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渠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860
2022-07-21
6頁
50KB
1、排洪渠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1. 排洪渠:開挖邊坡為1:1,開挖后邊坡及底部進行整平夯實,夯實相對密度為0.8,渠底寬1.5m,排洪渠設計流量為5.48/s(十年一遇設計標準),設計水深為0.7m,渠長159.9m。排洪渠縱向坡比為1:15。2. 輸水涵洞:輸水涵洞為兩根玻璃鋼加砂管,直徑為150cm,輸水涵洞進出口采用75#漿砌石。涵洞以上填土厚度d1m。玻璃鋼加砂管下部為30cm粗砂墊層,最大粒徑d5cm,回填砂礫石時,靠近壁附近應有30cm粗砂,最大粒徑d5cm。3. 攔洪壩:砂礫石填筑而成,最高壩體為3m。壩頂填筑寬度為1.5m,迎水面填筑邊坡為1:1.5,填筑完成后,再用干砌石護坡至2、1:2,并延至原地面以下1m,向上游做成1:1邊坡;背水面填筑坡比為1:2,攔洪壩縱向放坡為1:20。4. 擋墻:由75#漿砌石組成,按施工有關規范要求待攔洪壩、排水渠完成后,達到一定沉降后再將其砌護。5. 排洪渠工程量如下: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單位數量備注一排洪渠1砂礫石開挖m8450.78二輸水涵洞1砂礫石開挖m5279.522砂礫石回填m824.083粗砂回填m589.05475#漿砌石m490.805玻璃鋼加砂管m44=150cm6瀝青衫板m78.00三攔洪壩1土石方回填m1458.02干砌石護坡m532.0四擋墻1砂礫石開挖m492.10275#漿砌石m380.40二、 施工部署1. 3、施工順序修路 測量放線 清理草皮、覆土 平整壩基 填筑壩體 開挖排洪渠 擋墻砌筑2. 施工準備(1)施工用水:由隆務河水經203省道下洪溝橋底,用一水泵抽水至施工現場,揚程約300m,管徑22,已能滿足施工要求。(2)施工用電:從項目部處變壓器接通臨時用電配電箱,在配電箱下一級設置移動電閘箱,供電系統采用三級漏電保護,確保安全用電。(3)材料供應:現場技術人員根據施工圖紙提前提出材料及半成品需用計劃,同時參照施工進度計劃,作出供應到場計劃,以保證施工過程的連續性。材料采購部門應出具需購買材料技術說明書和質量證明書,以避免不合格產品進場。3. 勞動力工作計劃按照施工計劃,安排施工機械和人員如下:4、(1)高峰期出工人數 30人(2)施工機械名 稱單 位數 量規格型號備注挖掘機臺1CAT320D裝載機臺1ZL50C振動碾臺1SR20MK自卸汽車輛315T三、 主要施工方法1. 施工工序安排(1) 達合營村公路改道,將原始路面從我項目部炸藥庫門前拐過,與原道路成120度左右夾角,沿山坡而下接至203省道。清除原有草皮、亂石,挖掘機平整、壓路機碾壓即可。(2) 進行攔洪壩、排洪渠測量,根據施工坐標放樣,對攔洪壩、排水渠中線、開口線進行放樣。由于排洪渠上方高壓線、通信電纜較多,因此要盡量避開電桿,拉線。(3) 放樣完成以后,對排洪渠、攔洪壩上方草皮、草根、覆土進行清理外運,剩余排洪渠內料進行上壩5、填筑,保證砂礫石上壩料的質量。清理完成后,對排洪渠、攔洪壩基礎進行澆水、浸濕,以達到標準含水率。(4) 對攔洪壩基礎進行碾壓,由于原始地形不平整,當碾壓到設計密實度后,對底的地方找平;填40cm砂礫石,碾壓多遍;依次進行當達到一定平面以后,多次碾壓并做好碾壓土工試驗。(5) 碾壓的取土由原浸好的排洪渠內的土上壩,當壩體填筑達到設計高度后,挖掘機對壩體不平整的邊坡勾順,壓實。(6) 壩體填筑完成以后,開始開挖排洪渠;根據排洪渠設計渠道為自流排洪,設計標高由原河床進行順接。根據已放好的開槽線,挖掘機進行作業,人工配合,嚴格控制好渠底高程,防止超挖。(7) 渠道開挖完成后,對擋墻進行施工,采取75#6、漿砌石,按設計要求控制好砌筑質量。疏通原有涵洞,做好長期的排洪維護工作,確保兩面路面安全。2. 施工方法(1) 壩體填筑 施工前做好施工放樣,校對設計高程及控制位置。徹底清理壩基草皮、覆土,清理過程中人工配合,大的石塊一起清除,確保壩基的碾壓密實度。事前做好碾壓試驗,驗證碾壓質量能否達到設計壓實度,并根據碾壓試驗確定出參數的各項指標,碾壓設計干密度為2.3。然后將土料厚度鋪至規定部位,一般填筑以40cm為宜,不得大于40cm,碾壓5-6遍。隨填筑高度每2板土層做一組碾壓實驗。嚴禁將不合格土料混雜上壩,上壩土料中的雜質應予以清除。鋪料至設計邊線時,超填一定余量;碾壓機械行走方向平行于壩軸線,分段7、分片碾壓。(2) 排洪渠開挖校核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隨時復測基槽的開挖邊坡坡比及高程,保證開挖尺寸、坡比符合圖紙要求,防止超挖和欠挖。土方開挖過程中,發現裂縫和滑坡跡象時,將即時暫停施工并采取應急搶救措施。人工配合機械進行邊坡修整和清理,保證邊坡坡面的平整度符合設計要求,機械進行邊坡修整時適當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確保邊坡施工外表整潔美觀。開挖后邊坡及底部進行人工整平夯實,夯實相對密度為0.8。為防止修整后開挖邊坡遭受雨水沖刷,及時做好邊坡護面和加固。(3) 擋墻砌筑石料擺放就位后,及時進行豎縫灌漿,并插搗密實。砌筑質量要求為“平、穩、滿、錯”四個字。“平”:同一層的石塊大致砌平,相鄰8、石塊高差不宜過大,以利于上、下層水平縫結合密實,亦有利于丁、順石的交錯安砌。“穩”:單塊石料的安砌務求自身穩定,要求大致向下放置。“滿”:砌體的上下左右砌縫中和膠結料必須飽滿密實,使各單位石能互相膠結緊密。“錯”:同一砌筑層內,石塊互相錯縫砌筑,不允許存在通縫。上下相鄰砌筑的石塊也應錯縫搭接,避免形成豎向通縫。四、 質量保證體系及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1、質量保證體系(1)為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達到現場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標準,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把質量保證活動系統化、標準化、制度化,對整個工程實現全面的質量管理和控制。(2)根據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的要求,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立由項目經理9、領導的質量管理機構,使整個質量保證體系協調運作,工程的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3)實行目標管理,進行目標分解,按單位工程及分部分項工程落實到責任部門和人員,除項目部質量監督部門和項目技術負責人外,現場另安排專職質監員跟班作業,分別對壩體填筑、碾壓等施工作業進行跟蹤監控,并嚴格按照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文件規定,使項目各部門到施工班組,層層落實質量職責,明確質量責任。(4)積極開展質量管理(QC)小組的活動,工人、技術人員、項目領導“三結合”,針對技術質量關鍵組織攻關,積極做好QC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2、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1)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并認真按項目部質量體系文件10、運作,嚴格抓好施工過程中產品和工藝質量的控制。(2)需經配制或加工后使用的材料,應事先進行驗收工作,確定施工工藝參數,并在施工中嚴格按工藝參數進行控制。(3)施工前,施工員應對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質量交底,明確單元工程質量要求以及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4)施工員應根據施工與驗收規范的要求隨時檢查工程質量,工程施工中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互檢和交接檢),檢驗不合格的要求進行整改,然后再進行復檢,直到合格為止。(5)施工員對負責工程質量進行檢查,確認達到質量要求的應及時填寫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質檢員在收到施工員送交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后,及時對該單元工程質量進行檢驗并評定單元工程的質量等級。(6)11、質檢員對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評定按照有關規定進行。(7)分部工程完成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對該分部工程質量的評定,并由質檢員核定。(8)單位工程完成后,由項目資料員整理全部工程技術資料,并填寫質量保證資料核查表,簽字蓋章后送當地質監站、監理單位、業主進行核定。(9)及時準確地收集質量保證資料,并做好整理歸檔工作,為整個工程積累原始準確的質量檔案。五、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措施按照我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嚴格執行,明確施工中存在危險源并加以防范,落實安全責任制。特別強調由于排洪渠位于高壓線、通信光纜底部,挖掘機作業時按有關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嚴格按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有關規定做好組織工作,認做好施工現場的形象管理工作。施工現場的道路做到平整暢通,進行經常性維護,并灑水濕潤,減少灰塵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