚度應按照下表選用。表 1 素噴混凝土一次噴射厚度噴射方法摻速凝劑干法70100 3)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 1h 后再進行噴射時,應先用風水清洗噴層表面;16、(2)噴射司機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1)作業開始時,應先送風,后開機,再給料;結束時,應待料噴完后,再關風;2)向噴射機供料應連續均勻;機器正常運轉時,料斗內應保持足夠的存料;3)噴射機的工作風壓,應滿足噴頭處的壓力在0.1Mpa 左右;4)噴射作業完畢或因故中斷噴射時,必須將噴射機和輸料關內的積料清除干凈。(3)噴射手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1)噴射手應經常保持噴頭具良好的工作性能;2)噴頭與受噴面應垂直,宜保持在0.60 1.00m的距離;3)干法噴射時,噴射手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4)噴射混凝土養護應遵守下列規定:1)噴射混凝土終凝2h 后17、,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小于7d。2)氣溫低于+5時,不得噴水養護。(5)土方開挖后,若樁間土為砂層等軟弱土質,易發生塌方。若塌方量較大應用砂袋在塌方位置填充并用鋼筋固定牢固后,方可進行噴射作業,如下圖所示:樁間填充砂袋示意圖1支護樁鋼筋網片砂袋若塌方量較小填充砂袋后可直接掛網噴射混凝土,如下圖所示:-8-樁間填充砂袋示意圖2支護樁鋼筋網片砂袋六、檢查與工程驗收1、原 材 料 與 混 合 料 的 檢 查(1)每批材料到達工地后,應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噴射混凝土的混合料和錨桿用的水泥漿的配合比以及拌合的均勻性,每工作班檢查次數不得少于兩次;條件變化時,應及時檢查。2、混 凝 土 18、抗 壓 強 度 的 檢 查(1)噴射混凝土必須做抗壓強度試驗,檢查噴射混凝土抗壓強度所需的試塊應在工程施工中抽樣制取。試塊數量,每噴射50100 m3混合料或混合料小于50 m3的獨立工程,不得少于一組,每組試塊不得少于3 個;材料和配合比變更時,應另作一組。(2)錨桿用水泥漿每臺班應做兩組試塊。3、噴 射 混 凝 土 厚 度 的 檢 查(1)噴層厚度可用鑿孔法。(2)噴層厚度檢查每200 檢查一組,每組不宜少于3 點。(3)合格條件為:每個斷面,全部檢查孔處的噴層厚度60%以上不應小于設計厚度;最小值不應小于設計厚度的50%;同時,檢查孔處厚度的平均值不應小于設計厚度;七、安全生產措施(1)19、所有機械設備等電動工具應裝靈敏有效的漏電保護裝置。(2)施工現場嚴禁電線隨地走,所有電閘應有門,有鎖,有防漏雨蓋板,有危險標志。(3)施工用電必須符合安全用電的規定,電桿、電箱、電源電線的安裝,必須認真檢查,-9-達到標準,使用新電源必須先檢查后才正式使用,并做好接地的保養和防雷施工。(4)施工現場禁止使用明火,確實需要,必須向工地負責人申請,并采取防火措施。(5)易燃、易爆物要安全堆放,并派人具體保管。(6)施工區域必須戴安全帽,工地現場必須有醒目的安全標語,安全達標要求,重點注意事項,提高職工警覺。(7)機修人員在施工前對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機電設備和施工設備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不合安全規定的20、應立即整改完善后方可投入使用。(8)領導要杜絕違章指揮,作業層要杜絕違章操作,加強安全教育,組織全體人員定期學習安全法規。(9)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10)破土開挖前應做好一切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并檢查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隱患因素存在。(11)加強用點安全措施,電器設備的檢修及安裝,做到一機、一閘、一開關。此項工作必須由專職電工進行,施工用電注意絕緣防水,嚴禁帶電作業,不許片面追求進度,當噴射砼強度未達到規定要求時不得強行進行后續施工。(12)施工現場應嚴格控制水源,必須設置必要的消防滅火裝置,對現場工作人員必須進行消防教育,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13)施工中如遇到地下管線,應立即報告施工負責人,經有關人員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14)加強基坑安全監控。隨時檢查現場土層參數及坑邊荷載變化情況,進行計算書的信息化驗證即檢查計算書中的參數與現場的吻合情況,若現場條件已改變,應及時驗證計算書,以便作出相應的補強措施;(15)錨桿施工前,應事先弄清楚四周建筑物的距離和障礙物,查清地下管網,線路敷設和埋藏物后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方可施工。(16)挖土過程中經常檢查基坑邊的穩定性,必要時支護加固后,方才可以進行土方機械作業。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