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索框架梁施工技術交底專項技術方案設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614
2022-07-21
8頁
87.17KB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工程名稱新建衢州至寧德鐵路浙江段站前工程標分項工程防護工程交底項目錨索框架梁圖紙名稱圖號衢寧施(路)-66-2一、施工準備1.1、技術準備:技術人員審核圖紙,編制施工方案,計算復核錨索預應力張拉伸長量及張拉程序,并要求施工班組及時檢定千斤頂及油表。1.2、施工現場要作到“三通一平”,滿足施工需要。1.3、各種施工材料提前進場并分類堆放,機具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提前安排妥當,各種材料實驗提前完成,砂漿砼配合比按要求選定。1.4、根據已成型邊坡坡面及設計圖紙,現場測放錨索鉆孔位置及框架布置圖。1.5、準確的放出豎肋、橫梁開挖大樣或施工大樣。二、施工方法2.1、錨索框架施工工2、藝:一個坡面的錨索框架一次測放定位,施工分片進行,每片框架施工工序為:局部整理坡面測放孔位鉆孔清孔錨索制安注漿挖槽支模綁扎鋼筋澆注框架梁、肋養護張拉鎖定封錨。2.2、施工方法(1)坡面修整錨索施工前,首先用人工及時按照從上而下分層修坡即開挖一級,防護一級。開挖至錨索框架梁邊坡時,每層開挖高度為錨索上下橫梁間距大小,嚴格控制超挖,直至開外至下級平臺,然后再開挖格梁基礎并施作錨索。(2)施作錨孔錨孔在格梁基礎開挖完成,并經坡面地質條件確定能滿足錨索施工要求后進行錨孔測放根據實際坡面,先按設計布置要求,將錨孔位置準確測放在坡面上,并用紅油漆在現場施工部位標明錨索開孔位置。錨孔位置偏差不得超過0.1m3、,錨孔的孔斜度(傾角)誤差不超過 1%。.錨索框架放線時,按豎肋對應里程放線,并使豎肋投影垂直于路線,橫梁與豎肋垂直,每片框架上的錨索孔應以第一根豎肋最下部的孔為基準,(按錨索框架結構圖確定),然后再確定其余孔位,第二根豎肋的上、下自由端長度根據路線縱坡進行調整確定。對測放并驗收合格的錨孔位置進行編號,并用油漆標示在現場坡面上,該編號作為錨索制作編號的依據。鉆孔設備鉆孔施工是錨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關鍵工序。為提高鉆孔效率和保證鉆孔質量,鉆孔機具的選擇,根據錨固地層的類別、錨孔孔徑、錨孔深度、以及施工場地條件等來選擇鉆孔設備,確保成孔質量和施工進度。錨孔鉆造鉆機嚴格按照設計孔位、傾角和方位準確就位4、,采用測量角具控制角度,錨孔直徑為130mm,鉆機導軌傾角誤差不超過1%,方位誤差不超過 2。錨索成孔應根據地層選用相應的鉆機,且鉆進過程中嚴禁開水沖鉆及沖洗孔壁,同時應嚴格控制鉆進速度,防止鉆孔偏斜、扭曲或變徑。在鉆進過程中要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如鉆壓、鉆速、地層和地下水情況等。鉆孔孔徑、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設計值,并超鉆20cm,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鉆,要求穩鉆35 分鐘,防止孔底尖滅,同時,及時進行錨孔清理。鉆進過程中若遇到塌孔,應立即停鉆,并通知監理工程師后采用注漿固壁處理,24 小時后重新鉆進,或采用跟管鉆進工藝。錨孔鉆造結束后,使用高壓空氣將孔中巖(土)粉及水全部清除出孔外,經5、現場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錨筋體安裝。錨孔檢驗錨孔鉆孔結束后,須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孔徑、孔深檢查一般采用設計孔徑、鉆頭和標準鉆桿在監理工程師旁站下進行,要求驗孔過程中鉆頭平順推進,不產生沖擊或抖動,鉆具驗送長度滿足設計錨孔深度,退鉆要求順暢,用高壓風吹驗不存明顯飛濺塵碴及水體現象。然后用一根聚乙烯管復核孔深,并以高壓風吹孔,待孔內粉塵吹干凈,且孔深不少于錨索設計長度時,拔出聚乙烯管,以織物或水泥袋塞好保護錨孔口待用。同時要求復查錨孔孔位、傾角和方位,全部錨孔施工分項工作合格后,即可認為錨孔鉆造檢驗合格。(3)錨索體制作及安裝預應力錨索體由格梁、自由段、錨固段按三部分組6、成。鋼絞線采用3 根=15.24mm高.強度低松弛無粘結預應力鋼絞線。錨筋的制作應搭建高于地面50cm以上與錨筋設計長度相適應的制作臺及簡易防曬雨棚,受地形限制,需在邊坡平臺上進行錨筋制作的,也應搭架制作,同時應做好防曬防雨措施。錨筋下料應整齊準確,誤差不大于100mm,縱向間距 3.0m,豎向垂直間距2.5m,傾角為 15-20,預留張拉段鋼絞線長度1.5m,錨固端長度為10m。設計預應力錨索為壓力分散型錨索,其錨筋材料采用無粘結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對鋼絞線不同單元和鋼筋錨接頭進行醒目可靠的標記。下料還應注意各單元錨索長度是不同的,鋼絞線一律采用機械切割下料。擠壓頭的組裝,擠壓套、擠壓簧安裝7、準確,擠壓頂推進應均勻充分,施工中應嚴格控制鋼絞線擠壓套擠壓工藝,并抽樣3%進行檢測,確保單根擠壓強度不低于200kN。組裝承載體時應定位準確,擠壓套通過螺栓在承載體和限位片之間栓接牢固。架線環間距為 1.0 1.5m,應準確定位、綁接牢固,錨孔孔口位置必須設置一個架線環。注漿穿索安裝準確定位,綁扎結實牢固。應深入導向帽510cm。導向帽可點焊固定于最前端承載板上,并應留有溢漿孔,保證孔底返漿。所有的鋼質部分均應涂刷防腐油漆。(4)錨固注漿錨索注漿采用水灰比0.3 0.45 的純水泥漿,其中錨固段遇土質或砂土狀強風化巖層且富水時應采用二次高壓劈裂注漿法來提高地層錨固力。注漿材料要求嚴格按照經試8、驗合格的配比備料,注漿漿液應嚴格按照配合比攪拌均勻,隨拌隨用,漿體強度不低于 40Mpa。錨孔注漿必須采用孔底返漿方法(注漿壓力一般為2.0Mpa左右),直至孔口溢出新鮮漿液,嚴禁抽拔注漿管或孔口注漿;如發現孔口漿面回落,應在30 分鐘內進行孔底壓注補漿23 次,確保孔口漿體充滿。在注漿過程應認真做好現場施工注漿記錄,每批次注漿都應進行漿體強度試驗,試件不得小于兩組。漿體未達到設計強度的 70%時,不得在錨筋體端頭懸掛重物和拉綁碰撞。鉆孔鉆造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錨筋體安裝和錨孔注漿,原則上不得超過24 小時。當采用二次劈裂注漿提高地層錨固力時,以漿體強度控制開始劈注時間(一次注漿體強度為5Mpa)9、,需在二次注漿管的錨固段內設花孔和封塞,二次注漿的高壓注漿管應采用鍍鋅鐵管或鋼管。注漿材料加入聚丙烯腈纖維(PAN),摻入量為每方1.8 2.0kg(纖維抗拉強度不小于700Mpa)。(5)框架梁施工框架梁采用 C35砼澆筑,豎肋基礎先鋪墊5CM厚 C20砼墊層,再進行鋼筋制安。若.錨索與框架箍筋相干擾,可局部調整箍筋間距及橫梁主筋位置。錨頭鋼筋應與錨梁主筋焊接,焊接長度 20cm,錨筋的長度為 20+26.7+24.93+20=91.63cm。框架橫梁嵌入坡面40cm,外露 10,縱梁嵌入坡面50cm,外漏 10cm。框架刻槽后采用厚 2CM的水泥砂漿進行基底調平,遇局部架空采用M7.5 漿10、砌片石嵌補。框架間設厚2CM變形縫,用瀝青麻筋填塞。施工時要注意錨斜托臺座下設有加強鋼筋網,承壓面必須平整,保證與錨索的軸線方向垂直,與框架梁砼同時澆筑。砼入倉一般采用斜拉纜索配吊斗入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吊車配吊斗,在砼澆筑時應制備同條件養護試塊。(6)錨索張拉在注漿漿體與臺座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80%以上時,方可進行張拉鎖定作業。如為選定進行驗收試驗的錨孔,應在達到設計強度的條件下,待驗收實驗結束并檢驗合格后再進行。驗收試驗的錨孔應由監理工程師、設計代表現場確定。錨斜托臺的承壓面應平整,并與錨筋的軸線方向垂直。錨具安裝應于錨墊板和千斤頂密切對中千斤頂軸線與錨孔及錨筋同軸一線,確保11、承載均勻。錨筋的張拉必須采用專業設備,設備在張拉作業前應進行標定,錨具,夾片等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錨索正式張拉前,應取1020%的設計張拉荷載,對其張拉12 次,使其各部位接觸緊密,鋼絞線完成平直。對于壓力分散型錨索,因各單元錨索長度不同,張拉應注意嚴格按設計次序分單元采用差異分步張拉,根據設計荷載和錨筋長度計算確定差異荷載,并根據計算的差異荷載進行單元張拉。(7)錨孔封錨錨索張拉完成后應及時對錨頭進行補壓和封錨,錨墩的高度為 19.8cm,外錨頭應于錨梁同標號的混凝土封頭,以防銹蝕破壞。對于錨具和錨梁等空隙的補漿應作為錨頭防腐的一項關鍵工序在現場監理旁站的條件下認真進行,補漿管應插入錨梁地面12、以下進行返式補充注漿,直至補漿孔溢漿為止。對于錨具及錨筋外露部分應嚴格進行去銹蝕除油后并及時采用與錨梁同標號混凝土進行封錨。三、質量檢查及檢驗標準錨索孔的位置、孔徑、傾角、深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四、施工注意事項為驗證預應力錨索設計,檢驗其施工工藝,指導安全施工,在錨固工程施工初期,應進行預應力錨索錨固試驗。錨固試驗的數量可按工作錨索的3%控制,有特殊要求時,可適當增加。錨固試驗的平均拉拔力,不應小于預應力錨索的超張拉力。當平均拉拔力低于此值時,應再按 3%的比例補充錨固試驗的數量。錨孔注漿和錨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才能進行張拉,張拉前必須對張拉機具進行標定,避免出現預應力誤差。錨索張13、拉應分兩次逐級張拉,第一次張拉值為總張拉力的70%,兩次張拉間隔時間不宜少于 35d。為減少預應力損失,總張拉力應包括超張拉值,自由段為土層時超張拉值宜為 15%25%,自由段為巖層時宜為1015%。張拉必須等孔內砂漿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進行,張拉中應對錨索伸長及受力作好記錄,核實伸長與受力值是否相符。各級張拉力分別為設計張力以 25%倍數遞增,每級間隔25 分鐘。最后一級間隔30 分鐘。為克服地層徐變等因素造成的預應力損失,進行一次補償張拉,然后鎖定,切除多余的鋼絞線,用混凝土封錨。五、安全環保要求 1、安全要求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施工中,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路線,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制訂作業程序和運行路線,確保協調施工,安全生產。序號項目允許偏差1 位置100mm 2 孔徑+10mm,0mm 3 傾角1%4 深度+100mm,0mm.2、環境要求建立環境保護體系、落實環境保護的各種責任制。規范施工現場的場容。保持作業環境的整潔衛生。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消除或減少施工污染。交底人接底人.技術交底操作人員簽名單序號操作人員序號操作人員.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2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