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砼路面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0118
2022-07-22
5頁
23.92KB
1、砼路面施工方案第一節、材料選用一、水泥水泥采用新標準強度42.5級海螺牌普通硅酸鹽水泥。要求其強度高、收縮性小、耐磨性強、抗凍性高。二、粗集料粗集料采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碎石或破碎礫石,并應符合規定的級配,最大粒徑不超過31.5mm。三、細集料細集料采用質地堅硬、潔凈、細度模0-5mm以上的粗、中石粉。四、水清洗集料、拌合砼及養生所用的水,不應含有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油、酸、堿、鹽類、有機物等。五、外加劑旱季施工或需延長作業時間,可摻入緩凝劑。砼使用的外加劑,應通過配合比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六、接縫處拉桿、傳力桿鋼筋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使用廢舊鋼筋代替,不得有裂縫、斷傷、裂痕;表面油行和顆2、粒狀或片狀銹蝕應清除。第二節、配合比設計1、砼配合比設計應根據設計彎拉強度、耐久性、工作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原則進行設計。2、在鋪筑水泥砼面層之前,將計劃用于面層的各種材料,提交實驗室,通過試驗進行混合料組成配合比設計,其抗折強度、水灰比、水泥用量等必須滿足有關要求。砼配合比確定與調整應符合下列規定:計算的普通砼配合比,在實驗室內經試配檢驗彎拉強度、塌落度、含氣量等配合比的各項指標,并根據結果進行配合比調整。實驗室的基準配合比應通過攪拌機實際攪拌檢驗,并經試驗段驗證。配合比調整時,水灰比不得增大,單位水泥用量不得減少。一般,路面砼單位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也不宜大于400/m3.施工3、期間應根據氣溫和運距的變化,微調外加劑摻量,微調加水量與砂石稱量。3、已批準的砼混合料配合比和各項材料及施工方法,未經監理工程師同意,不宜擅自改變。第三節、施工準備一、施工測量1.中線放樣:每20m設一中心樁,并在設計伸縮縫處、曲線起終點、縱坡變坡點加密設樁。2.高程放樣:根據設計高程,設置高程控制點,并安排專人在施工過程中跟蹤測量。二、基層質量檢驗在路面砼施工前,對基層的壓實度、彎沉、高程、橫坡、寬度逐斷面檢查檢驗,確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并經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其面層施工。三、混凝土攤鋪前,還應完成下列準備工作1.砼施工配合比已獲得監理工程師批準,攪拌站經試運轉,確認合格。2.模板安4、設完畢,檢驗合格。3.混凝土攤鋪、養護、成型等機具試運轉合格。4.運輸與現場澆注通道滿足施工要求。5.按設計預劃好砼板塊,板塊劃分與脹、縮縫結合,適宜地劃分板塊。四、模板安裝1.砼面板采用剛度足夠的槽鋼或角鋼固定模板作為側模,模板高與砼路面等厚。2.模板連接須牢固、緊密、不錯位、不漏漿,應直順、平整,每1m設1處支撐裝置,頂面高度用水平儀校準,內側涂刷脫模劑。3.為保證砼面層厚度,嚴禁在基層上挖槽嵌入模板。4.砼板按一個車道寬度為一塊路面板寬來鋪筑,因此板兩遍的模板正好沿車道線安裝。五、鋼筋設置各種鋼筋均在加工場制作成型,根據需要運送到現場。設計位置和規格由專人負責安裝鋼筋,并保證安裝牢固。第5、四節、砼攪拌和運輸一、砼攪拌和制備1.砼制備為現場自制攪拌。2.投入攪拌機每盤拌合物數量,應嚴格按砼施工配合比計量。投入順序宜為碎石、水泥、機制砂,進料后邊攪拌邊加水,若摻加外加劑,外加劑宜稀釋成溶液,均勻的加入。3.第一盤砼拌合物,碎石宜減半加料。4.砼攪拌時間應按配合比要求與施工對其工作性要求經試拌確定最佳攪拌時間,每盤最長攪拌時間宜為80-120s.二、砼運輸1.施工中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2.裝運砼拌合物,不宜漏漿,并防止離析,若有離析現象,砼車卸至現場攤鋪前,應進行二次拌合。3.砼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后,運至鋪筑點進行攤鋪、振搗、做面,直至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由實驗室根據水泥初凝時間6、及施工氣溫確定。第五節、砼攤鋪與振搗一、砼攤鋪1.砼攤鋪前,應對模板的間隔、高度、潤滑、支撐穩定情況和基層的平整、濕潤情況,以及鋼筋的位置和傳力桿裝置進行全面的檢查。2.砼運送至攤鋪點后,可直接倒入安裝側模的路槽內,并人工找平均勻,如混合料有離析現象,則用鐵鏟翻拌均勻。攤鋪時不得拋撒,用方鏟扣鏟法撒鋪,以保持混合料的均勻性。3.本次砼面板厚不大于22cm,可一次攤鋪。4.攤鋪厚度應考慮振實預留高度,松鋪系數宜控制在1.10-1.25。5.一塊砼板應一次連續澆注完畢,本次施工以沿路方向4m長為一個單元分倉跳格施工,在一個規定連續澆注的區域內,澆注過程不宜中斷,也不得因拌合干澀而加水。二、砼振搗17、.攤鋪好的砼混合料,應迅速用插入式振動器和平板振動器均勻的振搗。應先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后采用板式振動器振搗。2.砼在全面振搗后,用滾筒進一步拖拉并初步整平。滾筒往返拖拉2-3遍,使其表面泛漿,并趕出氣泡。其移動的速度要緩慢而均勻,對不平之處,應及時以人工補填找平,補填時應用較細的混合料壓漿,嚴禁用純砂漿填補。第六節、表面修整粗整平后還應進行機械抹光、精抹、制毛等工序。1、機械抹光:圓盤抹光機粗抹一次能起勻漿、粗平及表層致密作用。2、精抹:精抹是路面平整度的把關工序。精抹找平應用原漿,不得另拌砂漿。3、壓槽工藝:壓槽是為保持路面的粗糙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但對路面平整度亦有一定的影響。水泥混8、凝土在經過壓槽處理后,形成較大的宏觀構造深度,待混凝土凝結后再進行壓槽處理。壓槽以四周邊混凝土適合壓紋的時間為準。在板面中央等強度較高的部位,采用在壓紋機上加載的辦法解決。當混凝土強度較低時,應切忌壓槽,否則在相鄰兩壓紋機之間的路面很容易形成不平整的一個鼓包。第七節、接縫施工一、縮縫施工:縮縫采用切縫法施工。1.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25-30%時,采用切割機進行切縫。2.切縫時先用墨線標出切縫位置,再用切縫機切縫,操作時應使切縫機刀片、指針、導向輪成一直線,并與切縫墨線重合。當切縫深度小于6cm時,可直接用7mm厚的金剛鋸片一次性切割成,也可采用不同厚度的金剛石鋸片分兩次完成。3.縮縫應垂直板9、面,寬度宜為4-6mm。切縫深度:不應小于面層厚的,且不應小于6cm。4.保證切縫質量的關鍵在于準確掌握切縫的時間,過早會導致掉邊、掉角、毛邊、骨料松動和骨料脫落,過遲則造成砼道面開裂,甚至使板塊報廢。二、施工縫施工1.橫向施工縫的位置宜與脹縫或縮縫設計位置吻合。施工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2.縱縫應按設計要求確定施工方法。第八節、拆模和面層養護1.砼拆模時間視氣溫而定,以不破壞棱角為宜。2.砼面層成活后應及時養護。可選用保濕法和塑料薄膜覆蓋等方法養護。氣溫較高時,養護不宜少于14天,低溫時,養護期不宜少于21天。3.養護期間應封閉交通,不堆放重物。4.混凝土面板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以后,方可允許行人通行。在面層砼彎拉強度達到設計強度,且填縫完成前,不得開放交通。第九節、施工質量措施1.當砼拌合物溫度在30-35時,砼面板應按夏季施工規范進行。2.砼拌合物澆筑中盡量縮短運輸、攤鋪、振搗、做面等工序時間,澆筑完畢及時覆蓋、灑水養護。3.模板和基層表面,在澆筑之前灑水濕潤。4.氣溫過高,宜避開中午施工。 5 / 5