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衛?;A回填土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896
2022-07-21
8頁
1.91MB
1、目錄一、工程概況.5二、施工準備.5三、質量保證體系.6四、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6五、質量標準.7六、成品保護.7七、安全注意事項.7八、應注意的質量問題.8一、工程概況1、工程基本情況介紹本工程為濮陽市衛生學校遷建項目工程,在濮陽市新區教育園區內,位于高陽大道中段以南,文耀路以北,龍智路以東,張儀路以西,占地面積約 345346.22 (518.02畝)。有 1#教學樓、2#教學樓(五層框架結構);1#實驗樓、2#實驗樓(五層框架結構);1#宿舍樓(六層框架結構);1#食堂(三層框架結構);綜合樓(九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一層);青年教師公寓(六層框架結構);后勤服務樓(六層框架結構);風雨2、操場(兩層框架結構、屋面網架結構);燃氣鍋爐房(一層框架結構);看臺一座。總建筑面積為 177666.03。2、基礎回填土概況回填土從基地標高處開始分層夯填,室內回填土頂面標高為-0.13m。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主樓四周有落地式腳手架,在回填室內基礎土方時,每一單體須在回填土施工之前在腳手架底層開進土入口,入口門洞尺寸為(寬度*高度)4500*3600mm,并在洞邊依據腳手架方案要求采取加固卸荷措施,具體開洞位置由現場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落地式腳手架基礎在基坑基底原土層上,在基礎周邊回填時,需拆除部分腳手架的水平桿,立桿不動,并提前在上部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二、施工準備1、材料及主要機具準備1.13、 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料徑不大于50mm。1.2 每區主要機具有:50 型鏟車一臺、小型自動自卸三輪車3 臺、立式打夯機 2臺、手推車 6 輛、鐵耙 5、鐵鍬(尖頭與平頭)若干、2m靠尺 2 把、膠皮管、小線。1.3 測量儀器:水準儀、塔尺和鋼卷尺。2、作業環境條件2.1 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在基礎側面及柱面上標出需回填土方的每層厚度,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2.2 室內滿堂架管、模板拆除且清理完畢。2.3 建筑垃圾清理干凈。2.4 基礎主體驗收合格三、質量保證體系四、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1、施工方案基礎外圍部分的基坑回填:由 50型鏟車將場區 400m外土方裝載4、至機動三輪車上,由機動三輪車運至基坑邊且距外腳手架外立面1 米處,拆除腳手架掃地桿,人工運土至腳手架底,腳手架立桿四周應均勻填土,每層填土虛鋪厚度 250mm;采用立式打夯機分層夯實?;靥钪恋谝徊剿綏U時再拆除第一步水平桿。照此,逐層回填至室外地坪標高?;A室內部分回填:由50 型鏟車將場區 400m外土方裝載至機動三輪車上,由機動三輪車運至基坑邊且距外腳手架外立面1米處,用兩輪手推車卸土至室內回填部位,人工甩土鋪平,虛鋪厚度300mm,人工采用立式打夯機逐層夯實;整個回填土方式采用以入口為基點向四周輻射,分層次臺階式向前推進;人工運土、攤平、人工夯實與場區機械運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2、工5、藝流程清理場區內外運土室內運土分層鋪土夯打密實環刀取樣鋪下層土。3、施工工藝3.1 填土前將底板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3.2 回填土中不得有方木頭、模板廢料及樹根等雜物,根據回填土含水率的檢驗項目總工項目技術質量部工區技術負責人工區施工員工區質檢員勞務班組結果,如含水量偏高,采用翻松、晾曬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3 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五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靥钸^程中不得使用重型碾壓或重型夯實設備。3.4 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m。3.5 每層填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6、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下一層的鋪土。3.6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五、質量標準1、質量標準1.1 基底必須處理干凈。1.2 回填的土料應無雜質,料徑符合要求。1.3 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實。每層取樣測定夯實后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2、允許偏差項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備注1 頂面標高0,-50(mm)2 表面平整度20(mm)六、成品保護1、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填運土時不得撞碰主體結構構件。2、夜間施工時,應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3、打夯機夯土時應注意7、嚴禁碰撞基礎粱等部位。4、基礎的現澆混凝土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損壞時,方可回填。七、安全注意事項1、基礎外圍基坑回填時,機械堆土位置離腳手架立桿距離不小于1m.2、外腳手架下方回填土時立桿四周回填土必須均勻,并保證回填高度一致,防止兩側土壓力不均造成立桿移位。3、腳手架下方回填土夯實時,單個立桿四周必須均勻逐層夯實,防止立桿兩側夯實程度不同,受土體擠壓導致架體立桿移位變形。4、運土洞口設置應該適當,防止運輸機械碰撞腳手架立桿和入口運輸道路邊距立桿太近,使路基土受壓進而擠壓立桿造成架體不穩。5、回填順序必須先回填基礎外圍再回填室內;外架立桿特別是入口處,立桿四周必須分層回填夯實至室外地8、坪后,才可用人工推土至室內位置。6、打夯機必須由專業操作人員操作,非專業人員嚴禁操作。7、打夯操作必須兩人配合,一人提電纜,一人操作打夯機,防止來回循環打夯過程中電纜纏繞施工人員或施工機械,造成安全事故。8、打夯機接線必須由專業電工操作,嚴禁非專業人員操作。9、下班時打夯機電閘必須關閉。八、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每層回填土必須經監理見證及試驗員取樣,且取樣實驗檢測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2、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3、回填土夯壓不密: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會造成夯不密實,呈現“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全部挖出,重新換土再予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