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灰土底基層專項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2064
2022-07-21
9頁
156KB
1、蘇州工業園區裕興路南側支路等路橋工程12%灰土底基層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蔣冠凡審核人:夏志奇審批人:傅恒斌揚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裕興路南側支路等路橋工程工程項目部2012-7-112%灰土底基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蘇州工業園區裕興路南側支路等路橋工程包插裕興路南側支路 工程( 1353米)、東平街工程(477.7米)、集賢街工程(234.74 米)、公積金中心西、南側道路工程。其中裕興路南側支路工程、東 平街工程、集賢街工程新建行車道路面結構層設計為4cm細粒式瀝青 磴(AC-13) +粘油層+7cm中粒式瀝青殮(AC-20C) +0. 6cm稀漿封層 +32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16cml2%2、石灰土底基層。為指導12%石灰土底基層工程施工,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和工期, 為施工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特制定本施工方案。1、材料準備 石灰:所用石灰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為III級石灰,在進場前已 進行檢驗,檢測結果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并但經監理驗證檢測合格; 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覆蓋存放。 土源:12%石灰土的土源為原地面翻挖土,并取該土樣進行 T 12%石灰土的配制。12%石灰土經試驗室配合比設計,標準擊實試驗確定最佳含水 量及最大干密度。 水:采用天然水,水質量符合規范要求。2、測量放樣對全線的屮心樁、邊樁、高程點,放樣、布控、復核;報監理復 核合格。尤其注意路基的寬度應滿足設計要求。3、3、總體部署;16cm厚的12%石灰土進行一層施工,壓實厚度為16cm。施工方 法:采用路拌法施工。4、機械配置方案挖機2臺,裝載機2臺,旋耕機1臺,振動壓路機1臺,光輪 壓路機1臺。二、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土源檢測石灰檢測石灰土拌制合格J進行上一層施工或養護石灰土壓實三、工程施工1、測量放樣在現有下承層上,每10m測設一中心樁,在垂直于中線處,根據 路基中、邊樁高程,及設計坡度放出邊樁位置,邊樁應考慮到超寬寬 度,因此實際邊樁位置應比設計寬度略寬。用石灰撒出施工邊線,打 入控制樁(用竹片),并用鐵釘釘在每根中樁上作為基準點;并將該 層設計標高用紅漆標在中樁屮,作為基準高程;以此基準點和基準高4、 程控制該層的寬度和高程。每隔10n)為一個斷面,每個斷面設5根樁。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核 認可。2、12%石灰土的拌制(路拌法) 、鋪土采用己經檢測合格且通過標準擊實試驗的原地面開挖的土方,根 據以往工程施工經驗,初定松鋪系數為1. 3,按2廣22cm的松鋪厚度, 嚴格以“寧高勿低,寧鏟勿填”為原則,均勻攤鋪松土,用機械整平, 再用旋耕犁、鋒犁充分打碎拌勻,粉碎至單顆粒徑,最大粒徑不超過 15mm,然后輕壓一遍。測定填料土的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若含水率太大或太小,應繼 續翻曬或灑水。 、撒布石灰必須采用經檢測站及監理檢測合格的石灰,根據灰土厚度及灰劑量計算出消解灰的虛鋪厚度,攤鋪時撒布均勻。 、5、石灰土拌和石灰布完后,拌和先采用挖機粗拌整平,然后用旋耕機和鋒犁進 行拌和:先用旋耕耙初拌,再用鋒犁耕翻。每次拌和時有效深度,不小于2122cm,使其達到色質一致,無 白色的條帶和素土夾層。并要求土粒徑不得大于15mm。 、石灰土過程檢測在整形后,由工程部配合項目部質檢小組,對色差、細度、均勻 度、寬度、拱度、灰劑量、含水量等進行測試,同時挖溝或挖孔自檢: 摻灰的均勻度、是否夾有素土。自檢合格后,上報監理抽檢。監理工程師抽檢、認可后,方可開始壓實。若石灰劑量達不到要 求,重新計算、重新摻石灰拌和;若均勻度不夠則重新拌和;若含水 量太大或太小,重新翻曬或灑水重新拌和,直至含水量合格為止。 、碾壓6、碾壓時,采用“先輕后重;先邊后中;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 壓、最后靜壓”的原則。正常路段為由底處向高處,由路基邊線向中 線進行碾壓;超高段由路基屮心處或低處向邊處、高處碾壓,以保證 路基橫坡度。初壓:初定用三輪壓路機進行初壓,壓至輪跡不超過15 cm后進行復 壓。碾壓吋注意壓路機的速度不能過快,且要由邊向中壓。復壓:用振動式壓路機進行復壓,壓至無明顯輪跡后再進行靜壓收光。 、最佳壓實遍數的確定輕壓為了整平,振壓為了底部密實,重壓為了提高中上部的密實。 在復壓時,每壓一遍就用灌砂法測定其壓實度:當每碾壓一遍,壓實 度有提高,繼續碾壓,直至壓實度不再提高,所得的碾壓遍數即為“最 佳壓實遍數”。碾壓7、過程中嚴禁壓路機在作業面上掉頭轉彎,路面的兩側應多壓 23遍。四、施工檢測方法和檢測頻率1、壓實度采用灌砂法:1000 nf為1處。2、縱斷高程和中線偏位原每20m為1個測點。3、寬度小于50m 個測點。4、平整度每20m測1處。5、橫坡每20m兩個測點。6、7d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現場取樣每2000 m2-組。五、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控制措施(1)、準備工作方面 所用的土源和石灰,必須送檢測站,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選用經檢測已合格的土方、石灰送至檢測站做標準擊實試驗, 作為以后施工壓實度檢測的依據。 嚴格按照設計高程及寬度放樣,寬度做到超寬不小于30cm; 松鋪厚度由試鋪試壓后得出的松鋪系數8、決定,控制每層不得超過20cm 壓實厚度,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核認可后方可施工。、工程施工技術 碾壓前,報請監理工程師抽檢,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碾壓。 若石灰劑量達不到要求,則進行重新摻灰拌和;若含水量達不到要求 或高于要求,則進行翻曬或灑水,直至達到合格為止。 碾壓時,壓路機輪跡重疊30cm;嚴格控制壓路機行走速度, 不應超過2km/h;重壓時,二輪壓路機后輪輪跡重疊1/2輪寬,嚴格 控制壓路機行走速度不超過4km/h,防止出現漏壓。 在施工段端頭45m范圍內,壓路機應沿路血橫坡由低向高適 當橫向碾壓,以防止縱向碾壓吋,使混合料向端頭方向滑移,形成裂 縫或松散現象。 碾壓過程中石灰土表面始終9、保持濕潤,如表面水蒸發過快,及 時補灑少量水,控制碾壓時含水量在石灰土最佳含水量附近。 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及時翻開重新 拌和或換填新的混合料,以達質量要求。 接頭處理先施工的接頭按路基橫向創去松散部分形成垂直面。 找平:12%灰土碾壓成型后,需控制其設計高程,用PY165-C 型平地機刮平,薄層需貼補找平,并再次碾壓,其路拱橫坡應與路面 一致。、檢測方面 、委托實驗室檢查是否有夾層;同時檢測石灰劑量、含水量, 合格后報請監理抽檢;同時配合監理挖溝檢查。 、碾壓后,由工程部配合檢測站對壓實度、灰劑量進行檢查, 合格后上報監理。 、檢測頻率必須按規范進行檢測。 、監理組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養生與管制養生期采用灑水法養生,養生時間控制在不少于7天為宜,養生 期加強保護,禁止任何載重車輛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