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國道綠化方案與施工說明(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2150
2022-07-21
8頁
1.28MB
1、.綠化 工 程 說 明 書一、現狀描述XXXX 國道 XXXXXXX 段沿線綠化率較低,現有行道樹大部分為山海關楊,中間摻雜洋槐、泡桐、檜柏和少量毛白楊,部分路段間雜種植紫穗槐。行道樹及路側灌木種植較為凌亂,行駛車輛以運輸山皮石、鐵粉等材料的大型運輸車為主,揚塵較嚴重,臟、亂、差問題較為突出。二、設計理念在對本項目公路的環境現狀綜合分析、評價和解析的基礎上,根據公路的性質、功能以及綠化條件,考慮到美化環境、防護功能及景觀觀賞等綜合效益和諧統一的需要,在公路沿線全面實現綠化,同時在滿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護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增加與周圍景觀的協調性。主要設計原則有:1、以當地生態、自然環境為2、依據,以符合道路使用功能為根本,以創造景觀美學為靈魂。因地制宜,樸素大方,在盡可能減少工程量的前提下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2、采用大喬木、小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結合的綠化格局,形成多層次、景觀豐富的立體綠化。3、落實“鄉土為主、適地適樹”的因地制宜原則,多選擇原生鄉土植物,慎用外來植物物種及侵略性物種。選用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良好的適應性,在較粗放的管理條件下也會有較佳的景觀效果的樹種。4、堅持生物多樣性原則,突出以樹木為主體,喬灌藤草花有機結合。采用一定比例的常綠樹種,結合植物花、果、葉的觀賞性能,形成綠樹蔭蔭、花團錦簇、季相豐富的景觀氛圍。三、綠化改造方案1、野外路段野外路段現狀道路兩側種有3、行道樹如山海關楊、毛白楊、柏樹等,部分路段行道樹缺失,山海關楊等老化嚴重。本次改造保留個別長勢良好、挺拔毛白楊,伐除其余行道樹,在邊溝內新栽種兩排速生楊,速生楊胸徑為8cm,單排間距為 6m。挖除原有路肩范圍內紫穗槐,每50m 一個循環種植 35m 地被菊和 15m 膠東衛矛,連續栽植形成綠籬和花帶;邊坡上種植兩排大花秋葵,行距0.2m,株距 0.2m;高邊坡路段沿坡面種植雞矢藤。在交叉口及標志牌處可適當減植樹木,以保證視線通暢。除上述改造措施外,野外路段有一處特殊處理路段:Xxxx 段,本段為與 XX 鐵路并行段,由于北側松樹老化,缺乏亮點。故伐除北側松樹。因鐵路沿線有高壓線,無法種植高大喬4、木,間隔種植紫葉李和榆葉梅。野外路段景觀設計效果圖.2、街道化路段街道化路段路域范圍內雜物堆積處較多,綠化率較低,臟亂差問題突出,是本次改造的重點。伐除原稀疏行道樹如楊樹、柏樹、松樹等,在兩側空地處修建1.5m 寬花池,按一定圖案種植膠東衛矛、金葉女貞等綠籬植物及鳶尾、八寶景天等花草。花池用普通磚砌筑,外側粉刷涂料。商鋪、廠礦門口及平交道處,花池應設開口。街道化路段景觀設計效果圖街道化路段有二處特殊處理路段:1)、XXXXXXX 段左側、XXXXXXXXXX、XXXXXXXXXXX 段右側因兩側建筑距離較近,無法修建大型花池,故修建1m 寬小型花池。花池內種植綠籬植物金葉女貞與膠東衛矛及八寶景5、天、鳶尾等花草。2)、XXXXX 段,伐除現有稀疏行道樹,部分長勢良好、挺拔毛白楊可予以保留,兩側隔離墻外側栽植柿樹,間距為5m。3、XXX 縣城段XXX 縣城路段(K93+100-K94+710)路兩側有兩米寬綠化帶,現行道樹為白臘,綠籬為紫葉小檗等植物。白臘長勢較好,可維持使用,紫葉小檗等已經老化,本次設計考慮挖除原有綠籬,新綠籬采用金葉女貞、膠東衛矛、鳶尾與金娃娃萱草組合。更換原綠化帶兩側緣石,新緣石采用C25 混凝土預制,緣石底鋪2cm 砂漿墊層。4、景點建設景點建設是提升道路整體綠化效果的重要節點,本項目共設置四處景點,第一、二處位于XXXXX 處,第三處位于XXXXX 處,第四處位6、于 XXXXXX 處。(1)、XXXXX 景點設置此處為 XXXX 處,為 XXXX 的門戶,是此次景點設計的重點。現狀兩側主要種植柏樹,路兩側建筑老舊,景觀效果較差。橋頭引道兩側設置綠化帶,綠化帶建設主要是堅持生物多樣性原則,結合微地形處理,突出以樹木為主體,喬、灌、花有機結合。要盡量模擬自然植被的群落結構,實行多種類栽種,構建色彩、層相豐富的綠化生態系統。以常綠高大喬木華山松為背景,喬木采用 3-5 株小組團設計,主要用白皮松、金葉國槐、銀杏、欒樹等,以彩色灌木紫葉李、紫葉矮櫻、叢生紫薇、連翹等為點綴,地面以草坪、野花組合等組成彩色帶狀層次,并用沙地柏點綴其間。原收費站北側空地較窄,在邊坡7、外每8m 設一樹池,樹池中種植華山松。兩側設有路燈,路燈已嚴重老化,失去作用,故予以拆除。.北橋景點景觀設計效果圖南橋景點景觀設計效果圖(2)、XXXXXX 處景點設置這二處景點主要是結合微地形處理,喬灌、草、花有機結合,模擬自然植被的群落結構,實行多種類栽種,形成“樹種豐富、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高低錯落”的園林景觀效果。彩色樹木采用 3-5 株小組團設計,主要用白皮松、金葉國槐、紫葉李、紫葉矮櫻、火炬樹、紫薇、連翹的組合,草坪、野花組合等組成彩色帶狀層次,并用沙地柏點綴其間。XX 河南、北橋分幅處景點景觀設計效果圖南、北橋合幅處景點景觀設計效果圖5、其他景觀改造.本次設計在加油站前設置花池,8、以配合“一路鮮花、一路風景”的公路綠化品牌建設,花池內可播種野花組合等。四、綠化美化施工技術措施1、樹種的選擇要求(1)樹種選擇要與設計目的相適應;(2)適地適樹,選用當地鄉土樹種;(3)與附近植被、建筑和風景相協調;(4)對公路環境中的各種公害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不成為附近農作物傳播病蟲害的中間媒介;(5)種苗來源充足,栽植成活率高,發育良好,建植造價低;(6)耐瘠薄、抗干旱、耐修剪、易更新、管護粗放,養護費用投入少;(7)優先考慮本區公路綠化常用樹種及附近苗圃已有樹種。2、土壤要求(1)栽植或播種前應對該路段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采取相應的消毒、施肥和換土措施;(2)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最9、低土壤厚度為喬木150cm,小喬木 90cm,大灌木 60cm,小灌木 45cm,草地植被 30cm,草本花卉 30cm;(3)含有建筑垃圾及其它有害成分的土壤要進行換土或土壤改良;(4)種草地要求進行施肥、拍平和清除雜質,平整度和坡度要符合種植要求。3、苗木栽植季節要求(1)大部分地區和多數樹種仍以春栽為主,春栽應在土壤化凍返漿樹木發芽前,時期約在3 月中旬至 4 月下旬,凡易受凍或易干稍的邊緣樹種,如紫薇、針葉樹類宜春栽,少數萌芽長葉晚的樹種,如柿樹等晚春栽較易。(2)夏秋氣溫高、降雨集中,也可栽植,但只限栽植常綠針葉樹,注意掌握時機,以當地雨季于第一次下透雨干開始,或以春梢停長而秋梢未開10、始生長的間隙移植,并應縮短移植過程的時間,要隨掘、隨運、隨栽,最好選在陰天和雨前進行。有必要時可打遮陽網。(3)秋冬時節,雨季過后,土壤水份狀況好,氣溫下降。原產本區的耐寒落葉樹,如:楊、柳以秋栽為宜,栽植時間為這些樹種大部分落葉至土壤封凍前,約10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為宜。4、苗木及種子要求(1)栽植苗木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偏冠,規格及形態符合設計要求;(2)播種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種子均應注明品種、品系、產地、生產單位,采收年份、純凈度及發芽率,無病蟲害。外地引種要有檢疫合格證,發芽率達90%以上。5、定點、放線確定具體的定點、放線方法(包括平面和高度)保證栽植位置準確11、無誤,符合設計要求。6、栽植穴、溝的挖掘常綠喬木種植穴規格單位:cm 樹高土球直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100-120 30-40 40-50 60-80 120-150 40-50 50-60 80-90 150-250 70-80 80-90 100-101 250-400 80-100 90-110 120-130 400 以上140 以上120 以上180 以上落葉喬木類種植穴規格單位:cm.胸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胸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2-3 30-40 40-60 5-6 60-70 80-90 3-4 40-50 60-70 6-8 70-80 90-100 4-5 50-60 12、70-80 8-10 80-90 100-110 花灌木類種植穴規格單位:cm 冠徑種植穴深度種植穴直徑200 70-90 90-110 100 60-70 70-90 綠籬類種植穴規格單位:cm 深寬種植方式苗高單 行雙 行50-80 40 40 40 60 100-120 50 50 50 70 120-150 60 60 60 80(1)掌握好坑形地點,以定植點為圓心,按規格地面放線;(2)對質地良好的土壤,要將上部表層土和下部底層土分開堆放;(3)栽植前如果土壤過于干燥,應進行灌水浸穴;(4)栽植穴坑挖掘的大小,應根據苗木根系、土球直徑和土壤情況而定。穴坑必須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713、掘苗樹木種類苗木規格掘取規格打包方式喬木(包括落葉和常綠高分枝單干喬木)胸徑(cm)根系或土球直徑(cm)3-5 5-7 7-10 50-60 60-70 70-80 落葉灌木(包括叢生和單干低分枝灌木)高度(m)根系直徑(cm)1.2-1.5 1.5-1.8 1.8-2.0 2.0-2.5 40-50 50-60 60-70 60-70 常綠低分枝喬灌木高度(m)土球直徑(cm)土球高(cm).1.0-1.2 1.2-1.5 1.5-2.0 2.0-2.5 2.5-3.0 3.0-3.5 30 40 50 70 80 90 30 30 40 50 60 70 單股單軸6 瓣單股單軸8 瓣單14、股雙軸,間隔8cm 單股雙軸,間隔8cm 單股雙軸,間隔8cm 單股雙軸,間隔8cm(1)根據不同的植物種類,確定掘苗方法以及帶土球的大小;(2)攏冠:根據苗木類型及大小,不同程度的攏冠,并確定攏冠的位置;(3)帶土球苗木打包:根據苗木類型及土球大小采用不同打包材料及打包方法。8、苗木運輸和假植(1)苗木運輸應根據栽植量確定,苗木運到現場后應及時栽植;(2)苗木在裝卸車時應輕拿輕放,避免損傷苗木和土球散開;(3)起拿帶土球的苗木時盡可能用袋子包裝,避免用繩子捆綁;(4)土球苗木裝車時,應按車輛行駛方向,將土球向前,樹冠向后放整齊;(5)裸根喬木長途運輸時,應用蓬布遮蓋并適當補水,以保持苗木水份15、充足。裝車時應按順序放整齊;裝車后應將樹干捆好,車梆加墊層防止磨損樹干;(6)花灌木運輸時可直立裝車;(7)裝運竹類時,不得損傷鞭芽;(8)裸根苗木掘出后必須當天栽植,當天栽植不完的苗木應進行假植;(9)帶土球的小型花灌木運到工地后,應緊密排放整齊,當日栽植不完的,進行噴水,以保持土球濕潤。9、苗木的修剪(1)栽植前應進行苗木根系修剪,將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剪除,并對樹冠進行修剪,以保持地上地下平衡。(2)喬木類修剪要求落葉喬木對主干上的側枝進行短截,短截的位置應位于健壯芽處;常綠喬木枝葉集生樹干頂部的苗木不可修剪。具輪生側枝的常綠喬木用作行道樹,可剪除基部 2-3 層輪生側枝;常綠針葉樹,16、不宜修剪,只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的輪生枝和下垂枝;用作行道樹的喬木,定干高度要一致,第一分枝點以下枝條全部剪除,分枝點以上的枝條酌情疏剪或短截,并保持樹冠原形。(3)灌木及藤蔓類修剪要求帶土球的花灌木不宜作修剪,但對枯枝、病蟲枝予以剪除;枝條茂盛的大灌木,可適量的疏除部分枝條;嫁接灌木,應將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條全部剪除;攀緣類和蔓性類苗木要剪除過長部分,一般留枝長度為15cm 30cm。(4)苗木修剪質量要求剪口平滑,不得劈裂;枝條短截時保留外芽,剪口距留芽位置1cm 以上;修剪直徑 2cm 以上的大枝及根段時,截口必須削平并注意防腐。10、樹木栽植(1)樹木栽植應根據其生長習17、性和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最適宜的時期進行栽植;(2)栽植應按設計圖紙要求選擇苗木品種及規格,確定種植位置;(3)規則式栽植應保持對稱平衡,行道樹或行列栽植樹木應在一條線上,相鄰的植物規格應合理搭配高度、干徑。樹形相近的,栽植時應保持直立,不得傾斜,并注意觀賞面的合理朝向;(4)栽植帶土球樹木時,不易腐爛的包裝物必須拆除;(5)栽植時根系必須舒展,填土應分層踏實,栽植深度應與原栽植線一致;(6)樹木置于栽植穴前,應先檢查栽植穴大小及深度是否符合根系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栽植穴必須進行修整,再檢查基肥是否施入,然后澆灌底水,待水全部滲透后再栽植苗木;.(7)栽植裸根樹木時,應將栽植穴底填土呈半圓土堆18、,置入樹木填土至1/3 時,應輕進樹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觸土壤,隨填土分層踏實,填土位置比原根際線高3-5cm;(8)帶土球樹木必須踏實穴底土層,再將苗木置入穴內,填土踏實。包裝土球的難腐爛材料要及時解除后再栽植;(9)公路護坡栽植時應由上向下栽植;(10)落葉喬木栽植時應進行強修剪,適當時摘葉,使用生根激素,多澆水。11、草皮種植播種要求(1)選擇品種優良、純度高、不含雜質的種子,在播種前應做發芽試驗和催芽處理,并確定合理的播種量;(2)播種前及時澆水浸濕土壤,稍干后將表層土細耙整平,進行撒播,均勻覆土0.3-0.5cm,輕壓并噴水;(3)播種后及時噴水,水呈霧狀,且細密均勻,土壤浸透8-19、10cm,在無降雨的情況下,播種初期每天不間斷噴水,或用草簾覆蓋保持一定的濕度,發芽后及時撤除。五、養護管理公路養護管理的內容包括施肥、澆水、松土除草、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等。1、澆水(1)水源路線與多條河流、水渠交叉,河渠內均有水流,如河水水質清潔、無污染,可直接用于灌溉水源,如河水污染嚴重,則需打井取水或遠距運水。(2)澆水時期休眠期澆水:即 11 月上旬至來年 2 月下旬間的澆水。11 月澆水有利于樹木越冬防寒和防止早春干旱;2 月澆水有利于樹木發芽和新梢的旺盛生長。生長期澆水:即樹木發芽后至落葉前澆水。夏季澆水應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晚進行。(3)澆水量植物年澆水次數應根據其樹木種類、當地氣20、候條件、土壤性質來決定。澆水時應避免大水漫灌和澆不透現象。(4)澆水方法道路綠化澆水一般采用水車拉運,進行穴灌、溝灌。2、施肥施肥種類以有機肥為主,適當施入化肥;施肥方式以基肥為主;基肥與追肥兼施;肥料必須施入一定的深度,施肥后要隨時覆土,并及時澆水。(1)基肥施用的時期一般在秋分前后進行,時間不宜太晚,以免肥料不能充分腐熟,影響來年樹木及時生長,使新梢遭受凍害;(2)追肥的施用時期在樹木的生長期內均可進行,但最好在春季至夏初,時間宜早不宜晚。對初植的樹木,每年生長期內進行 23 次。(3)種肥在播種、栽植時施入的肥料。對播種可在草種播種之前進行土壤全面撒施,或播種時拌種:對栽植可在定植坑、穴21、施入和蘸根處理。(4)施肥的方法施肥分為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兩種土壤施肥:施肥的深度和范圍與樹種、樹齡、土壤和肥料有關;一般把肥料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層稍深、稍遠的地方,以有利于根系向縱深擴展,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積和吸收力。其施肥的方法有環狀施、溝狀施、放射狀施等。根外追肥:即葉面噴肥,葉面噴肥簡單易行,肥效高,吸收快。在缺水的季節或地區及施肥不方便的地方均可采用,噴肥的時間應在上午10 點以前和 4 點以后。3、松土除草松土是指在疏松行道樹、花灌木樹下的土壤,其作用是疏松土壤,除草保墑,促進樹木生長。松土可結合施肥、除草同時進行。松土深度一般為5 厘米-10 厘米,花灌木一年進行1-2 次松土,大22、喬木松土一年或隔一年進行一次。.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符合“安全、經濟、有效”的要求,同時要注意不能殺傷天敵,不能破壞天敵的生存條件,并且不得對植物造成傷害。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有多種,采用因地制宜,綜合防治,有主有副,靈活運用。在綠化設計時,對當地病蟲害嚴重發生且防治困難的樹種不宜選用;在栽植選苗時,對已感染病蟲害的苗木不應采用;在栽植或播種前,對有病源、蟲卵或幼蟲的土壤進行處理;在養護過程中,加強樹木的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工作,提高植物的抗病蟲害能力。利用農藥防治,防治時應注意:使用藥物類型一定要對癥下藥;農藥的使用要符合說明書要求;防治日期應掌握治早、治小、治了23、的原則;噴藥時間最好選擇晴天的早晨或下午,避免陰雨天或中午噴藥,以保證噴藥效果;噴藥人員應按照有關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以免造成人員中毒。利用有益生物或活性物質控制病毒治蟲,達到防治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蟲治蟲、以病毒治蟲、以菌治病。對外地調入的的苗木要通過檢疫部門進行檢疫,防止危險性病蟲害帶入栽植區內。5、整形修剪(1)單行單株樹木的整形修剪以培養單個植株的形態為主,同時考慮交通功能要求。(2)多行栽植樹木的整形修剪樹形培養要考慮樹群的整體功能效果和植株的相互影響。(3)綠籬的整形修剪以培養美觀的樹籬為主,注意籬內枝葉的疏密程度及樹籬的剪留高度,既要滿足植株的生長要求,又要充分發揮交通功能作24、用。(4)爬藤類的整形修剪一般不作修剪,只對枯死枝、病蟲枝及修除清理。6、地被植物的養護管理地被植物是指覆蓋于植物地面的低矮植物。包括草類、低矮灌木和匍匐型藤本類植物。在公路上主要用于邊坡防護,遮蔽和地面覆蓋等(1)施肥以種植前施足量基肥為主。生長期根據需要應及時補充化肥。基肥為有機肥,化肥可以用氮肥,最好為氮、磷混合肥。化肥每年可結合澆水施用1-2 次,或在降雨前施肥。草坪施肥用撒肥法。灌木、藤本植物應根部施肥。(2)澆水在幼苗期或定植后,及時的供給苗木水份,可將土壤灌水和葉面噴水結合進行。種植 2-3 年后的觀賞草類生長期年澆水5-8 次,防護草類可根據各地區的降水及土質情況不澆水或澆2-4 次。(3)修剪觀賞草類每年修剪3-5 次,剪留高度為5-8cm;防護草類每年修剪2-3次,剪留高度為15-20cm,低矮灌木年修剪2-3 次,剪留高度為 20-25 cm,藤本植物可不做修剪。(4)病蟲害防治在種植前應根據土壤中存有的病菌及蟲源用藥物進行土壤處理。在生長期內要注意及時發現病蟲害的發展動態進行噴藥和預防。及時進行地被植物的修整補缺和更新復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