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溪谷花園(B-01期)商業及文化中心抗浮錨桿施工專項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566
2022-07-21
8頁
37.50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 2二、工程概況 2三、工程量統計 3四、工期計劃 5五、 施工準備 5六、 施工部署 6七、錨桿施工工藝 6八、錨桿施工技術要求: 11九、技術、質量保證措施 11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2一、編制依據(1) 牧云溪谷花園(B-01期)商業及文化中心施工圖紙;(2) 牧云溪谷花園(B-01期)商業及文化中心工程地質勘察報告;(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4) 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二、工程概況 基地通過長山路與205國道相連,屬于牧云溪谷整體項目規劃的一部分,牧云溪谷項目整體用地面積65.53萬平方米,其中A區用地2、面積41.66萬平方米,B區用地面積23.87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包含商業、住宅、會所、學校等。本項目為B區-01地段,位于牧云大道以北,云嶺路以西。用地北側與西側為待開發用地。南側為建設中的二期高層住宅,西側為在建的三期別墅區域,本期報建總用地面積21053.5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5714.79平方米,包括文化中心面積4688.05平方米、商業面積10427.48平方米和商鋪面積2623.55平方米。其中計容17739.08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27957.71平方米。建筑工程等級為一級,本項目地下兩層為設備用房計車庫;吊一層、第一層、第二層為臨街商鋪、文化中心及商業。文化中心建筑高度為273、.2米(室外地坪至屋面),局部35.5米,商業樓16.2米(室外地坪至屋面)。本工程0.000相對的絕對標高為73.500米高程為黃海高程。本工程基礎部分天然獨立基礎、墻下條形基礎及筏板基礎,基礎內設置抗浮錨桿。錨桿孔徑:180,錨桿長度:11m14m不等(本工程圖紙中錨桿MG1入強風化巖H1約14m、錨桿MG2入強風化巖H1約為11m),MG1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420KN、MG2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320KN。本工程基礎底板墊層以上土方已經由其它單位開挖完成,基坑四周為放坡開挖。2.1 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1地形地貌據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地質圖,該地區目前揭露出最老的地層為寒武紀4、巖石,其上依次為泥盆、石炭、三疊、侏羅、第三紀巖石,表層為第四紀沉積物。本區經歷過多次構造運動,加里東期使本區地殼抬升;燕山期北東向斷裂規模宏大,東西向斷裂再次復活,沿海地區出現北西向斷裂,沿斷裂有多次大面積的巖漿侵入和噴發交替出現,接觸變質作用和動力變質作用分布普遍;構造運動形成的大斷裂基本上控制了深惠地區大地構造格局;喜山運動,在本區以差異性斷塊運動和斷裂的繼承性活動為主。本場地位于燕山期“新圩巖體”(中生代晚侏羅世二長花崗巖)內,北東為北西向新圩斷裂(F5),南東為北東向大嶺下斷裂(F4),淡水斷裂帶(F1F3)。場地及鄰區除孤石存在外,未發現活動斷裂,沒有發現巖溶、滑坡、危巖、崩塌、泥5、石流、采空區、地面沉降和其它不良工程地質作用。局部松散狀的人工填土及遇水軟化崩解的花崗巖全強風化層屬特殊性土層。2.1.2地層巖性據勘察單位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研究院(二一五年十一月版)新圩B-1、2商鋪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顯示場地揭露的巖土層按時代、成因和物質組成可劃分為:人工填土(Qml)、和燕山期花崗巖(5)。現從上至下分述如下:(1)、-1素填土(Qml):褐黃、灰褐、紅褐色,稍濕,松散狀,主要由坡殘積土、全風化巖夾520%碎塊石經人工回填而成,部分鉆孔含垃圾和布條;巖芯呈散塊狀、土柱狀。(2)、填石(Qml):灰白、肉紅色,稍濕,松散稍密狀;邊坡爆破開挖產生的花崗巖碎石堆填,局部為6、人工爆破擾動的巖石,塊徑215cm,巖芯呈散塊狀。(3)、-1礫砂(Qal+pl):灰白、灰黃、灰黑色,飽和,松散狀,主要由礫砂組成,局部含淤泥質及相變為中砂,粘粒含量約2030%,巖芯呈土柱狀、散砂狀。(4)、-2淤泥質土(Qal+pl):深灰色,流塑,含少量有機質及粗礫砂,局部相變為淤泥質砂,污手,味臭,巖芯呈土柱狀或不成形。(5)、-3粉質粘土(Qal+pl):褐黃、紅褐色,軟塑狀,局部呈可塑狀,刀切面較光滑,稍具光澤,無搖振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局部夾少量中粗砂,巖芯呈土柱狀。(6)、含礫粘土(Qdl):褐黃、褐黃色,可硬塑狀,含石英質礫砂,無搖震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巖芯呈土柱狀7、。(7)、礫質粘性土(Qel):黃褐、紅褐色,可硬塑狀,系下伏花崗巖風化殘積而成,主要由高嶺石、伊利石、石英等礦物組成,無搖震反應,干強度及韌性中等,巖芯呈土柱狀。(8)、燕山期二長花崗巖(5)按風化程度劃分為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及微風化四個風化帶:(9)、-1全風化巖:紅褐、黃褐色,結構、構造已基本破壞,但尚可辨認,有殘余結構強度,礦物成分已顯著變化,巖芯呈土柱狀。場地內共57個鉆孔鉆遇此層,揭露厚度0.506.20m,層頂埋深0.0015.60m,層頂標高61.0786.07m。(10)、-2強風化巖:褐黃、灰褐色,組織結構大部分破壞,清晰可辨,節理裂隙很發育,鐵染明顯,巖芯呈土柱狀、半8、巖半土、碎塊狀,碎塊用手可折斷,巖石基本質量等級級。場地內共153個鉆孔鉆遇此層,揭露厚度0.3028.30m,層頂埋深0.0026.00m,層頂標高45.8880.47m。(11)、-3中風化巖:褐黃、肉紅、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長石、云母等礦物組成,粗粒結構,塊狀構造,裂隙發育,鐵錳侵染明顯,巖芯呈塊狀、柱狀,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屬類,需金剛石鉆進。場地內共151個鉆孔鉆遇此層,揭露厚度0.304.40m,層頂埋深0.0028.30m,層頂標高45.3876.10m。(12)、-4微風化巖:灰白、肉紅色,主要由石英、長石、云母等礦物組成,粗粒結構,塊狀構造,裂隙較發育,鐵錳侵染明顯,巖芯呈塊9、狀、柱狀。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屬類,需金剛石鉆進。場地內各鉆孔均鉆遇此層,揭露厚度2.8010.40m,層頂埋深0.5030.00m,層頂標高44.1875.46m。三、工程量統計3.1 基坑底分為3個位置區,共布置錨桿392 根。3.2錨桿長度:11m14m不等(本工程圖紙中錨桿MG1入強風化巖H1約14m、錨桿MG2入強風化巖H1約為11m),MG1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420KN、MG2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320KN。3.3 錨桿鋼筋采用HRB400鋼筋3C32。四、工期計劃計劃用30個工作日完成,前期施工準備4天,每天施工錨桿不低于8 根。五、 施工準備5.1 材料準備本工程所需要的10、施工材料主要有:HRB400鋼筋3C32、425#水泥、送指定的質檢單位進行檢驗,合格后按施工計劃安排進場。水泥存放于遮蓋嚴密的棚內,避免日曬雨淋; 5.2 工程測量根據建設單位移交的座標控制點、水準點及錨桿號,設立輔助施工基線,施工基線及施工水準點設置在不受干擾、牢固可靠、通視好、便于控制的地方,一般沿場區邊線方向布置或沿分區界線或垂直分區界線方向布置。所有測量精度做到符合有關規范要求,所有測量資料和成果經自審無誤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查驗,批準后才使用。所有測量的原始記錄及內業資料系統保存完整。5.3 場地平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先把基坑底挖至距離設計標高 100mm(即 0.1m)處進行簡單平11、整,并對基坑周邊預留排水明溝,然后再開始進行鉆機的就位工作。5.4 施工人員、機械設備現場施工作業1班,作業人員15人。機械設備見下表序號設 備 名 稱型 號規 格計劃數量用 途施工主要機械設備1電焊機10kw2臺焊制鋼筋籠2地質鉆機XY-100柴油機2臺錨桿成孔3空壓機12m31臺孔樁鑿巖、4攪漿機5kw1臺攪拌水泥漿5注漿泵BW-15015 kw2臺6鋼筋調直機GJ6-4/85 .5kw1臺鋼筋加工7鋼筋切割機GJ5Y-327.5kw1臺鋼筋加工8油壓千斤頂YCW-100300t2臺錨桿張拉9砼試樣模70.770.770.73組(18個)制作砼試塊10潛水泵JQB-5-692-5KW8個抽12、排水11氣焊設備14KW1臺維修12計算機PIII2臺文件管理13噴墨打印機HP-11201臺打印六、 施工部署(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中,為加快后期施工進度,配后基坑支護,把基坑場區劃分為3個區,即、區。(2)開始對區抗浮錨桿進行試驗性施工,確定施工參數。當試驗結果滿足相關要求后正式施工。(3)按從區區區順序,進行抗浮錨桿全面施工。(4)計劃用30個工作日完成,前期施工準備4天,每天施工錨桿不低于8 根。七、錨桿施工工藝錨桿施工,包括錨桿制作、鉆孔、安放拉桿、灌漿。7.1施工準備工作(1)錨桿施工必須清楚施工地區的土層分布和各土層的物理力學特性(天然重度、含水量、孔隙比、滲透系數、壓縮模量、凝聚力、內摩擦角等),這對于確定錨桿的布置和選擇鉆孔方法等都十分重要。還需了解地下水位及其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以及地下水中化學物質的成分和含量,以便研究對錨桿腐蝕的可能性和應采取的防腐措施。(2)要查明錨桿施工地區的地下管線、構筑物等的位置和情況,慎重研究錨桿施工對它們產生的影響。(3)要研究錨桿施工對鄰近建筑物等的影響,如錨桿的長度超出建筑紅線應得到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批準或許可。(4)編制錨桿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施工順序;保證供水、排水和動力的需要;制訂機械進場、正常使用和保養維修制度;安排好勞動組織和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前應進行技術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