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電纜溝土方開挖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9484
2022-07-22
5頁
23.63KB
1、土方開挖施工方案一.工程簡述:新疆東方希望煤電鋁一體化循環產業項目碳素電纜溝,溝底標高為-2.60(-2.30),頂標高為0.000,基坑底寬為3.44(溝槽及工作面)。二.基坑開挖與支護方案:1依據:(1)新疆東方希望煤電鋁一體化循環產業項目總平面圖。(2)建筑地基基礎質量驗收規范2.方案選擇:本工程采用機械大開挖至筏板底標高處,自然地面算起開挖平均深度2.6m(2.3m),基底留1520cm厚土層,待基礎施工前由人工開挖清理。基坑護坡設計在保證基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造價,并考慮后期施工用地及場地情況,我項目決定采取放坡與護坡相結合的方法。根據本工程的土質、開挖深度、施工場地結合規范2、要求,本工程基坑南邊放破系數選取1:0.75。三.基坑開挖:1施工準備:(1)施工前施工區做好“三通一平”。(2)測量放線:根據現場測量控制點,放出基坑開挖上口線,并在場區四周圍墻上做標記以備開挖厚測量放線(3)其他準備工作:熟悉地質報告、施工方案、支護平面布置圖及有關規范規程,查清開挖支護結構施工范圍有無地下管線和構筑物,鋪好施工臨時排水管道和施工用水、供電線管,做好施工中所需各種材料的計劃和供應工作,并提前進行試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及安全責任教育。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選用:液壓挖掘機ZX230HHE 1臺自卸汽車18t 5輛3.作業條件:土方開挖前根3、據地質報告及地下管網圖,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檢驗建筑物定位控制線、控制樁、水準點及開挖基坑的尺寸線,經復核合格;平整施工場地,鋪墊路基,確保路基堅實穩固;開挖順序預先安排合理,防止錯挖和超挖;配量一定的人工配合在機械無法作業的部位進行修整、清理等工作,在危險地段并設置標志。5.操作工藝、方案方法:(1)工藝流程:確定開挖順序-層段劃分、分層控制開挖-修邊和清底-驗收。(2)開挖順序因地理條件限制,基礎施工由西向東逐層進行開挖。每層的中心地段要比兩邊稍高一些,以防積水。(3)層段劃分、分層開挖本工程土方工程按一個施工段開挖,溝底下部的15厘米20厘米土方由人工進行挖除、4、清理。開挖深度控制:在四周釘水平樁、用尺量控制基礎;開挖深度:挖掘機在開挖第二層時用水準儀監測挖土標高,控制點要均勻,間距不得過大,并撒白灰做標記。(4)xx和清理:機械開挖延開挖線內測開始,邊坡表層及機械無法作業的部位有人工進行修整,基底1520cm土層由人工進行開挖清理。6季節施工措施:本工程基礎土方工程正值十,十一月份容易發生霖雨季節,故只對季節基礎施工做雨季保護措施:(1)土方開挖前注意查看近期氣象資料盡量避免選擇雨期進行;(2)基坑上口1.2米寬范圍做成混凝土逆坡,并在1.2米處設置200寬、坡度為5%排水溝,統一排至城建雨水井,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內:(3)遇雨天時停止作業,檢查排5、水溝是否通暢,水泵運轉是否正常,注意做好遮蓋、臨時擋護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配置兩臺水泵,做好雨天排(抽)水的預防工作,基坑底部為礫石層,自身起到濾水作用故來設置固定積水坑,或積水太多時臨時開挖坑,及時抽排;(5)施工現場內運輸車輛的循環道路上鋪設竹笆進行防滑。7.質量要求及控制要點:(1)組織學習各種由針對性的規則、規范,嚴格掌握工程質量驗收標準;(2)抓好開挖質量關,勤測量復核、控制超挖、杜絕欠挖、基土嚴禁擾動;(3)抓好原材料試驗關及工程檢驗關,不合格的原材料禁止使用,不合格工序嚴禁放行;(4)施工全過程由技術員進行監控。(5)泄水孔位置、孔距符合設計要求、孔內暢通;(6)基底標6、高的允許的偏差為+0、-50mm;8.xx施工(1)合理進行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做到計劃用料,使現場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證場內道路暢通;(2)運輸散裝材料時,車廂后封閉,避免撒落,運輸車輛離現場前,派人用水將輪胎沖洗干凈,避免污染城市道路;(3)建立有效的排污設施,沉淀池,保證現場和周圍環境整潔文明;(4)合理安排作業時間,盡量降低、減少噪音干擾。9安全施工措施(1)施工前向全體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2)土方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在進場前進行徹底的檢修保養,確保施工期間車輛的正常運轉;(3)進入施工現場人員要戴好安全帽;(4)施工中禁止向基坑中投擲物品,以免砸傷槽底施工人員;(5)土方開挖后7、在基坑的周圍搭設安全保護欄桿掛設密目網進行圍護,臨街面設置警示標識牌;(6)夜晚施工時在基坑周圍設置警示燈,挖土機前方設置燈具,便于挖土司機確定其高度位置;(7)施工中遇地下障礙物(包括各種管道、管溝、電纜)時,立即暫停施工,及時報告業主,待妥善處理好厚再繼續施工。10成品保護:(1)對定位標準樁,軸線控制樁、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并經常測量和校核其是否正確。(2)在基礎護坡完成后,報請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軸線樁、水準樁、應加以保護,不得碰壞、拆除;(3)在基坑周邊1.2米外設防護欄桿,繃設密目網,設置紅色警示燈,以防他人誤入或亂扔雜物;(4)雨季施工應防止雨水沖刷墻體。四基坑工程監測8、:由于本工程基坑支護深度深,基礎施工周期長,所以在施工中做好深基坑監測工作,進行動態管理,確保施工安全。1.護坡面滲水觀測:隨著土方開挖,護坡的進行,觀察基坑邊坡,若坑由水滲出,應判斷水源性質。可以采用抽排水的方法處理,若水量持續較大,必須查清水源以根治。2地質觀測:在土方開挖時,必須觀察土質情況,在施工前對照設計方案,對局部土質不符合地質報告元設計無法保證安全時,及時調整局部支護設計方案和土方開挖方案。3.位移觀測:位移觀測點布置,墻等面設置位移觀測點,并做好明顯標記,予以保護,保證觀測的準確可靠。本工程在基坑四周設置觀測點。工作基點的布置,工作基點應視現場情況布置,在變形區以外的穩定地方,并做好名顯標,記予以保護,保證觀測值的準確可靠。觀測方法:位移觀測方法采用準線法,選用經緯儀進行觀測。監測周期:支護施工期間,監測周期為1次/日,當相鄰位移量大于3mm或總變量達10mm時應縮短監測周期,同時及時分析位移原因,并向有關部門報告;當相鄰兩次位移量較小時,可將監測周期延長至1次/周,直至變形速率為零或接近零時,方可停止監測。如局部設計方案發生調整,須對局部的位移監測縮短周期,以觀察方案調整是否合理。監測工作同時嚴格按監測周期進行,并做好監測記錄。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