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天下河道駁岸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5384
2022-07-22
7頁
30KB
1、河道駁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分部工程概況及施工總則揚州天下是位于揚州市瘦西湖-平山堂風光帶西部的一個極具規(guī)模的開發(fā)小區(qū),本排水河道(管道)工程是其小區(qū)配套項目中一個單體工程,河道全長約160米,寬度5.0米,河底標高4.0,駁岸墻頂面基槽采用100厚碎石底層和500-850厚C25砼基礎,墻頂面采用C30鋼筋砼壓頂:管道按圖紙及甲方要求施工。 本工程基礎土方開挖采用機械結合人工施工,當溝槽底打壩抽水后即可,施工中采用明溝排水和井點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使其比基礎底板低,確保基礎底板的砌筑。墻身采用漿砌塊石,砼采用商品砼,以確保質(zhì)量,墻后回填土采用符合標準的土料回填,并分層夯實。基礎和蓋頂?shù)匿?、筋都根據(jù)設計要求砌筑,排水管、透水管位置采用人工鋪設。如需遠途運土則采用裝載機配汽車施工。在進行駁岸施工時,總體上將該工程分為兩個大的施工段來實施。第一施工段為本標段北岸駁岸,第二施工段為本標段南岸駁岸,考慮到工期要求,每個施工段可于中間段再分為兩個施工小段。施工流向可沿河岸自南向北或自北向南施工,具體可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確定,施工班組按所劃分的施工段,組織兩個施工隊進場平行作業(yè),每個施工隊以駁岸兩個沉降縫段10米為一流水作業(yè)段施工。二、具體駁岸施工程序:測量放線降水基槽開挖地基處理C25砼基礎澆筑漿砌塊石(M10)現(xiàn)澆鋼筋砼壓頂養(yǎng)生墻后回填土夯實井點拆除及掃尾。三、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1、測量放線3、(1)組建工程測量專業(yè)小組,做好儀器(經(jīng)緯儀、水準儀、鋼尺等)檢測和放線準備工作。(2)根據(jù)設計圖紙及甲方交樁記錄,做好測量放線內(nèi)業(yè)工作。測量工作一結束,立即將測量成果交招標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驗收(3)測設沿線高程控制點和軸線控制點,進行閉合復測至符合相關水準測量要求。2、降水本工程溝槽開挖深度平均5.0米,由于地下水位較高,故采取單排輕型井點降水,降水后地下水位應保持在槽底以下不小于50厘米。井點降水設備安裝注意事項如下:(1)安裝支管沖水時必須保持孔洞垂直,上下孔徑一致,保證側(cè)壁有一定厚度的砂濾層,沖孔深度應比濾管底深50厘米,必須保證底部有足夠的砂濾層。插入支管后要及時填灌砂濾層,砂濾層要達4、到濾管以上1.5米,在孔口到地面以下0.5至1米的深度范圍內(nèi)用粘土填塞,以防漏氣。支管與主管連接的軟管采用透明連接,以便隨時查看出水情況。(2)開機前認真做好抽水設備檢查,然后開機進行試運行,檢查每根支管及主管有無漏氣現(xiàn)象,出水2小時后檢查出水管內(nèi)出水是否為清水,若是渾水,必須檢查原因,排除后方可繼續(xù)開機降水。(3)在降水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認真檢查,確保水流不間斷流出,不可時開時停,造成濾管堵塞,影響降水效果。夜間必須有充足照明,以便于檢查。3、基槽開挖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條件,機械開挖與人工開挖相結合,邊坡比例根據(jù)現(xiàn)場土質(zhì)情況而定。開挖前放好溝槽中線及邊線,在開挖過程中,隨時注意開挖深度,挖出的5、土方沿線堆放,便于回填。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距設計槽底30厘米的一層土不挖,待建設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驗槽合格后,立即進行開挖 至設計槽底標高,若發(fā)生局部超挖應采用砂石回填夯實,若遇淤泥必須清除,清除后用砂石回填夯實至設計標高。4、C25砼基礎澆筑溝槽經(jīng)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立即施工基礎模板,基礎摸板采用定型鋼模板,一次立摸長度為48米,每隔2米左右采用鋼管及扣件固定模板,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跑模。項目部必須有專人負責模板工程,對基底高程、模板底高程、模板頂高程、基礎寬度、軸線定位等都必須進行全面的復核,自檢合格后報監(jiān)理驗收,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基礎砼澆筑。基礎砼采用機械拌合,拌合時間大于1.5分鐘,盡量縮短6、運輸路徑,避免二次拌合,運輸中小車不得漏漿,必要時在翻抖車內(nèi)墊塑料薄膜。砼必須使用滑槽滑入基礎位置以防砼離析。在澆筑時要振動充分,每平方米范圍內(nèi)振搗兩處,以砼表面呈現(xiàn)水泥漿和水泥漿不再塌落為度,振動時要先外后內(nèi),每移動間距不大于30厘米,振動中應避免碰到模板。砼澆筑完成后,在砼初凝之前應選取一些塊石在砼基礎上栽制石筍,石筍應深入砼不少于20厘米,石筍應不規(guī)則排列,以加強砼基礎與上部墻體的整體性。砼配合比必須經(jīng)具備資質(zhì)的實驗室對砼原材料檢測合格后的配比,同時對現(xiàn)場沙石材料進行含水量測試,根據(jù)現(xiàn)場沙石材料含水量調(diào)整后的配比。該配比必須經(jīng)現(xiàn)場監(jiān)理確認后執(zhí)行,攪拌現(xiàn)場必須設有計量工具,砂石、水泥必須準7、確計量。砼基礎應按沉降縫位置采用3氈四油瀝青油氈板斷開。5、M10漿砌塊石(1)在砌筑墻身前,應搭好木制樣架,校核樣架位置。注意選材,片石中部厚度不得小于20厘米,不得使用風化石,片石應澆水濕潤,表面的泥土、水銹應清除干凈。(2)漿砌塊石采用坐漿法砌筑,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層,外圈片石應與里層片石交錯搭接,連成一整體,片石之間應砂漿密實、飽滿,粘結牢固。(3)墻身砌體應分層砌筑,砌體較長時可分段、分層砌筑,但兩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一般不宜超過1.2米,分段位置應設在沉降縫處,各段水平砌縫應大致一致,各砌層應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層,外圈片石應與里層片石交錯搭接,連成一體。砌體外8、露面應選用較規(guī)則片石,必要時應加工,砌體里層應砌筑整齊,分層應與外圈一致,先鋪設一層適當厚度的砂漿,再安放片石和填塞砌縫,根據(jù)圖紙要求,砌體外露面應勾縫,在砌筑時,外露面應預留2厘米厚空縫作勾縫之用,砌體隱蔽面應隨砌隨刮平,不另勾縫。各砌層的片石應安放穩(wěn)固,片石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豎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片石側(cè)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6溝槽回填土施工(1)回填必須先清理底部,基礎內(nèi)不得有建筑垃圾、腐植物、淤泥、草皮及生活垃圾,回填前應將底部整平夯實后再分層回填。在窨井周圍和管道兩側(cè)及管頂以上50的回填土,每層土松鋪厚度不得大于15,均應對稱9、地或同時進行回填并注意保護管道、接口完好。回填后用打夯機或人工進行夯實,打夯前對土初步平整,然后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接,兩遍縱橫交叉分層打夯。管頂50以上的回填土,每層土松鋪厚度不得大于30,回填后將土整平,用10T壓路機碾壓,直到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層填土。(2)回填土時注意以下事項:1)嚴格控制每層回填土厚度,每層回填厚度人工不得大于15,機械不得大于30。2)嚴格控制回填土的質(zhì)量和含水率、夯實遍數(shù)(通過試驗確定),防止回填土下沉影響工程質(zhì)量。3)雨天不得進行回填土的施工,如必須施工時,要分段盡快完成,且要采用碎石類或砂土類填料,現(xiàn)場要有防雨措施,以防止地表水浸入。4)回填時,10、要注意保護有關軸線和水準點、高程防止碰撞下沉。5)回填好的土如遭雨侵,要把稀泥鏟除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7、C30鋼筋砼土壓頂壓頂模板必須有專人負責線型,做到壓頂線條順直、流暢。每隔2米左右采用鋼管及扣件固定模板,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跑模。壓頂采取每48米澆筑一次,壓頂鋼筋應在沉降縫處斷開,壓頂沉降縫同樣采用三氈四油瀝青板斷開。壓頂砼采用機械拌合,拌合時間大于1.5分鐘,盡量縮短運輸路徑,避免二次拌合,運輸中小車不得漏漿,必要時在翻抖車內(nèi)墊塑料膜。在澆筑時要振動充分,每平方米范圍內(nèi)振搗兩處,以砼表面呈現(xiàn)水泥漿和水泥漿不再塌落為度,振動時要先外后內(nèi),每移動間距不大于30厘米,振動中應避免碰到模板避11、免碰到壓頂鋼筋。8、勾縫擋墻砌筑完成后,采用1:2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對于高擋墻勾縫時應搭設簡易腳手,實施時應嚴格掌握勾縫砂漿配合比,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黃砂宜使用中、粗砂。勾縫砂漿流動性一般控制在45厘米。如果采用凸縫則分兩次勾成,平縫應順石縫進行,縫與石面抹平。勾縫前要進行檢查,如有孔洞應填塞適量石塊修補,并先撒水濕縫,刮縫深度宜大于2厘米。用勾縫砂漿補平,并劃成粗糙面,待初凝后抹上第二層砂漿出1厘米,用寬2厘米的勾縫工具拉平,再用灰抿壓實抹光。勾縫后應及時潮濕養(yǎng)生,防止勾縫水泥砂漿開裂、脫空。9、成品養(yǎng)護、回填及掃尾擋土墻砌筑完成后,12小時內(nèi)開始澆水養(yǎng)生7天,氣溫干燥時應用草袋或薄膜覆蓋,每3小時撒水一次。擋土墻需要待砂漿強度達70%以上時,方可回填墻后土,填土不可采用膨脹性和高塑性土壤,應選用透水性較好的土質(zhì)分層回填,選用蛙夯夯實,每層松厚不大于30厘米,另外在回填土時,嚴禁破壞泄水孔周圍的砂礫濾水層,并需逐層填筑逐層夯實,最后將井點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