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湛高速公路路基試驗路段(96區)施工方案(2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74894
2022-07-22
21頁
205.57KB
1、汕湛高速揭博項目T11標項目部 文件名稱:土方路基(96區)試驗段施工方案文件編號:復 核 人:版 號:受控狀態:批 準 人:編 制 人:生效日期:目 錄第一章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一、編制依據1二、編制原則1第二章施工簡介2一、施工概況2二、 試驗目的2第三章 施工組織和施工安排3一、現場選段3二、 組織準備31 人員準備32、設備準備4三、技術準備51、試驗準備52、測量準備5四、施工進度安排5第四章 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6一、施工工藝61、施工工藝流程圖62、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73、路基填筑74、整理試驗結果9第五章 質量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10一、工程質量保證體系10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2、2第六章 安全保證體系及保證措施13一、建立安全保證體系13二、安全保證措施14第七章 環境保護措施15一、建立環境管理保證體系15二、環境保護措施16第八章 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及保證措施17一、文明施工管理體系17二、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7土方路基(96區)試驗段施工方案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一、 編制依據1、汕頭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羅石壩段第11標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廣東省汕頭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羅石壩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4、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5、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規定(兩冊);6、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3、;7、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技術規范;二、編制原則1、滿足業主對工程質量、工期、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要求。2、嚴格遵守招標文件明確的設計規范,施工規范和質量評定驗收標準。3、堅持技術先進性,科學合理性,經濟適用性,安全可靠性與實事求是相結合。4、對施工現場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嚴密監控,動態控制,科學管理的原則。5、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的原則。6、建立高效的組織機構、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合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則。第二章施工簡介一、施工概況本標段起點K177+210,終點K192+085,全長14.875公里。路基挖土方5511462m3,挖石方2248511m3,利用土方4307427m3,利用石方24、110570m3。項目位于山地丘陵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非常大。路基填料主要為強風化的砂巖,泥質粉砂巖以及少部分亞粘土覆蓋層。填料穩定性好,強度高,為優質的路基填料。本合同段高填深挖路基共42處,其中高填方路基24處,深挖方路基18處,最大填土高度為47.7米。為了獲得填筑土方路堤(96區)機械化大面積施工的作業參數,擬在K178+500至K178+620段進行路基填筑試驗,全長120m。本段試驗段路基處于低山丘陵單元區,山間谷底地形,路基填筑平均高度為0.8米,填方總量為3584m3。二、 試驗目的1、通過試驗路段的施工,確定碾壓機具壓實填料的松鋪厚度、碾壓遍數、土的最佳5、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最佳的機械配套。2、通過路基試驗段施工,總結出一套路基填、挖方施工合理的施工組織和機械設備的配置方式。3、通過本試驗段施工,收集相關數據,指導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達到技術質量標準。第三章 施工組織和施工安排一、現場選段 根據設計圖紙土方調配情況及現場實際情況,選擇試驗路段為K178+500K178+620。二、 組織準備1 人員準備試驗段管理及施工人員配備情況如下表。 表1 試驗段管理及施工人員配置表序號姓 名職 務工 作 職 責1黃 彬項目總工總體負責2席 剛試驗室主任具體負責3黃 勇工程部長現場技術負責4竹國勇質檢負責人現場質量負責5陳詠鋒工區長現場協調負責6王浩強試驗員6、檢測試驗7陳興華試驗員檢測試驗8郭紹榮試驗員檢測試驗9周藝波質檢員現場質檢10周克軍技術員現場技術11唐勝久測量員現場測量12劉可梁總調度現場機械設備調度2、設備準備表2 試驗段施工主要機械配置表序號機械名稱型 號單位數量1挖掘機小松350臺22推土機D6G 臺13平地機PY180臺14重型振動壓路機22T臺15重型振動壓路機26T臺16自卸車日野18t臺67裝載機夏工 XG951臺28灑水車6000L臺19全站儀拓普康3102臺110水準儀索佳C320臺2表3 試驗段施工主要機械配置表序號儀器名稱單位數量1液塑限聯合測定儀FG-III臺12多功能電動擊實儀LD140-III臺13震擊式標準振7、動篩ZBSX-92A臺14承載比(CBR)試驗儀臺15電熱鼓風恒溫干燥箱101-1臺16土壤篩(0.07540)mm臺17電子稱15、30kg臺18電動脫模器臺19路基路面回彈彎沉值測定儀(5.4mm)臺210灌砂筒(200mm、150mm)、基板臺311公路工程檢測尺3m臺212電子天平(1kg)臺213百分表臺2三、技術準備1、試驗準備 試驗室標準試驗成果匯總表(包括填料的重型擊實,塑、液限,含水量,顆粒分析等,表格附后),取代表性土樣做重型擊實試驗,確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繪制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曲線,根據土的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曲線控制土的含水量。2、測量準備 對全線的設計交8、樁進行導線復測和水平復測,并根據試驗段落位置,加密測量控制點。分層放樣測設選定做試驗的路段。四、施工進度安排表4 路基試驗段工期安排項目工期工期安排246施工準備296區試驗2數據整理2備注:總工期6天,計劃2013.12.12日開始施工。第四章 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機械化作業,主要機械采用一臺22T振動壓路機、一臺26T振動壓路機、兩臺ZL50裝載機、兩臺挖掘機、一臺推土機、一臺平地機。施工時應精細組織,測量、檢測人員和各施工環節銜接緊密,保證試驗段填筑的順利進行。施工人員計劃安排駕駛員20人,普通工人10人。一、施工工藝1、施工工藝流程圖圖1 (96區)路基試驗路施工工藝流程圖2、9、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 (1)土源選擇:根據設計圖紙土方調配情況及現場實際情況,本次試驗段計劃在K178+620K178+670的挖方段進行取土,計劃調至本段挖土方量共4300方,可滿足該段路基填筑需要。(2)土工試驗:首先對路基填筑材料即取土場取樣進行液限、塑限、塑性指數、天然含水量、界限含水量、顆粒分析、重型擊實試驗,以確定所取土壓實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 ,目前試驗報告已出。試驗結果顯示,該取土位置的土源的各項指標均滿足96區填料要求。詳見附件標準試驗(標準擊實)審核表。 (3)施工便道:經過Y212至高田橋處左轉經Y208至墩頭(便道1)即可進入試驗段位置。(4)測量工作:根據設計院10、的釘樁資料進行施工復測,恢復線路中間樁位,加密水準點,測量路基橫斷面。測量控制點滿足路基填筑要求。(5)94區交驗:K178+500至K178+620段94區已完成填筑,并進行路基交驗,可以進行96區路基填筑。3、路基填筑3.1測量放樣測量放樣94區頂碾壓符合要求后,恢復中樁和邊樁,并按設計圖紙,把每個斷面的里程樁號清晰標記,對碾壓后的94區頂高程進行測量,數據無誤后報請監理工程師請求復核。3.2填土要求(1)本試驗路段填土共分一層(96區),區松鋪厚度按2931cm控制(壓實厚度按25cm控制)。(2)用全站儀重新進行放樣,根據重測的地面標高,定出填筑邊樁(竹竿)。(3)間隔10米遠為一個斷11、面,并在每個斷面的竹竿上畫出松鋪厚度的填土標志,然后掛線控制斷面之間的填土厚度,最后灑白灰作為填土邊線。(4)填土邊線比設計要寬出0.5米,以確保路堤邊緣的壓實度。(5)每層上土前都要用白灰劃出方格網,根據汽車拖斗容量計算出方格的面積,每個方格內只卸一車土,派專人指揮定點卸車。(6)每層填筑嚴格按路基橫縱斷面坡度進行。3.3整平(1)土方回填后先用推土機(D6G)進行攤鋪推平,確保松鋪厚度,每個斷面都有標示填土高度的竹竿,相鄰的竹竿間的填土厚度可以采用拉線的辦法來控制,超填和欠填的部分可以采用推土機(D6G)并配合人工的辦法進行處理。(2)松鋪厚度滿足要求后,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機(PY180)精12、平。3.4碾壓96區采用22T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路基時遵循先輕后重、先穩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輪跡重疊的原則。第一遍靜壓,先慢后快,然后改為振動碾壓,由弱振至強振。初壓速度為1.21.5km/h,振壓22.5km/h,最大速度控制在4km/h以內。(1)碾壓前先測量土的含水量,在碾壓時土體含水量不得過高也不能過低,一般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1%2%,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碾壓。(2)碾壓時壓路機先兩側后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壓,先弱振后強振的操作程序進行。(3)每層土在松鋪整平完成后,先用壓路機靜壓一遍,再用壓路機開振動碾壓一遍。(4)各區段交接處互相重疊壓實,壓路機碾壓輪重疊輪寬的1/13、2,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密實均勻。(5)當振動壓路機碾壓完第三遍以后,試驗員開始測其壓實度并記錄。壓實度采用用灌砂法檢測,不少于8點2000m2。(6)如果壓實度滿足要求,停止碾壓,開始上第二層土,如果壓實度不滿足要求,重復碾壓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等,每碾壓一遍試驗人員就要檢測一次壓實度,測量一遍沉降量,直至壓實度滿足要求為止,最后再用壓路機靜壓收光。(7)認真做現場試驗,仔細填寫試驗記錄,通過試驗來確定宜的松鋪厚度,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進行施工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3.5檢測標準及要求(1) 壓實標準路堤應分層鋪筑,均勻壓實,壓實度應符合下表要求。表5 壓實度檢測要求序14、 號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頻率1壓實度(%)填方(m)03096每次檢測壓實度時每2000需檢測8個點。230809638015094(2)路堤中線到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表6 測量檢測要求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高程5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左、中、右各一點水準儀測量2中線到邊緣距離5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左、右各一點尺量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尺量4橫坡0.4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尺量5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100m等間距檢查6點2.5m長直尺測量4、整理試驗結果施工結束后15、,在監理工程師(檢測工程師)的認可下,將測量資料、相關試驗資料、試驗段填筑時機械配備類型和數量、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均按實際情況進行統計和整理,并加以總結,根據不同的碾壓遍數下所測得的壓實度,繪制出壓實度、碾壓遍數的關系曲線,從而得出不同壓實度所要達到的最佳碾壓遍數,得出不同機械壓實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最佳的機械配備和合理的施工組織。拿出實施性指導方案上報駐地監理,申請全線段路基96區填筑施工。第五章 質量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一、工程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由總工程師負責,成立以工程處、質檢處、機料處、施工處為成員的質量領導小組,負責對該工程的質量進行全面管理,項目部日常質量管理工作由項目部質檢處負責。16、建立和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控制機構,質量管理工作由項目總工程師具體分管,質檢處負責具體工作。圖2質量保證體系框圖圖3質量檢驗程序圖二、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要求施工技術及質量檢驗人員全面了解設計意圖,做到心中有數。每道工序實施前把有關施工技術規范、設計要求、質量標準向各施工班組進行書面交底。(2)嚴格執行工序自檢報檢制度,對關鍵工序制定出詳細的施工工藝以確保施工質量。項目質檢工程師領導工地專職質檢員對各分項工程進行全過程質量檢查,按規定做好現場檢查原始記錄,每一道工序完工后進行自檢,報質檢工程師復檢,在此基礎上報監理工程師檢查,做到道道工序有人把關,每個項目有人驗收。上一道工序驗收合格后才能17、進行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項目進行一定要返工重做至合格。(3)定期校驗工地使用的各種計量設備、檢驗、試驗設備,確保其完好。認真做好各項試驗工作,及時提供現場施工的各項技術參數,試驗人員要經常深入現場,嚴格把關,按規范規定的抽檢數進行抽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采取補救措施。每批新進場的材料都必須認真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六章 安全保證體系及保證措施一、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項目設立安全管理機構,由主管生產的項目經理任組長,工地設專業安全員,負責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生產班組設專職安全員,協助班組長做好本班組的各項安全管理活動。安全保證體系見下頁。 圖4安全保證體系框圖二、安全保證措施1、項目開工前18、,由項目經理部編制實施性安全技術措施,領導小組同意后實施。2、嚴格執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項目經理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安全交底。項目施工隊對施工班組及具體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各級專職安全員對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并作好記錄。3、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職責,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自做好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24小時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4、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針對各工序及各工種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級安全組織檢查落實,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貫徹“19、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5、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6、針對工程特點,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重點對專職安全員、安全監督崗崗員、班組長及從事特種作業的機械工、機動車輛駕駛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學習安全生產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識。未經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不準上崗。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特殊工種的安全教育和考核,嚴格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執行。7、場內的電路布置要規范化,電器開關設在防雨防曬的電器箱柜內,距離地面不小于1.5m。 第七章 環境保護措施一、建立環境管理保證體20、系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要責任人,項目生產副經理帶頭的環保管理體系,安全環保部是項目環保管理的主要部門,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環保體系,主要從思想、組織、過程、目標、制度、資金等六個方面建立全面的環保管理體系。圖5環境管理保證體系框圖二、環境保護措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地方法規、行業企業要求,并遵照執行我公司環境保護體系文件要求。在施工的同時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開發和保護并重”的原則,制定臨時設施規劃、施工環保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經業主、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并嚴格執行。同時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強化環保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施工期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化學物質、污水、廢21、料、垃圾等有害物質對河水、池塘、溪流等的污染,防止揚塵、噪音和汽油等物質對大氣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護現場內外的環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塵、有害氣體、噪音等對環境的污染。工程完工后,所有施工場地(包括臨時租用土地)都應進行清理和恢復,建筑垃圾運至棄土場統一處理,并恢復場地和工地的原有功能。搞好工程駐地的周圍環境、飲食衛生。合理規劃施工工序,盡量減少臨時占地面積,縮短使用時間,施工后期及時恢復土地原有功能,對動植物及原有水土體系加以保護。第八章 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及保證措施文明施工管理是項目施工創建“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證。為體現“建路想到行路人22、文明施工為人民”的便民思想,本企業將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作為本工程面對社會的窗口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目標: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工地的活動,做到“兩通三無五必須”及外環線指揮部對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的要求。一、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圖6文明施工體系框圖二、文明施工保證措施施工現場、生活設施、作業班組管理必須嚴格執行標準化管理規定的文明施工要求,做到規范化、標準化。(1)、根據施工現場實際需要和環境保護要求,采取隔離圍墻措施進行與外界隔離圍蔽施工。(2)、現場人員一律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遵守現場的各項規章制度,非施工人員一律不準擅自進入施工現場。(3)、工地垃圾應隨時清理,保持現場整潔,便道應專人定時清掃,確保暢通,路面整潔。(4)、建立責任到崗、到人的施工現場環保責任保證體系。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的環保法規,堅持“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壞,施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復”的基本原則。(5)、對于施工便道,在兩側危險及急彎處設置交通安全標志牌,以保證來往車輛的行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