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高懸挑式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設計與搭拆施工方案0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79926
2022-07-22
5頁
40.92KB
1、25 米高懸挑式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設計與搭拆施工要求1 設計與施工依據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JGJ130-2001)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設部建筑管理司組織編寫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實施指南2001.5 國標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2 懸挑式腳手架的主要配件及材料選用水平挑梁: 16a號工字鋼。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主要組成構件有:立柱、縱向水平桿(大橫桿)、橫向水平桿(小橫桿) 、扣件、腳手板、剪刀撐(十字撐)、橫向支撐(橫向斜拉桿)、連墻件、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材料選用 48mm,厚 3.5mm 的鋼管,木腳手板和18cm 高木制踢腳板2、。鋼材強度等級Q235。3 搭設方式與主要參數腳手架用 483.5 鋼管和扣件搭設成雙排架,其橫距為 1.2m, 縱距為 1.5m, 步距為 1.5m。腳手架立桿下部支撐在用16 號工字鋼制作的水平懸挑梁上。腳手架搭設高度共15 步,計 25m 高。里立桿離墻面0.4m;施工作業層按2 層設計,每層活荷載為3KN/m2,作業層設欄桿和檔腳板;腳手架外立桿里側掛密目安全網封閉施工;剪刀撐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與高度上連續設置;其他搭設要求遵照JGJ130-2001 執行。4 荷載取值與組合4.1 腳手架結構自重(包括立柱、縱、橫向水平桿、扣件、剪刀撐和橫向斜撐):查( JGJ130-2001)規范3、(以下簡稱規范)表A-1 得:NGIK=250.1248=3.12KN 4.2 構、配件自重( 1)外立桿木腳手板,兩層一步木腳手板,單位荷載重按0.10KN/m2計:NG2K-1=(51.21.50.10) /2=0.45KN 欄桿、擋腳板(擋腳板按3 層設計)查表4.2.1-2 NG2K-2=30.141.5+221.50.0384+22 0.0132=0.9132KN 安全網NG2K-3=25 1.50.01=0.375KN 合計NG2K=0.3938+0.9132+0.375=1.682KN ( 2)內立桿木腳手板NG2K-1=51.21.50.10/2+0.31.52 0.10=0.4、54KN 縱向橫桿NG2K-2=221.50.0384+22 0.0132=0.2832KN 合計NG2K=0.4838+0.2832=0.7670KN 4.3 施工荷載外立桿NQK=21.51.23/2=5.4KN 里立桿NQK=4.725+0.3 1.523=7.425KN 4.4 垂直荷載組合外立桿N1=1.2( 2.2462+1.682)+1.44.725=11.3291KN 里立桿N2=1.2( 2.2464+0.767)+1.47.425=14.0111KN 5 水平懸挑梁設計N3N2 qN1200 1400 350 1050 100 計算簡圖最大彎距M=11.329 1.45+15、4.01110.4+0.2051.2 1.552/2=22.327KNm 選用 16 號 I 字鋼: WX=140.9cm3,I=1127mm4自重 q=0.205KN/m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個規范, 軋制普通工字鋼受彎要考慮整體穩定問題。按附錄一之(二) ,本懸臂梁跨長1.45m 折算成簡支梁,其跨度為21.45m,查附表1.3 用插入發求得 b=1.380.6,改查表1.2,得 =0.8514。則懸挑梁彎曲應力為:f=21.626 106/( 0.8514140.9 103)=180.27N/mm2 205 N/mm2 ,安全。撓度 = N1I3/3EI+ N2a2(36、I-a)/6EI = ( 11329 14503) /( 3 2.06 105 1127 104) +(14011.1 400)(3 1450-4002)/(6 2.061051127104) =4.959+0.636=5.59mm 2 1450/400=7.25mm, 可以 . 16 號 I 字鋼后部錨固鋼筋設計N3=22.144/1.4=15.817KN 錨筋選用 16 圓鋼,吊環拉力(設計值)為:=15.817103/(20.785162)=39.35N/mm2 小于吊環控制應力50N/ mm2。安全。結論:當挑梁用16 號 I 字鋼,為保證施工安全,在工字鋼上設一斜拉鋼絲繩,間距隔一拉7、一,直徑10 鋼絲繩加花籃螺栓。6 立桿強度及穩定性計算無風荷載時,立桿最大垂直力為14.011KN 立桿步距1.5m 立桿計算長度,根據第5.3.3 條規定:I0=1.1551.5150=259.8cm 則細長比=259.8/1.58=164.5 查附錄 c,=0.185 立桿軸向壓應力f=14011/(0.185 489)=154.88N/mm2205 N/mm2,安全在風荷載作用下,外力桿穩定性計算建筑物最大高度按100m 計,最后一組挑架假設從100-101.5=85m 開始搭設,此情況立桿垂直力最大,相應風載也大。基本風載0.55KN/m2,高度變化系數(B 類) 2.006 查表 8、A-3,敞開式腳手架的擋風面積為1.51.50.089=0.2m2 密目網的擋風系數取0.5,則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滿掛密目網后,腳手架綜合擋風面積為:(1.51.5-0.2) 0.5+0.20=1.225 m2其綜合擋系數為=1.225/( 1.51.5)=0.5444 查規范表4.24,背靠開洞墻、滿掛密目網的腳手架風載體性系數為1.3,則腳手架所承受風載標準值為0.70.552.006( 1.30.5445)=0.5467KN/m 由風載設計值產生的外力桿彎距(據公式5.34)MW=0.85 1.40.54671.51.5 1.5/10=0.219KNm 組合風載后外力桿壓彎應力f=1129、02.8/ (0.185489)+0.219 106/(5.08 103) =166.91 N/mm2 205 N/mm2,安全7 連墻件設計按照常規的做法連墻件二端分別用一個扣件與立桿和墻體埋件連接,按照規范 (5.4.1)公式進行多次試算,一個構件所傳遞軸向力設計值均大于表5.1.7 所列一個直扣件、旋轉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設計值8KN ,故決定采用2 個扣件進行連接,即連墻桿一側分別與里、外立桿同時連接,另一側在建筑物的內、外墻面各加兩只直角扣件扣緊。腳手架高度在50m 以下 ,采用兩只扣件連接時,連墻件按 3 步 2 跨設置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按公式5.4.1 計算為:W50=1.4010、.70.55( 1.30.5445) 1.67( 5.43)+5=15.32KN 16KN ,安全本工程連墻件采用腳手管與框架柱剛性連接,詳見前面文字部分;8 腳手架的構造8.1 立柱構造的要求:立柱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對接,對接應符合以下要求: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臨的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8.2 縱向水平桿構造要求:縱向水平桿設置在橫向水平桿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緊在橫向水平桿上。縱向水平桿在操作層的間距不宜大于400mm。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三跨,并不小于6m。 縱向水平桿一般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11、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 相臨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距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8.3 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雙排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靠墻一側的外伸長度一般為400mm。9 剪刀撐與橫向支撐的構造要求:沿腳手架縱向兩端和轉角處起,在腳手架外側面整個長度與高度用斜桿搭成剪刀撐,自下而上循序連續設置。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5-7 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 跨,且不小于 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 度 -60 度之間。剪刀撐斜桿的接頭必須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用不少于2 個12、旋轉扣件扣緊。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橫向支撐,中間宜每隔6 跨設置一道。10懸挑式腳手架搭設: 根據建筑物外形,在建筑物平面圖上布設懸挑梁。 在建筑物四角轉彎處,懸挑梁可按附圖所示方案布設,并相互連牢。 根據懸挑梁布設方案要求進行放線、定位。桿件搭設順序如下:放置懸挑梁- 立柱 - 橫向掃地桿- 第一步橫向水平桿-練墻件 - 第二步橫向水平桿。11.腳手架搭設注意事項:懸挑梁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焊在梁上防止立桿滑動的短鋼筋,在縱向應成一條線。搭設立柱時, 外徑不同的13、鋼管嚴禁混用,相臨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構造要求。開始搭設立柱時,要采用安全措施,保證其穩定與垂直。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腳柱固定。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拆除。剪刀撐、 橫向支撐應隨立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剪刀撐、 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 。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鋪設腳手板時,應滿鋪、鋪穩,靠墻一側立墻面距離不應大于150mm。12. 腳手架拆除要點:劃出工作區域,禁止行人進入,并有人監督指揮。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處,先綁者后拆除,一般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除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