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防雷技術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7384
2022-07-22
9頁
24.23KB
1、防雷施工技術方案1、概述雷電流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它巨大的破壞性是目前人類還無法控制的,現階段通過人力主動化解雷電的危害,還是不現實的,只能通過努力被動地將雷擊的能量給予阻擋并將它泄放入大地,以避免所帶來的災害。雷擊和線路過電壓會出現多種有害的效應,基本上會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直擊雷擊、感應雷擊、電磁脈沖輻射、雷電過電壓侵入和反擊。雷擊及過電壓的保護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需要根據不同的特性給予相應而全面的防護。完善系統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兩個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針、避雷帶、引下線、接地極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為了確保建筑物本體免受直擊雷的侵襲,將可能擊中建筑物的雷電通過避雷針、避雷帶、引下2、線等,泄放入大地,防護范圍詳見(聯合避雷系統保護范圍圖)內部防雷系統是為保護建筑物內部的設備以及人員的安全而設置的。在需要保護設備的前端安裝合適的避雷器,使設備、線路與大地形成一個有條件的等電位體。將可能進入的雷電流阻攔在外,將因雷擊而使內部設施所感應到的雷電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確保后接設備的安全。2、編制依據:(1)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 50174-93(2)通信行業標準電信專用房屋設計規范(3)信息產業部通信局(站)雷電過電壓保護工程設計規范(4)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5)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6)IEC61023、4建筑物防雷(7)EC61312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8)JGJ/T1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9)ITU K25光纜的防雷(10)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11)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12)GB50200-94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13)GB50198-94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14)GB/T50311-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15)YD2011-93微波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范(16)YD5078-98通信工程電源系統防雷技術規范(17)XQ3-2000氣象信息系統雷擊電磁脈沖防護規范3、施工工藝及方法本工程按二類防雷4、建筑設計。本工程采用接零保護,電器設備的不帶電金屬外殼應可靠進行等電位連接,采用專用線路做保護接零保護線,凡穿線用金屬線管應可靠接零。本工程系統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聯合接地方式,由二部分組成:即利用大樓基礎鋼筋和圍繞水塔圍欄四周敷設的環形接地體相互焊接組成的一個整體。接地地極裝置焊連接地網母線焊接(地梁鋼筋)地極裝置.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引下線焊接安裝測試,安全接地點預留預埋頂層防雷網安裝防雷接地系統總體測試水塔防直擊雷措施:于1#水塔圓點安裝5.5米接閃器一臺,2#水塔圓點安裝4米接閃器一臺(避雷針選擇高度參看滾球法防雷設計計算書),沿周邊設避雷帶,用40*4MM鍍鋅扁鋼,用10支5、持卡加以焊接或峁接固定,凡水塔周圍有金屬欄桿的利用其做避雷帶并應保證其相互電氣連通,與避雷帶引下線焊接連通。避雷帶引下線引用鍍鋅扁鋼連接到平板接地極。采用聯合接地體(利用護欄鋼筋),要求接地電阻R不大于1歐姆。實測達不到要求值,應增加人工接地地極裝置。凡水塔周圍的金屬物均應與避雷帶連接,連接處不少于兩處,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應采用單點接地,通過保護線(PE)與接地點連接。凡通信設備配電箱及動力配電箱均應加裝浪涌吸收裝置。本工程采用等電位聯結各安全措施,從共用接地裝置的不同點焊接引出接地干線到等電位聯結板。等電位聯絡線必須與下列導電部分互相連接:1)保護線干線;2)接地干線(見附圖)。防雷接地焊接6、搭接焊,屬園鋼材質,其搭接長度應不小于材料直徑的6倍。引下線采用結構柱內對角的兩根鋼筋,施工時需對角跨接,結構梁鋼筋屬直搭接時,需按跨接搭焊,跨接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跨接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雙邊搭接長度為6倍。避雷針、避雷帶應位置正確,焊接固定的焊縫飽滿無遺漏,螺栓固定的應備帽等防松零件齊全,且與避雷引下線連接可靠。避雷線應平直,彎曲處不得小于90,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圓鋼10倍。4、施工質量驗收驗收項目1、地裝置驗收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1)接地裝置的結構和安裝位置。(2)接地體的埋設間距、深度、安裝方法。(3)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4)接地裝置的材質、連接方法、防腐處理。(57、)隨工檢測及隱蔽工程記錄。2、接地線驗收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1)接地裝置與總等電位接地端子板連接導體規格和連接方法。(2)接地干線的規格、敷設方法及其與等電位接地端子板的連接方法。(3)接地線之間的連接方法。(4)接地線與接地體、金屬管道之間的連接方法。3、等電位接地端子板(等電位連接帶)驗收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1)等電位連接帶的安裝位置、材料規格和連接方法。(2)等電位連接網絡的安裝位置、材料規格和連接方法。(3)電子信息系統的導電物體、各種線路、金屬管道以及信息設備的等電位連接。(4)絕緣導線和絕緣層。4、浪涌保護器驗收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1)浪涌保護器的安裝位置、連接方法和連接導線8、規格。(2)浪涌保護器接地線的導線長度、截面。(3)電源線路各級浪涌保護器的參數選擇及能量配合。5、線纜敷設驗收項目應符合下列規定:(1)接地線的截面、敷設路徑、安裝方法。(2)電源線纜、信號線纜的敷設。(3)接地線在穿越墻體、樓板和地坪時加裝的保護管。竣工驗收1、防雷施工結束后,應由相關部門組織驗收。2、檢驗不合格的項目不行交付使用。3、防雷項目竣工后,應由施工單位提出竣工驗收報告。竣工驗收報告,宜包括以下內容。(1)項目概述;(2)施工安裝;(3)防雷裝置的性能;(4)接地裝置的形式和敷設;(5)防雷裝置的防腐蝕措施;(6)接地電阻以及有關參數測試數據和測試儀器;(7)等電位連接帶及屏蔽設9、施;(8)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9)結論和評價。5、防雷施工項目竣工,施工單位提供下列技術文件和資料:(1)竣工圖a、防雷裝置安裝竣工圖;b、接地線敷設竣工圖;c、接地裝置安裝竣工圖;d、等電位連接帶安裝竣工圖;e、屏蔽設施安裝竣工圖。(2)被保護設備一覽表。(3)變更設計的說明書或施工洽談單。(4)安裝技術記錄(包括隱蔽工程記錄)。(5)重要事宜記錄。6、防雷施工檢測項目內容和表格形式應符合本規范附錄C的規定。(1)接地裝置;(2)接地線;(3)接閃裝置;(4)引下線;(5)線纜敷設。滾球法防雷設計計算書工程名:計算者:計算時間:參考規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已知條件算法10、:滾球法避雷針組號1避雷針編號:#1#2針高:(#1)4.00米(#2)5.00米避雷針計算高度:(#1)4.00米(#2)5.00米被保護物的防雷等級要求:60米被保護物的高度:2.00米3.00米計算過程和公式保護高度2.00米的計算#1r0 =h*(2hr-h)=4.00*(2*60.00-4.00)=21.54(米)rx =h*(2hr-h) -hx (2hr-hx )=4.00*(2*60.00-4.00) -2.00 (2*60.00-2.00 )=6.18(米)#2r0 =h*(2hr-h)=5.00*(2*60.00-5.00)=23.98(米)rx =h*(2hr-h) -h11、x (2hr-hx )=5.00*(2*60.00-5.00) -2.00 (2*60.00-2.00 )=8.62(米)#1-#2兩針距離D = 12.00D1 = (hr - h2)*(hr - h2) - (hr - h1)*(hr - h1) + D*D/(2*D)= (60.00 - 5.00)*(60.00 - 5.00) - (60.00 - 4.00)*(60.00 - 4.00) +12.00*12.00/(2*12.00)= 1.38(米)Bx =h(2*hr-h)-D1*D1 -hx(2*hr- hx)=4.00(2*60.00 -4.00)-1.38*1.38 -2.012、0(2*60.00- 2.00)=6.13(米)中心點最低高度h0h0 =hr -(hr- h)*(hr - h) +D1*D1=60.00 -(60.00- 4.00)*(60.00 - 4.00) +1.38*1.38=3.98(米)保護高度3.00米的計算#1r0 =h*(2hr-h)=4.00*(2*60.00-4.00)=21.54(米)rx =h*(2hr-h) -hx (2hr-hx )=4.00*(2*60.00-4.00) -3.00 (2*60.00-3.00 )=2.81(米)#2r0 =h*(2hr-h)=5.00*(2*60.00-5.00)=23.98(米)rx =13、h*(2hr-h) -hx (2hr-hx )=5.00*(2*60.00-5.00) -3.00 (2*60.00-3.00 )=5.24(米)#1-#2兩針距離D = 12.00D1 = (hr - h2)*(hr - h2) - (hr - h1)*(hr - h1) + D*D/(2*D)= (60.00 - 5.00)*(60.00 - 5.00) - (60.00 - 4.00)*(60.00 - 4.00) +12.00*12.00/(2*12.00)= 1.38(米)Bx =h(2*hr-h)-D1*D1 -hx(2*hr- hx)=4.00(2*60.00-4.00)-1.314、8*1.38 -3.00(2*60.00- 3.00)=2.76(米)中心點最低高度h0h0 =hr -(hr- h)*(hr - h) +D1*D1=60.00 -(60.00- 4.00)*(60.00 - 4.00) +1.38*1.38=3.98(米)計算結果#1避雷針在2.00米處的單針保護范圍為6.18米#2避雷針在2.00米處的單針保護范圍為8.62米#1避雷針在3.00米處的單針保護范圍為2.81米#2避雷針在3.00米處的單針保護范圍為5.24米年預計雷擊次數計算書工程名:計算者:計算時間:參考規范: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1.已知條件:建筑物的長度L = m15、建筑物的寬度W = m建筑物的高度H = m當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數Td =36.1天/年校正系數k = 1.5不考慮周邊建筑影響。2.計算公式:年預計雷擊次數: N = k*Ng*Ae = 0.6065其中:建筑物的雷擊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Ng = 0.1*Td = 0.1*36.1 = 3.6100等效面積Ae為: H0.05省部級辦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場所、人員密集場所。N0.25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業建筑。三類:0.01=N=0.05省部級辦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場所、人員密集場所。0.05=N=0.25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業建筑。聯合避雷系統保護范圍圖附圖一附圖二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