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空間施工應急緊急方案計劃(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726
2022-07-21
8頁
113.62KB
1、.目 錄第一章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22.消防水池概況2第二章施工部署21.編制目的2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3.項目部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機構34.應急救援聯系電話及須知:45.應急器材的配備56.消防水池施工安排57.應對措施7第一章 工程概況1.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 工程地點: 建設單位: 勘察單位: 設計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2. 密閉空間概況本工程消防水池位于地下一層,在兩棟樓的交界處,一樓各一個,兩個總容量約為378m3。水池離首層板底處有一600x1200洞口,另有預埋套管口。因消防水池位于地下室,且洞口很小,空氣流動不暢,造成通風不良。加之木材或其他有機質雜物腐爛變質會釋2、放大量二氧化碳(CO2)和氮氣(N2)等,這類氣體雖然無毒,但在空氣中所占比例超過一定限值,作業人員會出現胸悶、氣短、頭暈、乏力、瞌睡等癥狀,嚴重時會造成窒息死亡。因此,進入消防水池施工時,需先提前進行通風排氣,以保證施工安全。消防水池施工時,采用鼓風機從給排水預埋套口處送風, 600x1200的檢修口為出口,讓里面空氣流動,達到正常含氧量后方可進入施工。第二章 施工部署1. 編制目的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減少和避免消防水池通風、中毒窒息等事故發生,建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反應快捷的應急機制、提高對事故的快速搶險救援反映能力,及時有效、有序地開采搶險救援工作,為了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3、,保護國家財產和職工的人身安全,維護正常生產,特制定本應急預案。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a. 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作業救援的重要任務,科學緊急救護遇險人員,把人員傷亡和傷害降到最低程度。b. 統一指揮、分工協作的原則應急救援工作統一指揮,各單位各負其責,分工協作,使救援工作能有力、有序展開。c. 安全救援的原則施救過程中,應采用科學、安全可靠的方式、方法救援,避免產生次生災害或傷害。d. 信息通訊暢通原則應急救援涉及多方參與者,救援環境和條件處于動態變化中,為了保證系統有效、及時、可靠地組織救援必須保持各方通訊暢通。3. 項目部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機構4、a. 項目部突發事故應急準備及響應管理小組(作戰指揮部)a) 組織架構組 長:副組長: 組 員: b) 管理職責(a) 基本職責:1) 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2) 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3) 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b) 指揮員(組長、副組長)指揮員要沉著冷靜、5、及時觀察,掌握事故的動態,積極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報警,搶救傷員,疏散人員,搶運易燃易爆和貴重物品。負責對項目應急及響應方案進行審批,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對施工現場環境管理應急及響應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c) 小組成員1) 要絕對服從指揮員的領導,聽從指揮,按照分工和指揮部的指令,密切配合,盡最大努力將事故處理在初級階段,把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降到最低。2) 小組成員負責定期對生活、辦公區及現場的應急準備及響應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經常檢查消防器材、急救物品,以保證其可靠性。經常檢查現場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及消防、安全規定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b. 職責范圍和內容1接到應急報告后6、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事故救援,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2在規定時限內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3迅速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事故現場進行封閉,在記明數據和繪制現場示意圖的前提下清除危險4接待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的初步調查,組織接待事故人員家屬和社會關注方5組織、調動各方面的資源進行事故人員的救治和事故現場的整頓和整改6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4. 應急救援聯系電話及須知a. 應急救援聯系電話b. 撥打電話須知a) 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可以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很大作用。(a) 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槍救應7、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b) 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事件:(a) 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b) 講清楚傷者(事故)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c)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傳呼機或傳呼電話號碼以便救護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基本打完報救電話后,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5. 應急器材的配備a. 急救箱的配備 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8、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a) 器械敷料類 擔架一副,便攜式氧氣瓶1個,50cm止血用橡皮管1條,防毒面具,手電筒(電池)。b) 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a) 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b) 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c) 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使現場人員都知道。b. 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a) 由于在現場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油燈等設備。b) 由于現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處理時就需有用于危險區域隔離的警戒帶9、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c) 有時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還必須配置安全帶、安全繩、擔架等專用應急設備和設施工具。6. 消防水池施工安排a. 通風情況消防水池位于地下室,且洞口很小(僅有一個600x1200洞口,另外有數個預埋套管口),空氣流動不暢,造成通風不良。b. 施工申請若要進入 消防水池施工,需提前向項目經理申請,經審批通過后,方可安排施工。c. 通風措施a) 加強通風系統管理,進消防水池施工前,需開動鼓風機向水池內輸入新鮮空氣,待里面氣流通暢,并用氣體檢測儀檢測安全后,方可進入施工。b) 保證通風設施正常使用,保持清潔和風流暢通,確保進入礦井的空氣不受有害物質的污染。10、c) 通風安排(a) 13#樓水池:因13#樓水池比較大,需分兩次輸送空氣。先從DN200套管預留孔洞處輸送空氣,然后從DN300處輸送空氣。(b) 14#樓水池:從DN300處輸送空氣。d. 監控措施施工人員進入水池施工時,在保持與外界聯通的基礎上,同時安排專人監控,一旦發生不適,立即向應急小組報告,由組長組織搶救。a) 施工人員進入水池施工前,由組長安排專人監視,由其負責與施工人員保持聯系。聯系頻率應按階段劃分:(a) 進入水池五分鐘:應30秒聯系一次;(b) 進入水池五分鐘至半小時:五分鐘聯系一次。(c) 進入水池半小時以上:十分鐘聯系一次。b) 在發生緊急情況下,發現人員要通過電話、無11、線電話系統或內部電話通知小組組長;c) 組長確定應急級別,立即向公司主要領導通報,并根據實際情況按預案通知井下工作人員進行應急行動。d) 根據應急事故的嚴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向企業外有關部門通告。e) 按預案要求,通知和召集應急救援各小組成員。7. 應對措施a. 基本按照自救、互救、求援的順序展開救援。a) 窒息。對窒息人員應及時開展人工呼吸救助工作,并及時將其轉移至通風良好場所,上報調度室,送往定點醫院進行救治。b) 通風不良。離開通風不良區域,加強通風。b. 地表人員處治程序一旦發生事故,根據安全事故的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實施救援。a) 響應分級根據事故造成的人員12、傷亡情況,嚴重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二級:級響應:發生窒息情況。級響應:發生感覺不適情況。b) 響應程序(a)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到會議室集合;(b) 應急救援小組宣布進入應急響應狀態;(c) 各應急救援組進行救援準備,進入應急救援狀態;(d) 應急救援小組根據事故情況和處置方案提出的相應應急處置措施制定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方案;(e) 組織實施救援;(f) 按規定向相關部門通報情況;c) 處置措施(a) 級響應處置措施1) 迅速通知相關工作人員沿切實可行的搶救路線,立即通知救援人員帶齊醫療器材進入救援。2) 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密切注意處理現場安全隱患,消除危害,以免產生新的安全事故,及時救援、治療受傷被困人員。3) 有人員被困時,掌握災區范圍、搞清事故前人員分布,分析被困人員可能躲避的地點,條件允許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向其提供新鮮空氣。4) 保障供電系統可靠工作,救援通訊系統暢通,物資調運及時。(b) 級響應處置措施1) 迅速通知施工人員立即退出水池。2) 用氣體檢測儀重新檢測。d) 應急恢復事故應急處理和搶險基本結束后,指揮部應立即做好受傷人員的救治、慰問和善后處理工作,并配合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及時清理現場,迅速搶修受損設施,盡快恢復正常生產。事后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寫出書面總結報告,對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做出評估,對應急預案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