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路燈工程的施工方案(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9068
2022-07-22
5頁
9.34KB
1、路燈工程施工工藝:土方開挖管線敷設(砌井、過街頂管)電纜接頭制作絕緣電阻測試亮化燈柱安裝系統調試1、配管敷設(1)根據設計施工圖,確定布管線、燈具砼基礎、接線工作井的位置,根據規范規定要求開挖溝槽土方,合理布置線管走向,做好預埋。(2)塑料管管口應平整、光滑;管與管、管與盒(箱)等器件應采用插入法連接;連接處結合面應涂專用膠合劑, 接口應牢固密封。(3)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的電線保護管,管口及其各連接處均應密封。直理于地下的硬塑料管, 在露出地面易受機械損傷的一段,應采取保護措施。(4)電線保護管的彎曲處,不應有折皺、凹陷和裂縫,且彎扁程度不應大于管外徑的10。(5)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設、安裝2、和煨彎制作,均應在原材料規定的允許環境溫度下進行,其溫度不宜低于-15。(6)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構筑物表面敷設時,應按設計規定裝設溫度補償裝置。塑料管不應敷設在高溫和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7)當線路暗配時,電線保護管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并應減少彎曲。埋入建筑物,構筑物內的電線保護管,與建筑物、構筑物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15mm 。進入箱變的電線保護管,排列應整齊,管口宜高出箱變基礎面5080mm 。(8)明配硬塑料管應排列整齊,固定點間距應均勻,管卡間最大的距離應符合規定。管卡與終端、轉彎中點、電氣器具或盒(箱)邊緣的距離為 150500mm 。2、電纜敷設(1)電纜敷設前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a3、電纜必須有產品合格證。電纜型號、電壓、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b、電纜外觀應無損傷、絕緣良好,對電纜的密封要作抽樣檢查,進行潮溫判斷。c、電纜技術文件應齊全。(2)電纜放線架應設置穩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量和寬度相配合。(3)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計算每根電纜的長度,合理安排每盤電纜,減少電纜接頭。在帶電區域內敷設電纜,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4)電纜敷設時,不應損壞電纜溝、隧道、電纜井和人井的防水層。(5)電力電纜在終端頭與接頭附近宜規定留有備用長度。(6)電纜各支持點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規范要求。(7)電纜敷設時,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4、及地面摩擦拖拉,電纜上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保護層折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8)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時裝設標志牌。標志牌應字跡清晰不易脫落,規格統一,防腐、防蛀、掛裝牢固。(9) 敷設電纜時,電纜允許敷設最低溫度不小于0, 當溫度低于 0時,應采取措施。(10)電纜進入電纜溝、隧道、豎井、建筑物、盤(柜)以及穿入管子時,出入口應封閉,管口應密封。3、電纜終端和接頭的制作(1)電纜終端與接頭的制作,應由專業熟練的人員進行。(2)電纜終端及接頭制作時,要嚴格按制作工藝規程制作。(3)35kv 及以下電纜終端與接頭應符合下列要求:a、型號、規格應與電纜類型如電壓、芯數、5、截面、保護層結構和環境要求一致。b、結構應簡單、緊湊,便于安裝。c、主要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額定電壓26/35kv 及以下電力電纜部件基本性能要求的規定。d、所用材料、部件應是合格產品,符合技術要求。(4)電纜線芯連接金具,應采用符合標準的連接管和接線端子,其內徑應與電纜線芯緊密配合,間隙不應過大,截面宜為線芯截面的1.2 1.5 倍。采用壓接時,壓接鉗和模具應符合規格要求。(5)電力電纜接地線按設計規范布置到位。(6)制作電纜終端與接頭,從剝切電纜開始應連續操作直至完成,縮短絕緣暴露時間, 剝切電纜時不應損傷線芯的保留的絕緣層,附加絕緣的包繞、裝配、熱縮等應清潔。(7)電纜終端與電氣裝置的6、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電纜終端上應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應與系統的相位一致。4、燈具安裝(1)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或行業的有關規定,燈柱到達施工現場后,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a、有相應要求品牌合格證。b、型號、規格及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2)截光型單臂單火燈柱及其配件應齊全,并應無機械損作、變形、油漆剝落和燈罩破裂等缺陷。(3)螺口燈頭的接線應符合下列要求:a、相線應接在中心觸點的端子上,零線應接在螺紋的端子上。b、燈頭的絕緣外殼不應有破損和漏電。后塞口工藝是待內外粉刷(包括外墻涂料、面磚等)完成后,再安裝門窗框,門窗框和粉刷成型7、的洞口之間間隙控制在1015mm 之間,門窗框安裝完成后洞口不需要二次收口的門窗施工方法。確定門窗洞口和門窗框尺寸墻體砌筑內外粉刷(包括外墻涂料、面磚等外墻裝飾)門窗洞口 (包括底邊) 粉刷成型門窗、土建施工單位共同檢查洞口尺寸誤差土建施工單位整改洞口門窗施工單位切割固定片凹槽安裝門窗框打聚氨酯發泡膠(包括底邊 )打門窗框外防水密封膠(包括門框底邊 )室內膩子、涂料打門窗框內側裝飾密封膠安裝門窗扇。1、 門窗框和洞口之間間隙均勻、大小適中,便于施打聚氨酯發泡膠,聚氨酯發泡膠容易打密實;2、 土建施工單位不用對洞口二次收口,避免了收時可能對門窗的損壞和污染,同時可以節約二次收口的人工費;3、 門8、窗采用后塞口工藝安裝時,土建的內外粉刷、樓地面的裝飾工程大部分已完工、外腳手架也已拆除,減少了對門窗的損壞。1、 砌體施工前項目公司工程部應召集土建、門窗施工單位、監理等相關單位開協商會,確定門窗洞口和門窗框尺寸,洞口和門窗框之間預留1015mm 間隙。如外墻裝飾為面磚、石材等塊狀材料時,洞口尺寸應結合裝飾材料尺寸模數確定。2、 粉刷門窗洞口時要嚴格控制洞口尺寸,誤差5mm. 3、 門窗框固定片凹槽必須采用機械切割,不得打鑿,深度不得小于15mm。4、 打聚氨酯發泡膠時,必須將洞口四周浮渣、灰塵清掃干凈,先打左右上三方,最后打底邊,打底邊時要把門窗框的臨時墊塊拿掉再打膠。打防水密封膠時,應先撕除門窗保護膜。門窗框通常在砌體完成、內外粉刷開始時就同時安裝,這種工藝的缺點是:1、 門窗洞口未粉刷成型,門窗框和洞口之間間隙過大,門窗施工單位不愿意打過多的聚氨酯發泡膠,且也無法打密實,因此防水效果差;2、 門窗框安裝不好精確定位,固定不牢;3、 粉刷收口是容易對門窗框造成損傷、污染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