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朔黃河特大橋合攏段施工方案(討論)(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139
2022-07-22
8頁
430KB
1、準朔黃河特大橋合攏段施工方案(討論稿)一、工程概況黃河特大橋是為朔州至準格爾新建鐵路上跨黃河而設,位于即將蓄水的龍口水庫庫區,其中上游距離萬家寨水電站約19Km,下游距離龍口水電站約6.5Km。橋東西兩岸分別位于山西省河曲縣(朔州岸)與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境內(準格爾岸)。該橋由引橋及鋼管拱主橋組成,中心里程為朔準DK134+850.57,全長655.53m。主體結構按照鐵路一次雙線橋設計,全橋位于4.8及6的下坡道上,除東側引橋位于R=600米的曲線段外其余均位于直線地段。橋跨布置形式為(224m332m)預應力混凝土T梁1380m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232m+224m)預應力混凝土T梁。引2、橋基礎為明挖基礎和挖井基礎,墩身形式為單線、雙線圓端型實心橋墩和空心橋墩,橋臺采用T型橋臺。主跨鋼管拱鋼管拱結構如下圖:鋼管拱結構圖主跨鋼管混凝土拱為提籃型,矢高58.73m,矢跨比為1/6,主拱軸線采用懸鏈線,拱軸系數m=2.5。拱圈由兩條拱肋及橫向連接系組成,拱肋橫向內傾角8,拱肋中心距在拱腳部位為25.2m,在拱頂部位為8.335m。單根拱肋采用等寬變高截面,其寬度4米,高度在拱腳處12.5米,在拱頂處7.5米,每條拱肋由4根1500mm、壁厚3035mm的弦管組成,弦管之間由綴板連接形成啞鈴型,上下啞鈴之間腹桿為H型桿件和箱型桿件,腹桿成N字形布置,兩拱肋間為鋼管組成的水平連接系,在拱3、腳部位采用“米”字撐,拱頂處采用三角形撐。鋼管拱安裝扣掛布置如下圖:扣掛布置圖1扣掛布置圖2扣掛布置圖3T4索以前張拉一根T型索,前面的L型索拆除,T4以后的L型索在拱肋混凝土頂升完并形成強度后再拆除T2、T3索在T8張拉后拱肋合攏前拆除,其余所有T型索在拱肋混凝土頂升完并形成強度后才能拆除扣索。二、合攏段設計2.1設計圖紙給出的合攏段形式合攏段長度1m,臨時合攏措施采用設在合攏段S17節段弦管內的花蘭螺栓,通過花蘭螺栓對拱肋線形及內力進行調整,圖中所示合攏段連接法,蘭及花蘭螺栓請施工單位自行設計,S16和S16節段內與花蘭螺栓連接的法蘭、加勁肋、內襯管等構件尺寸可根據花蘭螺栓需要適當調整。合4、攏段弦桿長度應根據實測值進行配切。2.1工地建議的合攏段形式在合攏段弦管平聯位置設置千斤頂座,合攏時在當天的低溫時間先用千斤頂將兩端拱肋上下弦平聯位置頂住,然后在弦管內焊三道縱肋,將兩岸弦管固定,再進行合攏段外包鋼板的焊接,外包鋼板分三塊組成。合攏段跨節段斜腹桿分兩段分別安裝在S16、S16節段上,合攏段弦管外包板焊接完成后,安裝斜腹桿節口夾板。千斤頂底座圖千斤頂位置平面圖千斤頂位置惻面圖合攏段縱肋及外包板示意圖跨節段斜腹桿連接圖三、合攏段施工3.1合攏前松扣與線形調整在合攏前松第四、第六節段扣索,如線形需要調整通過調索調整拱肋標高并根據需要進行溫度修正,通過纜風調整第16節端口橫向位移。線形5、調整選擇在傍晚或清晨進行(溫度變化幅度不大),在拱肋扣索及背索上安裝應力傳感器。調索張拉時,采用等張拉力控制法控制張拉力,并以張拉力、鋼絞線伸長量和拱肋標高相結合進行拱肋線形控制。記錄張拉數據,并將每次張拉數據和張拉時的天氣溫度反饋到設計與監控單位,由設計與監控單位重新計算張拉力。調索順序和控制索力均以設計與監控單位指令進行。經過反復調整,使拱肋線形符合設計要求。3.2合攏溫度確定由于施工進度的不確定因素很多,要求在一個固定的溫度下進行合龍是不切實際的。合龍溫度可以是任意的,但必須計算出合龍溫度與本設計圖設計合龍溫度(20)之差引起拱軸線高程的變化值并加入到各扣點高程內校正以后再進行合龍。合龍6、溫度尚應定為1d(24h)內的最低溫度附近為宜,有利于施工操作。為此,在合龍前應先對當時的氣溫進行23d的觀測,畫出溫時變化曲線,在其上選定能滿足工序操作時間的較低合龍溫度。3.3合攏段下料合龍節段長度應在已定的合龍溫度下現場實際丈量缺口尺寸確定,并在現場下料加工。節段下料長度應為缺口長度減去45cm(兩道焊縫寬)。3.4臨時合攏在兩側拱肋軸線和標高均調到允許值后,利用合龍位置設置的千斤頂實現臨時合龍。3.4正式合攏在合龍口處焊接伸入兩端的鋼肋板板正式合龍,之后進行包板安裝,兩道合龍環縫的正式施焊。完成以后即拆除所有臨時固定裝置,磨光痕跡,補加表面防護。三、安裝精度拱肋合龍精度要求如下表:拱肋合龍允許最大偏差表項 目允許最大偏差拱肋軸線偏位30mm拱肋高程偏位-20mm70mm對稱點高差30mm扣索、錨索索力10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7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