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架臨空服務區四季小鎮五號地塊、六號地塊工程人工成孔挖孔墩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8502
2022-07-22
7頁
41KB
1、神龍架臨空服務區四季小鎮五號地塊、六號地塊工程人工挖孔墩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編制時間: 人工挖孔墩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神龍架臨空服務區四季小鎮五號地塊、六號地塊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本工程的地質勘察報告現行施工驗收規范: 1、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 6、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 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2011 8、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 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10、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2001二、工程概況 神龍架臨空服務區四季小鎮五號地塊、六號地塊工程,為框剪結構,五號地塊建筑總面積11019.89,六號地塊建筑總面積15513.26。五號地塊1號樓,層數為6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29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 、D=14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五號地塊2號樓,層數為6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71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 、D=12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五號地塊地下室,層數為1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17根3、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 、D=12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六號地塊1號樓,層數為1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67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 、D=1200mm、D=14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六號地塊2號樓,層數為7/6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87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 、D=1200mm、D=14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六號地塊4號樓,層數為6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49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 、D=14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六號地塊5號樓,層數為6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48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六號4、地塊地下室,層數為1層,人工挖孔墩基礎,共設13根樁,直徑分別為D=1000mm,孔深約在36米左右;樁基穿過雜填土、含角礫粉質粘土、含粉性粘土角礫、碳質頁巖、較破碎白云巖、較完整白云巖、較破碎碳質頁巖、較破碎白云質灰巖,持力層設在碳質頁巖、較破碎白云巖、較完整白云巖、較破碎碳質頁巖、較破碎白云質灰巖,擴大頭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500mm。砼強度等級:樁身:C25,護壁:C20,樁芯主筋采用14、20(HPB400)鋼筋,樁箍筋采用8100/200(HPB300)鋼筋,護壁內設有6、8200(HPB300)鋼筋。三、施工工藝技術:(一)灌注樁的原材料和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二5、)技術參數:1、本工程0.000絕對高程1664.20-1669.3m。2、根據地質勘察顯示,本工程持力層為碳質頁巖,qpa=4000-8000kpa。3、樁基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得小于500mm。4、樁護壁澆筑按1m/節進行施工。5、樁截面尺寸為1000、1200、1400mm(三)工藝流程:放線定樁位 砌筑擋土圈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 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澆護壁混凝土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架設垂直運輸架 開挖第二節樁孔土方 支第二節護壁模板 澆第二節護壁混凝土 逐層往下循環作業 開挖擴底部分 檢查驗收 吊放鋼筋籠 澆樁身混凝土。(四)施工方法:1、工程的樁位以樁中心為圓點,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6、為半徑畫出上部的圓周;2、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應從上到下逐層進行,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后擴及周邊,每節的高度為1.0米,若在施工過程中,遇淤泥質土或流沙等,每節護壁高度調整為0.5米,如此方案還不能阻止流沙,就采用2.0米高鋼護筒邊挖邊打入的方法進行施工;如遇樁孔內水量較大時,應采用水下砼澆筑法施工。澆筑方法為:采用直徑為300mm的鋼導管插入樁底部澆筑混凝土,當第一層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1米后,緩慢向上提升500mm再澆筑第二層厚500mm混凝土,反復循環,直至整個樁身混凝土澆灌完畢。3、支護壁模板附加鋼筋:為防止樁孔壁坍方,確保安全施工,護壁內應安放鋼筋籠網。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7、下節重復周轉使用。第一節護壁應支出地坪150mm ,便于擋土、擋水。4、澆筑第一節護壁砼:每挖完一節,應立即澆筑砼,人工澆筑、人工搗實,確??妆诘姆€定性;5、每節樁孔護壁做好后,須將樁位十字軸線或標高測設在護壁的上口,檢查孔壁直徑,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6、第一節樁孔成孔以后,即著手于在樁孔上口架設垂直運輸支架。用483.5鋼管搭設;7、開挖另定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樁孔內人員應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員應栓好安全帶。8、是拆除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籠,模板上口留出高度為100mm的混凝土澆筑口;9、澆筑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桶運輸,人工澆筑人工振搗密實;8、10、檢查樁中心軸線及標高,逐節校測;11、逐層往下循環作業,直至設計深度;12、開挖擴底部分:按設計尺寸和形狀開挖底部分擴大頭;13、檢查樁身直徑、擴大頭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等,做好施工記錄,辦理隱蔽手續;14、吊放鋼筋籠,安放前先綁好砂漿墊塊,厚度為35mm,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設一個20耳環,作為定位墊塊。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15、澆筑樁身混凝土:砼采用商品砼,用吊桶加溜槽向樁孔內澆筑砼,分層振搗密實,一般第一步宜澆筑到擴底部位的頂面,然后澆筑上部砼。(五)檢驗標準:1、施工中的質檢控制數據:鋼筋籠主筋間距:10鋼筋籠箍筋間距:20鋼筋籠直徑: 10鋼筋籠9、長度: 50樁位中心軸線: 10 樁孔垂直度: 3%、50樁身直徑: 10樁頂標高: 102、單樁承載力應通過樁端持力層巖性檢測,試驗樁根據現場情況隨即抽取,試驗樁數分別為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3、施工單位必須對每一個樁做好施工記錄資料,按規定留置混凝土試塊,做出檢測報告整好資料提交至相關單位檢查驗收。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參加孔內作業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帶、手戴工作手套、腳穿絕緣膠鞋,挖掘堅硬巖石時,還應戴上護耳塞、風鏡或防塵面具等。2、禁止使用金屬制吊桶,提升吊桶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傷人。3、做好井孔保護工作。 孔內作業時,孔口上面必須要有人監護,不得擅自離崗。 孔口應設警示標志,夜間要有紅燈指示。 現場配備安全巡視人員,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安全造成影響。4、孔內作業人員應勤輪換,連續作業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5、上班前、施工中應注意檢查開挖井孔的垂直運輸設施(轆轤軸、支腿、繩、掛鉤、保險裝置、吊桶等)的完好程度和孔壁、護壁的情況。6、人工挖孔作業一旦發生人員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須在現場按應急措施規范要求實施搶救,根據情況轉送醫院進一步搶救治療。7、發生化學性毒物急性中毒事故,必須立即報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勞動、衛生、工會等部門,以便采取相應措施。武漢魯園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3月10日6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