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加固施工方案(文檔)(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6943
2022-07-22
6頁
819KB
1、(此文檔為Word格式,下載后可以任意編輯修改?。ㄎ募浒妇幪枺海┦┕し桨腹こ堂Q:編制單位:編 制 人: 審 核 人: 批 準 人: 編制日期: 年 月 日一、工程概況1.1工程名稱:1.2工程地點:1.3建設單位:1.4工程規模:建筑層數為地下二層,地上三十三層,工程項目類別為一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二、碳纖維結構加固技術簡介碳纖維布結構加固改造修復混凝土技術是一項目前在國際上普遍應用的技術,能廣泛用于各種建筑物結構加固上,同傳統的加固方法想比有很多優點。粘貼碳纖維結構加固技術是指采用高性能粘結劑將碳纖維布粘結在建筑結構構件表面,使兩者共同作用,提高結構構件的承載力,由此而對建筑物進行2、加固、補強的目的。三、碳纖維結構加固施工3.1、(施工準備)3.1.1、主要的材料準備碳纖維布及其配套用膠的進場檢驗;3.1.2、輔助工具及材料的準備專用滾筒、刮板、磨光機、剪刀、鑿子、毛刷等。3.1.3、搭設腳手架按安全規程搭設腳手架,高度以方便施工為前提。3.2碳纖維加固范圍3.2.1補強部位為3-10層、+6+30m范圍內樓梯間,電梯井,公共走道等部位及明顯強度低的豎向混凝土構件(剪力墻)3.2.2水平粘貼300克碳纖維布100mm寬、間距不超過400mm;垂直粘貼300克碳纖維布100mm寬、間距按構造設置。3.3、(碳纖維加固施工工藝)3.3.1 工藝流程混凝土表面處理粘貼面修補找平3、 (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配置底膠涂底膠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粘貼碳纖維布固化檢驗維護3.3.2 .混凝土表面處理3.3.3 混凝土面應鑿除粉飾層,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機磨去1-2mm厚表層,混凝土構件轉角處應進行倒角處理,磨出(陽角)或補出(陰角)半徑不小于20mm的光滑圓弧,打磨完畢用壓縮空氣吹凈浮塵,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凈表面,保持干燥備用。3.3.4 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機、金剛石磨片、空壓機、棉布、護目鏡、防塵口罩。3.3.5 粘貼面修補找平(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3.3.6 混凝土面蜂窩、麻面、凹凸部位用混凝土修補結構膠填平,修補膠固化后(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約5小時),可進行下一道4、工序。3.3.7. 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衡器、膩刀。3.3.8. 配置底膠(1) 粘纖維底膠為A、B兩組份,配膠可按照配比要求采用人工攪拌,宜采用機械攪拌,攪拌器可由電錘和攪拌齒組成,攪拌齒可采用電錘鉆頭端部焊接十字形14鋼筋制成。少量也可用6、8細鋼筋棍人工攪拌。(注意:僅用膩刀拌和,不能保證攪拌均勻)。(2) 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攪拌器攪拌510分鐘左右至A、B組份混合均勻為止。攪拌時最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3).膠應現配現用,每次配膠量不宜大于2公斤。(4)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容器、衡器、膩刀、手套。3.5、3.9.涂底膠(1) 用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將底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構件表面,注意不要漏刷,并避免氣泡,等膠固化至手指觸感干燥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所用主要器具: 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手套。(3) 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4) 粘纖維面膠為A、B兩組份,可機械攪拌。少量也可用6、8細鋼筋棍人工攪拌。(注意:僅用膩刀拌和,不能保證攪拌均勻)。(5) 每次配置量以小于3公斤為宜,現配現用。(6) 按設計要求的尺寸用鋒利剪刀裁剪碳纖維布,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凈。(7) 所用主要器具:攪拌器、容器、衡器、剪刀、手套3.4.0 粘貼碳纖維6、布(1)將粘纖維面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粘貼部位和碳纖維布上,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75%的面膠涂抹在碳纖維布的粘貼面,當粘貼后,剩余的25%面膠涂抹于碳纖維布外表面。)(2)將涂好膠的碳纖維布,拉緊對齊后粘貼,用塑料刮板或滾筒(用去掉外邊絨毛的涂料滾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復滾壓,直至膠料滲出。然后在碳纖維布外表面也均勻涂抹面膠,并反復滾壓,使結構膠雙向充分浸潤碳纖維布。(3)碳纖維布若需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于0.2米。(4)所用主要器具: 滾筒、刮板、手套。3.4.1固化(1)若固化溫度25左右,3天即可負載使用。若固化溫度5左右,5天可負載使用。3.4.2檢驗(1)檢驗時可用小錘輕擊或手壓7、粘貼面判斷粘貼效果,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5%,如出現輕微空鼓(面積小于100cm2)可采取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若空鼓面積大于100cm2,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布切除,補粘四周搭接長度大于0.2米的碳纖維布塊。3.4.3.注意事項(1)粘貼面是否按要求處理、膠配比是否準確、是否攪拌均勻、膠是否將碳布完全浸透決定了粘貼效果的好壞。(2)粘碳纖維布構造措施尚宜滿足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的有關規定。(3)冬季氣溫低時,A組分偶有結晶變稠現象,只需對A膠水浴加熱至50左右,待結晶消除攪勻即可,對膠性能無影響。(4)施工場所平均溫度低于0,可采用碘鎢燈、電爐或水浴等增溫方式對8、膠使用前預熱至3050左右使用,應注意不得讓水混入桶內。施工場所平均溫度低于-5,建議對粘貼部位也加溫0以上,并維持24小時以上。(5)結構膠完全固化后為無毒級材料,但未固化前個別組分對皮膚、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膠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員應注意適當的勞動保護,如配備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體直接接觸后應用清水沖洗干凈。3.4.4碳纖維加固圖紙附后四、施工安全措施4.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懂得操作工序。4.2、工作人員必須根據工作環境佩戴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口罩等,必須集中精神操作。4.3、操作腳手架必須牢固可靠,在沒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下不得進行交叉作業。4.4電氣設備及架設應符合安全用電規定,應有接零或接地保護措施。4.5結構膠等應穩妥保管,容器余物后不得隨便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