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噴井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514
2022-07-21
8頁
24.59KB
1、專項施工方案審批表(錨噴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由于 WA6雙向頂出,所以工作井為圓形,無法用普通鋼板樁進行基坑施工,為了便于施工采用鋼筋混凝土錨噴坑做法。本方案編制依據:室外給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DG/TJ08-310-2005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68-2008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J50204-2002 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141-90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3-2002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8-2002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 DG/TJ08-236-2006 頂管施工技術余彬泉 陳傳慘著天津市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規范二施工程序與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前期準備施工人員進場現場設計交底測量放線、引測施工控制點修建臨時工程施工設備進場作錨噴工作井封底安裝頂管機頭及油泵頂鎬頂管收尾轉下一程序。【施工方法】(一)臨時工程修建根據現場情況土的存放沒有場地,采用少堆放勤運走的方法減少馬路堵塞。在由承包人提供的水、電源處,架設臨時線路引至施工現場;并將水源引至施工現場,保證施工用水。(二)錨噴井施工1、工作井和接收井布置工作井:直徑 7 米深 7.7 米(含基礎)接收井:長 6 米*寬 4 米*深 7.7 米(含基礎)2、止水帷幕3、在工作井與接收井圈梁外,打一排咬合粉噴樁,樁徑600,咬合=200,作為止水帷幕,深度 12 米,在降水過程中防止旁邊的構筑物、路面出現沉降。3、錨噴井內力及配筋計算(1)格柵配筋計算由于橫向同一水平面所受荷載相同,均按水平格柵計算。將橫向格柵簡化成兩端固結中間簡支的連續梁。Ea=0.5H2k0=0.5211120.267=339.3KN/m2 Ea最深處主動土壓力土的容重H 工作坑深度k0主動土壓力系數最大彎矩 Mmax=0.077ql2=0.077339.322=104.5KNm q最大荷載L計算荷載長度(豎向格柵間距)按單筋計算格柵配筋:As=1fcbh fy as=M 1fcbh2=14、04.5 106114.3 2502002=0.73=1-(2 0.73-1)0.5=0.32 As=114.32002500.32 200=1146mm2 選用 4 根20 鋼筋截面積為 3144=1256mm2 As(2)坑壁錨噴墻面計算錨噴護壁按照樓板模式計算,簡化成 2m 0.8m 四邊固定的樓板,荷載為 339.3KN/m M=339.30.82=27KN/m W=M/=bd2/6=27/1.54=0.02m3 d=(60.02/2)0.5=0.24m 取錨噴護壁厚度為 25cm 護壁配筋:as=27/114.320008002=0.0015=1-(2 0.0015-1)0.5=0.5、0015 As=14.320008000.0015250=137mm2 選用 6150,As=373137 mm2 4、錨噴井施工概述工作井為圓形,接收井為矩形,采用十五次制作,十次開挖。工作井第一步制作高度為 0.5 米,以后每步開挖制作深度不超過0.5-1.0米,同時預留孔洞,預留洞口的尺寸為主坑 2600 接受坑 3000,在預留洞口處在滿足土體和水的側壓的情況下,使鋼筋的數量盡量小,以保證在開洞口時方便施工。5、錨噴井施工流程:平整場地及降水測量放線止水帷幕開挖基坑鋼筋網片及鋼筋梁安固到位噴射混凝土開挖基坑二次鋼筋網片及鋼筋梁安固到位二次噴射混凝土一次循環封底、澆筑底板。6、基坑施工(6、1)施工準備按錨噴井平面位置進行定位,抄平放線,布置水準點。平整場地,修建臨時道路,架設水、電線路等。布置沉降觀測點,且應設置在不受施工干擾和不影響視線的地方。為防止出現涌水和流砂等不利情況,計劃沿基坑周圍均布六眼大口井16 米深,用以降低地下水位,井距基坑邊緣lm,將地下水降到地面下12-13 米。(2)錨噴豎井支護設計、鎖口圈梁為保證豎井結構穩定,在井口處設現澆鋼筋混凝土鎖口圈梁一道,鎖口圈梁基礎為100mm 厚 C25混凝土,圈梁寬 900mm,高 600mm,圈梁采用 12 根 20 為主筋,12150箍筋,混凝土強度等級 C25。為了頂管工作坑下部鋼架能與鎖口圈梁連接,鎖口圈梁向下預7、留鋼筋接頭,方法是在槽底向下打雙排孔,22 鋼筋0.6mm 在梁內錨固不小于800mm。、側壁支護體系坑側壁采用鋼格柵掛鋼筋網片倒掛逆作法,分層開挖,分層錨噴混凝土進行支護,結構厚度為 2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 C25。鎖口圈梁以下 1m以內連續設置三道水平鋼格柵,以下自埋深 4m以上豎向間距 0.8m,自埋深 4m以下豎向間距 0.6m,直至坑底。每榀鋼格柵豎向用 22 鋼筋連接(采用搭接焊),間距 600mm。鋼格柵主筋采用 20 鋼筋,每斷面4 根,鋼格柵縱筋之間采用10600 格柵 U型筋焊接,橫筋之間采用 12300 格柵斜筋焊接。沿鋼格柵內外雙側焊接20 主筋,內外側滿鋪 1508、150 的 8 鋼筋網片,并與主筋焊接成一體,以滿足結構受力的要求。噴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25,由 PSA 32.5 號水泥、中粗砂、豆石或碎石(粒徑在 0.5 1.5 cm)組成,經驗配比為水泥:砂子:石子1:2:2;速凝劑摻量為水泥重量的 5,水灰比控制在0.4 0.5 之間。(3)錨噴豎井施工、鎖口圈梁按設計標高開挖至鎖口圈梁底標高后,停止開挖,進行鎖口圈梁的綁筋、安設下部錨筋,安設上部結構柱錨筋和護攔預留洞。待圈梁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后,在圈梁上面砌磚。當磚墻砌好后先由測量人員在圈梁上放設中線和高程控制點,經復測無誤后再繼續向下挖土施工。、開挖土方豎井施工時為防止豎井鎖口圈梁下移,9、應采用半斷面開挖,利用另一半土作為支撐。待先挖的這一半噴射混凝土完畢后,再開挖另一半,這樣交替進行,工作井第一步制作高度為 0.5 米,以后每步開挖制作深度不超過0.5-1.0米,直至井底。開挖時,嚴格按照結構外緣線進行開挖,嚴禁超挖,圈梁底和井底均須嚴格按設計高程開挖,不得超挖擾動原狀土,榀架間距要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采用人工挖土、龍門吊掛出土手推車出土。、安裝鋼格柵,焊接豎向連接筋,掛鋼筋網片土方開挖后立刻焊接豎向連接鋼筋,安裝鋼格柵。鎖口圈梁下1m以內連續設置三道鋼格柵,以下自埋深 4m以上豎向間距 0.8m,自埋深 4m以下豎向間距 0.6m,直至坑底。鋼格柵與鋼格柵之間用22 縱向連10、接筋焊牢,沿內外主筋環向間距每0.6m 一根,連接筋焊接時必需滿焊并且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鋼筋網與縱向連接筋、鋼格柵連接牢固。鋼格柵的安裝必須牢固,平面必須保持水平,平面翹曲2cm。、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25,由 42.5 號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粗砂、豆石或碎石(粒徑在 0.5 1.5 cm)組成,經驗配比為水泥:砂子:石子1:2:2;速凝劑摻量為水泥重量的 5,水灰比控制在0.4 0.5 之間。水泥、砂子、豆石用攪拌機攪拌,混合料在噴射機附近摻入速凝劑,混合料隨拌隨用,不摻速凝劑的干料其存放時間不超過45分鐘。在施工至地下水位時,噴射混凝土需摻加防滲劑,防滲劑的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11、5%。在鋼格柵安裝、縱向連接筋焊接完畢后,然后掛外層鋼筋網片,再噴射混凝土直到設計厚度,豎井噴射混凝土厚度為25cm。噴射混凝土前檢查開挖斷面尺寸,清除開挖面的浮土,尤其是與上一榀鋼格柵接茬處,必須將上一次噴混凝土時的回彈料清理干凈。噴射混凝土前用高壓風清掃開挖面,并埋設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噴射作業應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分層厚度為10cm+10cm+5cm,分三次噴射至設計厚度。噴射順序應自下向上。先噴鋼格柵的混凝土,后噴射鋼格柵之間的混凝土,沿水平方向螺旋式移動,水平回旋半徑應為300mm 左右,一圈壓半圈,不得在一處堆積。每次噴射混凝土之前,應將前次噴射的混凝土的接茬部位鑿毛,清除表12、面粘附的泥土,以保證接茬處混凝土的密實,力求表面平順。噴射混凝土終凝2h 后,噴水養護,每隔48 小時噴水一次。噴射注意事項:噴射手必須穿雨衣,帶膠皮手套,戴防護眼鏡和防塵口罩,噴射前必須檢查工具、設備、材料是否齊全完好,噴射時管道不準有死彎,非操作人員不得在附近停留,噴槍在任何情況下嚴禁對人。噴射機司機必須做到開始時先送風、再開機、再給料,結束時應待料噴完后再關風。向噴射機供料應連續均勻,機器正常運轉時,料斗內應保持足夠的存料。噴射機的工作風壓,應滿足噴頭處的壓力在0.1MPa左右,噴射作業完畢或因故中斷時,必須把噴射機和運料管內的積料清除干凈。水泥、砂子、豆石或碎石用攪拌機攪拌,混合料在噴13、射機附近摻入速凝劑,混合料隨拌隨用,不摻速凝劑的干料其存放時間不應超過45 分鐘。噴射手施工操作應遵守以下規定:噴射手應經常保持噴頭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噴頭與受噴面應保持垂直,宜保持2m以上的距離,噴射混凝土時應保證混凝土表面平整。、豎井底板混凝土豎井開挖至基底后,及時進行封底。豎井井底采用“底板鋼筋+噴射混凝土”的結構,底板鋼筋為10020016 鋼筋網片,噴射 C25混凝土,噴射厚度為30cm。噴射混凝土前一定要復合高程,準確無誤后才能進行底板鋼筋與鋼格柵豎向連接鋼筋的焊接、噴射混凝土。豎井底部要按設計圖紙要求預留集水坑。工作坑封底后對管道頂進部位注漿加固,再進行頂管施工。(3)豎井錨噴支護14、沉降、變形觀測為保證頂管工作坑、接收坑豎井穩定和安全,在豎井開挖、支護結構的施工過程及使用期間,應加強頂管工作坑、接收坑豎井錨噴支護沉降、變形觀測工作,實行信息化施工。本工程采用高精度DSC-532水準儀為沉降觀測工具,變形觀測才取目測形式,及時反饋施工及使用期間頂管工作坑、接收坑豎井不同測點的沉降及變形情況,供現場技術人員分析、評價、處理施工中的復雜問題。、實施方案及測點布置鎖口梁施工結束后進行第一次沉降觀測,取得的數據作為初始數據備用。觀測點以布置在鎖口梁四個邊角為原則,設置觀測點靠近基坑邊沿。變形觀測為豎井四壁及豎井周邊地貌。、觀測精度觀測誤差要求為:三級水準測量閉合差應小于 0.5n(15、n 觀測站數);、觀測時間沉降觀測每天進行兩次觀測,觀測時間為早上 9 點及下午 4 點,變形觀測應設專人隨時進行觀測。a、基坑每開挖一步都應有基坑變形觀測數值;b、沉降觀測間隔時間為每天觀測二次,變形觀測應隨時進行觀測。在頂管施工結束檢查井砌筑完成后,可停止觀測。、記錄每次觀測結果詳細記入記錄表。、觀測注意事項:a、觀測時應采用相同的觀測方法和觀測線路;b、觀測應使用同一個儀器進行;c、觀測應是同一個人進行觀測。(3)基礎做法采用碎石墊層 100mm 厚,其上做 C20混凝土底板,厚 200mm,基礎內預 20#槽鋼,焊成 1.0m1.0m 網狀,并與坑壁矩形框架焊接(后背除外),其上焊接兩條導軌,兩條導軌內距為 0.869m。安裝完成后應對其質量進行檢查,每條導軌測其4 點高程,高程必須一致,導軌間每隔一米加設一根扁鋼支撐。采用機械開挖土方,人工配合施工方式,根據錨噴工藝特點,不得超挖,嚴格控制開挖深度,待澆筑墊層及混凝土底板前人工挖除。基坑開挖結束后應立即鋪250 厚寸石墊層,澆注 250 厚 C20鋼筋混凝土底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7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