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河防洪堤土方開挖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883
2022-07-22
9頁
63.25KB
1、四川信德建設有限公司 滎經縣城區經河防洪堤土方開挖與回填方案目 錄一、編制說明2二、 編制依據2三、工程慨況2四、基坑施工工藝流程4五、質量目標4六、工期目標與開挖安排4七、施工前的準備工作5八、土方開挖方案5九、土方運輸及堆放9十、土方回填方案10十一、基槽安全防護12十二、揚塵治理與環境保護13十三、安全目標13十四、場容目標13十五、文物古跡發現與保護13十五、 環保目標13一、編制說明 本施工方案是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施工的需要,按照現行施工規范的要求和現有的施工圖紙的基礎上編制的。其內容主要包括施工工藝、施工程序、施工組織等的簡要概述以及對工程施工的質量、安全、環保等作了有針對性的闡2、述。二、 編制依據1、滎經河防洪堤工程技施設計圖冊4、現場實際地形地貌及周邊情況5、滎經縣經河歷年水文資料6、業主對本期工程的工期要求7、現行法律法規和施工驗收規范等相關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0200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209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土工試驗規程(sl237-1999)。三、工程慨況本次擬建施工工程為經河南岸防洪堤工程,設計為素混凝土擋墻和混凝土面板護坡?,F場踏勘情況為:城區段為深水區,開挖土方主要為邊坡開挖和擋墻基礎開挖。支溝下及上下段為砂卵石開挖,經目測粒徑從5500mm左右,300mm以上的占1/2左右。四、開挖3、施工工藝流程定位、放線 斷面測量 堤埂回填 邊修整 面板(擋墻)基礎開挖 基礎驗收。五、質量目標土方開挖分項質量達到合格要求,無超挖現象;地基處理及基礎土方回填分項工程質量為合格。六、工期目標與開挖安排本工程總工期為270天,開挖填筑工期計劃九十天內完成,開挖順序為先清表土 河道開溝導流 河道清理 堤埂填筑 堤埂整型修坡 面板(擋墻)混凝土澆筑 面板(擋墻)基礎回填。七、施工前的準備工作1、查閱并掌握該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地質情況,基礎設計要求的地質參數。2、用全站儀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原始坐標,分別將各樁號位坐標引入到施工區內。并釘好龍門樁及定位引線樁,經復查無誤并驗收合格后,再分別用全站儀或鋼尺4、引測出段的堤軸線位置和監控用的控制點,落實專人檢查,在周邊建筑、道路、做好標記,以備復測。3、確定基槽開挖之前,做好灰線復核工作。4、在土方開挖之前,檢查施工場地內的地下和河道的排水情況,做好施工場地內的外面排水工作,避免地表水在基槽開挖后流入基槽內,影響施工。5、安排落實好工作人員和施工機械,充分做好土方開挖的各項技術交底工作。6、挖土填土工作以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本工程機械施工為主,因此機械的準備最為重要,機械的配置如下:序 號機械名稱單 位數 量1240履帶式挖掘機輛12260履帶式挖掘機輛23自卸車輛12八、土方開挖方案本工程依據現場情況,擋墻和面板護坡基礎的基槽應挖至設計要求深度。且不5、得隨意少挖和超挖,基礎在開挖到持力層后必須通知設計單位技術人員進行鑒定,確認土質情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根據設計、施工及安全要求,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本工程特點,每段工作面一側開挖出一條降水溝將滲水引入降水坑坑內,降水坑的深度為比基礎低3050cm,并配備足夠的抽水機進行排水,基槽排水從基礎土方開挖時開始至基礎土方回填完為止全天24小時跟蹤抽排水。抽水人員分三班輪流值班。確保基坑內無積水,開挖平面示意圖見詳圖?;坶_挖豎向剖面圖如下: 2、現場配置12輛1.2m3/斗反鏟挖掘機,2輛60型小型挖機,放坡時派人指揮,并用人工修整修使坡度達到要求。4、基槽周邊的地表水應及時排除。5、施工期間內,及時6、了解天氣情況,應事先與氣象部門聯系,了解降雨情況,盡量避免雨天施工,且要做好雨天的防護工作。整個施工區域的降水不能停止,即使停電也要立即起用備用的發電機發電降水。6、基槽周邊2m內不得任意堆放材料。土方開挖好后,基坑邊嚴禁行走汽車。7、基槽周邊作好防護設施,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13、挖土注意事項(1)首先應放出基槽上口開挖邊線,并作好標志線。(2)專人挖土作業,嚴禁碰擊附近構筑物及地下管線。(3)隨時觀測邊坡穩定,若發現土方滑移及時處理。(4)基槽挖好后及時驗槽,隨即澆筑墊層加以封閉,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 基槽底距基礎、砼墊層邊緣留不小于500工作面。并于基坑兩側做好排水溝和集水坑,及7、時排除基坑積水。(6)土方作業時必須加強保護好測量控制基準樁軸線引測后立即罩上鋼筋籠加以保護,并派專業測量人員隨時監護基準樁的安全。(7)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定位標志樁、軸線引樁及龍門板等是否牢固,位置是否正確。(9)開挖過程中,應隨時觀測土質情況、地下水位等變化,做好原始記錄,當發現地基土與設計要求不符時,應及時會同設計等有關部門研究處理。(10)挖土應注意邊坡的穩定性,嚴禁打洞.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1)隨時掌握氣象預報,現場應按區域、地形合理作好防水、排水及防洪措施。(13)現場防雨防雷擊設施必須處于完好狀態。(14)當挖至距槽(坑)底50cm以內時,應抄出距槽(坑)底50cm的水平線,8、作為基槽底抄平的依據。(15)堆放開挖的土方,一般應離槽(坑)邊5m以外,堆放高度不超過4.5m.。(16)基槽挖好后,應對槽底進行抄平修整。(17)挖出土方經挖填平衡后余土全部外運。(18)基坑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地基的擾動,如因外界因素使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留0.3m土層不挖,待基礎施工時挖除。九、土方運輸及堆放本工程的土方開挖盡量采取就近平衡的挖填方案,但是由于本工程地貌屬于山地,起伏較大和總平面較大。將必然存在挖方需在場內遠距離運輸和集中堆放和土方集中區運土回填,本工程暫擬定運距為500米內集中轉運。十、土方回填方案一)土方回填1、土方回填包括基礎堤埂回填、擋墻內襯土回9、填與基礎回填。2、回填土一般選用砂石連續級配。3、回填土要分層鋪攤碾壓,填 鋪厚度不宜超過40cm,壓痕不超過主輪的三分之二,每層必須檢測壓實密度,如未達到設計要求必須重新碾壓和重新檢測,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為止。7、回填土前對基礎等隱蔽工程進行驗收,辦好隱蔽驗收記錄。清除槽(坑)內的積水和有機雜物?;A砼達到一定的強度,不致因回填而受損時,方可回填?;刍靥顟趦蛇吇蛩闹芡瑫r進行,以免側壓力破壞基礎、墻體。8、回填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設計壓實系數、施工條件等合理選擇壓實機具,并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檢驗土的含水量是否滿足要求,如水量偏高,均勻摻入干土或換土等措施;10、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濕潤等措施,使其含水量符合要求。所有回填土壓實系數應滿足設計要求。在回填涵管周邊區域時,必須按排水的相關要求,在涵管上下回填細砂石保護層。填筑時應先用人工將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后從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時,方可使用機械夯實,以免回填造成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11、填土在機械碾壓之前,先推平,使其表面平實。12、壓路機進行填方碾壓,應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輾壓時,壓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壓。壓實密實度以夯錘每次夯壓后下沉量不超過12cm為準。 13、分段填土時,每層接縫處應作成斜踏步,夯(碾)跡重疊0.51m。上、下11、層接縫錯開不小于1m。14、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若設計無要求時,沉降量一般不超過填方高度的3%。十一、基槽安全防護施工機械和施工材料不得在基坑周邊2米內放置,挖掘機開挖要求采用倒退路線開挖,要求一次開挖到位,不應在開挖后的基坑邊再停機開挖。十二、揚塵治理與環境保護1、在進大門入口處設立一個汽車清洗場地,并在地上鋪上草墊,對于進出施工區域的車輛進行清洗,以達到保護施工場地內外清潔的目的。2、對于場內堆放土方的場地,要用鋼管加安全網圍護起來,圍護的高度要高于堆土高度1.5m,以減少吹風時土塵的四處飛揚。十三、安全目標無傷亡事故和重大財產損失。十五、文物古跡發現與保護在開挖前應認真查閱文物普探資料,確認開挖位置無文物古跡。在開挖過程中發現古跡、古墓、文物必須立即停止施工作業,并立即向建設和政府文物部門報告,安排專人值班守護確保文物古跡的安全。十五、 環保目標防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聲污染均達標。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施工路面每天必須灑水保持濕潤,防治揚塵污染,堆放的土堆如在干燥季節采用防塵網覆蓋。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做好現場地面硬化及綠化美化工作,對施工現場實施花園式工地管理,進行CI 規劃設計,合理布置CI 標識,使之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9 第 頁 共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