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418
2022-07-22
7頁
25.95KB
1、1、夏季混凝土施工特點夏季施工最顯著的特點是環境溫度高、相對濕度較小,將會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諸多不利影響:.炎熱夏季澆筑混凝土,易加速水化反應,對混凝土拌制、運送、澆筑、振搗等過程帶來困難;.在高溫下拌合和澆筑混凝土,水分蒸發快,引起坍落度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很難保證。.氣溫高,水的蒸發量大,對于新澆筑工程可能出現干燥快,凝結速度快,強度降低,施工操作時間變短容易因搗固不良造成蜂窩、麻面以及冷縫等質量問題,并會產生許多裂縫,從而影響了結構本身的質量;.混凝土養生非常重要,如脫模后不能及時澆水養護,混凝土脫水將影響水化反應的正常進行,不僅降低強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縮,易出現干縮裂縫。因此2、夏季施工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原材料的溫度、拌制及運輸,以及澆筑養護等。2、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當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混凝土的施工應按夏季混凝土專項方案施工。3、原材料措施水泥、礦粉等摻和料全部采用散裝材料,用密封鐵罐存放,并注意防潮;在夏季炎熱的高溫環境下,宜優先選用水化熱較低的硅酸鹽水泥或者普通硅酸鹽水泥,嚴格控制水泥的細度、鋁酸三鈣(C3A)含量,以及水泥入機前的溫度。當對粗細骨料、水的降溫措施不能滿足溫度控制需要時,可以采取在水泥和粉煤灰儲存罐安設噴水設施的方式,降低水泥和粉煤灰的溫度,進而降低混凝土攪拌溫度。.外加劑應避光儲存,用彩條布覆蓋,并注意防潮。.粗、細骨料均應堆放在規定料場3、內,必要時設置備用噴水實施,通過向骨料堆上灑水,通過水的蒸發使骨料冷卻;也可取鏟除粗細骨料料堆表層部分,下層部分做為拌和用料,以便降低原材料進入攪拌機的溫度。.施工用混凝土,嚴格控制碎石級配;提高砂、石材料含泥量的指標控制,碎石、砂含泥量不可超標。.所有工程用原材料需要根據規范要求,做好原材料的定期批次檢驗與進場材料的常規檢驗,確保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攪拌站采用深井水源,抽出的地下水溫度較低,但應注意蓄水池上要加設蓋板,水管要采取遮陽和隔熱設施,避免深井低溫水在水池及水管中升溫過快,水溫不超過20;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且環境溫度較高時,可采用在蓄水池內添加大冰塊的方法降低拌和用水的溫度。34、配合比調整根據所處的施工環境,合理的調整夏期施工配合比。調整配合比要充分考慮坍落度的損失,為了減小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避免水化熱集中,在現有配合比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整水灰比保證混凝土坍落度的技術指標,也可以通過調整復合外加劑的摻入量延緩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以滿足施工要求。4、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2.4.1.炎熱季節攪拌混凝土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拌制溫度。通過采用低溫水拌制,對骨料采用涼水沖洗,以及采取措施控制水泥入機溫度,從而降低混凝土拌和溫度。2.4.2.夏季對混凝土運輸車身澆灑涼水以避免鋼罐體熱量傳入混凝土導致混凝土溫度升高。每次混凝土施工前,要求施工的每輛混凝土輸送車均應先用水進行潤濕5、降溫,避免混凝土內的水分因高濕蒸發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施工質量。2.4.3.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保持道路的平坦、暢通,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其勻質性,運到澆筑地點時做到不分層、不離析,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氣量等工作性能。2.4.4.采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泵管要求采用毛氈包裹,并經常性地在泵管表面上灑水,降低泵管因日光照射、混凝土摩擦后溫度升高,避免混凝土塌落度的損失與堵管現象的發生。混凝土灌注時要注意打水和砂漿潤濕泵管。混凝土運輸設備的運輸能力要適應混凝土的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保證澆筑過程連續進行。運輸至現場的混凝土發生塌落度不符合現場要求的現象時,運輸回攪拌站、試驗室安排進行調整,現場6、不得擅自加水進行調整,若不能達標,可將此混凝土用做臨時道路修復等。5、混凝土的澆筑2.5.1.合理選擇混凝土的澆筑時間。混凝土的澆筑應盡量避開在白天氣溫較高的時間澆筑,夏季混凝土施工一般安排在晚上澆筑混凝土,盡量避免在早晨澆筑,以免白天溫度上升時加劇混凝土的內部溫度;若必須安排在白天,應做好遮陽、模板降溫、混凝土站內降溫等措施。2.5.2.混凝土入模前,應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和含氣量性能,性能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澆筑。2.5.3.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前,應根據結構截面尺寸大小預先采取必要的降溫防裂措施;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預埋冷卻水管循環降溫;澆筑混凝土時按斷面水平分層均勻地進行,每層澆筑7、厚度不超過30cm,避免混凝土水化熱集中散發,導致混凝土內部或表面裂紋的發生。通過泵入循環水來降低混凝土溫度,大體積混凝土實體內必須設置測溫裝置,加強觀測并作好記錄。2.5.4.在高溫條件下,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相對較快,同時高溫加速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所以應適當加快混凝土澆筑速度。由于施工操作時間變短,故同樣需增加振搗人員及振搗器,通過施工操作的精細化來預防造成振搗不密實等問題。2.5.5.炎熱天氣下灌注混凝土,應盡量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暴曬。混凝土入模前,通過澆灑冷卻水來降低鋼筋、模板溫度,控制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不宜超過30,但澆筑前必須清除模板內積水。但接茬處原混凝土表面要充分潤濕再行澆筑8、混凝土。2.5.6.加強對混凝土的溫度量測與監控,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紋。溫度量測包括混凝土芯部溫度、表面溫度、環境溫度檢測等,掌握溫度曲線變化規律,為施工提供基本數據。2.5.7.及時了解天氣預報,做到有中雨、大雨不安排混凝土澆筑;澆筑前應將防雨用品運到混凝土澆筑現場,機械設備進行防雨覆蓋,同時派專人進行檢查;出現下雨立即用彩條布覆蓋,對已澆筑好還沒有達到初凝的混凝土用土工布進行覆蓋,然后在土工布上面覆蓋彩條布;雨量過大時規范允許的可停止混凝土施工,做好施工縫處理。如梁體等結構不允許的要在下雨前做好雨棚,防止雨水進入混凝土改變混凝土性能。2.5.8.嚴格施工質量檢查制度,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杜絕9、裂縫產生等關鍵技術措施要落實到位。2.5.9.混凝土的澆筑采用連續澆筑、一次成型,澆筑時間盡可能在較短時間完成。5.5.10.與混凝土接觸的各種工具、機具、設備和材料等(例如澆筑溜槽、混凝土運輸車罐體、泵管、混凝土澆筑導管、鋼筋)不要直接受到陽光曝曬,可在使用之前進行適當的濕潤冷卻并加以遮蓋。2.5.11.墩臺、現澆梁澆筑前,模板需曬水降溫,養護用水易采用現場做小型管井取水效果更好。6、混凝土養護.混凝土一般養護6.1.1.在混凝土初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當溫度在25以下時,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灑水;但溫度超過25時,覆蓋和灑水的時間不能遲于6小時。6.1.2.優先采用水10、養護方法連續養護。應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對混凝土養護齡期的規定,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而摻用緩凝性外加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6.1.3.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的拆模強度后,由試驗室通知后方可拆除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應及時進行包裹覆蓋,以保證混凝后期強度仍能較快地增長。6.1.4.混凝土養護用水與拌制梁體混凝土用水相同。灑水次數應以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為度。混凝土養護期間,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不宜超過65,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大于20(墩臺、梁體混凝土不宜大于15)養護水溫度11、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于15,為達到以上數據要求,需提前做好相應預防措施。6.1.5.框架橋、薄壁結構應在內外兩側及時澆水保持濕潤,避免混凝土內部水分及早流失,影響混凝土強度。、墩臺身混凝土養護6.2.1.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預埋冷卻水管和測溫元件,通過冷卻水管內水的熱交換作用和循環流動,由循環水帶出混凝土水化熱的熱量,降低混凝土結構內的溫度以達到減少內外溫差的目的。6.2.2冷卻水管通水冷卻工作要與體積混凝土澆筑同步進行,通水流量應根據溫控計算結果確定,確保水流降溫效果。施工時要做好進出水溫的測量記錄,以便調整控溫措施。6.2.3.墩臺帽拆模后用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將四周包裹,采用澆水或覆蓋灑水12、等措施進行潮濕養護。有條件時應盡量延長混凝土的保濕養護時間。6.2.4.在對墩身進行灑水養護的同時,應對隨墩身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進行灑水養護,使試件與墩身混凝土強度同步增長。8、xx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后,及時進行養護,防止由于大面積混凝土養護不及時而產生裂縫。澆筑完畢后的12h內采用麻袋覆蓋混凝土表面并灑水養護,采用沿梁頂板、腹板、空箱布設水管道,水管密鉆小孔,通過水泵、水管道、小孔均勻灑水養護,并維持梁混凝土始終保持濕潤,防止水分蒸發過快造成塑性收縮開裂,從而導致干縮裂紋的產生。.為準確了解梁體養生期間的溫度,更好的對梁體進行養護,在梁體底板、腹板和頂板的混凝土芯部和表面分別埋設測13、溫元件,安排測溫專職人員定時測量混凝土芯部、表面和外界環境溫度,混凝土達到最高溫前(一般為35d),每天每隔6h測試1次,每日4次。達到最大溫后,可減少為每日2次。.在夏季室外氣溫過高的條件下,為避免和減少內外溫差引起的裂紋,加快梁體內室的熱量散發,在混凝土灌注24h后,在梁體內腔定時噴水,采取抽排風等方式,通過水的蒸發和風的流動,吸收水化熱,降低芯部溫度和溫差。.在混凝土強度達到前,不得使其承受施工人員、運輸工具、鋼筋、支架及腳手架等荷載。.當采用自然養護時,梁體表面可采用草袋或麻袋覆蓋,并在其上覆蓋塑料薄膜,梁體灑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濕為度。當環境相對濕度小于60%時,自然養護不14、應小于28天;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自然養護不應少于14天。合攏段混凝土應加強養護,梁體受日照部分必須加以覆蓋。.在對梁體進行灑水養護的同時,應對隨梁體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進行灑水養護,使試件與梁體混凝土強度同步增長。9、質量檢驗.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時,環境溫度每日檢查4次,并做好檢查記錄。加強施工中的溫度觀測,必須重視溫度管理,施工中若能控制實際溫度差小于容許值,就可避免產生溫度裂縫。溫度管理的基礎是及時準確地進行各種溫度觀測。目前,測量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方法較多,常用的是電阻式、熱電偶式和棒式、酒精、溫度計等。.當溫度超過夏季規定的要求時,混凝土拌和時應采取有效降溫、防曬措施,以保證混凝土15、的澆筑質量,否則應停止施工。.混凝土夏季施工除應留標準條件下養護的試件外,還應制作與結構相同的環境條件下隨養試件,檢查混凝土強度以指導施工。.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通過實驗確定在最高氣溫條件下澆筑混凝土的覆蓋時間,施工時應嚴格控制,不得超過試驗覆蓋時間。10、注意事項.現場人員應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人員應系安全帶。.混凝土施工應配備足夠的人力、機具及備用機具,施工前對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混凝土振搗時要求每個振搗點有固定的振搗人員,防止漏振、欠振和過振。.夏季高溫天氣,施工現場應準備防暑降溫用品,防止中暑。.加強安全教育、技術培訓,使之制度化,常規化,要求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高空作業做好臨邊防16、護,設置專用的操作平臺和必要的警示標志。.機械設備夜間作業須有充足的照明。.加強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風力大于六級時,停止作業。.臺風到來前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加強臺風天氣施工時的信息反饋工作,并及時做好防范措施。臺風到來時各機械停止操作,人員停止施工。臺風過后對各機械和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沒能安全隱患時方可恢復施工作業。11、管理措施.加強對混凝土生產、運輸、澆筑、養護施工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對不同的工序均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形式進行技術交底,使得每個操作工人掌握實體工程質量、關鍵工序控制要點以及試驗檢驗要求等工序操作要領和實施質量標準。.根據有關標準及規章制訂“夏期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和專項作業指導書”。.制定專項質量獎罰細則,加強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實行工程質量包保責任制,制定嚴格的質量獎罰措施。對外界原因造成料場雨棚損壞時,請及時進行修復。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