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設計注意事項及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73414
2022-07-21
22頁
34.54KB
1、花壇設計注意事項及施工方案一、花卉的應用 草類為例,不可窄于5cm,一般草本花卉以能栽植2株為限。設計條紋過窄則難于表現圖案,紋樣粗寬色彩才會鮮明,使圖案清晰。 內部圖案可選擇的內容廣泛,如仿照某些工藝品的花紋、卷云等,設計成氈狀花紋;用文字或文字與紋樣組合構成圖案,如國旗、國徽、會徽等,設計要嚴格符合比例,不可改動,周邊可用紋樣裝飾,用材也要整齊,使圖案精細,多設置于莊嚴的場所:名人肖像,設計及施工均較嚴格,植物材料也要精選,從而真實體現名人形象,多布置在紀念性園地;也可選用花籃、花瓶、建筑小品、各種動物、花草、樂器等圖案或造型,可以是裝飾性,也可以有象征意義;此外還可利用一些機器構件如電動2、馬達等與模紋圖案共同組成有實用價值的各種計時器。常見的有日晷花壇、時鐘花壇及日歷花壇等。 日晷花壇:設置在公園、廣場有充分陽光照射的草地或廣場上,用毛氈花壇組成日晷的底盤,在底盤的南方立一傾斜的指針,在晴天時指針的投影可從早7時至下午5時指出正確時間。 時鐘花壇:用植物材料時鐘表盤,中心安置電動時鐘,指針高出花壇之上,可正確指示時間,設在斜坡上觀賞效果好。 日歷花壇:用植物材料組成“年”“月”“日”或“星期”等字樣,中間留出空間,用其他材料制成具體的數字填于空位,每日更換。日歷花壇也宜設于斜坡上。(三)立體花壇的設計 1.標牌花壇 花壇以東,西兩向觀賞效果好,南向光照過強,影響視覺,北向逆光,3、紋樣暗淡,裝飾效果差。也可設在道路轉角處,以觀賞角度適宜為準。有二種方法,其一用五色莧等觀葉植物為表現字體及紋樣的材料,栽種在15cm40cm70cm的扁平塑料箱內。完成整體的設計后,每箱依照設計圖案中所涉及的部分扦插植物材料,各箱拼組在一起則構成總體圖樣。之后,把塑料箱依圖案固定在豎起(可垂直,也可斜面)的鋼木架上,形成立面影觀。其二是盛花花壇的材料為主,表現字體或色彩,多為盆栽或直接種在架子內。架子為臺階式則一面觀為主,架子呈圓臺或棱臺樣階式可作四面觀。設計時要考慮階梯間的寬度及梯間高差,階梯高差小形成的花壇表面較細密。用鋼架或磚及木板成架子,然后花盆依圖案設計擺放其上,或栽植于種植槽式階4、梯架內,形成立面景觀。 設計立體花壇時要注意高度與環境協調。種植箱式可較高,臺階式不易過高。除個別場合利用立體花壇作屏障外,一般應在人的視覺觀賞范圍之內。此外,高度要與花壇面積成比例。以四面觀圓形花壇為例,一般高為花壇直徑的1/41/6較好。設計時還應注意各種形式的立面花壇不應露出架子及種植箱或花盆,充分展示植物材料的色彩或組成的圖案。此外還要考慮實施的可能性及安全性,如鋼木架的承重及安全問題等。 2.造型花壇造型物的形象依環境及花壇主題來設計,可為花籃、花瓶、動物、圖徽及建筑小品等等,色彩應與環境的格調、氣氛相吻合,比例也要與環境協調。運用毛氈花壇的手法完成造型物,常用的植物材料,如五色草類5、及小菊花。為施工布置方便,可在造型物下面安裝有輪子的可移動基座。二、花壇設計圖繪制運用小鋼筆墨線、水粉、水彩、彩筆等繪制均可(一)環境總平面圖 應標出花壇所在環境的道路、建筑邊界線、廣場及綠地等,并繪出花壇平面輪廓。依面積大小有別,通常可造用1:100或1:1000的比例。(二)花壇平面 應表明花壇的圖案紋樣及所用植物材料。如果用水彩或水粉表現,則按所設計的花色上色,或用寫意手法渲染。繪出花壇的圖案后,用阿接伯數字或符號在圖上依紋樣使用的花卉,從花壇內部向外依次編號,并與圖旁的植物材料表相對應,表內項目包括花卉的中文名、拉丁學名、株高、花色、花期、用花量等。以便于閱圖。若花壇用花隨季節變化需要6、換,也應在平面圖及材料表中予以繪制或說明。(三)立面效果圖 用來展示及說明花壇的效果及景觀。花壇中某些局部,如造型物等細部必要時需繪出立面放大圖,其比例及尺寸應準確,為制作及施工提供可靠數據。立體階式花壇還可給出階梯架的側剖面圖。(四)設計說明書 簡述花壇的主題、構思、并說明設計圖中難以表現的內容,文字宜簡練,也可附在花壇設計圖紙內。對植物材料的要求,包括育苗計劃、用苗量的計算、育苗方法、起苗、運苗及定植要求,以及花壇建立后的一些養護管理要求。上述各圖可布置在同一圖紙上,注意圖紙布圖的媒體效果。也可把設計說明書另列出來。=1m2所栽株數花壇中占的總面積 公式中株行距以冠幅大小為依據,不露地面為7、準。實際用苗量算出后,要根據花圃及施工的條件留出5%15%的耗損量。花壇總用苗量的計算:(A+A5%15%)+(B+B5%15%)+。三、花壇植物種植施工(一)、平面式花壇種植施工1、整地翻耕 花卉栽培的土壤必須深厚、肥沃、疏松。因而在種植前,一定要先整地,一般應深翻3040cm,除去草根、石頭及其他雜物。如果栽植深根性花木,還要翻耕更深一些。如土質較差,則應將表層更換好土(30cm表土)。根據需要,施加適量肥性好而又持久的已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 平面花壇,不一定呈水平狀,它的形狀也可以隨地形、位置、環境自由處理成各種簡單的幾何形狀,并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平面花壇有單面觀賞和多面觀賞等多種形8、式。 平面花壇,一般采用青磚、紅磚、石塊或水泥預制作砌邊,也有用草坪植物鋪邊的。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綠籬及低矮植物(如蔥蘭、麥冬)以及用矮欄桿圍邊以保護花壇免受人為破壞。2、定點放線 一般根據圖紙規定、直接用皮尺量好實際距離,用點線做出明顯的標記。如花壇面積較大,可改用方格法放線。 放線時,要注意先后順序,避免踩壞已放做好標志。3、起苗栽植 裸根苗應隨起隨栽,起苗應盡量注意保持根系完整。 掘帶土花苗,如花圃畦地干燥,應事先灌澆苗地。起苗時要注意保持根部土球完整,根系豐滿。如苗床土質過于松散,可用物輕輕捏實。掘起后,最好于陰涼處置放12天,再運往栽植。這樣做,既可以防止花苗土球松散,又可緩苗,有利9、其成活。 盆栽花苗,栽植時,最好將盆退下,但應注意保證盆土不松散。 平面花壇,由于管理粗放,除采用幼苗直接移栽外,也可以在花壇內直接播種。出苗后,應及時進行間苗管理。同時應根據需要,適當施用追肥。追肥后應及時澆水,球根花卉,不可施用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否則會造成球根腐爛。(二)、模紋式花壇種植施工 模紋式花壇又稱“圖案式花壇”。由于花費人工,一般均設在重點地區,種植施工應注意以下幾點。1、整地翻耕 除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外,由于它的平整要求比一般花壇高,為了防止花壇出現下沉和不均勻現象,在施工時應增加1、2次鎮壓。2、上頂子模紋式花壇的中心多數栽種蘇鐵、龍舌蘭及其他球形盆栽植物,也有在中心地帶10、布置高低層次不同的盆栽植物,稱之為“上頂子”。3、定點放線 上頂子的盆栽植物種好后,應將其他的花壇面積翻耕均勻,耙平,然后按圖紙的紋樣精確地進行放線。一般先將花壇表面等分為若干份,再分塊按照圖紙花紋,用白色細沙,撒在所劃的花紋線上。也有用鉛絲、膠合板等制成紋樣,再用它的地表面上打樣。4、栽草 一般按照圖案花紋先里后外,先左后右,先栽主要紋樣,逐次進行。如花壇面積大,栽草困難,可搭擱板或扣子匣子,操作人員踩在擱板或木匣子上栽草。栽種進可先用木槌子插眼,再將草插入眼內用手按實。要求做到苗齊,地面達到上橫一平面,縱看一條線。為了強調浮雕效果,施工人員事先用土做出形來,再把草栽到起鼓處,則會形成起伏狀11、。株行距離視五色草的大小而定,一般白草的株行距離為34cm,小葉紅草、綠草的株行距離為45cm,大葉紅草的株行距離為56cm。平均種植密度為每平方米栽草250280株。最窄的紋樣栽白草不少于3行,綠草、小葉紅、黑草不少于2行。花壇鑲邊植物火絨子、香雪球栽植距離為2030cm。5、修剪和澆水 修剪是保證五色草花紋好球的關鍵。草栽好后可先進行1次修剪,將草壓平,以后每隔1520天修剪1次。有兩種剪草法:一則平剪,紋樣和文字都剪平,頂部略高一些,邊緣略低。另一種為浮雕形,紋樣修剪成浮雕狀,即中間草高于兩邊,否則人失去養觀或露出地面。 澆水除栽好后澆1次透水外,以后應每天早晚各噴水1次。(三)、立體花12、壇種植施工 立體花壇就是用磚、木、竹、泥等制成骨架,再用花卉布置外型,使之成為獸、鳥、花瓶、花籃等立體形狀的花壇形式。種植施工有以下幾點。1、立架造型 外形結構一般應根據設計構圖,先用建筑材料制作大體相似的骨架外形,外面包以泥土,并用蒲包或草將泥固定。有時也可以用木棍作中柱,固定地上,然后再用竹條、鉛絲等扎成立架,再外包泥土及蒲包。2、栽花 立體花壇的主體花卉材料,一般多采用五色草布置,所栽小草由蒲包的縫隙中插進去。插入之前,先用鐵器鉆一小孔,插入時草根要舒展,然后用土填滿縫隙,并用手壓實,栽植的順序一般由上向下,株行距離可參考模紋式花壇。為防止植株向上彎曲,應及時修剪,并經常整理外形。 花瓶13、式的瓶口或花籃式的籃口,可以布置一些開放的鮮花。花體花壇的基床四周應布置一些草本花卉或模紋式花壇。 立體花壇應每天噴水,一般情況下每天噴水2次,天氣炎熱干旱則應多噴幾次。每次噴水要細、防止沖刷。四、花壇的養護及換花 花卉在園林應用中必須有合理的養護管理定期更換,才能生長良好和充分發揮其觀賞效果。主要歸納為下列幾項工作。(一)栽植與更換 作為重點美化而布置的一、二年生花卉,全年需進行多次與更換,才可保持其鮮艷奪目的色彩。必須事先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育苗,至含蕾待放時移栽花壇,花后給予清除更換。 華東地區的園林,花壇布置至少應于411月間保持良好的觀賞效果,為此需要更換花卉78次;如采用觀賞期較長的花14、卉,至少要更換5次。有些蔓性或植株鋪散的花卉,因苗株長大后難移栽,另有一些是需直播的花卉,都應先盆栽培育,至可供觀賞的脫盆植于花壇。近年國外普遍使用紙盆及半硬塑料盆,這對更換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園林中應用一、二年生花卉作重點美化,其育苗、更換及輔助工作等還是非常費工的,不宜大量運用。 球根花卉按種類不同,分別于春季或秋季栽植。由于球根花卉不宜在成生后移植或花落后即掘起,所以對栽植初期植株幼小或枝葉稀少種類的株行間,配植一、二年生花卉,用以覆蓋土面并以其枝葉或花朵來襯托球根花卉,是相互有益的。適應性較強的球根花卉在自然式布置種植時,不需每年采收。郁金香可隔2年、水仙隔3年,石蒜類及百合類隔315、4年掘起分栽一次。在作規則式布置時可每年掘起更新。 宿根花卉包括大多數巖生及水生花卉,常在春或秋分株栽植,根據各論中所述的生長習性不同,可23年或56年分栽一次。 地被植物大部分為宿根性,要求更較粗放;其中屬一、二年生的如選材合適,一般不需較多的管理,可讓其自播繁衍,只在種類比例失調時,進行補播或移栽小苗即可。(二)土壤要求與施肥 普遍園土適合多數花卉生長,對過劣的或工業污染的土壤(及有特殊要求的花卉),需要換入新土(客土)或施肥改良。對于多年生花卉的施肥,通常是在分株栽植時作基肥施入;一、二年生花卉主要在圃地培育時施肥,移至花壇僅供短期觀賞,一般不再施肥;只對長期長者于花壇中追液肥12次。(16、三)修剪與整理在圃地培育的草花,一般很少進行修剪,而在園林布置時,要使花容整潔,花色清新,修剪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要經常將殘花、果實(觀花者如不使其結實,往往可顯著延長花期)及枯枝黃葉剪除;毛氈花壇需要經常修剪,才能保持清晰的圖案與適宜的高度;對易倒伏的花卉需設支柱;其他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在秋冬莖葉枯黃后要及時清理或刈除;需要防寒覆蓋的可利用這些干枝葉覆蓋,但應防止病蟲害藏匿及注意田園衛生。第四節、花境應用與設計 花境是由花組成的境界,源于英國古老而傳統的私人別墅花園。它沒有規范的形式,園中主要種植主人喜受、又可在當地越冬的花卉,其中以管理簡便的宿根花卉為主要材料,隨意種在自家,園藝學家Wi17、llian Robinso(18381935)極力提倡自然花園,欣賞植物個體的自然美,并通過雜志花園宣傳他的觀點,得到一些造園者的響應。此后,別墅花園的種植方式提高了藝術性,形成了一種欣賞植物自然景觀美的新形式,被稱為宿根花卉的邊境,這就是古典的花境。 隨著時代的變遷,花境的形式和內容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其本形式和種植方式仍被保留下來。花境是模擬自然界中林地邊緣地帶多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遠用藝術手法設計的一種花卉應用形式。在園林中,不僅增加自然界觀,還有分隔空間和組織游覽路線的作用。 花境在設計形式上是沿著長軸方向演進的帶狀連續構圖,帶狀兩連是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直線或是線。其基本構圖單位是18、一組花叢。每組花叢通常由510種花卉組成,一種花卉集中栽植。猶如林緣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自然而景觀。花叢內應由主花材形成基調,次花材做為配調,由各種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觀,即每季以510種花卉為主,形成季相景觀;其它花卉為輔,用來烘托主花材的設計原則,植物材料以耐寒的可在當地越冬的宿根花卉為主,間有一些灌木、耐寒的球根花卉,或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 花境既表現了植物個體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組合的群落美。它一次種植,可多年使用,四季有景。一、花境類型(一)從設計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三類:1.單面觀賞花境 這是傳統的花境形式,多臨近道路設置,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墻、樹叢,綠籬等為北景,前面為低矮的19、邊緣植物,整體前低后高,供一面觀賞。2.雙面觀賞花境 這種花境沒有背景,多設置在草坪上或樹叢間,植物種植是中間高兩側低,供兩面觀賞。3.對應式花境 在園路的兩側,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圍設置相對應的兩個花境,這兩個花境呈左右二列式。在設計上統一考慮,作為一組景觀,多采用擬對稱的手法,以求用節奏和變化。(二)從植物選材上分,花境可分為:1.宿根花卉花境。花境全部由可露地過冬的宿根花卉組成。2.混合式花境 花境種植材料以耐寒的宿根花卉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這種花境季相分明,色彩豐富,多見應用。3.專類花卉花境 由同一屬不同種類或同一種不同品種植物為主要種植材料的花境。做專類20、花境用的宿根花卉要求花期、株形、花色等有較豐富的變化,從而體現境的特點,如百合類花境,鳶尾類花境、菊花類花境等。二、花境設置位置 花境可設置在公園、風景區,街心綠地、家庭花園及林蔭路旁。它一種帶狀布置方式,適合周邊設置,可創造出較大的空間或充分利用園林綠地中的帶狀地段。它是一種半自然式的種植方式,因而極適合周在園林中建筑、道路、綠籬等人工構筑物與自然環境之間,起到由人工到自然的過渡作用。園林綠地中可設置在以下位置: 建筑物墻基前設置的花境。形體小巧,色彩明快的建筑物前,花境可起到基礎種植的作用,軟化建筑的硬線條,連接周圍的自然風景。以13層的低矮建筑物前裝飾效果為好。圍墻、柵欄、籬笆及坡地的擋21、土墻前也可設花境。 立腳點路旁可設置花境。園林中游步道邊適合設置花境;若在道路盡頭有雕塑、噴泉等園林小品,可在道路兩邊設置花境。在邊界物設置單面觀花境,既有隔離作用又有好的美化裝飾效果。通常在花境前再設置園路或草坪,供人欣賞花境。 綠寺中較長的植籬、樹墻前可設置花境。以綠色的植籬、樹墻前效果最佳。綠色的背景使花境色彩充分表現,而花境又活化了單調的綠籬、綠墻。 寬闊的草坪上、樹叢間可設置花境。在這種綠地空間適宜設置雙面觀賞的花境,可豐富景觀,組織游覽路線。通常在花境兩側辟出游步道,以便觀賞。 宿根園、家庭花園中可設置花境。在面積較小的花園中,花境可周邊布置,是花境最常用的布置方式。依具體環境可設22、計成單面觀賞、雙面觀賞或對應式花境。三、花境設計(一)植床設計 花境的種植床是帶狀的。單面觀賞花境的后邊緣線多彩用直線,前邊緣可為直線或自由曲線。兩面觀賞花境的連緣線基本平行,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流暢的自由曲線。 花境的朝向要求:對應式花境要求長軸沿南北方向展開,以使左右兩個花境光照均勻從而達到設計構想。其他花境可自由選擇方向。但要注意到花境朝向不同,光照條件不同,因此在選擇植物時要根據花境的具體位置有所考慮。 花境大小的選擇取決于環境空間的大小。通常花境的長軸長度不限,但為管理方便及體現植物布置的節奏、韻律感,可以把過長的植床為幾段,每段長度不超過20cm為宜。段與段之間可留13m的間歇地段23、,設置座椅或其他園林小品。 花境的短長度有一定要求。就花境自身裝飾效果及觀賞者視覺要求出發,花境應有一適當的寬度。過窄不易體現群落的景觀,過寬超過視覺鑒賞范圍造成浪費,也給管理造成困難。通常,混合花境、雙面觀賞花境較宿根花境及單面觀花境寬些。下述各類花境的適宜寬度可供設計時能考:單面觀混合花境45m;單面觀宿根花境23m;雙面觀花境46m。在家庭小花園中花境可設置11.5m,一般不超過院寬的1/4。較寬的單面觀花境的種植床與背景之間可留出7080cm的小路。,以便于管理,又有通風作用,并能防止做背景的樹和灌木根系侵擾花卉。 種植床依環境土壤條件及裝飾要示可設計成平床或高床,并且應有2%4%的排24、水坡度。一般講,土質好,排水力強的土壤、設置于綠籬、樹墻前及草坪邊緣的花境宜用平床,床面后部稍高,前緣與道路或草坪相平。這種花境給人整潔感。在排水差的土質上、階地擋土墻前的花境,為了與北景協調,右用3040cm高的高床,邊緣用不規則的石塊鑲邊,使花境具有粗獷風格;若使用蔓性植物覆蓋邊緣石,又會造成柔和的自然感。(二)背景設計 單面觀花境需要背景。花境的背景依設置場所不同而異。較理想的背景是綠色的樹墻或高籬。用建筑物的墻基及各種柵欄做北景也可,以綠色或白色為宜。如果背景的顏色或質地不理想,可在背景前選種高大的綠色觀葉植物或攀援植物,形成綠色屏障,再設置花境。 背景是花境的組成部分之一,可與花境有25、一定距離,也可不留距離。總之設計時應從整體考慮。(三)邊緣設計 花境邊緣不僅確定了花境的種植范圍,也便于前面的草坪修剪和園路清掃工作。高床邊緣可用自然的石塊,磚頭、碎瓦、木條等壘砌而成。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鑲邊,以1520cm高為宜。可用同種植物,也可用不同植物,以后者更近自然。若花境前面為園路,邊緣分明、整齊,還可以在花境邊緣與環境分界處挖20cm寬、4050cm深的溝,填充金屬或塑料條板,防止邊緣植物侵蔓路面或草坪。(四)種植設計1.植物選擇 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態習性,并正確選擇適宜材料是種植設計成功的根本保證。在諸多的生態因子中,光照和溫度的要求是主要的。植物應在當地能露地越冬;在花境中背景及26、高大材料可選成局部的半陰環境,這些位置宜選用耐蔭植物。此外,如對土質、水肥的要求可在施工中和以后管理上逐步滿足,其次應根據觀賞特性選擇植物。因為花卉的觀賞物征對形成花境的景觀起決定作用。種植設計正是把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質地等主要觀賞特點進行藝術性地組合和搭配,創造出優美的群落景觀。選擇植物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在當地露地越冬,不需特殊管理的宿根花卉為主,兼顧一些小灌木及球根和一二年生花卉。 花卉有較長的花期,且花期能分散于各季節。花序有差異,有水平線條與豎直線條的交差。花色豐富多彩。 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芳香植物,花形獨特的花卉,花葉均美的材料,觀葉植物,某些禾本科植物也可選用。但27、一般不選用斑葉植物,因它們很難與花色調臺。2.色彩設計 花境的色彩主要由植物的花色來體現,植物的葉色,尤其是少量觀葉植物的葉色也是不可忽視的。 宿根花卉是色彩豐富的一類植物,加上適當選用一些球根及一、二年生花卉,使得色彩更加豐富,在花境的色彩設計中可以巧妙地利用不同的花色來創造空間或景觀效果。如把冷色占優勢的植物群放在花境后部,在視覺上有加大花境深度、增加寬度之感;在狹小的環境中用冷色調組成花境,有空間擴大感。在平面花色設計上,如有冷暖兩色的兩叢花,具有相似的株形、質地及花序時,由于冷色有收縮感,若使這兩叢花的面積或體積相當,則應適當擴大冷色花的種植面積。利用花色可產生冷、暖的心理感覺,花境的28、夏季景觀應使用冷色調的藍紫色系花,給人帶來涼意;而早春或秋天用暖色的紅、橙色系花卉組成花境,可給人暖意。在安靜休息區設置花境宜多用使用暖色調的花。花境多彩設計中主要有四種基本配色方法。 單色系設計。這種配色法不常用,只為強調某一環境的某種色調或一些特殊需要是才使用。 類似色設計。這種配色法常用于強調季節的色彩特征時使用,如早春的鵝黃色,秋天的金黃色等。有浪漫的格調,但應注意與環境協調。 補色設計。多用于花境的局部配色,使色彩鮮明,艷麗。 多色設計。這是花境中常用的方法,使花具有鮮艷、熱烈的氣氛。但應注意依花境大小選擇花色數量,若在較小的花境上使用過多的色彩反而產生雜亂感。 花境的色彩設計中還應29、注意,色彩設計不是獨立的必須與周圍的環境色彩相協調,與季節相吻合。并花植物(花色)應散布在整個花境中,避免某局部配色很好,但整個花境觀賞效果差。 較大的花境在色彩設計時,可把選用花卉的花色用水彩涂在其種植位置止,然后取透明紙罩在平面種植圖上,抄出某季節開花花卉的花色,檢查其分布情況及配色效果,可據此修改,直到使花境的花色配置及分布合理為止。3.季相設計 花境的季相交化是它的特征之一。理想的花境應四季有景或觀,寒冷地區可做天三季有景。 花境的季相是通過種植設計實現的。利用花期、花色及各季節所具有的代表性植物來創造季相景觀。如時春的報春、夏日的福祿考、秋天的菊花等。植物的花期和色彩是表現季相的主要30、因素,花境中開花植物應加接不斷,以保證各季的觀賞效果。花境在某一季節中,開花植物應散布在整個花境內,以保證花境的整體效果。4.立面設計 花境要有較好的立面觀賞效果,應充分體現群落的美觀。植株高低錯落有致,花色層次分明。產面設計充分利用植株高低錯落有致,花色層次分明。立面設計應充分利用植株的株形、株高、花序及質觀賞特性,創造出豐富美觀的立面景觀。 (1)植株高度。宿根花卉依種類不同,高度變化極大,從幾厘米到兩三米,可供充分選擇。花境的立面安排一般原則是前低后高,在實際應用高低植物可有穿插,以不遮擋視線,實現景觀效果為準。 (2)株形與花序。它們是與景觀效果相關的另兩個重要因子。結合相構成的整體外31、形,可把植物分成水平型、直線型及獨特形三大類。水平型植株圓渾,開花較密集,多為單花頂生或各類傘形花序,開花時形成水平方向的色塊,如八寶、蓍草、金光菊等。直線型植株聳直,多為頂生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形成明顯的豎線條,如火炬花,一枝黃花、飛燕草、蛇鞭菊等。獨特花形兼有水平及豎向效果,如鳶尾類、大花蔥、石蒜等。花境在立面設計上最好有這三大類植物的外形比較,尤其是平面與豎向結合的景觀效果更應突出。 (3)植株的質感。不同質感的植物搭配時要盡量做到協調。粗質地的植物顯得近,細質地的植物顯得遠等特點在設計中也可利用 立面設計除了從景觀角度出發外,還應注意植物的習性,才能維持生態的穩定性。5.平面設計平面種32、植采用自然塊狀混植方式,每塊為一組花叢,各花叢大小有變化。一般花后葉叢景觀較差的植物面積宜小些。為使開花植物分布均勻,又不因種類過多造成雜亂,可把主花材植物分為數叢種在花境不同位置。可在花后葉叢景觀差的植株前方配植其他花卉給予彌補。使用少量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草花時,應注意該種植區的材料輪換,以保持較長的觀賞期。四、設計圖繪制 花境設計圖可用小鋼筆畫墨線圖,也可用水彩,水粉畫方式繪制。(一)花境位置圖 用平面圖表示,標出花境周圍環境,如建筑物、道路、草坪及花境所在位置。依環境大小可選用1:1001:500的比例繪制。(二)花境平面圖 繪出花境邊緣線,背景和內部種植區域,以流暢曲線表示,避免出現33、死角,以求接近種植物后的自然狀態。在種植區的編號或直接注明植物,編號后需附植物材料表,包括植物名稱、株高、花期、花色等。可選用1:501:100的比例繪制。(三)花境立面效果圖可以一季景觀為例繪制,也可分別繪出各季景觀。選用1:1001:200的比例皆可。五、施工及養護管理(一)整床放線 花境施工完成后多年應用,因此需有良好的土壤。對土質差的地段換土,但應注意表層肥土及生土要分別放置,然后依次恢復原狀。通常混合式花境土壤需深翻60cm左右,篩出石塊,距床面40cm處混入腐熟的堆肥,再把表土填回,然后整平床面,稍加鎮壓。 按平面圖紙用白粉或沙在植床內放線,對有特殊土壤要求的植物,可在種植工采用局34、部換土措施。要求排水好的植物可在種植區土壤下層添加石礫。對某些根蘗性過強,易侵擾其他花卉的植物,右在種植區邊挖溝,埋入石頭,瓦礫、金屬條等進行隔離。(二)栽植及養護管理 通常按設計方案進行育苗,然后栽入花境。栽植密度以植株覆蓋床為限。若栽種小苗,則可種植密些,花前再適當疏苗;若栽植成苗,則應按設計密度栽好。栽后保持土壤濕度,直到成活。 花境種植后,隨時間推移會出現局部生長過密或稀疏的現象,需及時調整,以保證其景觀效果。早春或晚秋可更新植物(如分株或補栽),并把秋未蓋地面的落葉及經腐熟的堆肥施入土壤。管理中注意灌溉和中耕除草。混合式化境中花灌木應用時修剪,花期過后及時去除殘花等。花境實際上是一種人工群落,只有精心養護管理才休保持較好的景觀。一般花境可保持35年的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