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路基處理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7770
2022-07-22
5頁
39.52KB
1、特殊路基處理施工方案一、概況1、A8標段整體土質良好,僅在局部地表存在素填土,在溝塘底部存在0.2m-0.6m厚的淤泥,在局部存在弱膨脹土。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和構物的設置情況以及路基施工工期,特殊路基處理分別采用加鋪碎石墊層、摻灰等處理方法;于橋頭高填地段采用碎石樁處理。2、全線平均路基填土高度2.15m;特殊路基處理長度為593m(1)膨脹土路基處理對于弱膨脹土填筑路基根據路基填土高度,對路基填料作以下幾種情況處理:當路基高度為H1.53m時,路床上部40cm采用6%石灰土處治,路床下部40cm采用5%石灰土處治,壓實度均96%,路床底面下超挖40cm摻4%石灰土,壓實度均94%。當路基高度2、H1.53m,清除15cm耕植土后,進行原地面碾壓,壓實度90%,壓實補償按10cm計,然后回填4%石灰土至清表前地面標高(回填厚度為壓實補償10cm+清除耕植土15cm),然后鋪筑路堤及路床。下路床采用5%石灰土處治,上路床采用6%石灰土處治,壓實度均大于96%,路基中部填筑素土。(2)構造物基底處理蓋板涵、通道基礎落在素填土、飽和軟粘土、膨脹性土等不良地質巖土上時,采用換填一定厚度的碎石墊層處理;若構造物落在一般性粘土上,但地基承載力或沉降不能滿足構造物對地基的要求時,也采用換填一定厚度的碎石墊層處理?;娱_挖時應避免墊層底部受擾動,保留200mm厚的土層暫不挖去,等換鋪前再挖至設計標高。3、換填時應注意基坑排水,不得在浸水條件下施工,必要時應采取降低水位的措施。墊層底面應在同一標高線上,如深度不同,應挖成搭接面并按先淺后深的順序進行墊層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墊層在驗收合格后,應及時進行基礎施工與基坑回填。圓管涵基底承載力達不到要求或為膨脹土的,換填5%石灰土處理;基底為飽和軟粘土及淤泥土的,換填碎石處理。具體根據每一處構造物對地基在載力、沉降的要求、該處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能視不同情況給出處理的范圍及厚度。(3)橋頭及其過渡段基底處理根據橋頭段填土高度、橋頭對沉降及穩定標準的要求、地基土的埋藏條件及物理力學指標等選擇碎石樁、強夯、沖擊夯實等不同辦法對橋頭段地基進行處理。碎石樁處理4、:處理長度為沿線路方向5H+30米,其中H為路基填土高度。橋頭段碎石樁樁徑采用0.5米,樁間距采用1.3米;橋頭過渡段樁徑采用0.5米,樁間距采用1.5米,樁長根據計算確定。梅花狀布置。沖擊夯實處理:處理長度為沿線路方向5H+30米,其中H為路基填土高度;沖擊夯實功采用15KJ,沖擊夯實遍數根據現場試驗確定,設計計算按20遍考慮。夯沉補土設計按20cm厚計入路基土石方匯總表,施工時按實際工程量計算。(4)橋臺臺背填料處理對于橋臺臺背填料從路基原地面至下路床均采用摻5%石灰處理上路床采用6%石灰土處理并適當提高壓實度。臺背處從原地面至路床底部都進行摻灰處理,并適當提高壓實度,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5、采用小型機械夯實。四、特殊路基施工方案1、河塘段邊溝外側土堤與路基主體同時填筑。施工時必須避免高堆快填,應薄層攤鋪,分層充分碾壓。填筑時加強觀測,控制施工速率。2、地基處理、施工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沉降和穩定觀測,要嚴格控制填土速率,每填一層土應進行一次監測,并應控制地面沉降10mm/d,邊樁水平位移5mm/d,超過時應暫停填筑,待沉降及位移量小于規定值后再繼續施工。為了確保路堤填土的安全,防止路基失穩,加載填土的施工速率由施工單位根據地質條件和地基強度增長情況,以及觀測路堤坡腳變形,分析地基土的塑性變形產生失穩的狀態等綜合考慮確定,設計考慮為1m/月。1、碎石樁施工擠密6、碎石樁采用振動沉管,人工填料的方法進行制樁。在正式施工時,應作試樁,作現場荷載試驗,并做好記錄,同時根據試樁結果,確定正式打樁采用的技術參數,確定成樁工藝。施工要求如下:清理平整場地,清除高空和地面障礙物;測量放線,測量地面整平后的標高;布設樁位,樁間距允許偏差為10cm;在灌注樁兩側布設樁位時,應預留鉆孔灌注樁的施工位置,預留凈距為140cm;機械設備:ZL-60振動履帶式擠密碎石沉樁機5臺,容積相等的小推車4臺;碎石樁施工a)施工順序從四周向中心靠攏,相鄰兩根樁必須跳躍間打;b)樁機就位,校正樁管垂直度應1.5%;校正樁管長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設計樁長;在樁位處鋪設少量碎石;c)邊振動7、邊下沉到設計深度;d)稍提升樁管使樁尖打開;e)停止振動、灌料、直至灌滿;f)啟動拔管,拔管前留振一分鐘,以后邊振動邊拔管,拔管速度需均勻且每拔管1米留振一分鐘。g)根據單樁設計碎石量確定第一次投料的成樁長度(約為樁管長度50%),進行數次反插直至樁管內碎石全部投出;h)提升樁管,開啟第二次投料口并停止振動,進行第二次投料直至灌滿;i)啟動拔管,邊振動邊上拔,并進行數次反插,至管內碎石全部投出,反插深度應小于樁管長度的一半;j)提升樁管高于地面,停止振動,進行孔口投料(第三次投料)直至地表k)啟動反插,并及時進行孔口補料至該樁碎石樁用量全部投完為止;l)碎石灌入量按每延米不少于0.224立計算8、;m)提升和反插速度必須均勻。反插深度由深到淺,每根樁在保證樁長和碎石灌入量的前提下,總反插次數不少于12次;n)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挖出樁管帶出泥土,孔口泥土不得掉入孔中;o)施工過程中應記錄沉樁深度,制樁時間,每次碎石灌入量,反插次數等;p)施工過程中如發現土層有較大變化,投料量或沉樁速度異常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報監理;q)施工完畢,整平場地,測量標高,整理施工記錄。五、測量放線1、按路基測量地面整平后的標高及樁號斷面圖坡度放樣,并增加50cm寬放線,確定碎石樁縱向樁位輪廓線。2、按橋位與橫斷面的夾角,確定碎石樁橫向樁輪廓線:橋頭段為5H(H為原地面至橋頭設計地面高度),伸入橋臺前的長度按坡度1:n放線;橋頭過渡段處理長度為3000cm。3、放控制樁:控制木樁只控制四角,以便拉線,另加延長線至5m外,以便對四角控制樁進行校正。4、放線:按圖紙設計的樁距打灰線,樁位與路線成90度。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3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