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施工方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9878
2022-07-22
3頁
22.30KB
1、年產5萬噸聚四氫呋喃項目10綜合樓屋面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江蘇登達建設集團大慶分公司2015年8月18日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參考標準及規范:1.1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1.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121.3平屋面建筑構造12J2011.4相關的設計文獻二、質量要求2.1屋面上部結構為40厚c20細石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配6150雙向鋼筋網片綁扎。2.2細石混凝土保護層不得有滲漏或積水現象2.3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在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變形縫和伸出層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4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應留置2、分格縫,一般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保護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其縱橫間距不宜小于6m,每個分格板塊以20-36為宜,分割縫內應嵌密封材料,縫內嵌聚氯乙烯膠泥或建筑防水瀝青油膏等密封材料。2.5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立墻及突出屋面結構等交接處,均應做柔性密封處理。2.6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層應牢固,表面應平整、密實,不得有蜂窩、麻面、起皮和起砂現象,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層應干凈、干燥。2.7混凝土面層在施工間歇后繼續澆筑前,應按規定對已凝結的混凝土垂直邊緣進行處理,施工縫處的混凝土,應搗實壓平。三、工藝流程防水卷材翻邊壓條掛網抹面處理清理基層設置分格縫條綁扎鋼筋設置灰餅澆筑細石混凝土二次壓光覆蓋3、養護取出分格縫條清縫嵌縫鋪貼板縫保護層清掃檢查和修補驗收。四、施工工藝4.1處理、清理基層基層上的混凝土或砂等浮渣雜物應清理干凈。4.2留置分格縫4.2.1分格縫在隔離層干燥后、澆鋪保護層前嵌好,其位置一般設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其縱橫向間距不宜大于6m。4.2.2分格縫條作成縫寬20mm,高度等于保護層厚度,分隔條埋入部分應涂刷隔離劑。4.2.3密封防水處理連接部位的基層,應涂刷與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層處理劑。基層處理劑應配比準確,攪拌均勻。4.2.4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損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4.3綁扎鋼筋網4.3.1鋼絲網在平面上按常規方法鋪設。在立墻轉角處亦宜設置鋼絲網。鋼絲網片在分格4、縫處應斷開,網片應墊砂漿或塑料塊,上部保護層厚度應為10-15mm。4.3.2放置、綁扎鋼筋網時,不得損壞保護層,并不得使鋼被污染。4.4澆筑細石混凝土4.4.1屋面防水用細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應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應大于330kg;含砂率宜為35%-40%。4.4.2混凝土應分板塊澆筑,澆筑前先刷素水泥漿一遍,再將混凝土倒在板面上鋪平,使其厚度一致,用振動器振實后,用電動磨光機反復滾壓5-6遍至密實,表面泛漿,用木抹抹平壓實。待混凝土初凝前再進行二遍壓漿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時進行。4.4.3每個分格板塊的混凝土必須一次澆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縫。4.4.4在混凝土抹壓最后5、一遍時,取出分格條,所留凹槽用1:2.53的水泥砂漿填灌,縫口留15-20mm深作嵌縫用。4.5養護混凝土澆筑12-24h后,及時用毛氈覆蓋澆水養護,不少于14d。每天澆水2次,至少連續養護7d后方準上人。(養護期間房間應封閉,禁止進入)五、成品保護5.1為避免保護層受到損壞,細石混凝土養護初期不得上人,待強度達到1.2Mpa以上,才允許在其上行走。5.2在細石混凝土保護層上進行其他作業,必須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進行。5.3已施工的保護層上不得鑿眼打洞或通過屋面運送重物。5.4細石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對已做好女兒墻翻邊彩鋼、立管及6.3m層已經安裝完畢的冰機設備保護。5.5雨水口安放的臨時堵頭要保護好。六、注意事項6.1細石混凝土澆筑,應注意次序,宜采取先遠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則逐格進行施工。混凝土澆灌時,傾倒高度不應大于1m,且宜分散倒于屋面上,避免集中。6.2鋪混凝土應注意嚴格控制鋼筋網位置,將鋼筋網提至上半部,使鋼筋網與保護層的距離約為保護層厚的三分之二。6.3混凝土壓光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抹壓時不得在表面灑水、加水泥漿或撒干水泥,以防起皮。6.4密封材料嵌填必須密實、連續、飽滿,粘貼牢固,無氣泡、開裂、脫落等缺陷。6.5嵌縫操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防護口罩、帆布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6.6屋面四周應設防護欄桿,以防高空墜落。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