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船挖泥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014
2022-07-22
5頁
23.09KB
1、抓斗船挖泥施工工藝淺析作者賈清國劉學武摘要:本文主要對在福州港平潭港區航道工程中抓斗船的施工工藝進行介紹,目的在于為相似工程積累經驗。關鍵詞:航道疏浚抓斗船施工工藝一、工程概況福州港平潭港區進港航道(金井航道)工程位于平潭港區金井作業區。航道全長11.06km,需疏浚長度約3.2KM,航道有效底寬300m,設計底高程為-15.4m,疏浚工程計算超寬取3.0m,計算超深取0.4m,疏浚邊坡取1:7。疏浚土質主要為2級淤泥混砂和8級中細砂。二、編制依據原交通部頒疏浚工程技術規范(JTJ319-99);原交通部頒水運工程測量規范(JTJ203-2001);交通運輸部頒水運工程測量質量檢驗標準(JTS2、258-2008);交通運輸部頒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S257-2008)三、施工工藝流程抓斗船是通過抓斗自重切土挖泥,其過程為張開空泥斗拋入開挖點-閉土切土-提升重斗-轉動斗臂將重斗移到泥駁上方-開斗卸泥-反向轉動斗臂將空斗拋入開挖點施工準備測量定位系統建立運泥船??孔ザ反ザ反v位定位運泥船裝泥抓斗船挖泥運泥及拋泥抓斗船橫、縱移動運泥船返回測量驗收四、主要施工方法1、建立測量控制網測量控制建立GPS基準站和GPS測量系統相對坐標系,對施工挖泥進行總體平面測量控制。選用GPS測量系統(Trimble5700),在項目部建立基準站,船上使用流動站接受基站發送改正參數進行挖泥船施工定位,挖泥3、測量控制軟件采用南方自由行軟件進行定位施工。建立挖泥平面網格根據航道有效疏浚寬度、平均原始高程、邊坡坡比及抓斗船合適開挖寬度20m,航道開挖分18條。船地120m船地2船地3船地4-船地18在每個船地在進行縱橫向分條形成小網格,小網格縱向為5m,橫向為2m,每個小網格代表抓斗船開口尺寸。把已經分好的網格的全部挖泥區位置圖連同開挖設計輪廓線一起輸入自由行軟件,由軟件控制挖泥平面位置,在挖泥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網格劃分施工。船上GPS的控制在每個抓斗船上配置一套GPS和1套電子羅經,分別用于控制船舶位置和姿態。電腦顯示器設置在駕駛室內,由操作人員根據電腦指示進行挖泥船的位置定位和施工移位。2、挖泥船4、駐位定位在完成各項進場準備工作后,施工人員根據電腦顯示位置會同船長將抓斗船拖帶至施工工區并進行駐位工作。在完成駐位工作后,根據已建立的施工區域小網格,對挖泥船進行精確定位,使每一抓的位置對應每一小網格,按分區、分船地、分層施工方法進行施工。每一抓及每一船地完成后,由操作手根據電腦顯示器顯示指揮船舶移位進行下一斷面的施工。3、挖泥方法挖泥原則挖泥船縱向上由東向西,橫向上由中間向兩側開挖,將航道沿縱向劃分為三段,按段施工,各挖泥船在劃定區段施工。挖泥方法挖泥按照“縱移挖長、橫移挖寬”方法進行。挖泥船移位一次的寬度為挖泥船自身船寬的寬度;挖泥船每次前移長度為抓斗一次向前開挖的長度。每一挖泥區作業前,5、應根據航開挖寬度和船寬計算該航道橫向開挖條數。挖泥船縱向挖完一個斷面后,應絞錨前進一定距離開始下一斷面開挖,前進的距離略小于抓斗張開長度,防止漏挖。分層開挖及高程與平整度控制根據設計圖紙及泥層厚度,采取分層開挖的方法進行航道疏浚,每層開挖厚度以一斗的抓深為一層,每層厚度控制在2m以內。最后一層應嚴格控制下抓深度及抓距,保證開挖至設計底高程及預留一定的超挖深度。上一斗與下一斗之間應重疊1/4或1/3,防止漏抓及保證開挖的平整度。邊坡挖泥根據工程地質及設計資料,邊坡開挖坡比設計為1:7,采用分層階梯開挖,按照“下超上欠,超欠平衡”的原則施工,最后自然塌落形成邊坡。施工記錄挖泥作業前把已建立好的總挖6、泥施工區域網格圖和各區段網格圖交給操作人員,操作人員根據網格圖進行作于并標記已開挖位置,以防每作業班交接過程中漏挖及重復施工。挖泥船拋錨、起錨及移船抓斗挖泥船拋錨、起錨由專人指揮,事先要了解錨區的潮流流向及流速,海床持錨情況。拋錨應先拋上流方向的錨,然后松纜再拋下流方向的錨;起錨相反,應先起潮流下游方向的錨,帶好拖輪后再起上游錨。每次拋錨位置事先由技術人員按照挖泥位置長度,流速流向及纜繩長度等確定拋錨距離及角度,由船長指揮拋錨定位。由于挖泥船需要拋錨定位及移船,為了防止“壓錨”造成危險,除挖泥船和泥駁外,其他船只不能再在挖泥船拋錨范圍內進行拋錨施工小范圍移船在同一挖泥區內挖泥船的橫移及縱移屬小7、范圍移船,抓斗挖泥船主要靠絞、放錨纜來完成;絞、放錨纜不能滿足移船要求時,使用小型拋錨艇為挖泥船移錨,使定位后的挖泥船又可在新的范圍內通過絞、放纜進行定位施工。大范圍移船抓斗挖泥船由一個區段移至下一個區段施工需進行大范圍移船,大范圍移船應收起全部錨纜,用拖輪拖帶至新的施工區段重新拋錨挖泥。所有的拋錨位置事先由技術人員計算確定,以最大效率為原則,避免反復起、拋錨。絞錨結束后和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錨纜進行檢查,發現走錨、松纜要及時采取措施,并重新校對船位,保證船位準確。挖泥棄土由于挖泥土方量較大,設立了專門的拋泥區,利用船上自帶的GPS系統向指定的區域進行棄土。本工程的拋泥區在航道外側草嶼島東南側,平均運距約4.5海里。1000方泥駁往返約2小時,650方泥駁往返約3小時。簡單功效分析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設備選擇設計向導,抓斗挖泥船的施工效率為:P=60VfmKt/Kkt式中:P-抓斗挖泥船的施工效率;V-挖泥船的斗容,取16方;Kt-工作時間利用系數;t=t1/(t1+t2+t3)t1-機械設備運轉時間t2-生產性停歇時間t3-非生產性停歇時間根據以往的經驗及試挖統計,Kt取0.8Kk-土的攪動系數取1.1fm-抓斗充泥系數去0.9t-每次作業循環時間,根據統計按2.5分鐘計則抓斗挖泥船的施工效率為:3P=(60160.90.8)/(1.12.5)=251m/h.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