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7869
2022-07-22
7頁
52.50KB
1、南寧市國際物流基地1#號工程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專項)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 批 人: 編制日期: 2009年 月 日路基土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南寧市白云路工程,建設單位為南寧市投資開發公司,設計單位為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監理單位為廣西華藍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為北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本工程設計起點為在建航洋國際城東側的規劃路,樁號K0+0.555;設計終點止于規劃的楓林路,樁號K2+891.003。路線全長2847.601米,K0+0.555K0+997.314段道路紅線寬度為12米,K0+997.314K2+891.003段道路紅線寬度為18米。最大平曲線半徑2、2400米,最小平曲線半徑500米;縱斷面設計的最大縱坡2.4%,縱斷面設計的最小縱坡0.347%,最小坡長110米;本工程路幅寬度為12米及18米,兩側車道寬各為8米及12米,兩側人行道寬各為2米及3米。路拱采用單折線路拱,機動車道路拱橫坡為1.5%,人行道橫坡為1.5%;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級,雙向車道,施工內容為道路、排水工程。二、編制依據本施工方案主要參考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施工圖紙、圖紙會審記錄及施工組織設計等。三、施工工藝1)在開工前,要做好開工準備工作,并整理開工報告資料,上3、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由監理工程師審核認為開工準備工作合格,簽發開工令才開始施工。2)水泥穩定碎石層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施工放樣拌和攤鋪整平復核標高碾壓接頭處的處理養生施工放樣在底基層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15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標樁。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水泥穩定層邊緣的設計高。材料拌和拌和前調試攪拌設備,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達到規定要求。如有變化須及時作調整。拌和時配料要準確,拌和要均勻。攤鋪攤鋪前要事先通過試驗確定松鋪系數。根據鋪筑層的厚度和要求達到壓實干密度,計算每車混合料的攤鋪面積。拌和機與攤鋪機的生產能力應互相協調,如拌和機的生產能力4、較低,則攤鋪混和料時,應采用低速度攤鋪,減少攤鋪機停機待料的情況。在攤鋪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折現象,特別是局部粗集料窩應該鏟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攤鋪后,人工整平,局部高的地方應鏟除,低的地方應補平。攤鋪整平后,應及時復核該基層的標高。采用12t壓路機碾壓密實,碾壓不少于三遍。接頭處的處理橫向接縫處理方法攤鋪混合料時,中間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小時,應設置橫向接縫,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末端混合料弄整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方木,方木的高度應與混合料的壓實厚相同,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側用碎石回填3m長,其高度應高出方木幾厘米。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前,將碎石和方5、木除去,并將下承層頂面掃干凈,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層的末端,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縱向接縫和處理方法在不能避免縱向接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接,并按下述方法處理:在前一幅攤時,在靠后一幅的一側用方木做支撐,方木的高度應與穩定層的壓實厚度相同。養生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開始養生,不應延誤。養生期不得少于7天。可采用灑水車經常灑水,次數應視氣候而定。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穩定層表面潮濕。也可采用濕砂、粗麻布、草簾等進行養生。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層在保養期間大型裝載車不能壓過,以免壓壞路基。四、質量保持措施1、施工前準備工作要全部就緒,機械設備經檢查沒有隱患,方可正常工作。2、水6、泥碎石穩定層要攪拌均勻,攤鋪要平整,且壓實度等均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3、允許偏差項目如下表: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檢驗方法范圍點數現場實側壓實度不小于規定要求1000m23灌砂法測定厚度10%1000m21用尺量平整度15mm20m2用3m直尺寬度不小于規定要求40m1用尺量中線高程2020m1用水準儀測量橫坡3%20m4用水準儀測量五、安全措施1、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 對有關機器設備要隔離,非操作人員勿靠近。3、 大風大雨天氣要停工。4、 特殊工種要經培訓后持證上崗。5、 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6、 作業后,必須做好保養工作。六、環保措施1、不得亂毀壞路線外植物。2、注意車輛、機械所用柴油、汽油、機油堆放使用,防止外泄造成污染。3、天氣炎熱時撒水車對施工路段撒水,防止揚塵。4、水電線路有專人管理,避免漏水漏電。北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南寧市白云路工程6%水泥穩定級配碎石上基層施工方案編制部門:項目部編 制 人:審 核 人:編制日期:2008年5月6日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施工工藝.1四、質量保證措施.3五、安全措施.4六、環保措施.4七、檢測方法及頻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