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環境和衛生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9724
2022-07-22
5頁
23.93KB
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和衛生方案1.嚴格遵守國家、部委和地方頒布的有關環保技術措施,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建立健全施工中的環保責任制。切實加以貫徹落實。2.制定施工方案和措施的同時,制定配套的環保技術措施,施工中加強監督、執行。3.施工中認真按照設計圖紙及有關規范要求及時組織實施環保工程,美化路容,保護生態環境。4.施工場地及臨時設施布置,盡量不占道路,并設置必要的環保設施,防止環境污染。5.棄土嚴禁亂堆亂倒,應集中到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棄土場妥善處理,并做好欄護,排水設施,盡可能將表面整平,表面采取植樹、種草等措施。6.取土坑應做好規劃,確保其邊坡的穩定。7.施工區緊鄰街道商鋪,夜間應停止作2、業,避免施工機械噪音影響當地群眾休息。8.沿線的生產及生活營地的垃圾、污水,設立垃圾池、污水處理池等定點定期處理,防止污染環境。9.積極配合并接受業主、監理、設計和地方環保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全面做好各項環保工作。采取措施如下:1)工地圍欄:在為施工車予留通道上設置簡樸、規整、密閉的大門(見施工平面圖),門扇開啟要靈活,門高與圍欄高相適應,非車輛進出時間應關閉,實行密閉施工。大門旁設置醒目、整潔的施工標牌,標明工程項目名稱、施工許可證批準號等。2)施工現場環境衛生管理措施1.施工現場要天天打掃,保持整潔衛生,場地平整、道路暢通,做到無積水,有排水措施。2.施工現場嚴禁大小便,發現有隨地打小便現象3、要對責任區負責人進行處罰,施工區、生活區有明確劃分,設置標志牌,標牌上注明姓名和管理范圍。3.衛生區的平面圖應按比例繪制,并注明責任區編號和負責人姓名。4.各分包安排固定人員搞好現場責任區內衛生。5.公共衛生按照協議,各分包按月輪流清掃,但必須保證全天干凈整潔不揚塵。3)環境保護措施1.在場地不具備硬化條件前,裸露的地面用綠色小孔安全網覆蓋,安全網的四角用地錨與地面連接牢固。2.施工現場制定灑水降塵制度,設定專人負責,使用灑水小車經常清灑,防止揚塵。3.施工現場設封閉式垃圾箱,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分別存放,及時清運。4.水泥、砂子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用彩條布或密目網覆蓋嚴密。5.結構混凝4、土必須使用商品混凝土。6.大門處設清洗池,使用商品混凝土或挖土期間車輛出入口設沖洗臺,并設沉淀池和排水溝。7.四級以上大風停止一切土方作業。4)防噪音措施1、噪音控制:將施工作業時間安排在:上午8:00-12:00和下午2:00-6:00之間,以免對周圍人員產生過大影響。(1)盡量采用低噪音的施工工藝和方法。(2)當施工作業噪音可能超過施工現場的噪聲限值時,應在開工前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請,核準后才能開工。(3)施工時,應對司機進行環保教育,不得喧嘩,禁止按喇叭,挖土機、自卸車、鏟車裝車時應輕裝慢放,減少散料沖出車廂發出的聲響。(4)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人為噪聲的控制管理制5、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5)盡量選用低噪聲或有消音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臨時發電房應加裝隔音和消音器。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2.木工電鋸、電刨、混凝土泵要搭設封閉式機棚。5)污水的處理和排放:(1)所有的生活或其他污水必須分別處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杜絕運輸中泥漿、散體、流體物料撒漏。車輛出工地前,輪胎、車身必須沖洗干凈,并防止掉土污染路面。(2)如有施工產生的泥漿,未經沉淀不得排入市政管網或河流。廢漿和淤泥應使用封閉的專用車輛進行運輸。6)粉塵控制:(1)未做硬地化的場地,要定期壓實地面和灑水,減少灰塵對周6、圍環境的污染。對易產粉塵、揚塵的作業面和裝卸、運輸過程,應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和灑水降塵制度。易飛揚細顆粒、散物應盡量安排簡易倉庫存放,堆土場、散裝物料露天堆放要壓實、覆蓋,(2)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任何棄物和產生有害有毒氣體、煙塵、臭氣的物質,熔融有毒物質要使用封閉和帶煙氣處理裝置的設備。(3)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應灑水濕潤和在倉庫內進行。(4)嚴禁向圍欄外拋擲垃圾。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建筑垃圾。(5)所有車輛及設備的廢氣排放必須合乎環保要求,若檢測不合格,需整改直至合格。(6)現場廚房采用瓶裝煤氣作清潔能源,爐灶符合煙塵排放規定。7)光線污染控制:對夜間的照明要進行設計,考慮到滿足施工照明的需要,7、同時施工照明燈的懸掛高度和方向要考慮不影響居民夜間休息,其亮度也應保證不會讓人產生疲勞感。8)水質污染控制:在工程開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廢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設置足夠的污水沉淀池;在施工過程中做到現場無積水,泥漿不外溢,不堵塞,暴雨期設立搶險突擊隊,日夜巡視,發現情況異常,及時搶修。施工時產生的廢漿及時清理,收集送至廢漿沉淀,定期外運。臨時廁所必須設置三級沉淀化糞池,污水達到標準后方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9)路面衛生(1)對施工中產生的棄土和余泥、渣土應及時清運,選擇有資質的運輸單位并建立登記制度,防止中途傾倒事件發生并做到運輸中土不散落。(2)選擇對外部環境影響小的出土口、運輸路線和運輸時間。車輛8、出場前必須沖洗車輪和車廂,嚴禁攜土污染城市道路。10)運輸車輛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才能離場上路行使。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駛出工地前,出口處要鋪設麻袋或草袋,做好輪胎沖洗、清潔工作,車斗要有遮蔽,保證行使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11)城市生態保護(1)不得隨意破壞綠化,修剪樹木。在工程開挖時,發現地下文物,應妥善保護現場,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2)做好交通疏解工作,少占路、封路,盡量不占用馬路和人行道。指派專門班組,負責對圍欄外側的臨時道路進行日常養護,在雨季更應保證路面的平整。(3)嚴格按有關文件要求布置施工臨時設施,并保證施工結束后及時撤場,盡快恢復原狀。(4)在施9、工場地周圍張貼安民告示,并爭取附近居民的支持、理解和配合。12)防大氣污染措施1.清理作業面垃圾時,用容器或編織袋裝好,采用容器向下吊運,嚴禁凌空拋灑。2.現場密閉式垃圾站,不準亂到垃圾、渣土、亂仍廢棄物。清運垃圾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3.現場內臨時道路進行混凝土硬化,并派專人進行灑水,以減少揚塵。4.現場不設混凝土攪拌站,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以減少攪拌站揚塵。5.現場水泥封閉有效,砂石料等細顆粒材料覆蓋嚴密。土方集中堆放覆蓋或固化。6.現場食堂做飯使用燃氣灶,液化石油氣,以減少煙塵污染。7.現場嚴禁焚燒廢棄物及會產生有害煙塵氣體等物質。13)防止污染措施1.施工道路兩側設排水溝,引至市政水管道內,防止污水四處漫流。2.泵車,沙漿機攪拌后設沉淀池,沖洗污水經沉淀池后外排,沉淀池隨時清理。3.現場油料庫,地面必須有防止滲漏的措施,防止油體滲漏污染地下水源。4.食堂處設置隔油池,污水經隔油池后外排。剩余飯菜倒入桶內集中外運,隔油池讓專人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