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軌道交通三號線十一標范湖站冬季施工方案(上報)(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179
2022-07-22
9頁
26KB
1、目 錄1、編制依據 12、編制目的 13、適用范圍 14、冬期施工作業 14.1 鋼筋工程冬期施工 14.2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 34.3 質量保證措施 85、安全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 105.1 安全措施 105.2 文明施工措施 115.3 環保措施 126、職業健康防護措施 121、編制依據1.1 武漢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土建工程第十一標段范湖站施工合同。1.2 武漢市冬季施工的具體情況。1.3 適應于本工程冬季施工的規范、規則和標準。1.4 本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編制目的2.1 規范操作程序,指導現場冬季施工。2.2 確保本工程冬季施工的工程質量。3、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武漢市2、軌道交通三號線土建工程第十一標段范湖站冬季施工作業。4、冬期施工作業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時,或最低氣溫進入0時,既為進入冬期施工時期,應嚴格按本施工方案進行冬期施工作業。當氣溫回升時,連續5d穩定高于5的末日,既為冬期施工的終止日。隨時跟蹤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數據,提前對現場做好合理安排,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大檢查。施工過程中應健全氣象、測溫、工程試驗、外加劑摻量等原始記錄。4.1 鋼筋工程冬期施工4.1.1 鋼筋的負溫力學性能影響鋼筋負溫力學性能的因素很多。鋼材的化學成分如碳、磷、硅的含量都要增加其冷脆性,而鎳、釩、鈦的存在則可以改善韌性。在負溫下,隨著溫度的降低,鋼筋的屈服點3、(或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提高,伸長率和沖擊韌性降低,脆性增加。鋼筋的接頭經焊接后熱影響區內的韌性將要降低,若焊接工藝不當,將使鋼筋的塑性和韌性明顯下降,綜合性能變劣,如果焊接接頭冷卻過快或接觸冰雪也會使接頭產生淬硬組織,鋼筋在加工過程中所造成的表面缺陷,如刻痕、撞擊、凹陷、焊接燒傷和咬肉等也會顯著增加其冷脆性。4.1.2 鋼筋負溫冷拉和冷彎鋼筋負溫冷拉可采用控制應力和控制冷拉率兩種方法,在負溫條件下采用控制應力方法冷拉時,因伸長率隨溫度降低而減少,其冷拉控制應力應較常溫提高30N/mm2,最大冷拉率與常溫相同;當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鋼筋時,因其屈服點與常溫基本一樣,其冷拉率的確定與常溫相同。4、4.1.3 鋼筋負溫焊接1、負溫鋼筋焊接宜在室內進行,如必須在室外焊接應有防雪、擋風措施。焊后的接頭宜護蓋爐渣或石棉粉,使其緩慢冷卻,嚴禁立即碰到冰雪。2、熱軋鋼筋負溫閃光對焊,宜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工藝。鋼筋端面較平整時,宜采用預熱閃光焊;端面不平整時,宜采用閃光預熱閃光焊,對焊時,調伸長度增加1020%,預熱留量、預熱次數、預熱間歇時間和預熱接觸壓力適當增加;變壓器級數宜降低12級;并宜減慢燒化過程的中期速度。3、鋼筋負溫電弧焊,宜采取分層控溫施焊。熱軋鋼筋焊接的層間溫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間,余熱處理級鋼筋焊接的層間溫度應適當降低。4、鋼筋負溫幫條焊或搭接焊的焊接工藝應符合下5、列要求:(1)幫條與主筋之間應用四點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時應用兩點固定。定位焊縫與幫條或搭接端部的距離應等于或大于20mm。(2)幫條焊的引弧應在幫條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幫條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3)焊接時,第一層焊縫應具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或定位焊縫應熔合良好。平焊時,第一層焊縫應先從中間引弧,再向兩端運弧;立焊時,應先從中間向上方運弧,再從下端向中間運弧。在以后各層焊縫焊接時,應采用分層控溫施焊。在以后各層焊縫焊接時,亦應采用分層溫控施焊。(4)幫條接頭或搭接接頭的焊縫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0.3倍,焊縫寬度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0.7倍。5、鋼筋負溫坡口焊的工藝應符合下列要求:(1)焊6、縫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鋼筋與鋼墊板之間均應熔合,焊接過程中應經常除渣。(2)焊接時,宜采用幾個接頭輪流施焊,以防止接頭過熱。(3)加強焊縫的寬度應超過V型坡口邊緣23mm,高度應超過V型坡口上下邊緣23mm,并應平緩過渡至鋼筋表面。(4)加強焊縫的焊接,應分兩層控溫施焊。(5)、級鋼筋坡口焊接頭宜采用“回火焊道施焊法”,其回火焊道的長度應比前一層焊道在兩端各縮短46mm。鋼筋接頭冷卻后施焊時,需用氧乙炔預熱。4.1.4 鋼筋冬期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在負溫條件下使用的鋼筋,施工時應加強檢驗。2、鋼筋成品在運輸、綁扎過程中,應注意防止產生撞擊刻痕等缺陷。3、鋼筋焊接時應采取防止防止過熱、燒傷、咬肉和7、裂紋等措施。在構造上應防止在接頭處產生偏心受力狀態。4、冰雪天宜采取護蓋措施,防止表面結冰瘤,在混凝土澆灌前,應清除鋼筋上的積雪、冰屑、必要時用熱空氣加熱,綁扎完后,應盡快進行下道工序。4.2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4.2.1 砼冬季施工一般規定1、冬季澆筑的混凝土,其受凍臨界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時,應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30%。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應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2)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時不得小于4.0N/mm2。 2、混凝土冬期施工應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應8、低于425號(本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水泥標號為525號),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小于30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6。3、為保證砼的攪拌溫度,必須嚴格控制水的加熱溫度。水的溫度應控制在7080度(不得高于80度)。攪拌時先加骨料,后加水泥,保證運到工地出機溫度20,入模溫度15。當不滿足計算要求的溫度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停止攪拌。4、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蓋的保溫層,不應采用潮濕狀態的材料,也不應將保溫材料直接鋪蓋在潮濕的混凝土表面,新澆混凝土表面應鋪一層塑料薄膜。 4.2.2 砼冬期施工對原材料要求1、混凝土冬期施工時,原材料必須加熱。各原材料使用前必須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優先選用429、5號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粗、細骨料除應符合有關質量要求外,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3、在摻用含有鉀、鈉離子的防凍劑砼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這些物質的材料。4、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當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劑時,混凝土中氯化物的總含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1%。5、混凝土冬季施工,原材料要進行加熱,原材料加熱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原材料加熱應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應符合表4.1規定。表4.1 拌合水及骨料加熱最高溫度()水 泥 品 種 及 標 號拌合水骨料標號低于525號10、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8060標號高于及等于525號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6040(2)水加熱宜采用蒸汽加熱、電加熱或汽水熱交換罐等方法。加熱水使用的水箱或水池應予保溫,其容積應能使水達到規定的使用溫度要求。(3)砂加熱應在開盤前進行,并應掌握各處加熱均勻。(4)水泥不得直接加熱,使用前宜運入暖棚內存入。4.2.3 砼的攪拌、運輸和澆筑1、混凝土的攪拌混凝土冬期施工時,為確保混凝土的攪拌質量,除合理選擇攪拌機型號外,還必須確定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1)投料順序:冬期攪拌混凝土的合理投料順序,一般先投砂石和加熱的水,待攪拌一段時間后,水溫降低到40左右時,再投入水泥繼續攪拌到規定11、的時間,不得將水泥與熱水直接攪拌,以免產生假凝。(2)、攪拌時間:為滿足各組成材料的熱平衡,冬期拌制混凝土時應比常溫規定的攪拌時間適當延長,對攪拌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切忌將帶有凍團及冰雪的砂石裝入攪拌機內。2、混凝土的運輸與澆筑(1)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拌合物出機后,應及時運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熱量散失和表面凍結現象。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加強運輸工具的保溫覆蓋、制作定型保溫車或運輸采暖設備。途中混凝土溫度不能降低過快,一般每小時溫度降低不宜超過56。混凝土澆筑時入模溫度除與拌合物的出機溫度有關外,主要取決于運輸過程中的蓄熱程度。因12、此,運輸速度要快,運輸距離要短,倒運次數要少,保溫效果要好。(2)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要清除模板和鋼筋上面冰雪和污垢,并用熱風機對模板進行預熱;在施工縫處接槎澆筑混凝土時,應先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將表面濕潤沖洗干凈,并使接縫處原混凝土的溫度高于2,然后鋪抹水泥漿或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砂漿一層,待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高于1.2Mpa時,允許繼續澆筑。分層澆筑厚大整體式結構時,已澆筑層的混凝土溫度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也不應低于2。3、混凝土攪拌、運輸、澆筑溫度計算(1)混凝土拌合物溫度計算混凝土拌合物溫度按下列公式計算:T0=0.90(mceTce+msaTsa+ mgTg)+4.2Tw(mwsamsagmg)+C1(samsaTsa+gmgTg)C2(sams+gmg)4.2mw+0.9(mce+msa+mg)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溫度()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Tw、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溫度()sa、g砂、石的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