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17820326(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395
2022-07-22
4頁
24KB
1、雅安市名山區中峰鄉朱場河橋段山洪溝治理工程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編制日期:二0一四年四月九日編制單位:四川省興興達建筑有限公司土石方施工方案1、土方開挖 擬采用挖掘機開挖,裝載機及人工輔助。開挖時從河中向岸邊逐步退出。 在開挖前,首先測量人員根據設計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及開挖圖,布置測量控制網點,而后進行測量定線放樣,測量開挖原始斷面,測放開挖輪廓線,施工過程中隨時控制邊線。 開挖時自上而下分層開挖,開挖時邊開挖邊修建施工道路,以方便下一道工序施工。開挖出的土方由自卸汽車運去業主指定點堆放用于回填。 由于本標段開挖土方基礎地質條件比較差,挖掘機可直接在基面進行開挖,最后在建筑基面以上預留不小于30cm2、厚的保護層,由人工分塊突擊挖除,以保護地基原狀土不受擾動。 為保證施工進度,按施工安全生產要求,自上而下分層進行(開挖邊坡按設計要求同步到位),在開挖過程中,隨時進行自檢,若發現有不合格之處,立即進行返工處理,直至達到設計要求。1、 石方開挖(1) 施工程序 施工準備工作測量、放樣場地清理施工期排水石渣的運輸和堆存邊坡監測和防護質量簽證單元工程驗收。(2) 施工程序說明1) 測量、放樣 對工程地質結構、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質情況詳細了解。 按施工圖紙所示的開挖線測量放樣。2) 場地清理采取人工及挖掘機裝運對表面進行清理。2、 砂卵石開挖A、 施工工藝 1、砂卵石開挖在圍堰截流后進行施工,擬采用13、m3液壓反鏟開挖,裝載機及人工輔助,開挖時從河中向岸邊逐步退出。2、在開挖前,首先測量人員根據設計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及開挖圖,布置測量控制網點,而后進行測量定線放樣,測量開挖原始斷面,測放開挖輪廓線,施工過程中隨時控制邊線。 3、開挖時自上而下分層開挖,開挖采用反鏟進行。4、開挖時邊開挖邊修建施工道路,以方便下一道工序施工。開挖出的石方除用作加固圍堰外,其他由自卸汽車運去填筑道路或在業主指定點堆放用于回填。5、為保證施工進度,按施工安全生產要求,自上而下分層進行(開挖邊坡按設計要求同步到位),在開挖過程中,隨時進行自檢,若發現有不合格之處,立即進行返工處理,直至達到設計要求。B、施工排水 沿基坑4、側設置排水溝及集水井,用泥漿泵將滲水和積水抽至基坑外,以確保基礎旱地施工。C、質量安全控制措施1、按圖紙要求仔細放樣,開挖后的坡度符合設計要求,避免因邊坡過陡而造成塌陷,為了保證邊坡質量,反鏟要緊靠坡線開挖,以保證邊坡平整度,并盡量避免欠挖及超挖的出現。2、開挖過程中,必須經常測量和校核施工開挖區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始終保持設計邊坡線逐層開挖,避免開挖過程中因臨時邊坡過陡造成塌方,同時加強邊坡穩定性觀察。3、基坑開挖嚴禁超挖欠挖,如發生超挖,則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對超挖部分進行認真處理;如遇新的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時,由監理工程師會同設計人員研究處理。4、基礎開挖完成5、后,即清理基礎面,及時對樁號、坐標、高程等作出醒目的標記。5、基坑邊坡頂嚴禁堆置重物,避免塌方。3、 土石方回填夯實機具主要采用振動沖擊夯和蛙式打夯機。為了確保回填土工程施工質量,施工時應按以下要求進行:1) 土石方回填施工前,因會同相關單位對上道工序進行驗收,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回填。2) 土石方回填前,應清除雜物積水。3) 選擇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場內原挖料,且回填土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及其它雜物,應符合規范要求。(3) 操作工藝1) 人工回填土石方時,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墊,分層夯實,每層鋪土厚度不大于30cm,可用樣樁控制分層厚度,回填前根據試驗確定最佳含水率,施工時應檢驗,當6、土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率時2,應采用措施調節含水率;采用翻松、晾曬、風干等方法降低含水率,采用灑水潤濕的方法增大含水率。2) 對于分段分層填土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沒層互相搭接,其搭接長度不少于沒層填土厚度的2倍,上下層錯縫補少于1m。3) 人工大面積夯實填土石時,夯實前應初步平整,夯實時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變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坑時,行夯路線應由四邊處開始,然后再夯中間,對于基礎邊緣及墻角等打夯機夯實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用木夯夯實。(4) 質量標準與檢驗1) 回填土石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2) 回填土石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實,取樣確7、定壓實后的土的干密度應有65以上的夯實系數。3) 每層填土壓實之后,要對夯實質量進行檢驗。檢驗方法一般采用環刀法,用容積不小于200cm的環刀取樣、測定其干密度,以不小于通過試驗所確定的該土料在中密狀態時的干密度數值為合格,沒200m2取一組,每層不少于一組,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層土石料。(二)砂卵石回填壓實1、填筑施工工序:填筑面清理及壓實測放填筑層控制標識填料開采運輸卸料、攤鋪整平壓實度檢測繼續填筑成型后修整邊坡。2、碾壓試驗:在進行正式填筑施工前,選擇合適的場地,用擬投入的碾壓設備進行現場試驗,確定松鋪厚度、碾壓遍數、填筑料最佳含水量等碾壓參數、用于指導施工。3、工作面清理:在進行填8、筑施工前,將工作面的雜物、積水等清理干凈,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再自下而上進行分層填筑施工。4、測放填筑層控制標識:放樣,用標桿標識填筑邊線和松鋪厚度、壓實層標高。5、填筑料開采、運輸:填筑料采用自卸汽車運到填筑工作面。施工時合理安排各部位施工,充分利用開挖料,實現邊挖邊填,盡量避免二次倒運。6、卸料、平料:根據分層松鋪厚度和汽車運料方量,由調度人員指揮均勻卸料,推土機攤平。7、碾壓:采用沖擊打夯機。遵循由低到高,先靜壓再振動、碾壓輪跡彼此搭接的原則,碾壓遍數及行走速度按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壓實必須符合以下要求:(1)施工前必須作碾壓試驗,驗證碾壓質量能否達到設計干密度值;(2)分段填壓施工應符9、合: A、碾壓機械行走方向應平行于堤軸線; B、分段、分片夯壓,相鄰作業面的搭接夯壓寬度,平行堤軸線方向不應小于0.5m,垂直堤軸線方向不應小于3; C、本工程碾壓作業采用進退錯距法,碾壓搭接寬度應大于10cm; D、控制好行車速度:平碾為2km/h,振動碾壓為2km/h; E、機械夯壓不到位的部位,以鋪之夯具夯實,夯實時應采用連環套打法,夯跡雙向套壓,夯壓夯1/3,行壓行1/3;分段、分片夯實時,夯跡搭壓寬度應不小于1/3夯徑;本項目壓實度要求不小于65; F、砂礫料壓實時,灑水量宜為填筑量的2040,中細砂壓實的灑水量,宜按最優含水量控制。 8、質量檢查:夯壓完成,進行壓實度檢測,達不到要求的補充夯壓直到滿足設計要求。 9、休整邊坡:為保證邊坡的壓實度,填筑時邊坡外側比設計寬度超填50cm當填筑完成后,反鏟或人工按設計體型刷掉超填部分。 10、驗收:填筑完成后,檢查以下內容:填筑體基面高程、填筑體基面尺寸、軸線位置、填筑面平整度、填筑體基面承載力檢測。經自行“三檢”合格后,報請業主、監理工程師、設計代表和質檢站聯合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