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穩層路拌施工方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7705
2022-07-22
3頁
22.27KB
1、水泥穩定粒料基層施工方案1施工前準備工作施工前做好穩定層路拌機安裝,調試工作及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同時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并對每批進場材料,組織化驗人員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范規定的試驗進行相關技術指標與參數的化驗、試驗工作。嚴把原材料的質量關,對所采用的材料進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2下承層的準備與報送開工報告在交驗過的下承層上清除所有浮土、雜物及處理局部路面上的車轍與松軟部分,做到路基表面平整、密實、無松散現象。其平整度、壓實度、寬度、標高、坡度等指標符合規定要求,并培好路肩土。3測量在土基上恢復中線。直線為每50m設一樁、平曲線每10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面邊緣外0.30.5m設指示樁,2、并在進行水平測量時,在兩側指示樁上用紅漆標出基層邊緣的設計標高,掛線檢查平整度。4備料根據各路面水泥穩定層的寬度、厚度及預定的干密度,計算各路面需要的砂礫料數量。根據砂礫料的含水量和各運料車的斗容量計算每車的堆放距離,從監理指定認可的料場采集砂礫土,在裝載機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在按距離和位置卸料后,用推土機粗平。5攤鋪砂礫料在攤鋪水泥的前一天將砂礫料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攤鋪時表面要平整,路拱與設計路拱一致,在攤料過程中,將土塊粒徑尺寸超過37.5mm的礫石顆粒及其雜物除去,并檢驗攤鋪層厚度,應符合預計要求。6灑水、悶料在攤鋪好的砂礫層上均勻的灑水悶料,根據攤料寬度、厚度計3、算灑水量、悶料時間為一夜。7平整和輕壓對粗平后人工平整的料層用16T振動壓路機不開振動輕壓一遍,使路基表面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壓實度,8擺放和攤鋪水泥按照設計的水泥用量計算每袋水泥的縱橫間距,在砂礫層上做擺放標記,依照擺放標記均勻無遺漏地將水泥按間距卸在攤鋪路段。然后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大致相等進行人工撒布水泥,并用人力刮板將水泥均勻攤開、刮平。9拌合9.1干拌用穩定土拌合機進行拌和,并設專人跟隨拌和機,隨時檢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機操作員調整拌和深度,拌和深度應達到穩定層底并侵入下承層5mm10mm,以利于上下層粘結,拌和23遍。注意拌合深度一定達到要求,嚴禁留有素土夾層。9.2加水并濕拌干4、拌后,如果含水量不足,則利用噴管式灑水車補充灑水,水車起灑處和另一端接頭處都應超出拌和面2米以上,灑水車不允許在拌和路面上調頭和停留。灑水后再次進行拌和,拌和機緊跟在灑水車后面進行拌和,以減少水分流失。試驗人員及時檢查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在略大于最佳值0.5%-1.0%。在拌和過程中,人工配和揀出超尺寸顆粒,清除粗顆粒、“窩”及局部過濕或過干之處。混合料拌和后要求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且水分合適、均勻。10整形混合料拌和均勻后,立即用平地機初步整形。在直線上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用平地機立即在初平的路面上快速用輪胎均勻排5、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用新拌和的混合料找平低洼處,再用平地機整平、整形。整形后,必須達到規定的坡度和拱度,并特別注意接縫處必須順適平整。用人工配合平地機精平,并符合要求。11碾壓整形后,在最佳含水量時,用68T輕型壓路機碾壓一遍,再配合振動壓路機振動34遍,最后用1821T三輪式壓路機重疊輪寬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邊向中路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和單面坡度,由內側向外側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碾壓時,前兩遍速度宜用1.51.7km/h,以后為2.02.5km/h,壓實度達到98%。12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12.1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的接縫處,采用搭接法。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6m長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應再加部分水泥拌和,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12.2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工作縫的處理:在已完成的水穩層末端,沿穩定層挖一條橫貫路寬的槽,槽寬30cm,深為2025cm,起碼挖到下承層表面,此槽與路中心線垂直,靠穩定層的一面應切成垂直面,并放兩根與壓實厚度等厚,長為全寬一半的方木(或枕木),緊貼垂直面,然后用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內其余部分。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