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1建院工程模板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1958
2022-07-21
9頁
50.50KB
1、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工程模板支、拆施工方案批 準:審 核:編 制:施工單位:寧夏建設集團建院項目部日 期:二00四年六月十日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銀川市西夏區原賀蘭山路北側至軍區路南側。為4層全現澆鋼筋砼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建筑總高度14.7m,建筑面積5196。長67.2m,寬15.9m,一層層高3.9m,二層四層層高3.6m,室外地坪標高為-0.45m?;A為獨立柱基礎,基礎底標高為-2.7mm。墊層砼強度等級C10,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30,一、二層柱砼強度等級為C30,二層以上柱砼強度等級為C25,梁板砼強度等級為C25,其它構件為C25??蚣苤鶠?005002、的矩形柱,現澆板為100厚。45軸間設有800寬的后澆帶。二、模板支撐穩定驗算本工程基礎采用組合鋼模板、框架主體模板全部采用竹膠模板。1、現以一層鋼筋混凝土梁板為驗算:最大平面尺寸為4325*7200mm,樓板厚為120mm,梁截面尺寸分別為300*800,樓層凈高3900mm。用竹膠模板支模,用鋼管作梁板模板支架,試計算鋼管支架: 解:模板支架的荷載:模板及支架自重(恒載) 750N/m2 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恒載) 4500N/m2鋼筋自重 (恒載) 320 N/m2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活載) 2500 N/m2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載) 2500 N/m2 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3、壓力(恒載) 6000N/、項荷載分項系數為=1.2,、項荷載分項系數為=1.4。合計荷載 : 28984N/m21)立桿穩定性的驗算鋼管立于內、外、鋼楞十字交叉處,每區格面積為:1.1m*1.1m=1.21m2每根立桿承受的荷載為: N=1.21*28984=35070N采用48*3.5 mm鋼管, A=489mm2鋼管回轉半徑為: I=15.78mm采用立桿縱橫間距1.1*1.1m,水平桿間距1.5m左右,上下共2道,并在梁中部適當布置垂直剪刀撐。 按強度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 =N/A=71.7N/ mm2長細比: =L/i =1500/15.78=95查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三,得=0.4、637, 由式(5一20)=N /*A =35070/(0.637*489)=112.6N/mm2F=215N/mm2 經驗算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 2)橫桿的強度和剛度驗算橫桿承受均布荷載;橫桿可視作連續梁,其抗彎強度和撓度按以下公式計算:Q均布荷載(N/mm)L立桿的間距()I桿件截面慣性距12.191044f鋼材強度設計值,為215MPaq=1+2+3+4+5項均布荷載值q=750+4500+320+2500=8070 N/mqL210WMmaxWmax= = f807010-311002105.08103= 192.2 N/mm2 fqL4150EIWmax = W 807010-3115、0041502.0510512.1910410 = =0.32mmW經以上驗算,執行此支模方案可行。 2、本工程報告廳屋面板為鋼筋混凝土井子梁板結構,最大平面尺寸為15500*38000mm,梁截面尺寸有300*800、300*900、350*1000,樓板厚為100mm,樓層凈高5400mm,梁縱向間距2500mm,橫向間距2200、2400mm。用10 mm厚竹膠模板支模,用鋼管作井子梁板模板支架,計算鋼管支架: 解:模板支架的荷載:1.模板及支架自重(恒載) 1100N/m22. 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恒載) 7700N/m23. 鋼筋自重 (恒載) 500 N/m24.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6、載(活載) 2800 N/m25.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載) 4000 N/m2 6. 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恒載) 24000N/1、2、3、6項荷載分項系數為=1.2,4、5項荷載分項系數為=1.2。合計荷載 : 55080N/m2鋼管立于內、外、鋼楞十字交叉處,每區格面積為:0.85m*0.85m=0.72m2每根立桿承受的荷載為:0.72*55080=39658N采用48*3.5 mm鋼管, A=489mm2鋼管回轉半徑為: I=15.78mm采用立桿縱橫間距0.85*0.85m,水平桿間距1.21.4m設置,并在井子梁中部適當布置垂直剪刀撐。 按強度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7、: =N/A=81.1N/ mm2長細比: =L/i =1400/15.78=88.7查鋼結構設計規范附錄三,得=0.676, 由式(520)=N /*A =44615/(0.676*489)=135N/mm2 F=215N/mm2 經驗算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2)橫桿的強度和剛度驗算橫桿承受均布荷載;橫桿可視作連續梁,其抗彎強度和撓度按以下公式計算:q均布荷載(N/mm)L立桿的間距()I桿件截面慣性距12.191044f鋼材強度設計值,為215MPaq=1+2+3+4+5項均布荷載值q=1100+7700+500+4000=13300 N/mqL210WMmaxWmax= = f1330018、0-38502105.08103= 189.1 N/mm2 fqL4150EIWmax = W 1330010-385041502.0510512.1910410 = =1.85mmW經以上驗算,執行此支模方案可行。 3、框架柱截面尺寸500mm500mm(ab),采用竹膠模板支模,483.5鋼管作柱箍,柱箍間距選擇600mm,計算其強度和剛度。模板柱箍是橫向支撐構件,受力狀態為拉彎桿件,按拉彎桿件計算。1)計算側壓力和均布荷載q =FL10.85q 柱箍所承受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F 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荷載(KN/m2)0.85 折減系數混凝土澆筑速度V=4.5m/h,施工氣溫 T=29、5F=0.22C T012V1/2 =0.2224000510.853.51/2=42KN/m2則q =FL10.85=4210-36000.85=21.4KN/m22)強度驗算MxxWnxNAn + fN 柱箍承受的軸向拉力設計值(N)An 桿件凈截面面積A=489mm2Mx 柱箍桿件最大彎距設計值(Nmm)x 彎距作用平面內,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因受振動荷載,取x=1.0Wnx 截面最小抵抗距W=5.08103mm3f 鋼材拉強度設計值,取215KPaL1 柱箍間距(mm)L1=600L2 長邊柱箍跨距(mm)L2=a+(50+10)2=620 mm(10mm厚模板,50木方)L3 短邊柱箍10、跨距(mm)L2= L3 W 最小允許 度W=3mmEI 柱箍抗彎剛度(Nmm2)N=500/221.4=5350KNMx=21.46204/8=1028270 NmMxxWnxNAn + f10282701*5.081035350489 + f=213 N/mm2f=215 N/mm2上述驗算滿足施工要求。三、支模順序現澆梁板支模按以下順序支設:1、先立立柱,立柱應垂直,上下層立柱應在同一豎向中心上。2、從邊跨一側200250mm開始支設,先立第一排立柱、再安排第二排立柱,依次逐排支設。根據樓板混凝土重量與荷載大小在樓板模板設計中見計算公式,立柱間距控制在1.2m內,水平桿間距控制在1.2111、.5m。3、調節立柱高度,將大水平桿找正。4、鋼模板從一側開始鋪,模板間用“U”型卡連接,模板均采用組合鋼模板組拼,在模板接縫處用密封膠帶粘貼,保證接縫嚴密不漏漿。5、平臺板鋪定后,用水準儀復核模板標高進行校正。6、標高校正后,支柱間應加水平桿,離地面200mm處設一道掃地桿,往上縱、橫方向梁底每隔1.21.5m左右一道,板底每隔1.5m左右一道,保證完整牢靠。(見附圖)7、由于現澆板跨度大,在支模前,采用縱橫雙向起拱,一般為2/1000,起拱不可過大(3cm)但要防止塌腰。8、模板拆除:柱模板拆除完后,再拆除現澆板及梁側模板,雙向大于4m跨的現澆板和梁強度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以上時方可拆12、除(模板拆除之前,應對照拆除的部位查閱砼強度試驗報告)。四、鋼管腳手架支撐搭設注意事項1、鋼管要經過仔細挑選,不能使用彎曲變形,表面銹蝕、孔洞的材料。2、扣件使用中要細選,在連接中要擰緊螺帽。3、模板腳手架支撐基礎要牢固穩定,下部應設置木墊板(一層支撐下部設置5厚木板或10#槽鋼),嚴禁將鋼模板反扣使用,禁止使用磚及脆性材料。4、在搭設腳手架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腳手架立桿的垂直,當立桿搭接使用時要保證搭接立桿滿足兩個連接扣件。5、在跨度和高度較大的梁板處,梁底水平桿連接采用雙扣件,同時在腳手架支撐上設置剪刀撐,剪刀撐與梁的寬度方向垂直。6、滿堂紅模板立柱的水平支撐必須縱橫雙向設置,其支架立柱四13、邊及中間每隔四跨立柱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7、在建筑物外邊緣施工的柱、梁板模板支撐體系不得與外腳手架相連。 五、模板驗收1、模板安裝完畢后,應由工長組織,按照施工方案進行驗收。2、對驗收的結果應逐項認真填寫,并記錄存在的問題和整改后達到合格的情況。3、應建立模板拆除的審批制度,模板拆除前,應有批準手續,防止隨意拆除發生事故。4、模板安裝和拆除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正式工作之前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六、模板拆除1、拆除模板應有牢靠的立足作業面,支拆3 m以上高度的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工作臺,高度不足3 m的可用移動式高凳,不準站在拉桿、支撐桿上操作,也不準在梁底模上行走操14、作。2、現澆整體模板拆除時,應對照拆除的部位查閱砼強度試驗報告,必須達到拆模強度時方可進行。3、重結構應按照不同的跨度確定其拆模強度。4、拆除模板應申請批準后,按方案規定程序進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大跨度梁支撐柱時,先從跨中開始向兩端對稱進行。5、模板作業比較危險,防止落物傷人,應設置警戒線有明顯標志,并設專門監護人員。6、拆除后的模板應各類模板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地面應平整堅實,疊放高度不應超過1.6 m。不得留有未拆凈懸空模板,要及時清除防止傷人。7、鋼模板部件拆除后,臨時堆放處離樓層邊沿不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8、拆除平臺、樓層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15、板墜落。七、安全要求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配戴安全帶,并應系牢。2、支拆模板前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3、避免在同一垂直作業進行,否則應按規定設置隔離防護措施。4、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標出工作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5、工作前應事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思想要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 6、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7、遇六級大風時,應暫停室外作業。拆除模板一般應采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8、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應及時運走或是妥善堆放,嚴禁操作人員因扶空、踏空而墜落。9、在混凝土墻體、平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模板拆除后,隨時在墻洞上作好安全防護欄,或將板的洞蓋嚴。10、拆摸間隙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11、安裝、拆除模板以及澆筑砼作業人員的作業區域內,應按高處作業的有關規定,設臨邊防護和孔洞封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