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工程(旋挖樁)施工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5947
2022-07-22
4頁
44.01KB
1、樁基礎工程(旋挖鉆)施工方案1. 概述1.1 工藝原理旋挖鉆成孔施工法,又稱鉆斗施工法,成孔原理是在一個可閉合開啟的鉆斗的底部及側邊鑲焊切削刀具,在伸縮鉆桿旋轉驅動下,旋轉切削挖掘土層,同時切削挖掘下來的土渣進入鉆斗內,裝滿后提出孔外卸土,如此循環形成樁孔。此工藝有噪音低,低振動,扭矩大,成孔速度快,無泥漿循環等優點。缺點是在粘性大的土,淤泥土層中施工回旋阻力大,鉆進效率低,容易糊鉆。適用于填土層,粘土層,沙土層,以及短螺旋不易鉆進的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層。1.2工程概括(根據設計圖紙定)2. 施工準備2.1技術準備2.1.1掌握場地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2.1.2熟悉設計圖紙和技術要求,2、編寫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2.1.3了解場地臨近區的房屋等特殊建筑物分布情況,場地障礙物(舊地基,地下工程,管線等)的分布。2.1.4準備施工用的各種表格,規范。2.2主要機具設備 旋挖鉆機,自卸汽車,吊車,挖機,混凝土導管,隔水栓,料斗等。2.3作業條件2.3.1合理布局施工場地,清理平整場地,達到三通一平,挖好穩定泥漿池。2.3.2對場地機具進行安裝調試,確保正常。2.3.3引好樁控制線和高程,施工中經常復測。2.3.4原材料進廠,鋼筋籠按設計圖紙加工。2.3.5正式施工前試成孔,已確保了解地層情況并檢查所選機具設備施工工藝是否符合要求。2.4勞動力安排:技術員四人,負責質量管理,管理人3、員五人,負責現場施工管理(保證有施工就有人管理)配備普工12人。 2.5施工工期計劃安排:施工班組務必根據進度要求,本著優質,快速,高效的目標,在合同期內完成全部樁基。3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方法。3.1施工工藝流程鉆機就位開孔設置護筒并注入穩定液旋挖鉆進清孔下鋼筋籠放導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拔出導管拔出護筒由流程圖可知,此工藝的特別之處在于配置泥漿和補充泥漿,在旋進過程中,泥漿的各項性能指標要合格。同時要及時補充泥漿,以確??變葔毫Γ乐顾住?.2施工工藝要點3.2.1鉆孔前放樁中心點,利用引樁確定護筒位置。誤差控制在5mm以內。3.2.2設置護筒:根據樁位點設置護筒,護筒的直徑應大于鉆機直徑14、00mm,護筒位置埋設偏差不大于50mm,傾斜度不大于0.5%,護筒于孔壁應用粘土填實,施工中護筒的埋設利用旋挖鉆筒式鉆頭,待護筒位置確定后用鉆桿將其垂直按人土層,利用四個控制樁點復測,護筒與樁基中心線是否一致,并用油漆在護筒邊做好記號。埋深護筒:在粘土中不小于一米,沙層中不少于1.5m,護筒應高于地面0.3m,隨后注入穩定液,并控制穩定液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3.2.4鉆機就位:旋轉鉆機底盤為伸縮式自動整平裝置,利用操作室中的電子儀表讀數,使鉆頭對準樁位中心線時鎖定各項數據即可,不需再調整,誤差控制在2cm以內。3.2.5鉆進:鉆機就位后泥漿配置合格后,開始鉆進,鉆進后每次回尺控制在60cm5、左右。剛開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穩,提斗要慢,特別是在孔口58m段時注意通過控制室來監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時調整,必須保證每挖一桶向孔內注漿,保持孔內泥漿高度,已增加壓力保證孔壁質量。3.2.6清孔:鉆進至設計深度后,將鉆斗留在原地旋轉數圈,將孔底廢渣盡量裝入斗內,起鉆后對空低進行清理,一般用沉渣處理鉆斗來排除沉渣,若沉淀時間太長采用水泵進行循環。3.2.7鋼筋籠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籠擺放場地平整,鋼筋籠在開鉆前必須驗收后,方可開鉆。下放鋼筋籠要順直,嚴禁擺動碰到孔壁,就位后焊制定位鋼筋和吊筋。3.2.8鋼筋籠到位固定后下導管,避免導管與鋼筋籠碰撞,遇導管難下后及時查明原因,導管直6、徑為200mm300mm,內壁表面光滑并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管段的接頭應采用密封圈密封,接頭要打黃油,以便于拆裝。要嚴格計算導管長度,導管放置在孔中心,使導管的澆筑面積覆蓋孔徑,導管的有效半徑為46m,導管第一節底管不少于4m。3.2.9二次清孔:將氣管插入導管內,氣管底部與導管底部最小距離2m,壓縮空氣從氣管吹出,如能使導管在底部不停擺動,就能全部排出鉆渣。對于深度小于10m的樁基,采用空吸泵清渣,澆注前沉渣厚度滿足設計要求。要求少于5cm.3.2.10灌注混凝土成樁: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應具備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澆筑前為使隔水栓順利排出,導管底部離孔底距離約3050cm使導管一次性埋管7、約1m以上。混凝土連續澆筑至設計標高,澆筑過程中導管埋深控制在26m,嚴禁將導管拔出混凝土面,應設專人測導管埋深和混凝土面高度。4質量控制4.1鋼筋籠質檢標準4.1.1主控項目1主筋間距允許偏差: +1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2長度允許偏差: +10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4.1.2一般項目1鋼筋材料質量滿足設計要求。檢查數量:根據規定 檢查辦法:根據規定2箍筋間距允許偏差:+1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3直徑允許偏差: +1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 4.2混凝土樁質量檢測標準4.2.1主控項目1樁位偏差滿足8、下表規定:按圖紙要求:單樁承臺允許100mm,多樁承臺允許100mm。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基坑開挖前量護筒,開挖后量樁。2孔深允許偏差:+30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重錘測,或測鉆桿,套筒長度,嵌巖樁必須保證設計嵌巖深度。4.2.2一般項目垂直度允許偏差:0.5%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超聲波檢測樁基直徑允許偏差:+5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超聲波檢測穩定液比重:1.021.2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比重計檢測,距孔底50cm取樣穩定液標高:高于地下水0.51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目測沉渣厚度:5c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9、方法:沉渣儀或重錘測量 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 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坍落度儀鋼筋籠安裝深度允許偏差:+100mm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混凝土充盈度:1檢查數量: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檢查每條樁的實際混凝土灌注量5質量控制措施5.1護筒埋設:護筒既保護孔壁,又是鉆孔的導向,必須保證護筒的垂直度。為防止漏漿,護筒周圍需要夯實,最好用粘土封口。在上層土質差的情況下,將護筒加長至46m,提供護壁效果。在松散的雜填土和流沙層成孔時,加大泥漿比重,增加粘度,以便形成較好的孔壁。5.2對穩定液的要求。1泥漿比重控制在1.051.1之間 2粘度在1822s3含沙率4%定期測試各10、種性能技術指標,出現問題及時解決。5.3孔底沉渣控制旋挖鉆的切削,提升上的機理與常用回旋鉆的正反循環成孔的提升形式完全不同。前者是通過鉆斗把孔底原狀土切削成條形狀載入鉆斗提升出土,后者是通過鉆頭把孔底原狀土打碎由泥漿循環帶出土面。前者底部面緩,鉆至設計標高對土的擾動很少,沒有聚淤料斗,所以要加強穩定液的管理,控制穩定液的性能指標,提供粘度,防止快速沉淀,還要控制終孔前鉆斗的旋挖量。5.4復測孔深和穩定液的比重:為保證混凝土灌注質量,在混凝土澆筑前,一定要檢查泥漿比重是否小于1.15,否則采用換漿處理方法。要復檢孔深,判斷是否有塌孔現象。5.5對導管的要求:使用前作密水試驗,以檢查其接頭是否密封11、,是否漏水,漏漿。導管上料斗的體積,根據鉆孔樁樁長和導管埋深來確定,一般采用3m3斗。以確保首批混凝土的導管埋深。5.6混凝土的要求:由于樁內混凝土不能振搗,主要依靠混凝土的自重壓密,及混凝土的流動成型。必須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澆筑時間和和易性。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要連續澆筑不得停頓。由于混凝土澆筑到上面時,泥漿會和混凝土混合,混凝土實際標高比設計標高高0.51.0m,保證設計標高混凝土質量,最后用機械破樁頭處理。5.7其它事項成孔過程中,發生偏孔、塌孔、護筒周圍泥漿和地面沉降的情況時,應停止鉆進,經采取措施后方能繼續施工。鉆進硬層,回次進尺深度少,斗內泥渣太少時,可換用小直徑筒形12、齒狀鉆斗,先鉆一小孔,然后再用鉆斗擴孔鉆進。也可以短螺旋鉆進,然后下鉆斗撈渣。鉆進速度可以根據土層的情況,孔徑、孔深、鉆機負荷以及成孔質量等具體情況而定。在砂卵、卵石地層中鉆進,為保護孔壁穩定,可先向孔中投入粘土球,下入孔內的鉆斗,其底盤進渣口必須裝閉合閥板,防止提鉆時砂卵石從底部漏落孔內。循環用于穩定液配制的粘土來源。因本地粘性較高的土不多,來源比較困難。由于地質條件報告沒有出,無法針對地質情況來確定最終的施工方案。6安全環保措施6.1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設立現場專職安全員(由現場施工員兼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6.2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進入工地必須佩戴安全帽、穿工作13、服、高空作業時必須穿防滑鞋、戴手套和系安全繩。6.3施工現場所有機械設備、防護措施、安全裝置、電源盒個人勞保用品必須定期檢查,確保完好和使用安全。6.4鉆機鉆進時,孔口作業人員要集中精力,鉆具需要懸掛或擺放時,必須牢固墊穩,操作人員不得離崗。6.5隨時檢查鉆機及周邊地面有無裂縫現象,防止鉆機架和護筒發生傾斜和下沉。6.6在危及人生安全的位置要設立醒目警示牌標志,嚴禁人員靠近。6.7用電設備必須有良好的接地和漏電裝置。非電工不得隨意搬動和拆除電器設備。對電線進行架空或深埋。6.8裝吊重型材料和設備必須專人統一指揮。6.9成孔后要覆蓋和回填,以防人、物墜入。6.10廢棄的穩定液、泥渣按規定和指定地點廢棄處理。-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