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清從高速公路路基填筑首件(試驗路段)施工方案(2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74744
2022-07-22
22頁
62.43KB
1、佛清從高速公路北段工程建設項目 (K69+290K103+700)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目錄1、編制依據12、編制目的13、試驗內容14、試驗段工程概況24.1、試驗段確定24.2、填料選擇依據的標準24.3、施工準備24.4、工期安排45、試驗段填筑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45.1、施工方案45.1.1路基放樣45.1.2場地清理45.1.3填方路基施工45.2、施工工藝65.2.1、填土路基施工65.2.2、填石路基施工75.2.3、土石混填路堤施工86、質量保證措施87、安全保證措施108、環境保護措施109、相關要求129.1、填料及控制指標要求129.2、壓實度與碾壓遍數的關系曲線圖1410、2、附件14路基填筑首件(試驗路段)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佛(山)清(遠)從(化)高速公路北段項目工程量清單、設計圖紙等及現場考察所獲得的有關地形、水文、地質、交通、電力等資料。2、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手冊。3、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指南。4、國家、交通部、省頒布的有關公路工程的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和規程。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 F10-2006;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J F80/1-2004;7、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 (JTG E60-2008);8、公路土工試驗規程 (JTG E40-2007);9、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10、中華人民共3、和國環境保護法。2、編制目的1、通過試驗段的施工,確定能達到最大干密度的松鋪厚度、壓實機械型號及組合、碾壓速度、碾壓遍數及沉降差等參數。2、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填料在最佳松鋪厚度時達到最大干密度時的壓實機械型號及組合、碾壓速度碾壓遍數及沉降差等參數進行總結,以指導后續施工。3、路堤填方嚴格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程序展開流水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施工資料和試驗數據的分析結果,對施工機械配置方案和施工參數進行優化。3、試驗內容1、填料試驗、檢測報告等;2、壓實工藝主要參數;3、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壓時含水量允許偏差等;4、過程質量控制方法和指標;5、質量4、評價指標、標準;6、優化后的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7、原始記錄、過程記錄。4、試驗段工程概況4.1、試驗段確定為確保路基施工質量,以試驗路段技術成果指導其他路基施工,我部決定路基填土試驗路段為K71+680K71+800路基填筑,長度為120m,填方量為197640m,計劃調用土方197640m,路基縱向高程為124.783128.043,回填高度為5.84332.771m,按松鋪厚度30cm控制,共需回填約100層,計劃在第15層試驗土方路基填筑試驗,第68層試驗石方路基填筑,第912層試驗土石方混填路基施工,其余層按照取料場料源情況進行分層填筑,由于土方層數過多,計劃較緊,擬采用兩套施工機械5、。若取料場石料不能滿足石方路基填筑要求,石方路基填筑試驗段再選擇其他段落進行首件試驗段施工。4.2、填料選擇依據的標準試驗段填料取主線K72+569K73+130段落,挖方段總長561米,該段挖方824572m,其中類土方35339m,類土方188075m,類石方534778m,類石方89136m,根據地質顯示其中石方大多數為全風化砂巖。該段土樣在試驗監理工程師旁站下現場取有代表性的土樣,根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2006)的要求,依據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2007)規定的方法在試驗監理工程師旁站下進行土樣標準擊實試驗,該土樣各項指標試驗結果如下:天然含水量W液限Wl塑限6、Wp塑限指數IP最大干密度g/m3最佳含水量(%)CBR%93%94%96%3617191.8910.812.913.515.3經檢驗以上數據的土樣能滿足該試驗段的填料要求。4.3、施工準備1、機械設備情況表4.3-1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編號型號規格品牌備注1挖掘機W01EX400-51.2m3日立2挖掘機W02PC2201.0 m3日立3推土機T01TY220162KW黃河4推土機T02TY220235KW小松5壓路機Y01222J22t徐工6壓路機Y02YCT2525t三一7裝載機Z01ZL50C3.0m3柳工8平地機P01PY180132KW徐工9自卸車C0120m重汽10自卸車C027、20m重汽11自卸車C0320m重汽12自卸車C0420m重汽13自卸車C0520m重汽14自卸車C0620m重汽15灑水車S01SGZ5160GS13 m華威馳樂16加油車JY015t東風2、人員組成及分工情況表4.3-2主要人員一覽表姓名職務職責人數備注李升文生產負責人組織協調1胡云高總工技術總負責1李彪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1秋朋虎質檢工程師質量負責1高沅路基工程師技術負責1李國珍試驗工程師試驗負責1董斌試驗員試驗檢測1何暢測量工程師測量負責1秦堯現場技術員現場施工13、儀器測量儀器:全站儀兩臺、水準儀兩臺、50米鋼尺一把、5米直尺兩把、標桿20把,試驗儀器:200灌砂桶一套。4、對設計導線8、點進行了復測、加密和水準點的加密工作,并根據設計圖紙對原始地面進行了復測和計算,對K71+680K71+800段進行了施工放樣。5、機械設備已進場,人員已到位,施工便道已基本施工完成。4.4、工期安排本試驗段有效計劃工期為25天,計劃從年10月15日至年11月10日。如遇特殊天氣,導致現場不能施工,計劃工期順延。其中清表及填前碾壓:年10月15日至年10月23日路基挖運及填筑:年10月23日至年11月09日試驗段試驗及驗收:年11月09日至年11月10日5、試驗段填筑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5.1、施工方案路基放樣路基開工前我三分部首先根據交通部頒布的公路路線勘測規程中對施工測量精度對導線、中線、水9、準點復測、橫斷面檢查與補勘、增設水準點等路基內容進行了復測工作。路基施工前,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樁和路堤坡腳、路塹塹頂、邊溝等具體位置樁,并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立控制樁,其間隔不大于20m。樁上標明樁號與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在放完邊樁后,進行邊坡放樣,測定其標高及寬度,控制邊坡的大小,并在邊樁處設立明顯的填挖標志,在施工中發現樁被碰倒或丟失時及時對其補上。場地清理1、根據設計文件要求,在路基范圍內的樹木等雜物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在地面以下至少20cm內的草皮、農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運到路基范圍以外處理或運至棄土10、場。場地清理完成后,對填方地段進行全面填前碾壓,路基底壓實度達到90%。2、地進行場地清理完成后,報請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驗收,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填土。填方路基施工當清表完成后,對低洼地段先挖縱、橫向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晾曬,直至達到填前碾壓要求為止;旱地,挖臺階翻松晾曬碾壓或者換填碾壓至規范要求,報經監理工程師同意,重新放出試驗路段中、邊線,按要求每側超寬50cm。1、路基填筑施工時,先放邊線,立出施工標尺,根據松鋪厚度為25、30、35cm,每車松土數量20m3計算,計算出每車土的填土面積,并用石灰在路基上畫出范圍,形成網格,根據計算單個網格邊長分別為8m10m、7m10m、611、m10m(如下圖,以7m10m為例),控制每堆填料間距。施工標尺作為填高的基準,填土厚度用標尺桿掛線控制。填土路基碾壓施工時,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作業時分層平行攤鋪,不同土質的填料分層填筑,并盡量減少層數。先用推土機推平,當初平好的鋪筑土層在最佳含水量下(由試驗人員抽檢),開始用壓路機來回靜壓一遍,然后采用高頻率、低振幅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速度控制在36Km/h范圍內。每碾壓(包括靜壓和振動碾壓)一遍,隨機選擇碾壓后的交叉點坐標測量其高程,計算碾壓后的層厚,并測量其壓實度值,繪制碾壓遍數-壓實度關系圖。碾壓25遍后,分別按層厚、碾壓遍數和要求壓實度值分析最佳的施工參數(壓實功率、碾壓12、速度、壓實遍數、鋪筑層厚等)和機械組合。2、石方填料區松鋪厚度按40cm控制,根據填土時的方法計算出每車的填料范圍,畫出網格,單個網格按510m控制,振動碾壓采用靜壓一遍、強振3遍,然后再由試驗員采用壓實干密度孔隙率標準檢測,挖大坑(最大粒徑的1.52倍)用水袋法進行試驗,隨后每強振一次,相應試驗一次,同時采用水準儀測出相應的壓實沉降差。碾壓時壓路機由兩邊向中間(直線段),每次輪跡重疊1/3輪寬,碾壓速度控制在24Km/h。3、土石混合路基擬定松鋪厚度為30cm,以每車松土數量20m3計算,計算出單個網格邊長分別為7m10m并用石灰畫在地面上,控制每堆填料間距,填土厚度用標尺桿掛線控制。,當土13、石混合填料中石料含量小于70%時,應將土、石混合分層鋪填,但應避免尺寸較大的石塊集中,當石料含量大于70%時,應先鋪大塊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穩,再鋪小塊石料、石渣或石屑縫用推土機粗平后,再用壓路機靜壓一遍后用平地機進行精平,然后再用壓路機振動碾壓(碾壓速度控制在36Km/h范圍內)試驗人員開始用灌水法配合灌沙法跟蹤檢測壓實度,直到達到標準,最后再用壓路機靜壓一遍收光。每碾壓(包括靜壓和振動碾壓)一遍,隨機選擇碾壓后的交叉點坐標測量其高程,計算碾壓后的層厚,并測量其壓實度值,根據經驗公式Q=(-)/0.0036(Q為含石率,為壓實度值,為標準土工試驗的最大干密度值)計算其含石率,繪制碾壓遍數14、-壓實度關系圖。碾壓25遍后,分別按層厚、碾壓遍數和要求壓實度值分析最佳的施工參數(壓實功率、碾壓速度、壓實遍數、鋪筑層厚等)和機械組合。4、雨水是路基施工的大敵,在已修建的公路中因水的浸泡和下滲導致滑坡塌方等病害已屢見不鮮。為保證路基的穩定性,施工中應本著“防滑先防水”的原則,做好“三邊”工作,同時做好裂縫處理。本路段路基施工過程中排水工程提前施工,路基防護工程則緊跟主體工程施工,以確保排水和防護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即能起到作用。5.2、施工工藝5.2.1、填土路基施工1、施工工藝(1)測量放線。以線路中線樁為基準,按照設計圖放出路堤填筑邊樁線。邊樁處布設標志樁,以方便施工。(2)基底處理:將路15、堤基底整平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使其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 (3)分層填筑: 1)根據試驗室確定合格的填料,進行分層填筑壓實。同一層采用同一種填料,以利施工控制。為保證壓實后路堤寬度和邊坡密實度,填筑時每側加寬50cm填筑。每填筑23m后,用挖掘機進行初步刷坡(以保留超寬1015cm為限),刷下的余土作為棄土棄于棄土場內。2)用土做填料填筑路堤,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圍內;當填筑路堤下層時,其頂部做成4%的雙向橫坡。(4)攤鋪整平:用推土機將填料分別按層厚25cm、30cm、35cm攤鋪平整,以便獲得均勻的壓實效果。(5)機械碾壓:直線段先兩側后中央,先慢后快,由弱至強,縱向進退式進16、行。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碾壓,錯輪時,每次重疊1/3輪寬。同時壓路機主輪在前,錯輪位置選在碾壓段外,禁止快速起動、急剎車和調頭。(6)檢驗簽證: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指導、旁站、記錄、測驗,試驗人員按每遍碾壓后所測的壓實度值繪制碾壓遍數與壓實度曲線圖;測定其平均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橫坡、寬度,計算出松鋪系數;對比三種不同松鋪厚度試驗結果,從工作效率、設備組合、工程經濟等多種角度選擇較優方案寫出試驗路總結報告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行。檢驗做到及時、準確,檢驗結果內容齊全,誤差不超過規定值。2、質量檢測手段以土工試驗為依據,對填料的試驗頻次、填料含水量、填層厚度、整平程度、碾壓遍數等進17、行施工,達到既經濟有效地施工,又能確保施工質量的目的。質量檢測用灌砂法進行。壓實度檢驗:以環刀法、灌砂法為主;土石混填以灌砂法、灌水法為主;及碾壓數遍。各種填料填筑時根據92、94、95分區分別控制壓實度達到92%、94%、95%以上。每次檢測壓實度時每2000需檢測8個點。 5.2.2、填石路基施工1、填石路堤的施工順序運料卸料攤鋪大粒徑料破碎補充細料人工局部找平碾壓邊坡整修和碼砌質量檢查對不合格路段進行整修,直至合格為止進行下一層施工。2、邊坡碼砌(1)邊坡碼砌與填筑層鋪筑同時進行,以保證靠近邊坡的填料碾壓密實。(2)在填筑第二層時,碼砌進度超前,每層邊坡碼砌在碾壓前完成。碼砌后的邊坡坡率18、要符合設計要求,每層碼砌寬度在0.40.5m,坡面大致平整或做出規則的臺階。3、分層填筑(1)填筑時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壓實。(2)每層填料采用級配良好的石塊混合填筑,在路基上已撒好的510m的方格上卸料,松鋪層厚按40cm控制。石塊最大粒徑不大于壓實厚度的三分之二。大面向下擺放平穩,緊密靠攏,所有縫隙填以小石塊或石屑。(3)填筑時規劃好車輛運行路線,專人指揮傾卸;水平分層填筑時,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間。4、攤鋪平整填料卸下后,先用大型推土機粗平,使填筑層表面大致平整,然后人工配合找平、填塞孔洞。最后在每層表面填筑1020cm厚的礫石或粒徑不大于10cm的碎石,達到層面平整、無孤石突出19、,以保證碾壓密實。5、振動碾壓(1)填筑壓實時,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2)分層碾壓時,從低處起先兩側后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壓。橫向行與行之間重疊1/3輪寬。(3)壓實時繼續用小石塊或石屑填縫,直到壓實層頂面穩定、無下沉、石塊緊密、表面平整為止。6、檢驗簽證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程指導、旁站、記錄、測驗,試驗人員記錄每遍碾壓后所測的壓實沉降差及孔隙率指標;測定其平均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橫坡、寬度,計算出松鋪系數;從工作效率、設備組合、工程經濟等多種角度選擇較優方案寫出試驗路總結報告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行。檢驗做到及時、準確,檢驗結果內容齊全,誤差不超過規定值。5.2.3、土石混填路堤施工20、1、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當石料含量多于70%時,先鋪填大塊料,大面向下,設置平穩,再填小塊面料、石渣或石屑嵌縫找平,然后碾壓。其壓實作業按填石路堤的要求進行。2、石料含量為50%70%時,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每層按30cm分層。3、石料含量低于50%時,其壓實作業按填土路堤的要求進行。6、質量保證措施1、對施工用的測量儀器,要定期到制定單位進行校定,施工中發現儀器誤差過大,應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滿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2、對設計提供的測量資料進行檢查、核對,如發現問題及時補測并上報監理和設計處理。3、施工時嚴格按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4、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即作業隊自檢,工程部21、復檢,質檢員三檢。嚴格執行報檢制度,及時上報監理工程師檢查。5、現場試驗時,認真、及時地填寫試驗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以保證填方首件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6、對監理單位及業主提出的指導意見,積極采納,完善質保措施。7、路堤填筑時,應從最低處起分層填筑,逐層壓實;當原地面縱坡大于12%或橫坡陡于1:5時,應按設計要求挖臺階,臺階設置向內大于4%的坡度、寬度大于2m。8、填方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則先填路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能交替填筑,則分層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2m。9、路基填筑時,嚴格控制填料質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選擇合適的壓實時間。路基碾壓前,根據路基土含22、水量情況,適當晾曬或補充水分,確保路基平整無松散現象。碾壓密實是關鍵。壓路機先靜壓1遍,再開始振動碾壓,振動時,先弱后強,先慢后快,來回往返碾壓密實,由兩側向中間碾壓,碾壓實橫向接頭一般重疊1/3輪寬,做到碾壓均勻,無漏壓、無死角,記錄好碾壓遍數,碾壓方式和方法,碾壓行駛速度。10、加強試驗檢測:由試驗室派駐現場專職試驗員跟蹤檢測、試驗人員持證上崗,每項試驗結果都必須經試驗工程師簽認,監理審定。試驗用各種儀器的精度、靈敏度都要滿足要求,并定期進行檢驗。11、壓實度檢驗:以環刀法、灌砂法為主;土石混填以灌砂法、灌水法為主;及碾壓數遍。各種填料填筑時根據92、94、95分區分別控制壓實度達到92%23、94%、95%以上。每次檢測壓實度時每2000需檢測8個點。12、路基填筑施工控制,以土工試驗為依據進行,其內容包括填料的分類與使用的復查、填層含水量及密度(必要時強度)的檢驗,據此,按規定通過現場壓實機具試驗,確定填筑厚度和碾壓遍數。13、施工中應檢查核對填料的試驗和實際使用情況,不符合規定和要求時應予以糾正。14、在整個填筑過程中(包括換填),應對壓實土層的密度(細粒土、砂類)及其均勻性,按下列檢查范圍、頻次和取樣要求進行系統檢驗。(1)基床每填高0.3米,基床以下部分每填高0.5米檢驗一次;機械施工長度不大于100米的路基區段內抽驗不小于六個點。(2)抽驗點應包括路基中部兩個點,距邊坡24、0.51.0米各兩點。在壓實層下2/3處取樣。(3)每個抽驗點作兩個平行測定。下列情況或地段應按工程質量評定的需要,增加系統檢驗的抽驗點數;填料類別及特征有明顯變化時;填筑壓實質量可疑地段;檢驗填層密度可用小型貫入儀輔助進行;但在每一系統檢驗區內,用正規方法測定密度的檢驗點數應不少于二個。15、嚴格報表制度,對隱蔽工程檢查項目必須及時報監理工程師檢查。16、降雨時,不攤鋪填料和進行碾壓作業。每日填土作業結束時,填土表面做面2%4%的橫坡并碾壓,以防雨水下滲。17、路基的填方嚴格按招標文件及技術規范要求施工,重點部位定人定崗、責任到人。18、虛心接受監理單位及業主提出的指導意見,積極請教完善質保25、措施。7、安全保證措施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24小時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 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 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 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 場內的電路布置要規范化,電器開關設在防雨防曬的電器箱柜內,距離地面不小于1.5m。6、現場管理和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佩戴勞保用品。8、環境保護措施1、文物保護施工中,如發現歷史文物、古墓葬、古生物化石及礦藏等,就立即停工,及時向監理工程師、當地政府、文物及有關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保護,待文物管理部門作出處理后,才繼續施工。226、水土及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1)路基局部有挖方地段,選擇對地形、地貌和植被影響最小的施工方法。(2)禁止順坡棄渣毀壞河道、農田和造成水土流失,清理的表土和腐殖土運送到指定的棄渣場,并對棄渣場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防護及綠化措施。(3)在溝壑地棄土、渣時,按規范的有關要求,修建擋土墻或排水涵管,防止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借土、棄土區完工后進行平整或復耕或種草綠化。3、水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廢水,經過過濾沉淀或其他方法處理后方可排入河中。(2)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溝壕或堤壩同生活水源隔開,并避免污染生活水源。4、大氣環境及粉塵的防治(1)施工期間經常對施工機械車輛道路進行維修,進行一日兩次灑水,防27、止施工引起灰塵對鄉村和農作物的污染,防止對生產人員和其他人造成危害。(2)石灰、土和砂等材料在運輸中易飛揚用篷布履蓋嚴,且裝料適中,嚴禁超限,防止材料沿途灑落;車輛輪胎及車外用水沖洗干凈,防止污染道路。5、文明施工(1)施工現場要與廣東省建設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規定(試行)的相關規定適應;(2)三分部及工區應根據工序、進度的實際情況作好對防護設施的檢查、驗收、移交、管理等工作,以明確義務、劃分責任、加強管理;(3)必須按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標志標牌必須掛在合適的位置。主要包括“七牌一圖”,即平面布置圖、工程概況牌、工程告示牌、安全生產制度牌、消防保證制度牌、環境保衛制度牌、文明施工制度牌;(428、)嚴禁衣衫不整,注重企業形象;(5)施工現場機械停放有序,材料堆放整齊,保持施工區域整潔;(6)施工現場做到“工完場清”, 對清理場地的表層腐植土,砍伐的荊棘叢林等廢料,要運至指定的地點進行廢棄;(7)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噪音、廢氣、廢水及塵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運轉中塵埃過大時要及時灑水。(8)工地上設置文明施工員,做到動態管理,及時收集、記錄、整理、管理臺帳等資料;(9)建立防火安全組織,明確項目負責人,管理人員及操作崗位的防火安全職責;按規定配置消防器材,有專人管理;落實防火制度和措施;(10)三分部、施工隊設文明施工負責人,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實情況,組織班29、組開展“創文明班組競賽”活動;(11)施工現場車輛繁雜,應設專人指揮。9、相關要求9.1、填料及控制指標要求表9.1-1土方路基實測項目1填挖類型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cm)檢測方法和頻率值填方路基上路床(00.30)968101、每填筑層檢測;2、壓實度:每200m每壓實層測4處;3、CBR每5000m檢測一次;4、填料粒徑為每次上料前檢查。3下路床(0.300.80)96510上路堤(0.801.50)94415下路堤(1.50)93315零填及路塹路床03096810308096510表9.1-2土方路基實測項目2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30、差檢測方法和頻率權值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值路基頂檢測3縱斷高程10,-15每三層檢測;水準儀每200m測4點2中線偏位(mm)50每三層檢測;水準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2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每層檢測;米尺:每200m測4點2平整度(mm)15路基頂尺量檢測,其他層目測檢查;3m直尺:每200m測2處x10尺2橫坡(%)0.3路堤頂后每層檢測;水準儀每200m測4點1邊坡符合設計要求每填筑2m高,邊坡應進行刷坡修整; 尺量:每200m測4處1 表9.1-3填石路堤施工質量標準及檢測頻率項次檢測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或頻率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其他公路1壓實度孔隙率挖大31、坑(最大粒徑的1.52倍),用水袋法進行沉降差(自重18t以上的壓路機振壓兩遍標高差不大于2mm)水準儀:每40m測1個斷面,每個斷面測59個點2縱面高程(mm)10,2010,30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3彎沉不大于設計值4中線偏位(mm)50100經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5寬度不小于設計值米尺:每200m測4處6平整度(mm)20303m直尺:每200m測4點10尺7橫坡(%)0.30.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8邊坡坡度不陡于設計值每200m抽查4處平順度符合設計要求表9.1-4:石料施工質量控制指標表石質分區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攤鋪厚度(mm)最大粒徑(32、mm)孔隙率(%)硬質石料上路堤80150400小于層厚的2/3,26023下路堤150600小于層厚的2/3, 40025中硬石料上路堤80150400小于層厚的2/3, 26022下路堤150500小于層厚的2/3, 33024軟質石料上路堤80150300小于層厚,30020下路堤150400小于層厚,30022參照規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4.2.3條;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指南3.2.4條9.2、壓實度與碾壓遍數的關系曲線圖10、附件1、路基試驗段試驗記錄表;2、試驗段填料試驗報告。附件1:路基試驗段試驗記錄表施工單位: 監理單位:項目名稱駐地監理天氣試驗段里程樁號壓路機溫度試 驗區 號松鋪厚度(cm)碾 壓遍 數碾 壓速 度壓實厚度(cm)含水率(%)壓實度(%)數 據分 析結 論試驗區123456712345671234567檢測: 復核: 記錄:施工單位責任人: 駐地辦責任人:中心試驗室責任人: 監理工程師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