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銅路(K0800)交叉路口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75086
2022-07-22
20頁
130.47KB
1、大足區棠香至玉龍快速通道工程龍水至玉龍段龍銅路平交路口改道專項施工方案 編 制 人: 復 核 人: 審 核 人: 2015年11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1第二章 工程概況2第三章 施工人員及機械材料情況23.1人員計劃23.2機械計劃33.3材料計劃3第四章 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44.1前期準備工作44.2進度計劃安排44.3改道施工方案44.4交通組織平面布置措施64.5交通組織施工方案8第五章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105.1 組織機構設置105.2 安全目標115.3 安全工作具體措施11第六章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36.1文明施工目標136.2文明施工措施136.3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136.42、減少擾民措施14第七章 交通事故應急預案15附件:龍銅路平交道口施工方案平面示意圖19第一章 編制說明1.1編制依據 (1) 、龍水至玉龍快速連接大道項目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合同;(2)、大足區棠香至玉龍快速通道龍水至玉龍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3)、已經審批后的總體施工組織設計;(4)、按照施工技術規范;1.2編制原則實現交通安全是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必須作為工程施工的重要內容來考慮。因此,本項目部專門設立了交通安全領導小組,在施工中采取有力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來指導檢查和督促交通組織安全工作。我項目部將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道路安3、全暢通,我公司項目部的交通組織原則如下:1、制定科學的施工進度計劃;2、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規范進行道路施工;3、制定切實可行的交通安全組織方案;4、嚴格執行國家及交通部頒布的有關施工技術安全規則和施工安全的規定。5、正確制定施工方案,堅持文明施工,安全施工;6、加強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責任制,確保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順利實施。第二章 工程概況路線起于龍水鎮,經廖家院子、雷家院子、長沙村、新院子、余家院子,止于磚房子,終點接三環高速大足出口。主線起止樁號為K0+000-K7+271,全長7.271公里,路基寬度為50.0m;龍水湖連接線止樁號為K0+000-K1+407,長1.407公里,路基寬度4、為50.0m;雙橋經開區連接線止樁號為K0+000-K3+211,長3.211公里,路基寬度為44.0m。沿線城鎮:龍水鎮,玉龍鎮,通橋鎮。龍水至三環及龍水湖連接線路基:為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50.0m,其路幅構成為:6.0m人行道+4.5m非機動車道+3.0m分隔帶+0.25m路緣帶+(13.5m +23.75m)行車道+0.5m路緣帶+(23.75m +13.5m)行車道+0.25m路緣帶+3.0m分隔帶+4.5m非機動車道+6.0m人行道。河流、公路:本項目路線途經的河流只有一條連接龍水湖水庫的小溪:公路主要與龍銅路、龍花路及機耕道進行平交。施工范圍: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涵工程、交通安5、全設施工程、綠化工程、管網工程和照明設施工程。主線K0+800處與原龍銅路平行交叉,施工該處的管網、路面等工程,需要對龍銅路的交通進行轉換。第三章 施工人員及機械材料情況3.1人員計劃表1 人員計劃序號名稱人數序號名稱人數1項目經理16質量工程師12項目技術負責人17計量工程師13測量工程師18安全員104測量員39試驗員35施工員23.2機械計劃表2 機械計劃序 號機具名稱單 位數 量備注1CASS挖掘機臺12紅巖自卸車輛53全站儀套14水準儀DS3套15小型機具若干3.3材料計劃表3 材料計劃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前方施工 注意安全B*H=800*600個10長方形 藍底 白字2前方改6、道 向右行駛B*H=800*600個4長方形 藍底 白字3前方改道 向左行駛B*H=800*600個4長方形 藍底 白字4施工路段 減速行駛B*H=800*600個6長方形 藍底 白字5限速牌600個6圓形 白底 紅字6解除限速600個6圓形 白底 黑字7頻閃燈太陽能個28告示牌處29水馬m15010錐標個2011指示牌塊2012警示帶m200第四章 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4.1前期準備工作(1)、熟悉專項施工方案。 (2)、施工前測量放樣,放樣道改路線。(3)、精心組織設備、人員、材料,確保各種資源按時進場。(4)、做好技術交底與督導工作,安排好各項檢測、交驗工作。(5)、安排專人做好作業區內的7、排水工作。(6)、安排安全專人值班制度工作。(7)、本工程施工期間的交通疏導、交通安全防護、安全指示、安全引導工作是本工程的難點。4.2進度計劃安排計劃2015年12月1日開始改移道路,2015年12月20日結束,包括水穩層,管網工程。4.3改道施工方案確保道路行車和行人安全,路線線形要順暢,利用已經成型的主線水泥穩定基層為路面,路面厚度為60cm,根據交通流量統計,道改路面按12米寬,能夠滿足車輛和行人通行要求,道改長度為150米。龍銅改道施工采用全面封閉施工,根據合同工期要求,要保證主線K0+800處的管網、路面等工程全面施工,本著安全、暢通的基本原則,確保龍銅路的車輛和行人進出安全;引導8、龍銅路的車輛和行人通行,確保最大限度消除因車輛和行人通行給施工帶來的安全威脅。為確保道改后的行車安全、暢通,結合現場實際(管網、路面工程施工等因素的影響)和對交通流量的初步分析,擬按原兩車道計劃,基本能夠滿足現有車輛通行和行人通行要求,按照以上要求組織道改方案的實施施工。(1)安全設施及交通引導說明為確保項目該項目順利進行,根據項目特點和現場實際施工環境情況,特擬定該具體方案,以保證項目順利施工。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經施工監理審核同意后施行。分別在離道改路段進口200m(前方200m施工)、100m(前方100m施工)、50m(前方50m施工)處設置明顯的提示、警示(前方施工,減速行駛;嚴禁占9、道行駛,注意行車安全)、導向標牌(向右改道、向左改道)及限速標志(限速20km通過),在道改路段出口外50m處設置解除限速20km的提示標志,要求所有標志反光效果良好。(2)交通防護圍欄施工區域內采用水馬防護圍欄,并設置反光膜。按照交通標志和標線規范(GB5768)設置交通標志和標線,確保車輛暢通和行人安全。(3)排水及照明設施兩側設置2%的橫坡,確保排水流入道路兩側的排水溝。需要增加臨時排水設施,采取臨時排水,引入現有排水設施。4.4交通組織平面布置措施為了確保夜間車輛和行人安全通行,需要設置夜間指示設施。施工區的基本區劃。根據公路養護技術規范規定,在施工時為了保證給道路使用者和施工工人提供10、最大的安全保護,本原有道路工程的交通控制區,即施工作業控制區應設置警示區前漸變區緩沖區作業區后漸變區終止區六個區段。 (1)警示區 作用:提示前方道路施工,使行車者注意交通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在該區段前,龍水街道,應設立施工預告標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斷、繞行情況,使司機有時間調整其行車速度。施工預告標志采用固定方式設置在行車方向右側醒目的地方。警示區內每隔一定距離應設置有關標志。 警示區內統一設置“前方施工”標志、“禁止超車”標志、“前方車道變窄”標志、“禁止通行”標志、“限制速度”標志等。本區域內限速為30kmh。(2)前漸變區 作用:起導流作用,引導車輛改變行駛方向,變換車道11、。 當車輛行駛至前漸變區時,行車速度應小于20kmh。在前漸變區前應設置“禁止駛入”標志。若需在夜間施工,應在該區內每5米安裝一個黃色頻閃警視信號燈,警視信號燈具要反映漸變區輪廓。 (3)緩沖區 作用:引導車流有序行進。 在緩沖區內應設置水馬進行隔離,緩沖區內不準停放器具、車輛、材料,禁止工作人員停留,以避免由于車輛失控出現的事故。 (4)作業區 作用:作業區是施工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在車道與作業區之間必須設置隔離裝置,作業區還應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的進出口。 根據施工作業的需要設置作業區長度。在該區域內全程用錐形交通標志與通行車道進行隔離。在變換車道出入口位置采用水馬隔離,設置齊全的安全標志12、及防護設施。安全設施設置在下坡等危險路段更需進一步加強,并需派專人指揮交通和維護交通標志。夜間施工應在作業區內設置照明燈。一般禁止在夜晚、雨、霧等不良天氣施工。(5)后漸變區 作用:起導流作用,引導車輛改變行駛方向,變換車道,進入正常的行駛車道。 車輛駛過施工區后,進入原有龍銅路,應利用水馬交通標志設置后漸變區,引導車輛進入正常車道。(6)終止區 作用:表示施工區的結束和施工限制的解除,位于施工區的末端。 終止區的設置長度大于20m。終止區的末端應設置解除限速標志,平面圖如下:4.5交通組織施工方案(1)施工期間,設專職防護人員。建立可靠的安全保證體系,項目部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均為13、分部主要領導和管理人員。現場專門派2名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施工安全。為保證安全,有組長帶領組員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對安全施工和交通安全做以指導。(2)安全警示及設施自施工地點向兩端各100米處設安全、減速警示牌,其中包括前方施工警示、限速警示牌,提醒過往車量,前方正在進行施工,請注意減速慢行及其它操作。半路封閉時,在封閉處端部設置指向標,提醒過往車輛按指示方向行駛。施工現場除有足夠的照明外,在警示牌上還應涂刷反光漆。隔離圈四周粘貼反光條,顯示隔離范圍,保證行車安全。基坑四周設置防護欄桿,欄桿外掛安全網,以達到文明施工和安全的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交通部門要求,在需要的地方設置減速帶,已達到車14、輛減速保證施工安全的目的。(3)交通疏導在施工期間,保障各類交通出行者的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及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安排專人指揮維持交通。施工車輛在施工區內應按規定地點有序停放,進出施工區域時應服從專人指揮,不得擅自進出。(4)交通協調措施 建立與交警部門聯系的直通道,及時反饋現場交通狀況。 開工前和施工期間定期或不定期,對所有施工人員特別是各種司乘人員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保暢技術交底,增強和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識,交通保暢人人有責。4.6主要施工控制措施(1)精心編制方案,主動消除一切影響施工因素:工程開工前,按照批復的道改方案,結合現場實際,在認真編寫針對性的專項施工計劃的同時,積極與沿線有關15、單位聯系,將本疏道方案以及施工時間、安全防護措施、文明施工措施與其溝通、研究,通過告示方式告之,取得他們的理解、支持,盡量減小其因協調問題而對施工的制約,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2)明確管理目標,按照施工工序要求,結合資源配置,確定安全、進度等管理目標,確保計劃嚴格按照要求實施。(3)明確崗位職責,完善管理措施:由項目經理全面負責、各職能部室、作業班組全力配合,加強對施工現場、施工秩序、施工安全、工地衛生與環境保護、施工交通、成品保護管理工作,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創建文明工地。(4)制作安民告示牌,施工公示牌,在施工期間,對附近的居民、企業等進出帶來不便,敬請諒解。第五章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5.1 16、組織機構設置項目經理組織機構框圖項目經理:蘇文龍項目總工:蒲黎明項目副經理:俞 波財務部:文家學試驗室:胡 濤綜合部:朱勇春總工辦:田曉峰工程部:王長海為確保施工安全,經理部將成立安全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員3人,各隊設兼職安全員1人,具體負責安全工作的實施。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確保施工的安全。蘇文龍全面負責項目組織與管理;俞波負責施工協調管理;蒲黎明負責技術支持和質量控制;王長海負責施工現場和進度管理;朱永椿負責安全設施、值班人員管理;王君負責施工安全;馮世波負責按照專項方案施工5.2 安全目標重大因工死亡責任事故為0,重傷率不超過0。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為0。不發生重大17、生產安全、道路交通責任事故。杜絕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機械設備、交通運輸、爆炸、火災、中毒等重大事故,不發生應施工造成既有管線的破壞。5.3 安全工作具體措施安全工作是搞好生產的重要因素,關系到國家、企業和職工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對于本工程,屬于在城市道路中施工,交通流量大,各種干擾多,交通安全事故很容易發生。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我們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應用系統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嚴格控制和防止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本工程工序復雜,工程施工所需機械設備較多,且要經城市道路,為了保證交通安全,設專人維持交通,以保證安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圖生活區(安全員)安全后勤保障安全信息通訊及勞18、動保護綜合辦公室及勞資專職安全員(副組長)安全領導小組 加強領導,健全組織。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領導小組,設專職安全員制定嚴第六章 確保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全線采用圍擋隔離作業區和非作業區,并在圍擋上進行公益宣傳等形式的美化。 第六章 文明施工保障措施張貼文明施工告示和監督電話告示牌,接受社會的監督;施工交通管理人員、交通協管員專職專責劃片負責,24h有人值守。6.1文明施工目標全線圍檔,施工場地達到標化要求; 不出現施工造成的對開放路面及周邊環境污染。不出現因施工造成的重大擾民事故。不出現施工造成的集體投訴、主管部門處罰及媒體負面曝光報道。所有施工設備包括吊車、砼泵車、砼運輸車等在圍檔以內作19、業、不得占用機動車道施工。配合業主在文明生產及施工期間內形象維護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6.2文明施工措施本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圍繞“文明施工,減少擾民”這個主題,從加強現場管理、改進施工方法、接受社會監督、做好周邊居民的解釋宣傳工作等四個方面入手,采取主要措施如下6.3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定期召開文明施工經驗交流會,開展優秀班組觀摩交流;規范施工現場標準化水泥攪拌控制裝置,采用商品混凝土等,防止施工塵土飛揚;運輸土方車輛的密閉裝置,輪胎沖洗等,防止車輛將泥漿水污染周邊道路;對于施工中產生的各種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落實專業環保部門清理;成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督導隊”,實施網格化巡視管理;6.4減少20、擾民措施執行相關環境噪聲管理條例,盡可能使用噪音低、塵煙少、低污染的機械設備,尾氣排放及噪聲超標的機械、設備禁止在本工程中使用。噪音來源匯總表項 目內 容施工噪音混凝土振搗、機械裝載運輸機械噪音各種施工機械設備運轉交通噪音各種車輛、爬行機械、行人摩擦噪音設備相互配合、機械本身的摩擦、機械與土體的摩擦、作業工具和作業對象的摩擦人為噪音鍾打敲擊、人群喧嘩(1)施工現場對主要噪音源如風鎬、空壓機、攪拌機等施工只準在晝間使用,并采用有效的吸聲、隔音材料制作隔聲棚或隔聲屏,或安裝消音設施,使其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降至建筑施工場界噪音限值(GB12523-90)、城市區域環境震動標準(GB10070-88)21、要求的標準之內。如因特殊情況需要在其他時間使用,須事前呈報所在地環境保護部門批準。(2)有噪聲的項目盡量避開中午12:0014:00,夜間22:00次日7:00時間段施工。(3)按規定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保養,以減少聲源。(4)對產生振動的作業,要積極采取減小振動的措施,設備選型時優先考慮低噪音、低振動設備。以減少振動對周圍的影響、保證周圍建筑物安全、保護有關單位精密儀器設備的正常精度、不損害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5)組建不少10人的保潔、保安隊伍,定點定崗,以隨時隨地維護交通、行人及公家財物安全,維護道路的整潔衛生。(6)防塵主要采用不間斷灑水保潔作業,場內不存泥、砂石等材料。(7)超過噪音限22、度的施工作業,必須控制,盡量安排白天工作,不在夜間使用。第七章 交通事故應急預案一、建立應急救援機構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組織機構組長:蘇文龍副組長:俞 波 蒲黎明組 員:王長海 田曉峰 文家學 胡濤 朱永椿 王亞琦 張維慶 石江余 王君馮世波2、主要人員聯系方式序號職務或部門聯系人聯系電話備注1 項目經理蘇文龍2 項目副經理俞 波3 總工程師蒲黎明4 綜合辦朱永椿5 工程科王長海6 總工辦田曉峰7 財務部文家學8 試驗室胡 濤9施工隊張維慶10施工隊石江余11施工隊王君12施工隊馮世波外部聯系方式: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 大足區龍水鎮中心衛生院電話號碼:023-724359報警電話23、:110交通肇事:122二、應急領導小組職責抓好日常施工安全監督檢查,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和應急搶險救援預案,并落實到施工現場。接到現場安全事故報告20分鐘內項目經理立即組織有關人員率隊趕赴現場指揮搶險救援工作。并按應急搶險職能機構開展工作。立即到現場后按照調查事故程序,開展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發生地點、經濟損失等情況,報告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時組織人員、機具、材料進行搶險修復工作。事故發生后各工區的人員、機具、材料等統一由項目經理部應急搶險指揮小組的調遣。接到項目經理部通知后應在最短時間內組織人員料具運送到現場。三、事故搶險指揮要求 事故搶險設立現場搶險領導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及分專業逐24、級負責制。項目經理經理部應急搶險領導小組成員到事故現場前,由各施工隊應急搶險領導小組負責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項目經理部應急搶險領導小組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統一組織指揮搶險救援工作。現場搶險領導小組一旦成立,各部門、各施工工區要按照應急搶險職能機構要求,迅速開展工作。首先建立通訊通道,并指定專人負責聯絡和通報情況。各參加搶險部門到達現場時,其負責人應立即向現場指揮部報到,并在現場登記,接受現場領導小組的指揮。四、應急搶險救援組織及職責根據該項目實際情況,成立應急搶險組、報警警戒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施工指揮組,各小組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工明確,25、其具體職責如下:應急搶險組:由項目經理部工程科負責,組織本施工工區內施工現場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明確分工,職責明確,迅速組織搶險救援行動,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警警戒組:由總工辦主任負責,組織搶險救援等各公共救援的報警聯絡,確定警戒范圍,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引導外部救援進入現場,并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 通訊聯絡組:由目部綜合辦主任負責通知各有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疏散引導組:由項目部試驗室主任負責現場疏散逃生路線的確定和標志的的設置,在發生事故和緊急情況時,組織引導現場危險區域人員正確及時撤離、疏散、逃生。醫療救護組:由項目部工程科科長負責,組織準備現場使用的26、醫療器械,并對現場人員的傷亡實施救治和置,送往醫院救治。后勤保障組:由項目部綜合辦主任負責,組織落實有關應急搶險救援物資的配備、租賃、購置和維護保養,在發生應急情況時,及時提供有關物資、設備的供應。事故調查組:由綜合辦主任負責,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配合上級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善后處理組:由綜合辦、財務部的部長負責,組織傷亡人員的家屬接待,參與事故處理的善后工作。施工指揮組:由項目工程科、總工辦、綜合辦負責對施工人員進行教育,整改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盡快恢復施工生產。五 應急搶險方案應急響應接警程序:當發生交通事故時,最先發現情況的人應立即報告交通事故,及時將交通事故的27、信息準確傳出。發現交通事故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管理人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項目部。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開展救援工作。同時及時將事故及受傷情況報告項目部。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或里程、工程名稱、傷亡人數、事故簡要經過、事故搶救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及時確定是否向社會相關救援機構請求支援,以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如確定需要支援,應向交通管理部門速撥打122報警電話,報告發生交通事故傷亡和傷害的地點,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標志建筑,以利相關單位迅速判斷方位。同時安排接車人員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搶救車輛,引領急救車迅速到達現場。應急救援發生交通事故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投入救援工作,各有關科(室)、工區、施工隊按照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同配合的原則,迅速開展搶救人員,盡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勢嚴重,要對癥搶救,在進行簡單包扎、止血處理的同時,向周邊120急救中心報告,請求支援,在120急救中心到來后,應速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長搶救。事故發生后,要妥善保護好事故現場,確需要移動某些物件時,應做好標記。附件:龍銅路平交道口施工方案平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