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碳纖維加固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331
2022-07-22
9頁
50.50KB
1、20114徐州久固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方案徐州久固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0日目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第二章 注漿加固第三章 碳纖維布結構加固技術簡介第四章 碳纖維布加固的施工第五章 安全措施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 該工程為強度沒有達設計強度要求,經多單位研究決定使用粘貼維布加固補強達到安全使用功能。由專業施工隊伍徐州久固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二、碳纖維布結構加固技術簡介碳纖維布結構加固改造修復混凝土技術是一項目前在國際上正在普遍應用的技術,能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物結構加固上,同傳統的加固的方法相比有很多優點。粘貼碳纖維結構加固技術是指采用高性能粘結劑將碳纖維布粘貼在建筑結構構件表2、面,使兩者共同工作,提高結構構件的(抗彎、抗剪)承載能力,由此而達對建筑筑物進行加固、補強的目的。碳纖維材料與其他加固材料對比 (1)抗拉強度:碳纖維的抗拉強度約為鋼材的10倍。 (2)彈性模量: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拉伸彈性模量高于鋼材 (3) 疲勞強度:碳纖維疲勞強度高于高強鋼絲。金屬材料在交變應力作用下,疲勞極限僅為靜荷強度的30%40%。由于纖維與基體復合可緩和裂紋擴展,以及存在纖維內力再分配的可能性,復合材料的疲勞極限較高,約為靜荷強度的70%80%,并在破壞前有變形顯著的征兆。 (4)重量:約為鋼材的五分之一。 使用碳纖維布加固具有以下幾個優點:a、強度高,效果好;b、加固后能大大提高結3、構的耐腐蝕性及耐久性;c、自重輕,基本不增加結構自重及截面尺寸;柔性好,易于裁剪,適應范圍廣;d、施工簡便(不需大型施工機械及周轉材料),易于操作,經濟性好;e、施工工期短;因此,碳纖維結構加固技術在混凝土結構方面已產生較大的效應。碳纖維加固技術適用于各種結構類型、各種結構部位的加固修補,如梁、板、柱、屋架、橋墩、橋梁、筒體、殼體等結構,要求基層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低于C1 5即可;另外,磚砌體的某些力學性能也可以用碳纖維進行加固。、技術保證措施:()認真進行圖紙審核,編制分部、分項施工技術方案,超前預想,超前準備,提前編制材料計劃,確保工程按計劃進行。()加強質量通病的預防,對易出現質量問題的4、部位,提前制定預防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返工。()針對本工程特點,編制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2、主要結構材料:()碳纖維布采用高強級(0.167mm厚),抗拉強度標準值不小于3000Mpa,受拉彈性模量不小于210000Mpa,伸長率不小于1.5%,彎曲強度不小于600Mpa,層見剪切強度不小于35Mpa,仰貼條件下纖維復合材料與混凝土正拉粘結強度不小于2.5Mpa,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單位面積質量g/m,不大于300。()結構膠必須采用專門配置的改性環氧樹脂粘膠劑,其安全性能指標必須滿足有關規范要求,本工程科采用A級或B級膠。三、碳纖維布加固的施工:(一)施工準備 l、主要材料5、的準備: 碳纖維布及其配套用膠的進場報驗。 2、輔助工具及材料的準備: 專用滾筒、刮板,磨光機,剪刀、鑿子、榔頭、臺秤,灰刀,二甲苯、毛刷。 3、搭設腳手架: 按安全規程要求搭設腳手架,高度以方便施工為前提。 (二)施工工藝混凝土表面處理粘貼面修補找平 (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配置底膠涂底膠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粘貼碳纖維布固化檢驗維護1. 混凝土表面處理混凝土面應鑿除粉飾層,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機磨去1-2mm厚表層,混凝土構件轉角處應進行倒角處理,磨出(陽角)或補出(陰角)半徑不小于20mm的光滑圓弧,打磨完畢用壓縮空氣吹凈浮塵,最后用棉布蘸6、丙酮拭凈表面,保持干燥備用。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機、金剛石磨片、空壓機、棉布、護目鏡、防塵口罩。2. 粘貼面修補找平(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混凝土面蜂窩、麻面、凹凸部位用LYJGN混凝土修補結構膠填平,修補膠固化后(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約5小時),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衡器、膩刀。3. 配置底膠LYJGN粘纖維底膠為A、B兩組份,配膠宜采用機械攪拌,攪拌器可由電錘和攪拌齒組成,攪拌齒可采用電錘鉆頭端部焊接十字形14鋼筋制成。少量也可用細鋼筋棍人工攪拌。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攪拌器攪拌510分鐘左右至A、B組份混合均勻為止。攪7、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膠應現配現用,每次配膠量不宜大于2公斤。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容器、衡器、膩刀、手套。4.涂底膠用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將底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構件表面,注意不要漏刷,并避免氣泡,等膠固化至手指觸感干燥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所用主要器具: 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手套。5.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以適度卸荷加固效果最佳,一般可僅卸去活荷載,如人員、辦公機具等,并盡量減小施工臨時荷載。恒載卸荷可采用千斤頂、墊板、頂桿所組成的系統,該系統施加反力大小易控制,減少應力滯后,更利于碳纖維與原構件協同受力,加固效果良好。6.配置面膠和8、裁剪碳纖維布LYJGN粘纖維面膠為A、B兩組份,可機械攪拌,也可人工攪拌810分鐘,至混合均勻為止。每次配置量以小于3公斤為宜,現配現用。按設計要求的尺寸用鋒利剪刀裁剪碳纖維布,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靜。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容器、衡器、剪刀、手套7.粘貼碳纖維布將LYJGN粘纖維面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粘貼部位和碳纖維布上,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將涂好膠的碳纖維布,拉緊對齊后粘貼,用塑料刮板或滾筒(用去掉外邊絨毛的涂料滾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復滾壓,直至膠料滲出。然后在碳纖維布外表面也均勻涂抹面膠,并反復滾壓,使結構膠雙向充分浸潤碳纖維布。9、若多層粘貼,待手指觸感干燥,可進行下一層粘貼(重復第6步、第7步)。碳纖維布若需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于0.2米。所用主要器具: 滾筒、刮板、手套。8.固化若固化溫度25左右,3天即可負載使用。若固化溫度5左右,5天可負載使用。9.檢驗.檢驗時可用小錘輕擊或手壓粘貼面判斷粘貼效果,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5%,如出現輕微空鼓(面積小于100cm2)可采取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若空鼓面積大于100cm2,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切除,補粘四周搭接長度大于0.2米的碳纖維布塊。對重要構件也可采用載荷檢測,一般采用分級加載至正常荷載的標準值,檢測結果較直觀、可靠,但費用較高,需要準備千斤頂或配重(常用沙袋10、磚塊)、百分表、裂縫顯微鏡。10.維護.粘貼48小時后,可粉刷15mm厚M15水泥砂漿或粉刷白石灰保護。.注意最外層膠初凝前宜撒少量干凈粗砂或豆石,以利于粉刷界面的結合。11.注意事項粘貼面是否按要求處理、膠配比是否準確、是否攪拌均勻決定了粘貼效果的好壞。粘碳纖維構造措施尚宜滿足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冬季氣溫低時,A組分偶有結晶變稠現象,只需對A膠水浴加熱至50左右,待結晶消除攪勻即可,對膠性能無影響。推薦的攪拌時間應予以保證,冬季施工并應再延長3分鐘左右。A、B膠配膠工具不得混用。施工場所平均溫度低于0,可采用碘鎢燈、電爐或水浴等增溫方式對膠使用前預熱至3050左右使11、用,應注意不得讓水混入桶內。施工場所平均溫度低于-5,建議對粘貼部位也加溫0以上,并維持24小時以上。結構膠完全固化后為無毒級材料,但未固化前個別組分對皮膚、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膠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員應注意適當的勞動保護,如配備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體直接接觸后應用清水沖洗干凈。周圍環境溫度越高,每次配膠量越大,可操作時間越短。預估適用期內的每次配膠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結構膠宜在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保質期8個月。結構膠的性能在不斷改進中,使用說明也可能隨之變更,請以隨貨配備的為準。四、安全措施:l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懂得操作工序。2、操作人員必須根據工作環境佩帶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絕緣手套、絕緣鞋、風鏡口罩等,并集中精力操作。3、操作腳手架應牢固可靠,周圍應有防護欄桿,在沒有絕對可靠的防護措施下不得立體交叉作業。 4、電器設備及架設應符合安全用電規定,應有接零或接地觸電保護裝置,嚴禁零線與相線搞混,避免相線與結構鋼筋連接造成觸電事故。5、結構膠、二甲苯等物應穩妥保管,并用防火、防爆措施,容器清洗后殘余物不得隨意傾倒,應按指定點集中處理。6、操作環境應通風,有足夠的照明度。徐州久固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0日 9 久固 久固 永久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