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漿地面施工方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7430
2022-07-22
3頁
22KB
1、水泥砂漿地面施工方案一、施工準備:1、施工機械:砂漿攪拌機、2、一般機具:3mm篩、鐵鍬(尖、平頭兩種)、手推車、小白線、墨斗、鋼尺、木抹子、鐵抹子以及鋁合金直尺等。3、材料準備:中、粗砂;水泥二、水泥砂漿地面施工工藝:1、水泥砂漿面層所用的砂,一般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應大于3%。水泥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不應低于325號。2、水泥砂漿的配合比不宜低于1:2,其稠度不應大于3.5cm。3、工藝流程:清掃、清理基層彈面層線灑水濕潤抹灰餅標筋刷素水泥漿鋪水泥砂漿刮尺刮平木抹子槎平、壓實鋼抹子壓光(三遍)養護。4、水泥砂漿面層在埋設管道等局部減薄處,必須采取防止開裂措施,符合設2、計要求后,方可繼續施工。5、水泥砂漿應隨鋪隨拍實,并用木抹子由邊向中,由內向外搓平,壓實后退操作。將砂眼、腳印等消除后,再用靠尺檢查平整度。6、面層壓光三遍;第一遍:木抹子抹平后,立即用鐵抹子壓第一遍,直到出漿為止,如果砂漿過稀或表面有泌水現象時,可均勻撒一遍干水泥和砂(1:1)的拌合料(砂子要過3mm篩),再用木抹子用力抹壓,使干拌料與砂漿緊密結合為一體,吸水后用鐵抹子壓平;第二遍:面層砂漿初凝后,人踩上去有腳印但不下陷時,用鐵抹子壓第二遍,邊抹壓邊把坑凹處填平,要求不漏壓,表面壓平、壓光;第三遍:在水泥砂漿終凝前進行第三遍壓光,(人踩上去稍有腳印),鐵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紋時,用鐵抹子把第二3、遍抹壓時留下的全部抹紋壓平、壓實、壓光.(必須在終凝前完成)7、面層壓光后經24小時后進行養護,可用鋸末覆蓋,灑水養護一星期三、水泥砂漿地面的質量通病水泥砂漿地面如果使用材料不當、施工方法不規范,就容易產生裂紋、起砂、脫皮、麻面和空鼓等質量通病1、地面開裂和空鼓原因(1)自身原因1)當溫度由高變低時,往往會產生溫度裂縫。所以大面積的地面必須分段分塊,做成伸縮縫。2)水泥砂漿在凝固過程中,部分水分與水泥經化學反應產生膠狀體,另一部分水分蒸發掉,使體積縮小而造成地面收縮裂紋。3)地面終凝時和養護期間,強度不高,如此時受到震動則容易造成開裂。高層建筑立體交叉作業不可避免,在地面未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打洞4、鉆孔、運輸踩踏,都會造成開裂。(2)施工原因1)基層灰砂浮塵沒有徹底清除、沖洗干凈,砂漿與基層粘結不牢。2)基層不平整,突出的地方砂漿層薄,收縮失水塊,該處易空鼓。3)基層不均勻沉降形成沉降差,隨著沉降差的不斷增大,就會產生裂紋或空鼓。4)配合比不合理,攪拌不均勻。一般地面的水泥砂漿配合比宜為1:2(水泥:砂子),如果水泥用量過大,可能導致裂縫。(3)材料原因對水泥、砂子等材料檢驗不嚴格,砂子含泥量過大,水泥強度等級達不到要求或存放時間過長等原因,均會使水泥砂漿地面產生裂縫。2、地面起砂、脫皮原因(1)攪拌砂漿時加水過量,或攪拌不均勻。(2)表面壓光次數不夠,壓得不實,出現析水起砂。(3)壓光5、時間掌握不好,或在終凝后壓光,砂漿表層遭破壞而起砂。(4)砂漿收縮時澆水,吃水不一,水分過多處起砂脫皮。(5)使用的水泥強度等級過低,造成砂漿達不到要求的強度等級。四、水泥砂漿地面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按常規控制砂子、水泥的質量,砂子最好用水沖洗過。2、要徹底清除基層表面的砌筑、粉刷落地灰及泥砂,并將突出表面的水泥及混凝土塊鑿去,平整和沖洗基層。3、在抹面層時,基層表面要充分濕潤,以免吸收砂漿水分;并要擦干凹坑處的積水,使其既潮濕又干凈。4、按常規控制配合比并執行操作規程(如砂漿攪拌一定要均勻等)。5、初凝前對水泥砂漿進行抹平,終凝前進行壓光,最后用力壓出亮光來,以壓3次為宜。要掌握壓光的時間,早了壓不實;晚了壓不平,不出亮光。6、加強養護。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