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邊坡裂縫注漿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463
2022-07-21
9頁
668.50KB
1、溶江小區30#邊坡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裂縫注漿施工方案溶江小區30#邊坡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項目部二一六年二月目錄一、施工要求4二、施工準備工作5三、施工工藝流程5四、施工主要技術要求7五、注漿效果檢查7六、施工質量控制8一、 施工要求根據中國有色金屬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湘西州經濟開發區溶江小區30#邊坡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工程聯系單(編號01 2016.02.26)要求:“為使滑坡滑動面不再活化或產生新的滑動面,應對現狀存在的裂縫采用注入M15純水泥漿。先進行清表,清除表面植物層和小碎石塊。裂縫注漿應按從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注漿。”“裂縫注漿目的為封堵裂縫,防止雨水通過裂縫2、進入滑裂面。裂縫采用注入純水泥漿液,水泥強度標號為32.5MPa,水灰比控制在1:1至1:0.5之間。應先進行清表,清除表面植物層和小碎石塊,采用無壓自流式孔口間歇式注漿,以不跑漿,裂縫被充滿反漿為止。表面采用M15砂漿抹平。對于大裂縫,可從下至上每12m,采用鋼筋砼網或膠帶等措施封堵面層,進行注漿。各裂縫施工順序總體原則為按裂縫位置標高從低至高逐條施工。根據勘察資料,本次工程主要裂縫列表如下:裂縫編號裂縫特征LF1滑坡周界,剪切裂縫,裂縫寬度14.5cm,可見深度0.30.5m,裂縫長3m,落差12cm,無填充。LF2張拉裂縫,寬度0.40.8m,可見深度2.02.5m,長約12m,裂縫底部3、少量碎石與粘性土充填,落差0.60.8m。LF3張拉裂縫,系坡面最大的裂縫,已被彩條布遮蓋,縫寬,落差最大達2.8m,可見深度最大約3.4m,裂縫底部少量碎石與粘性土充填。LF4張拉裂縫,可見深度7.5m,寬0.20.5m,斷面褐黃色,局部充填碎石。LF5張拉裂縫,豎向裂縫,寬0.10.3m,可見深度約4m。LF6水平向張拉裂縫,深度貫穿至坡底(標高228m平臺),寬3060cm,落差0.61.2m。LF7豎向張拉裂縫,寬,可見深度約2.7m。LF8滑坡后緣,橫向張拉裂縫,寬0.5-0.8m,可見深度約3.0m,落差最大約1.4m。LF9張拉裂縫,寬3-6cm,可見深度約60-90cm,無充填4、。LF10、LF11水平向剪切裂縫,寬4-7cm,可見深度約40-60cm,無充填。LF12、LF13豎向張拉裂縫,寬5-7cm,可見深度約1.5-2m,無充填。如施工過程中發現新裂縫(縫寬大于1cm,長度超過1m),應同樣進行注漿工作?!绷芽p位置見下圖:二、施工準備工作1、機械:施工前準備好所有的設備,包括:注漿機、攪拌機等。2、材料:在施工前進行注漿材料的配置,主要有水泥和水,水泥采用金湘牌標號P.C32.5號的普通水泥,其質量應滿足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國家標準(GB175-1999)。三、施工工藝流程1、施工工藝注漿工藝流程:坡面清理下注漿管注漿返漿拔管M15砂漿抹平。注漿順序:按5、裂縫位置標高從低至高逐條施工。2、施工技術參數水泥強度標號:32.5MPa 水灰比:1:11:0.5M15砂漿:水泥:細骨料:水= 330:1550:330(以試配數據為準)3、注漿施工方法3.1坡面清理根據施工現場情況,30#邊坡表面散落有大量的碎石和泥土,注漿前需人工清除,防止注漿時混入裂縫中,影響封堵效果。3.2下注漿管將連接在注漿機出口的注漿管插入到裂縫最低位置。3.4注漿采用無壓自流式孔口間歇式注漿,對于大裂縫,可從下至上每12m,采用鋼筋砼網或膠帶等措施封堵面層,進行注漿,待裂縫注滿返漿后,方可拔出注漿管。3.5 M15砂漿抹平。水泥漿凝固后,會在裂縫表面出現凹陷不平的現象,需用M6、15砂漿抹平表面,使雨水不會下滲到裂縫中。4、施工機械設備來一覽表序號機械名稱型號功率數量功能1攪拌機15KW1臺攪拌漿液2注漿機4KW1臺注漿3注漿管20mm100m注漿四、施工主要技術要求4.1在施工前必須進行水泥及細骨料材料送檢和試配,經檢驗合格和試配后方可進行施工。4.2正式施工前,應根據施工方案進行施工。4.3根據設計要求,裂縫注漿采用無壓自流式孔口間歇式注漿,因此注漿時將注漿管平放在裂縫邊緣,任其自流。4.4為保證注漿凝固效果,宜采用兩條裂縫交錯注漿,時間間隔為45分鐘至60分鐘。4.5一條裂縫注漿完成必須作好水泥用量及注漿時間記錄。4.6注漿結束后要穩定10分鐘。4.7對于大裂縫7、,可從下至上每12m,采用鋼筋砼網或膠帶等措施封堵4.8如果出現坡面變形、坡面產生裂縫或原有裂縫繼續擴大等現象時,施工人員應立即迅速離開注漿裂縫,停止注漿。并立即通知技術人員查明情況,注意做好記錄。五、注漿效果檢查5.1灌漿效果檢查,應在注漿結束28天后進行;5.2正常裂縫注漿質量檢驗主要用復注法;復注時注漿量小于該裂縫注漿量的30%時即為合格;對于復注孔采取漿液施工工程量或最終注漿壓力達到設計要求作為質量控制標準。六、施工質量控制1、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注漿;2、注漿材料應滿足設計要求,嚴禁使用過期結塊的水泥,水泥進場必須進行檢驗;3、漿液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4、漿液攪拌應均勻,水泥攪拌時間為35分鐘,未攪拌均勻或沉淀的漿液嚴禁使用;5、注漿過程中,時刻注意坡面裂縫漏漿,及時采取封堵措施;6、注漿過程中保持注漿管路暢通,防止因管路堵塞而影響注漿;7、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無壓自流式孔口間歇式注漿,不得任意延長間隔時間,以保證注漿質量;8、嚴格進行注漿效果檢查評定,符合要求時才能結束注漿作業。當未達到注漿結束標準時,應進行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