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泵房施工排水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2078
2022-07-21
7頁
80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排水措施23.1排水布置23.2排水量計算及排水機具選擇23.3現場準備33.4排水方案3四、施工現場排水布置主要材料表4五、應急預案45.1應急組織機構和聯系電話45.2雷暴(雨)預報與信息發布55.3“防汛”應急預案及響應5六、附錄8一、編制依據1.2 循環水泵房臨建及水電布置方案審查會議紀要1.3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出版社出版;二、工程概況泵房基礎底板長度約85m,寬度約56.25m,基礎基坑四周至巖壁各有2m的預留區域,基坑總面積約5400,基坑周邊面積約為5500。根據提供的循環水泵房基礎開挖圖,泵房底板板底相對標高主要有-20.80m2、-19.09m兩種,南高北低。 由于泵房基礎坑底地勢較低,基坑施工用水及雨水都聚集到廠房基礎周邊,基坑上部施工用水及雨水也通過巖壁流到廠房基礎上,為減少流水對施工造成的影響,在基礎周邊填平找齊砼上增砌集水坑及擋水墻(排水溝)。由于施工現場工程進展的不確定性,以及每一年梅雨季節時間的不穩定性,本方案會隨著工程的進度隨時調整或升版,相關排水點的布置、排水泵型號以及分布位置也會隨工程的實際情況做相應調整。三、排水措施3.1排水布置負挖區基坑里大面積的積水采用自流式排水和磚砌排水溝、設集水井法排水,由多處小型潛水泵將雨(廢)水匯集到負挖區內施工區域邊緣的就近的排水溝內,流入集水井,再由50m揚程的離3、心泵將集水井內積水通過De110的PE管抽至基坑上部,排入大海。3.2排水量計算及排水機具選擇 考慮泵房施工區域總匯水面積約為10900m2,一日最大降水量取281.6mm,一日最不利排水量約為3070 m3。雨水流量:307024127.9 m3小時;按2004年第14號臺風“云娜”, 11日8時至12日20時。計算出雨水流量0.39253610900118.8 m3小時。選用額定流量為100m3/小時的離心泵2臺,額定流量為65m3/小時的潛水排污泵1臺(平時按現場需要啟動相應泵,強暴雨時增加潛水泵),一個工作日將積水抽向地平面,排入大海。3.3現場準備綜合部隨時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對于是否4、有降雨要有預見性,并根據天氣狀況及時通知,工程部負責通知各部門,并及時安排人員進行值班。3.4排水方案泵房基坑內積水的主要來源為雨天的降水、從巖壁流下來的降水、從海邊滲進來的海水、砼養護水等,可能要求長期不間斷排水。根據現場情況,基坑周邊修砌一周擋水墻,墻與巖壁之間自然形成排水溝,泵房基坑北部巖壁與底板之間區域、坐標點(3220908.247,513396.231)以東設置兩個集水井,具體位置現場定,以不影響土建施工為宜。排水溝內的水自然流入集水井。分別用離水泵及潛水泵將積水抽至基坑上部,排入大海。離心泵入水處應加裝承壓橡膠軟接頭,并安裝一個濾頭,防止廢渣損壞離心泵,清水離心泵與潛水排污泵的規5、格見附表。3.4.1 擋水墻擋水墻圍繞泵房底板基坑一周,高 300mm,寬120mm,阻擋從巖壁下來的雨水及滲透過來的流水。3.4.2 排水溝流水在巖壁與擋水墻之間自然形成排水溝,排水溝的大小根據現場條件估計,尺寸不會小于1.5m*0.3m,長度圍繞基坑一周,能容納水量達128 m3,能滿足排水量的要求。3.4.3 集水坑排水溝的水匯入北邊集水坑,集水坑寬1.5m,長2.5m,深1.5m。每個集水坑內設置潛水泵一臺,離心泵一臺。備用潛水泵一臺。另根據現場場地實際情況,基坑四周布置污水井,預計增設污水井46個,尺寸1.0m*1.0m*1.0m,具體位置根據現場場地以及土建施工要求定。逢強暴雨時,6、污水井內設置WQ15-15-1.1潛水泵,及時加強排水。 3.4.4 底板排水底板區域內布置46臺潛水泵,將施工積水和雨水抽至就近的污水井內,排入集水坑,或直接抽入集水坑內。3.4.5 排水管及泵的供電配置排水主管道的管徑為De110,管材為PE管,管道連接方式采用熱熔連接。集中排水點內所有泵的出口處均需加裝H41T-10止回閥一個,公稱直徑同管徑。為了減少局部水頭損失,采用兩個45度彎頭替代一個90度彎頭。潛水排污泵采用承壓排水膠帶排水。排水溝過道路段采用PVC管,并加鋼管做保護套管。每臺離心泵配備專用的動力配電箱,每兩臺WQ15-15-1.1型潛水泵配備1個專用C型動力箱,其他潛水泵根據用7、電要求配置相應的C型動力箱。 3.4.6 現場管理及維護為了保證排水工作的順利進行,現場設排水班組一個,人員6至8人,主要負責集中排水點的抽水工作及水泵的維護。當潛水泵沒有使用時,應當把它從水中取出,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3.4.7 強暴雨應急增設1臺潛水排污泵(WQ65-25-7.5KW),使集水坑內的泵達到3臺(根據降雨量及降雨時間),一個工作日內將積水抽向地平面排水系統。四、施工現場排水布置主要材料表 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潛水排污泵WQ45-9-2.2臺3備用2潛水排污泵WQ65-25-7.5臺4兩備兩用3潛水排污泵WQ15-15-1.1104潛水排污泵WQ40-40-7.8、5臺25單級離心泵IS100-65-200臺2揚程50m6承壓排水膠帶DN50米1000排水用7承壓排水膠帶DN80米200排水用8承壓排水膠帶DN100米200排水用9PE管DN100米30010PE管DN65米3011止回閥DN100個212設備電氣動力箱臺6五、應急預案5.1應急組織機構和聯系電話5.1.1 項目部成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其成員由項目部安委會成員擔任,具體負責“防訊”預案的啟動,以及指揮和協調工作,其成員名單如下:組 長:項目總經理副組長:行政經理、施工經理、商務經理成 員:安保部主任、工程部主任、綜合部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技術部主任、器材部主任、各專業施工隊隊長。59、.1.2 安保部負責組織成立應急救援隊,在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下,負責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救援行動,其成員構成如下:隊 長:安全保主任隊 員:安保部全體成員、保安隊員、施工隊兼職安全員,施工隊救援小組成員5.1.3 應急領導小組及聯絡辦公室的聯系方式:應急預案的啟動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下達(若小組長事先請假,則按附表1的序號依次進行接替),應急聯絡辦公室負責將應急領導小組的各項命令傳達到相關單位。相關人員的聯系方式及聯系號碼詳見附錄1(根據崗位設置情況變動)。5.2雷暴(雨)預報與信息發布5.2.1 氣象信息獲取綜合部負責氣象信息的搜集,其信息主要來源于以下途徑:業主。5.2.2 氣象警報信息發布5.10、2.2.1 綜合部根據氣象臺或業主發布的信息收集后,立即將該信息向應急總指揮匯報。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暴雨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雷雨大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5.2.2.2 氣象警報信息經由當值應急領導小組確定發放范圍后,由綜合部負責向相關單位發布。5.2.2.3過后,綜合部負責將解除警報及時發布到相關單位。5.2.3 應急行動命令的發布5.2.3.1 應急聯系辦公室負責根據應急領導小組的命令及時傳達到相關單位。5.2.3.2 命令的傳達方式可采用傳真、電子郵件、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以及下發書面通知或在人員較集中的區域張貼通知。5.3“防汛”11、應急預案及響應5.3.1 防暴雨應急預案綜合部負責暴雨信息的搜集,獲得暴雨信息并經應急指揮部確認后,向各單位發布暴雨警告,各單位在未收到暴雨解除警報時,應分別采取以下響應行動(但不限于):5.3.1.1工程部檢查或組織各單位檢查,保證施工現場、廠房、設備的各項防雨措施得到落實。保證各排、瀉溝渠暢順。停止臨溝、山邊、瀉洪渠邊有坍塌、泥石流風險影響的作業。配備足夠的臨時抽水設施,并布置到現場。組織現場抗洪搶險行動。5.3.1.2綜合部負責對暴雨信息的搜集和通知。確??古_期間的交通等的后勤支持和保障。及時向工程部或安保部通報出現的洪澇險情,并采取應急擋、排水措施。5.3.1.3安保部傳達防暴雨應急命令,督促各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應急行動。組織防暴雨專項檢查。5.3.1.4器材部器材部負責保質、保量地按相關規定提供用于搶險救災、應急救援需用設備機具清單及時提供所需的設備機具。5.3.1.5施工隊積極參加“防訊”應急預案的學習培訓和演練等活動。根據應急指揮部的指揮,做好項目經理部的“防訊”工作。在接到應急指揮部的指令后,組織人力實施搶險、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