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擋墻施工技術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2045
2022-07-21
9頁
41KB
1、錨桿擋墻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概況:公路沿線巖質路塹邊坡較多,巖性有泥巖、砂巖、頁巖及砂泥巖互層,順層塹坡路段,巖層傾角47550之間,采用順層清方處治,而斜交或逆層塹坡路段,泥巖、頁巖邊坡坡表風化強烈,且巖體發育傾向坡外的控制性構造節理面,節理面平直,延伸性較好,邊坡開挖比多采用1:0.75、1:0.5,局部結合坡高、節理發育情況采用1:1。根據坡高、坡比、巖性組合、節理發育及地下水發育狀況等綜合因素計算分析,對沿線高力坡采用“框架錨梁+預應力錨索”、“豎向錨梁+普通長錨桿”、板壁式錨桿擋墻等 措放進行 加固處治,并采用持網噴砼封閉坡面。一、設計主要依據:中國計劃出版社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2、(GB50086-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中國電力出版社錨固與注漿技術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設計手冊路基;中國鐵路出版社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路基;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工程地質手冊。二、施工基本原則1、挖方邊坡應嚴格按照自上而下順序分級開挖,各邊坡應根據其地質條件制定合理的邊坡施工方案。2、邊坡開挖必須采用光面爆破方式,以盡量減小施工對邊坡巖體的擾動和保證坡面防護工程的順利實施。3、高邊坡開挖工程中必須及時跟蹤記錄開挖揭示的坡面巖體工3、程地質信息,并設置必要的措施監測開挖工程中的坡體變形情況,及時向監理、業主、設計單位反饋信息,以掌握邊坡動態,保證施工安全。4、必須重視路塹邊坡的截排水設置,按設計要求作好坡頂截水溝、平臺截水溝、坡面急流槽及坡面排水孔,保證降雨、地下水及時匯流排走,不危害坡體。5、大面積施工預應力錨索和錨桿前應進行試驗錨桿(索)拉拔試驗,以驗核錨固力,根據試驗情況及時調整施工工藝,指導施工。6、坡面防護工程必須由專業施工隊伍施工,且應具備豐富的預應力錨索、錨桿及坡面防護施工驗。三、施工基本工序1、掛網噴射砼:修整邊坡坡面制作安裝邊坡及坡面排水設施布置普通錨桿孔位錨桿成孔、安裝、注漿編制6.5鋼筋框條掛設成卷鍍4、鋅編制鐵絲網噴射C20小石子砼養生等。2、框架錨梁+預應力錨索:修整邊坡坡面制作安裝邊坡及坡面排水設施布置預應力錨索孔位、鉆孔、錨索制作、注漿人工坡面開鑿槽模立模現澆框架錨梁及墊塊預應力錨索張拉、鎖定、封錨、坡面漿砌片石等。3、豎向錨梁+普通長錨桿:修整邊坡坡面制作安裝邊坡及坡面排水設施布置普通長錨桿孔位錨桿成孔、安裝、注漿人工坡面開鑿槽模立模現澆豎向錨梁坡面掛網噴射砼封閉養生等。4、板壁式錨桿擋墻:修整邊坡坡面制作安裝坡面排水孔布置普通長錨桿孔位錨桿成孔、安裝、注漿編制面板雙層12鋼筋網立模現澆C25砼面板養生等。四、施工技術要求1、鉆孔預應力錨索(4s15.2mm)設計孔徑130mm,普通5、長錨桿設計孔徑110mm,掛網噴射砼用普通錨桿設計孔徑40mm。鉆孔均為斜孔,錨桿(索)成孔要求如下:1.1、 鉆機:普通錨桿可采用氣腿式風鉆;長錨桿、預應力錨索鉆孔可采用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潛孔沖擊鉆,在巖層破碎或松軟等易于坍孔的地層中應采用跟管鉆進技術。1.2、 鉆進方式:采用無水干鉆。1.3、 鉆孔順序:采用間隔鉆孔,防止鄰孔干擾。1.4、 鉆孔位置:鉆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1.5、 鉆孔直徑:孔徑不得低于設計值的101%,以確保灌漿充分。1.6、 鉆孔偏斜度:鉆孔方向與設計角度偏差0.51.0。1.7、 鉆孔速度:鉆孔速度必須嚴格控制,不得高出鉆機本身標準鉆速的12%,采用勻速鉆進6、,以防止鉆孔變曲和變徑,造成下錨困難。1.8、 鉆孔深度:鉆孔深度不得淺于設計深度,預應力錨索鉆孔需超鉆3050cm。1.9、 孔底要求:鉆進達到設計深度之后,不能立即停鉆,必須在停止進尺的情況下,穩鉆12分鐘,防止孔底端部尖滅,以達到設計錨固直徑。1.10、 鉆孔孔壁:鉆孔孔壁不得有沾土或粉砂滯留,必須清洗干凈。成孔用壓縮空氣清渣,以保證錨桿能下到預定深度。1.11、 成孔數目:每個邊坡的最終成孔數目不得少于設計數目。2、錨桿(索)制作:2.1、錨桿(索)體的材料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材料選用,所采用的材料必須要有國家法定單位或部門的合格證書及試驗檢測報告。2.2、普通錨桿桿體采用18螺紋鋼7、,不得焊接,不能有銹蝕、損壞的現象。2.3、普通長錨桿桿體采用2根25螺紋鋼,錨桿鋼筋焊接可采用搭接焊,單根鋼筋焊接不得超過一處,兩根鋼筋間按規范要求焊接牢固,并按設計要求焊接定位器。鋼筋焊接必須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并按規范規定檢查焊接質量。2.4、預應力錨索采用4束s15.2mm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極限強度1860Mpa,每根錨索設計錨固力550KN,對應采用OVM15-4型錨具。錨索可現場制作或廠家預定,錨索編束前每根鋼絞線應順直,排列均勻,按設計長度采用機械切割鋼絞線,嚴禁電弧切割。錨固段應去除去保護層和油脂,自由段鋼絞線應套塑料軟管。自由段與錨固段相接處用熱縮帶綁扎,安裝好后應加熱收縮裹8、緊。2.5、預應力錨索錨固段(設計長度8m)按設計要求設置收縮件和擴張件,擴張件可采用厚10mm的鋼板制作,直接焊接在注漿管上,收縮段系鐵絲綁扎,不少于2圈。自由段每隔2m設一定中件,以保證綱絞線居中。3、注漿3.1、在注漿之前應對鉆孔用高壓空氣清孔,排盡殘渣和污水。3.2、將組裝好的錨桿(索)體平順、緩緩推送至孔底,注漿管距孔底距離一般為10cm.3.3、注漿材料為30#水泥砂漿,水灰比0.40.45。3.4、非預應力錨桿注漿采用孔底壓力注漿,注漿壓力采用0.20.4MPa,隨砂漿的注入勻速拔出注漿管,注漿完畢后靜置待凝。要求單根錨桿注漿由孔底至孔口一次完成,不得間斷,注漿必須飽滿,充分,注9、漿漿液應在初凝前用完,孔口漿液初凝后須補漿。3.5、預應力錨索注漿前先用0.4MPa的壓力將注漿塞注滿,待其強度達到20MPa后再進行孔內高壓注漿。孔內注漿一般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對錨固段灌漿,待錨固體強度大于20MPa并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進行張拉,然后進行第二期灌漿,將錨索自由段灌滿。注漿應密實,不能出現空洞現象。現施工中一次注漿滿孔后再張拉的施工工藝也逐漸得到應用,但必須保證注漿效果以及預應力錨索錨固力不低于設計值。4、預應力錨索張拉、封錨張拉采用OVM錨具配套的YCW100型穿心式千斤頂,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技術要求的千斤頂。為了能安全地將錨索張拉到設計應力并盡可能地減少應力不10、均勻現象,在張拉時應遵循以下要求:4.1、預應力錨索在一期灌注砂漿大于20MPa并達到設計強度的80%、墊塊強度達到22MPa后,即可安置墊板進行張拉;也可在一期灌注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二期灌漿搗實,立即進行張拉錨固,張拉必須在砂漿初凝前完成。4.2、張拉千斤頂的軸線必須與錨索軸線一致,而且不可壓彎錨頭部分。4.3、張拉時,加載速率要平緩,速率宜控制在設計預應力值的10%/min左右,卸荷速率宜控制在設計預應力值的20%/min。4.4錨索張拉可采取整體張拉或單根張拉后整體張拉的方法,當采取后一種方法時,錨索各單元體的預應力值應當一致。4.5、錨索設計拉力550KN,施工時一般超張拉至設計11、預應力值的1.051.10倍,最后按設計值鎖定。4.6、在張拉時,應采用張拉系統出力與錨索體伸長值來綜合控制錨索應力,當實際伸長值與理論值差別較大時,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進行張拉;4.7、張拉完成后48小時內,若發現預應力損失大于設計應力的10%時應進行補償張拉。4.8、封錨,錨索注漿并安裝結束之后方可封錨,采用C30混凝土把錨頭封閉,以防止風化侵蝕。5、噴射混凝土5.1、噴射作業前須對機械設備,風、水管路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行。5.2、噴射混凝土之前,須用清水將坡面沖刷干凈,濕潤巖層表面,確保噴射混凝土和巖層的良好粘結。對遇水易潮解、泥化的巖層,必須采用壓風清掃巖面。5.12、3、在噴射混凝土之前應埋設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確保噴射混凝土的厚度。5.4、噴射作業應分片分段進行。噴射順序自上而下,噴射與受噴面應垂直。噴射時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濕潤光潔,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5.5、混凝土噴射終凝2小時后澆水養護,每天至少噴水養護4次,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6、現澆框架錨梁、混凝土面板6.1、框架錨梁、墊塊施工前應人工在坡面上開鑿槽模,錨梁嵌入坡面10CM,錨梁節點處墊塊應嵌入坡面20CM。6.2、框架錨梁、墻面板、墊塊鋼筋網在坡面上現場編制,節點、交接處應焊接或綁扎牢固。6.3、錨梁、墊塊澆筑前,必須將錨索穿入鋼套管內并將之固定在錨梁、墊 塊鋼筋網上13、,施工時還應注意墊塊處砼的澆筑,鋼筋密集,應仔細振搗密實,保證質量。6.4、框 架錨梁、墊塊、墻面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外觀上平順、美觀,無蜂窩麻面。五、質量控制及檢驗1、材料要求11、注漿材料A、水泥:應采用標號不低于425號的新鮮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必須具有抵制水和土侵蝕的化學穩定性,氯鹽含量不應超過0.1%。B、水:一般情況下,凡適合于飲用的水均可作為拌合水。對于硫酸鹽含量超過0.1%、氯含量超過0.5%,并且含有糖分或有機懸浮質的水不能作為拌合水。C、砂:錨桿加固工程水泥砂漿,用砂以中砂(平均粒徑0.30.5mm)較好,并要求含泥量不應大于3%(以質量計),砂中有害物質(如云母、輕物質14、有機質、硫化物等)含量應低于1%2%。D、外加劑:錨桿加固工程漿液用的外加劑為減水劑、早強劑、調凝劑、膨脹劑,提高漿液的和易性,使之具有膨脹性。外加劑應根據工程需要合理選用,并應符合混凝土外摻劑應用的有關技術規范。12、噴射混凝土材料A、水泥:應采用標號不低于425號的新鮮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必須具有抵制水和土侵蝕的化學穩定性。 B、水:一般情況下,凡適合于飲用的水均可作為拌合水。對于硫酸鹽含量超過0.1%、氯含量超過0.5%,并且含有糖分或有機懸浮質的水不能作為拌合水。C、砂石:噴射混凝土用砂宜用中粗砂,含水率應控制在5%7%。骨料應采用堅硬耐風化的碎石或卵石,粒徑不宜大于15mm;當采用15、堿性速凝劑時,不得采用含有活性SiO2石材。D、外加劑:噴射混凝土漿材需用早強劑、調凝劑作為外加劑,外加劑應根據工程需要合理選用,并用符合混凝土外摻劑應用的有關技術規范。外加劑的添加量應根據現場試驗確定。2、錨桿試驗2 .1、大面積施工預應力錨桿(索)前應進行試驗錨桿(索)拉拔試驗,以驗核錨固力,根據試驗情況及時調整施工工藝,指導施工。2 .2、施工中應選擇有代表性的錨桿(索)監測錨桿(索)應務和預應力損失情況,一般預應力錨桿監測根數不少于錨桿(索)總數的10%,且不少3根。2 .3、現場驗收試驗:預應力錨索施工完畢后,隨機抽取代表性功索23%進行拉拔試驗,以監測錨索質量。3、現場質量檢測3 16、.1、噴射混凝土的強度檢測:主要依據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3 .2、噴射砼、框架錨梁、現澆砼面板厚度檢測:采用鑿孔法檢測。3 .3、錨桿(索)間排距檢測:間距不超過設計要求的2%。3 .4、坡面外觀檢測。六、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人員應具備預應力錨索、長錨桿施工有關知識,施工由上到下按順序進行。2、鋼筋(索)在運輸、儲存、施工過程中應妥善保管,防止鋼筋損傷,在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抽樣檢查及除銹、防銹處理。3、錨桿施工最危險的工序是錨索張拉,必須采取保護措施以防止鋼筋斷裂或施加預應力設備破壞,造成工作人員受傷或材料遭受損失,高邊坡上施工錨桿時應構筑臨時性腳手架或施工平臺,應考慮地基條件和需要承擔的荷載大小的條件下構筑是否妥當,必須小心腳手架或施工平臺的破壞,在較陡邊坡上施工應特別注意安全。4、張拉系統用前應進行標定,張拉力按標定曲線取值按回歸方程計算。5、張拉前應檢查張拉系統是否安全可靠,張拉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張拉千斤頂后不能站人,以防萬一。6、未盡事宜詳見有關錨桿設計、施工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