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施工方案及方法(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078
2022-07-22
8頁
219.50KB
1、樁基施工方案及方法1. 編制依據本方案是依據四川川北公路規劃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的劍閣縣王河吼獅公路柘壩西河大橋設計圖及有關施工的技術標準、規范和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我部的施工條件而編制的。2. 工程概況此工程位于劍閣縣元山鎮柘壩鄉西河渡口上,地理位置為東經10529,北緯3142。訪橋全長206.04米,起于路線設計樁號K0+132.719,止于K0+338.759米處。橋梁與河流基本正交。縱面為平坡,平面為直線。橋梁設計鉆孔樁直徑為:橋臺2.0 m,樁底平均標高為416.427m,設計鉆孔樁4根;橋墩1.5m,樁底平均標高為405.830 m,設計鉆孔樁計18根。3.1施工準備 3.1.12、測量放樣(1)在導線復測合格的前提下,利用閉合測量將導線點引至施工地點附近一穩固處,經復核符合要求 后,作為橋梁施工平面位置、標高控制點。(2)施工前依據設計要求先核對橋梁基底標高,依據橋梁的結構尺寸定出橋梁的中軸線。3.1.2現場調查依據設計資料及定出的橋梁中線,結合現場實際地形、地質情況,認真對施工范圍內是否有對施工影響的構造物、樹木等,如有則及時聯系有關單位解決。3.1.3材料準備根據設計和有關施工規范要求選定橋梁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片(塊)石和鋼筋等材料的品種和規格,并按設計和有關規范取樣進行原材料檢驗,以檢驗合格的原材料由項目部材料管理人員根據工程進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現場。樁基3、主要材料表附表一部位工程項目單位數量備注人工挖孔M/根157/10松土M3148.5軟土M380.12次堅石M3137.5護壁C20M346.12機械沖孔173/12普土M341.1軟石M337.1次堅石M394.8灌注樁級鋼筋Kg7166.08級鋼筋Kg39070.24C30M3659.83.1.4施工人員和機具所需的管理及施工人員已經到場,各類機具和設備已配齊,性能良好,并已到位。樁基施工所需勞動力和機械設備見附表二和附表三。勞動力安排計劃表 附表二序 號工 種 或 崗 位人數(人)計 劃 進 場 時 間1各級管理及技術人員10主要管理、技術人員簽訂合同后7天內2測量工6簽訂合同后7天內34、試驗工4簽訂合同后7天內4汽車司機2簽訂合同后7天內5機械司機8部分簽訂合同后7天內6混凝土工36簽訂合同后7天內7支架工12簽訂合同后14天內8起重工6簽訂合同后30天內9鋼筋工26簽訂合同后7天內10電焊工8簽訂合同后7天內11木工8簽訂合同后7天內12修理工2簽訂合同后1天內13水電工1簽訂合同后7天內14安全員1簽訂合同后7天內15質檢員2簽訂合同后7天內18普通工40根據施工需要進場19合計172主要機械安排計劃表 附表三序 號設 備 種 類數 量(臺、套)計 劃 進 場 時 間1推土機2三天內2挖掘機2三天內3裝載機2三天內4電動空壓機2三天內5軌道式龍門吊1一個月內6平板拖車2三5、天內7沖擊鉆機2三天內8自卸汽車5三天內9砼拌合機2三天內10回旋鉆機4三天內11抽排水/泥漿泵20/3三天內12鋼筋加工設備1三天內13DJS500強制性自動計量拌合機2一周內14變壓器/發電機2/2三天內15汽車吊機2三天內16其余機械設備12三天內17試驗、質檢儀器1三天內18預應力鋼筋張拉機具2一個月內19DF50/150型架橋機1根據施工需要進場20瀝青砼拌和站1根據施工需要進場21瀝青攤鋪機1根據施工需要進場3.2施工方案3.2.1基坑開挖本橋0#3#可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其余墩臺為沖孔灌注樁基礎。對位于水中的2#6#墩鉆孔樁,其施工采用兩期圍堰的方法:第一期圍堰從1#墩至4#6、墩5#墩之間,圍堰采用袋裝砂土中間夾粘土墻的方式。一期圍堰后,將堰內水抽干,平整河床底地面,然后鉆機就位施工,待堰內所有鉆孔樁完成后,立即開始2#4#墩承臺施工,并將2#4#墩身蓋梁施工完畢,隨后拆除一期圍堰,將滸溪河水改道后進行6#至4#5#墩間的二期圍堰,以同樣的方法完成5#、6#墩鉆孔樁基礎、承臺、墩身及蓋梁施工任務。最后拆除二期圍堰。(詳見如下示意圖)圍 堰 示 意 圖3.2.2鉆孔樁施工工藝說明如下:樁基沖孔的方法(1)根據橋位現場實際情況,由于施工期間橋址水位較高,施工時采用木樁搭設樁基礎施工平臺,整平場地,測放樁位;(2)護筒采用4mm 鋼板加工而成,直徑為分別為 130cm 和7、190cm,對于陸上埋設采用挖掘機及錘打相結合,水中護筒埋設采用導向裝置,振動錘打,確保護筒的垂直度1%及中心偏移不大于5cm,并穿透河床底部淤質粘土層。鋼護筒頂端適當高出地面或水平面30cm,并基本與支架平臺持平。(3)根據現場地質情況,擬采用GPS-1500 型旋轉鉆機。在鉆孔施工過程中,配制優質泥漿,切實作好泥漿的護壁工作,防止坍孔和縮孔的發生。鉆進時,根據土質變化情況及時填寫鉆孔記錄。(4)鉆孔前對鉆桿垂直度及孔位中心進行復檢,鉆孔至設計高程后,對孔位、孔深、垂直度和沉碴厚度等檢查,使其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并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清孔及砼灌注的準備工作。灌注前進行二次清孔,確保鉆8、孔樁沉碴厚度不大于10cm。樁基鋼筋的施工方法(5)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場分段制作,運到現場后吊車吊裝入孔,孔口焊接接長。焊接采用單面焊,焊縫長度確保滿足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并將接頭錯開50cm 以上。主筋接頭采用對焊。為使鋼筋骨架有足夠的剛度以保證在運輸和吊放過程中不產生變形,每隔2m用22mm 鋼筋設置一道加強箍。在主筋上設定位鋼筋,以確保保護層厚度。鋼筋骨架用吊車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內后用鋼管或型鋼臨時擱支在護筒口,再起吊另一段,對正位置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內至設計標高,最后將上面一段的掛環掛在孔口并臨時與護筒口焊牢。鋼筋骨架在下放時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難,先查明原因,不得強行插入。鋼筋骨架9、安放后的頂面和底面標高確保符合設計要求,其誤差不大于5cm。水下砼的灌注方法(6)水下砼灌注采用導管法,施工前將導管拼裝,編號,并作水密承壓試驗,保證導管不漏水。灌注砼時,緊湊連續地進行,嚴禁中途停工,及時測量孔內砼面的標高,正確指揮導管提升和拆除。砼采用集中拌和,泵送入孔。灌注時,首批砼數量滿足導管底部埋深1.0m 以上,在整個灌注過程中,確保導管在混凝土中埋深控制在24m 范圍內。當水下砼灌注面升到鋼筋骨架下端時,為防止浮籠,在保持埋管較淺的同時應減慢砼灌注速度,當導管底高出鋼筋籠5m 以上,即可進行正常灌注。為確保砼樁頂質量,樁頂加灌0.5m0.8m 高度。灌注過程中,指定專人負責填寫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拔除鋼護筒,清理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