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噴樁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7926
2022-07-22
8頁
140.51KB
1、CB01 施工技術方案申報表(阜水2011 技案004號)合同名稱:安徽省銅陵縣城關排澇站工程 合同編號:TLXCG-SG01 致:安徽省和縣通達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我方今提交安徽省銅陵縣城關排澇站工程 TLXCG-SG01 的: 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措施計劃 工程測量施測計劃和方案 水泥粉噴樁施工方案 工程放樣計劃 專項試驗計劃和方案請貴方審批承 包 人: 阜陽市水利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銅陵縣城關排澇站工程 項目經理:(簽名) 日 期: 年 月 日 監理機構將另行簽發審批意見。監理機構:安徽省和縣通達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簽 收 人:(簽名) 日 期: 年 月 日說明:本表一式 3 份,由承包人2、填寫。監理機構審簽后,隨同審批意見,承包人,監理機構、發包人各1份。安徽省銅陵縣城關排澇站工程(合同編號:TLXCG-SG01)水泥粉噴樁施工方案 安徽省阜陽市水利建筑安裝工程公司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水泥粉噴樁工程一、工程概況。1、銅陵縣城關排澇站位于銅陵市城區江堤城關段,承擔銅陵縣城關鎮地區8.06km2的澇水,玉帶河是排區的唯一排水主干渠,泵站位于玉帶河入江處,銅陵縣城關排澇站始建于1978年,裝機6臺20ZLB-70水泵,總裝機330kw,泵站呈扇形布置,經過30多年的運行,存在老化、破損、排澇標準不足等諸多問題,需進行技術改造。2、工程地質a)地質土層:站址處勘探深度范圍內地層:上部3、為第四系全新統(Q4al)沖積層,巖性以灰色淤泥質土為主,下部為上更新統(Q3al-pl)沖洪積層,巖性以棕黃、灰綠色粘性土為主,局部夾細砂、礫石,下伏基巖為白系砂巖,棕紅色,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1-1層:雜填土,成分為重、中粉質壤土,夾大量碎石、磚塊、爐渣灰、建筑垃圾等雜質,棕黃、灰黃色,結構松散。1-2層:素填土,成分以重粉質壤土為主,局部夾小礫石,棕黃、灰黃色,軟軟可塑,濕稍濕,結構松散,高壓縮性。2層:淤泥質重粉質壤土,局部夾中、輕粉質壤土,灰色、軟塑為主,部分流塑,濕很濕,屬高壓縮性土層。3層:重粉質壤土,下部多夾細砂、礫石,礫石大小不均,直徑一般23cm,棕黃,灰黃色,上部多硬可塑4、,下部多堅硬,濕,屬中等壓縮性土層。4層:砂巖,棕紅色,全中等風化,濕,堅硬。b)土層特性:1層填土,具不均勻性和高壓縮性,屬尚未完成自重壓密的新近填土,不宜作為建筑物基礎持力層;2層淤泥質重粉質壤土,厚度較大,一般6.09.0m,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變形量大,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3層重粉質壤土,強度較高,層位穩定,是比較理想的地基持力層,但埋藏較深;4層砂巖,強度較高,層面稍有起伏,埋藏較深。c)根據其地質條件,本工程施工圖紙所示要求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泵房、站身、前池翼墻基礎、壓力水箱漸變段、控制段、涵洞)基礎處理工程即水泥粉噴樁復合地基加固工程施工。,二、說明1、本工程地基處理采用水泥5、粉噴樁復核地基,樁徑0.5m,水泥摻入量15%,平面布置為等邊三角形,中心距分別為0.9m1.0m。設計樁頂高程為各部位建筑地面,施工時應高于建基面0.5m.2、設計要求:a、材料:425號水泥,新鮮無結塊,不含雜質。b、施工前先平整場地,按設計圖紙進行樁位放線,場地低洼時應回填粘性土料,不得回填雜質土。c、樁體粉噴要求連續作業,一氣呵成,嚴防漏噴及賭管,粉噴壓力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執行。d、在樁頂以下2.0m范圍內,再鉆提桿噴一次,水泥用量控制在10kg/m左右。e、粉噴樁體自然養護14天以上,方可開挖基坑土方,樁基上部0.5m應采用人工開挖,切割上部樁頭,用人工周邊鑿除,再錘擊平破碎。f、施工6、工藝及工藝流程應嚴格按照建筑地基處理規范(JGJ78-2002)及相關規范、規程要求執行。三、粉噴攪拌樁的施工方法粉噴攪拌樁加固地基的機理是利用粉體噴射樁機在鉆孔過程中,用高壓空氣將粉狀固化劑以霧狀噴入被加固的軟土中,憑借機械上特制的鉆頭葉片的旋轉,使固化劑與原位軟土就地強制攪拌混合;固化劑吸水后進行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樁位原土有軟變硬,形成整體性好、水穩性強和承載力高的新樁體;這種樁體與樁間土相互作用形成比天然軟土地基承載力有大幅度提高的復合地基。本工程中噴粉樁所用的固化劑是水泥。噴拌成水泥土樁。1、施工設備本工程使用的定型配套機械產品為液壓步履式PH-5型噴粉樁機。施工工藝設備圖如下:注7、:1、步履機構 2、主電動機 3、操作臺 4、傳動機構 5、鉆架 6、旋轉龍頭 7、鉆桿 8、鉆孔 9、鉆頭 10、輸料管 11、固化劑管.12、轉鼓 13、料罐壓力表 14、氣管壓力表 15、安全閥 16、氣水分離器17、壓力氣管 18、流量劑 19、氣流閥 20、貯氣罐21、空壓機2、施工程序噴粉樁施工程序如下圖所示:平整場地,整套設備根據實際地形安裝就位。噴粉樁機自動縱橫向移動,鉆頭對準孔位。啟動攪拌機,鉆頭正向旋轉,實施鉆進作業。為了不至堵塞鉆頭上的噴射口,鉆進過程中不噴固化料,只噴射壓縮空氣,即確保順利鉆進,又減小負載扭矩。隨著鉆進,使被加固的軟土體在原位受到攪動。鉆至設計孔底標高后8、停鉆。(圖c)再次啟動攪拌機,反向旋轉提升鉆頭,同時打開發送器前面的控制閥,按需要量向被攪動的疏松土體中噴射固化料水泥粉(或石灰粉),邊提升邊噴射邊攪拌,盡量達到攪拌均勻,使軟土與固化料充分混合,噴射量與控制閥的開放大小成正比,與鉆頭的提升速度成反比。(圖d)當鉆頭提升至高出樁頂40cm50cm時,發送器停止向孔內噴射粉料,樁柱已形成,將鉆頭提出地面。在噴粉過程中,當鉆頭提升到最后階段時應注意控制,使鉆頭距地表面50cm時停止噴粉,不然粉體被帶出地面而向空中飛散污染環境。利用噴粉樁機的步履功能移動鉆機至新孔位重復以上過程。3、質量保證合格的噴粉樁是灰土攪拌比較均勻,無粉料集中現象,外觀整齊勻稱9、,無明顯凸凹,樁的表面呈鉆頭葉片的螺旋狀痕跡。為保證質量,施工應注意以下幾點:施工管理:必須加強現場管理,有具體的管理措施,嚴格的施工組織紀律,最佳的施工方法,較強的技術力量。技術管理:施工隊伍必須是高質量、具有一定的技術等級和施工經驗,尤其是生產骨干應有足夠的施工經歷及處理施工中可能出現問題的能力。機械設備:必須根據工藝要求配備完整的制樁設備,所用設備應具有可靠性和配套性,機械的功能應能滿足設計要求。固化劑和各種摻合料都符合國家標準,覺不將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所有材料進場前經過檢查驗收和必要的試驗,當確認符合要求時才可使用。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組織施工操作,鉆進速度,噴灰量以及施工布置等,10、均要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的進行。施工過程中應設專職人員負責質量檢查,并做好施工日記。施工前根據所用的材料,按設計要求的配合比在現場做23根短試樁,以確定提升速度,攪拌次數,噴灰量等要素。要鉆取芯樣做23組試塊進行7d和28d室內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檢查材料的可靠性。試樁養護至一定齡期后(一般可取10d15d),開挖出來進行外觀、攪拌均勻程度等質量檢查。4、施工注意事項a、施鉆前應進行測量放線,準確定出各樁位中心,打木樁作出標記,并在木樁周圍撒上白石灰粉以醒目,便于施鉆過程中尋找。b、在施工過程中,每根樁都必須準確測量鉆進深度,確保樁頂及樁底標高符合設計要求。c、樁體頂端一般常因噴粉量不足、攪拌不11、勻等原因造成質量缺陷,因此,粉體的噴射高度應比設計樁頂標高高出40cm50cm,待樁體達到一定強度(一般可取25d30d)后,再將多余樁體截掉。d、采用噴粉樁加固的建筑物基底均應設置有一定厚度的砂墊層,以均勻傳遞上部荷載。e、噴粉樁適宜在含有地下水的土層中施工,但在任何情況下的鉆進和制樁過程中,均不得隨意向孔中注水,對特別干燥的土層,可經試驗論證后,提前向土層中注水或浸水濕潤,并等水分均勻滲透到土層中后,再實施制樁。f、必須做好粉體噴出量試驗,保證按設計規定的摻入比向孔中噴射粉料。不允許降低噴入量。g、嚴格防止地下水或其它水滲入套管等輸送混合料的通道中,以免堵塞通道,影響噴粉質量。防止方法是鉆12、頭一入土就不停的送氣。假若造成堵塞,則應起升鉆桿,拆下鉆頭,用鉛絲通開。h、向固化劑罐中送料時,應在罐口裝過濾網,防止紙屑、灰塊、雜物、金屬碴等掉進罐內。i、鉆架必須保持豎直,以保證樁體的垂直度。在每一根樁開鉆前,必須檢查鉆頭是否對準樁位中心,不得偏位。j、每根樁的樁體制作應一氣呵成,不得在噴粉過程中間歇、中斷。應根據樁長和固化料摻入比計算出一根樁的噴灰量。當然,每根樁的用灰入罐量應稍高于計算用量,以防因噴灰不均勻造成儲灰量不足。k、鉆孔時應把握鉆進速度,不宜過快,確保使原位土攪拌后疏松透氣。提升鉆頭時應均勻慢速,保證摻入料與原位土充分混合。嚴格控制固化劑噴入量,每延長米的固化劑噴入量與設計值13、誤差應小于3%。L、噴粉樁在自然養護14d以后方可開始基坑開挖。為防止開挖中造成樁頂損壞,應采用人工開挖和出土,當挖除土層很厚時,樁頂100cm以下部分用人工挖除,樁頂100cm以上部分可用機械開挖。m、施工結束后應對所有樁按建筑地基基礎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的有關規定進行質量檢測及復合地基承載力檢測,必要時還應進行單樁承載力和樁體強度檢測。所有檢測指標必須達到設計標準,樁位及樁數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n、對斷樁、缺樁、縮頸、強度低、樁長不夠、偏位較大,表面缺陷等事故,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補強處理,不允許降低設計標準。o、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記錄所有噴粉樁的樁號,成樁時間、14、設計樁長、實際樁長、設計樁徑、實際樁徑、固化劑實際噴入量、樁底標高、樁頂標高等。成樁時間記錄必須按制樁程序(鉆進、提升、復攪)詳細記錄,時間記錄誤差不得大于5s,樁深記錄誤差不得大于5cm。四、噴粉攪拌樁的質量檢驗(1)在工程施工前,在工程樁范圍外適當位置,做實驗樁,實驗樁數量為3根,樁長7.0m。根據成樁情況。選擇合理的噴粉時間、次數、噴粉提升速度等技術參數,確定噴粉攪拌樁的成樁工藝。根據確定的成樁工藝控制工程樁的施工質量。對實驗樁養護28天后,進行水泥土無側限抗壓試驗及現場靜載試驗,確定水泥土強度及復合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成樁后3d采用輕便觸深,采用輕型動力觸探(N10)檢查15、每米樁身的均勻性,抽樣檢測數量為成樁的1%。(3)施工過程中檢查施工記錄,對每根樁進行質量評定,對不合格的樁應與設計單位聯系,根據其位置和數量等具體情況采取補樁加強等措施。(4)在樁體質量進行試驗評定后,在將基坑開挖至設計高程并檢驗樁位、樁數、樁頂高程及樁頂質量,如有不符合設計要求,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五、技術要求1)粉噴樁開孔高程應在設計樁頂以上不小于1.5米基坑面開始施工,要求施工面平整、干爽,施工機械應安裝平穩、牢固。粉噴樁樁頂以下1.0米范圍內的土方采用人工開挖。2)粉噴樁施工時實際樁頂工程需高出設計樁頂500mm以上,在基坑開挖時將設計樁頂以上部分人工鑿除,嚴禁采用16、挖掘機等機械鑿除,以免破壞樁身。3)施工前應根據成樁試驗情況,確定粉噴樁的施工工藝。4)粉噴樁的水泥摻入量為15%(每米樁長586Okg)左右,施工中水泥粉泵送必須連續,施工機械必須配置經國家計量部門確任具有能瞬時監測并記錄出粉量的粉體計量裝置及攪拌深度記錄儀。5)施工中應隨時校正機械設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保證成樁質量,攪拌樁的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0%,平面樁距偏差不大于50mm,成樁的深度偏差不大于50mm。6)控制粉噴樁施工時每米下沉及提升速度小于0.8m/min,粉噴樁提升前應在樁底停留一定時間,停留時間根據工藝確定。對施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均需記錄。7)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記錄,17、對每根樁進行質量評定,對不合格的樁應與設計單位聯系,根據其位置和數量等具體情況采取補樁加強等措施。六、狀體檢測與復合地基試驗1)粉噴樁應在成樁7d后,及時檢測樁身的完整性。抽樣檢測數量為成樁的5%,檢測方法為:淺部開挖樁頭(含超噴部分),其深度為500mm,目測檢查攪拌的均勻性,測量成樁直徑,對樁身強度持有懷疑的樁體,鉆取樁身芯樣,測其強度。2)成樁28d后,在前池翼墻和站身底板下各選取3根具有代表性的單柱做復合地基荷載試驗,確定復合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各部位相應設計復合地基承載力為:前池翼墻、站身、涵洞為125kpa,壓力水箱為90kpa。3)在樁體質量進行試驗評定后,再將基坑開挖至設計高程并檢驗樁位、樁數、樁頂高程及樁頂質量,如不符合設計要求,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